罗崇敏在昆明市进行教育工作调研服务时的讲话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ao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志们:
  今天,我们教育厅调研服务组一行到昆明市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进行调研,主要目的是来学习,做服务,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昆明市委、市政府对这次调研服务工作很重视,作了认真的安排,感谢大家。早上我们到了五所学校,了解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情况,听取了学校负责人的一些意见和要求。远翔副书记主持座谈会,廖副市长受祖林市长的委托,介绍了昆明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情况。我们听了、看了、了解了昆明市目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很受鼓舞、很受启发。下面,我谈一点感受、希望和三点建议。
  
  一、感受和希望
  
  总的感受是:昆明市委、市政府在建设现代新昆明过程中,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呈现出一派生机活力。在工作上,抓认识、抓领导、抓建设、抓改革、抓管理,呈现出四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战略性特点,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而不是略占地位,率先提出建立人力资源强市的目标,有战略眼光、战略思维、战略目标、战略举措;二是民本性特点,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老师,面向全社会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教育利益;三是务实性,教育改革的各项工作、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标准化建设、学校管理、党委和政府的各项领导工作都落到实处,都抓出实效,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都落实得比较好,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得到教育实惠;四是创新性,昆明市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思路和方法创新特别鲜明,我们大力支持昆明市委、市政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介绍情况中提出来的问题,有些是共性的问题,有些是昆明市个性的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我相信,通过我们共同努力,这些问题会适时得以解决。今天我们就是来服务的,所提出的需要教育厅解决的问题,我们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相关政策尽量答复一些问题,现场做出决定。比如,今年中央和省支持昆明市教育方面的资金,我们在去年的基础上努力翻一番;又比如,昆明市提出的教育厅有关审批权下放的问题和高职学校筹办问题,我们都会作出明确的答复。总之,我们全力支持昆明市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关于昆明市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我们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指示精神,按仇和书记的指示和张市长的要求认真落实。我们提点希望和建议,概括起来:希望增强教育中心意识,提高教育辐射能力,大力发展现代教育,积极发挥引领功能,努力走上教育发展新台阶。具体讲,昆明是云南省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社会活动的中心,昆明市教育系统的师生员工要增强教育中心意识,塑造教育中心形象,大力发展与建立现代新昆明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要通过改革整合和扩张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向各州市的辐射能力,推进城市教育向农村的大力延伸,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做出努力。要大力发展以人为本,坚守教育公平,培养受教育者健康心智和创新思维,提高受教育者实践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引领时代向前发展的新昆明现代教育事业。要充分发挥昆明市在全省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引领功能,要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体制、教育管理等方面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我们希望昆明市的教育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市教育系统同志们的努力,在现在的基础上能够开创新的局面,走上新的台阶,为推进云南教育体制改革和现代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借这个机会,我对下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现代教育谈点想法。
  
  二、着力构建教育精神
  
  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是人全面发展的动力源,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基本标志。教育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是超越时间和空间,是人类文明绵延中不会熄灭的火种,教育因为有此火种而神圣、而不朽、而精彩。教育精神承载着民族精神、时代风尚和人格内涵,是创造精神和传承品格的统一,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精神流失比金钱流失更危险。时下教育精神的流失和贫困问题在教育管理部门、在学校、在老师和学生中都不同程度存在,老师和学生的爱心、真诚、意志力、社会责任感和法制意识受到严重的挑战。有的学校官场化、学术市场化、学习情场化的现象比较突出,教育是伟大的传承事业,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历史社会活动,它的最高价值取向是使人成其为人,最高目标取向是使人会学习、会生活。学校是真理殿堂、孩子乐园、人才摇篮、文明中心、精神家园、学术熔炉。多年来,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都比较重视教育精神的培育,使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自强不息、无私奉献、大爱至爱的精神得以光大和发扬,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但有的地方、有的学校,教育和学校高尚的本质内涵受到玷污,伟大的教育精神受到挑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素质教育,着力构建教育精神。首先,要树立人本精神,以学生为本,以老师为本,以民众为本,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全民的教育利益而办好教育。其次,要树立求真精神,追求真理,传播真理,求取真知,崇尚真实,临近致远。第三,要树立至爱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教师的忠诚之心和敬业精神,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教育事业。第四,要树立坚卓精神,要自强不息、坚韧不拔、越挫越勇、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第五,要树立创新精神,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创业型人才。解放思想,革故鼎新,不断进取,努力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构建教育精神的哲学基础,是社会哲学。社会哲学所要探索的是人类社会更合理的发展模式,探索更有利于人类自身全面自由发展的生存方式,是整合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基础。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社会哲学的学习,奠定构建教育精神的理论基础;要高度重视教育精神的实践,把教育精神融入到教育和教学实践之中,体现在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家庭、社会的生活活动之中;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要注重老师和学生激情、理性和意志力的培养,教师魅力的建设,培育学生情操,丰富管理者的智慧。
  
