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古建筑群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完全是因为临涣这个名字给勾起的。在此之前,临涣在我纷杂的大脑里没有留下任何记忆。可是当文友说:“来吧,来临涣一日游,明天就来,正逢临涣踩街,我在古镇等你们。”我的心陡然间插上了翅膀。
临涣,古称铚城,源起涣水,始成春秋,名震淮海,是一座有着3500年历史文化的名城。临涣是一小镇,而铚城则是一座城。从一座城到小镇,没有确定的年限,却留给这里耐人回味的历史积淀。坐在车内,行至途中,我仿佛已听见千年古镇的声声召唤。
来吧!即使是一次眼目的对视,无需语言的勾勒,也足以抚慰一颗凡尘深处,始终在漂泊着的动荡的心。仅仅这么遥想,心头不禁一热,仿佛有一条暖意融融的溪流,悄然流过心间。来吧!临涣在等你,等你已千年。
当我站在临涣街头,还未及体会风的苍劲雄浑,便被古镇庞大的古建筑群所吸引。浅灰泛白的砖,淡黑古朴的房屋,透出崭新的挺拔,上百年的老屋,在没有屋檐庇佑,也没有草屑遮掩的情势下,却依然透着清新干净的气息,着实让人喜欢。
砌墙的砖,呼之欲出的是历史的气息,凝重而寓意深长,用肉眼目视,墙体干净而整洁,仿佛新生。在经历了历史风霜雨雪洗礼和侵蚀后,竟然没有留下一点污渍的痕迹。它依然是那样干净,每一块砖都发出它本身特有的、充满质感的浅灰色。它们是那样坚韧、凛然而又无所畏惧。似乎所有的风烟,只是一阵清风,或者一场细雨,仅仅是把它身上的浮尘轻轻拂去,让它始终保持着儒雅和高贵。
这里曾经是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院内重梁抱柱,雕花门,方格窗,三级台阶,青砖铺地。在进门院子的墙角,卧着一架木质独轮车,这不禁让我想起,影视剧里见过的一个场景,战士们推着独轮车,在行军路上,在沟沟坎坎间,跌跌撞撞地奔跑着,独轮车的两侧堆满了军用物资。
随着时代飞速发展,这种手推独轮车早已被淘汰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下,日新月异的祖国,就像一架高速运转的飞轮,运行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在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木轮车,我们却要把它留存着,供后人瞻仰,凭吊,它是战争的亲历者,也是战争的见证者。向独轮车致敬!
文友说,北院为总前委指挥部会议室,秘书处及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三位首长的住处,东跨院为伙房和后勤处,南院是参谋处、作战处、机要处、通讯处旧址。当我跨进院门的那一刹那,我的血管陡然膨胀。我不敢面对这历历往事,靠墙的一张破旧的木板床,在无声地诉说着,关于那场战役,以及指挥那场战役的指挥官们。他们曾在此辗转难眠,夜以继日地统筹策划,谋篇布局着那场战争的全局,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国,三位首长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披肝沥胆。在战争期间,在此召开了多次重要军事会议,分析战场态势,研究制定一系列作战方案, 为取得淮海战役的全面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如今的这里,每一间屋内的陈设都极致的简单简陋,这是保原状的陈设,每一間屋里,或者作为史料陈列着,或者是战争时期保留下来的实物陈列。
院子里有几株腊梅,文友说,去年有朋友来时,大雪纷飞之际,正值腊梅开放,整个院子里白雪皑皑,空气清新,开放的腊梅花顶着一嘟嘟如玉白雪,阳光倾泻而下,耀眼刺目,煞是好看。
在这长方形的,并不是太大的院子里,两三排的房子也都是一层的瓦房,站在院内,却听不到外面的一丝丝声音。仿佛与世隔绝一般,明明是只隔着一道墙,或者只隔着一扇门,外面的那条街就是一条主街,喧闹而繁华,世声不断,嘈杂时起。而这里却静若幽谷,娴静空灵。
这就是老屋的玄妙之处吗?闹中取静,坐落于市井之中,却悠然独我,恰如世外桃源。
陶渊明为了谋得一处清静之所,安静生活,只得觅一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地,偏僻闭塞自是不在话下,恐怕一月两月里想见着一个人也难,虽安置下了自己,却也失了为人群居的快乐之感。他断然不会想到,在铚城建了这样的一个处所,于闹市之中,依然可以过一段,采菊东篱,悠然南山的生活。
何其乐哉,何其美哉!突然想,我可以留下来吗?守着几排古建筑,守着几幢老屋,与某一种信念相融相守。
(二)临涣踩街
大约十点之后,街上的人群开始动起来。远远地,听到了敲锣打鼓的声音。待我们迎上去时,街中央已来了一支穿着戏装,踩着高跷的艺人。但见得那戏服红的,黄的,绿的,几种颜色交相辉映,煞是好看。艺人们脸上的妆容又极夸张,他们带着不同的头饰,面带微笑,由远及近向我们走来。
