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贫困是阻碍社会进步、拖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世界各国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贫困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本国国情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不同时期推行
【基金项目】
: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打赢黑龙江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对策研究”(18KSB048),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习近平脱贫攻坚思想研究”(17KSB038), 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项目“大庆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研究”(CXGC_ZHGG_201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是阻碍社会进步、拖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世界各国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贫困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本国国情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不同时期推行不同的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脱贫攻坚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做出重要贡献,并完成由粗放式扶贫向精准扶贫的战略决策转变,切实提高贫困人口自身的可行能力,保障贫困人口的权利,为贫困人口脱贫提供制度保障,并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其他文献
本文认为鲁迅小说除了精神性问题,其物质性问题也应特别重视。鲁迅作于1925年10~11月的《孤独者》、《伤逝》、《弟兄》共同凸现了物质性问题,在这三篇小说中,鲁迅有意识地分
在台汉人的信仰与仪式有别于其祖籍地,带有浓厚的台湾地方特色,融合佛、道、儒及诸多民间信仰,形成了独特的台湾汉人信俗体系。西人马偕曾将中国民间信仰与封建迷信混为一谈,
田晓菲的中华文化研究独具特色。针对中华文化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田晓菲予以反思并提出文学文化再现法的解决方案。田晓菲翻译中国文学作品,参与撰写英文版中国文学史,进行
壮族师公叙事传统是建构师公身份的一种文化标志,其中的民俗控制性叙事则成为形塑师公角色的主要手段。韦锦利师公班中出现的“子承父业、父不为师”“牛尾打牛,牛不动”等经
本文从生命美学层面把握秋白特异的生命形式,由此理解《多余的话》的写作动机及其深刻内涵,指出:秋白生命的特异性表现在他始终保存两个“自我”,从而构成其诗性革命家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