  三、大力发展现代教育
  
  要发展与现代新昆明相适应和引领昆明市现代化建设的现代教育。何谓现代教育?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守社会公平,培养受教育者健康心智、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适应社会需要, 引领时代发展的教育。现代教育体系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教师保障机制、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受教育者权益保障机制、教育评价机制等八个方面的内容。现代教育具有人本性、公平性、法制性、开放性、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社会化等特点,系统性、体系性鲜明。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大力发展云南现代教育。
  发展现代教育一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的终极价值就是要使人成其为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面对全体学生,促进学习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要树立教育公平理念,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实现全民的教育利益;要树立改革开放的理念,要以开放的胸怀、国际的视野,利用市场手段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二要建设现代教育体制。要深化教育改革,调整教育所有制结构,改革教育教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和后勤社会化体制,构建有利于各种优质教育资源涌进云南、涌进昆明,有利于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体制机制。三要建设现代教师队伍。要建设一支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教育事业,富有爱心、富有社会责任感、富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四要建设现代教育设施。要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安全,按照标准化和信息化的要求建设学校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要多留遗产,少留遗憾,要给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五要抓学校现代管理。要用现代管理理念、现代管理方法、现代管理机制来加强学校的管理。要抓学校的基础管理、全程管理和系统管理,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在发展现代教育中,昆明有很好的基础,有很好的区位优势,有很好的思路,希望你们为推进全省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经验,发挥更多的引领作用。
  
  四、切实开展三生教育
  
  何谓三生教育?就是在各类学校学生中广泛开展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目前,在学生中存在生命知识缺乏,生存能力不强,生活追求不高等现象。我们要通过三生教育使学生认知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使学生认知生存,提高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发展能力;使学生认知生活,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一句话,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如何开展三生教育?一是进行认知教育,使三生教育进教材、进课堂,把三生教育作为老师传承真理的一个内容。二是进行行为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工作者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学生。三是进行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和家长对孩子进行三生教育的特殊作用。四是进行社会教育,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净化社会风气,承担起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的社会责任。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的有机统一,注重现实教育与理想教育的统一,注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昆明市素质教育基础比较好,社会文明程度比较高,文化氛围比较浓,在实施三生教育中有特殊的优势和环境条件,各学校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落实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关于三生教育的总体安排部署,使三生教育扎实、有序、富有时效地展开。
  总之,教育厅这一次到昆明市对教育工作进行调研服务,学习到了很多新的经验,了解了很多新的情况。我们会一如既往地认真做好服务工作,认真落实好仇和书记的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共同把我们云南的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其他文献
(2008年12月21日)    同志们:  2009年度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和总结2008年工作,研究和部署2009年工作。12月22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将亲临会议听取同志们发言并发表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一、关于2008年教育工作回顾  2008年是党和国家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教育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党
期刊
为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决定》(云高工[2008]44号),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以下简称“三生教育”),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畅通实施“三生教育”的渠道    (一)抓好学校教育  各地各校要把“三生教育”列入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保证学时,给予学分。省教育厅已组织编写了分
期刊
2008年8月21日20时20分53秒和20时24分32秒,一场递次升高的地震在德宏州、保山市的部分县市不期而至。在震灾较为严重的德宏州盈江县,地震摧毁了当地群众正在脱贫致富的家园,蹂躏了原本就不堪一击的校园。震魔过后,校园房倒屋塌,设备尽毁,全县人民辛苦几十年才积攒起来的一点教育“家当”顷刻间毁于一旦。  地震发生后,云南省教育厅于第一时间向教育部报告了盈江地震受灾情况。教育部很快批复,请云南省
期刊
一、高等教育    1、研究生培养  全省有研究生培养机构17个,其中:普通高校11所,科研机构6个。  毕业研究生4255人,其中:普通高校毕业4063人,科研机构毕业192人。毕业生中博士生207人,硕士生4048人。  招收研究生6549人,其中:普通高校招收6287人,科研机构招收262人。招收博士生405人,硕士生6144人。  在校研究生18358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17540人,科
期刊
本刊讯(建水县教育局报道)为突破高中教育“瓶颈”制约,拓宽义务教育出口,建水县加快普通高中扩招步伐,以满足人民群众在完成义务教育后,让子女接受更好、更高层次教育的需求。  据了解,建水县今年下达给承担普通高中招生任务的4所高完中的计划内招生人数达1850人,比去年增加了400人;录取比例为2.1:1,比2007年上升13.85个百分点。以一个班50人计算,相当于扩招了8个班。  为扩大普通高中招生
期刊
一个国家的发展看首都,一个省的发展看省会。近几年来,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的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那么,作为省会城市的昆明,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情况如何呢?  7月21日上午,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副厅长王建颖在昆明市副市长廖晓珊和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到昆明市部分学校调研高等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学前教育。  尔后,罗厅长一行又与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
期刊
各州市教育局,各有关高等学校:  为切实做好2008年“特岗计划”实施和特岗教师招聘工作,经研究,决定今年的特岗教师招聘工作继续实行全省统一命题制卷、统一考试时间、统一阅卷,报名以现场报名为准,以保证考试的公开、公平、公正,进一步提高特岗教师的招聘质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于下:    一、招聘计划和工作要求    (一)云南省教育厅不统一发布招聘公告,由各州(市)、县(市、区)按照本通知和《云南省教
期刊
解放思想首先要弄清应解放哪些思想,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重点是认真地反思过去,从中明白得失,客观地审视现在,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科学地谋划未来,明确要达到什么目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大讨论促进大解放,大解放推动大发展的目的。  基础教育已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和导向。一是认为教育投入“差不多了”。这种错误思想导致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依赖、
期刊
同志们:  这次到盈江县,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恩培书记、光荣省长的重要指示精神,慰问灾区干部群众,了解抗震救灾情况,帮助灾区做好社会事业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工作。  8月20日和21日,德宏州盈江县分别发生了4.9级、5.0级和5.9级破坏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亲自过问地震情况,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分别作
期刊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音乐教学活动中蕴含着许多创新的因素,教师应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环节中,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音乐艺术表现,不能用生产“标准件”的方法去教授学生。同—个问题,可能有不一样的回答;同一首歌,可能有不一样的处理方法;同一首乐曲,可能有不一样的理解。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每一个“不一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