我看着他们足踩高跷,有点眩晕感,足有一个成人小腿长的高跷,其实就是两根细细的棍子,支撑着整个人的身体,那需要怎样的平衡感。他们就那样立着,走着,看着前方,若无其事,旁若无人,仿佛就是普通的一次行走而已。每一步迈的都足够从容,稳健,如履平地。
在这些扮相之中,尤以大头娃娃让人过目不忘,记忆深刻。随之,还有唐僧师徒,旱船,毛驴,以及坐在两根杠子上,由四人抬着的县官老爷。对于这县官老爷,我曾颇有微词,总觉得他高高在上,坐在别人的肩上,便是最舒服的。一旁的文友却说,那也是需要功夫的,没有长期的训练,能稳稳地坐住那杠子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没有亲历,就没有发言权。在这些看似简单的高跷表演中,没有一番寒彻骨,哪有如今的梅花扑鼻香呢?在他们光鲜亮丽的背后,有多少为我们所不知的辛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呀。
踩街的队伍行至文昌宫背后的十字街口,他们就停止了前行。人们向四周散开,围成一个大圆圈,围观的人群也因着这个大圆圈,向更大的外围扩散。场面一度处于混乱中,踩街的人和观众混在了一起,有些人便不失时机地赶紧拿起手机、相机和身边的踩街人合影。尽管镜头里,观众普普通通的服饰和踩街人鲜艳的服饰不能同日而语,但人们依然乐呵呵地忙着合影,乐此不疲。
在纷纷攘攘中,两只颜色鲜艳的舞龙,腾空而起。陡然间,犹如蛟龙出海,把半边天映照的一片火红。十多个舞龙人,交错着舞动,两条龙忽而昂首挺胸,忽而上蹿下跳。随着舞龙人的手挥动的方向,腾空飞跃,来去自如。演出进行中,场面跟着热闹起来。锣鼓声,唢呐声此起彼伏,喧闹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转而瞪大了双眼,大张着口,一眨不眨地看着表演中的踩街艺人。艺人们也都动了起来,转着步子,一边走一边做着各种动作,脸上的表情,千变万化。 在这形形色色的扮相中,一个扮演丑婆,也就是我们俗称媒婆形象的男子,在一段时间里成为焦点。只见他闪转腾挪,挤眉弄眼,虽在高跷之上,却是动作娴熟,游刃有余。丑婆的表演既滑稽有趣,又惊险刺激。他个子不高,身披大红外罩,一张脸画着小丑的妆容,头上包着大红巾,后脑勺还有一根独辫子,又黑又粗又长,尤其他那张涂着红色的大口着实抢眼,让人看了总会忍俊不禁。他左扭右摆,突然向地上倒去,由于我离的距离较远,原以为他是真的摔倒,在心里“咯噔”一下,为他捏了一把汗。谁知他竟在地上滚来滚去,还把高跷抬得高高的,脸对着那些大大小小的镜头,讪笑着,竟在冰凉的地上,搔首弄姿着。我才知,原来他是假装着摔倒在地的。他在硬生生的地上继续扭来转去,半是撒娇,半是献媚。这就是一个民间艺人,在毫无报酬的前提下,为了观众的笑声,乐意全身心投入与付出。为了这次演出,为了这份荣誉,他一定下足了功夫。
果不其然,就在这时,几乎是一转眼工夫,只听呼啦,他竟单手点地,双腿朝天,来了个倒立,人群顿时骚动起来,人们把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他。而扮演丑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杨伟,在倒立了五分钟之后,依然来个翻转动作,双脚下的高跷稳稳落地。而他,却是面不改色。此刻,还不忘把手中的一把羽毛扇扇来扑去,惹的人们一阵阵喝彩,又一阵阵发笑。
其实,在这之前,我看到这个叫杨伟的,曾几次把一个女童顶在头顶,据文友说,那正是他四岁的女儿。每次,他表演时,女儿就只能站在一个远远的地方,悄悄地看着他。身旁也有和她一般大的孩子,他们或在父亲的怀里,或在母亲的怀里。而她就只能那样眼巴巴地看着他们。他的爸爸妈妈都是踩街传承人中的一分子,每次到了某一个特定的日子,或者像今天这样,因为电视台拍摄的需要,他们都要走出家门,走上街头,为人们义务表演。
有时因为走的时间过长,走了十里路程,等到回到家,解下高跷,再看自己的双脚,已经红肿,麻木,不听自己的使唤了。这对于一个踩街人来说,太平常不过了。但接下来,他们依然会继续表演。
继续在一名不文的囧境下坚持,继续在没有任何利益支撑的境况下,辛苦练功,坚持演出。
这动力仅仅因为喜欢,单纯而执着。这是一份真心的喜欢,这份喜欢大概已渗透进他们的骨子里了。在如今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下,物质主义几近泛滥,你能想到吗?还有一些民间艺人,为了传承最质朴的民俗文化,依然在清贫中坚守,在艰难中坚持,他们无怨无悔,从中享受着一份简单而朴素的快乐。
看着笑得前仰后合围观的人群,看着立在高跷上踩街的踩街人,我不禁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在大地如此苍茫的冬季,在振聋发聩的锣鼓声中,一种敬畏从我的心底油然而生,向一群为梦想坚守的民间艺人致敬!向最原始的民俗文化的坚持人致敬!
(三)茶馆
来临涣,自然是免不了进茶馆里坐一遭的。文友开始说去喝茶时,我脑海里涌现的竟然是那些坐落在街頭一隅、外形考究、内里古雅的茶馆,它们有精致的吧台和桌椅,背景音乐或者是《高山流水》,或者是《平湖秋月》。和友人们相向而坐,把声音调制到最轻浅的音量,舒缓而出,身体的架构自然要温婉许多,娴静许多。
可是,在临涣,那种格调的茶馆,却需要把它们在记忆库里封存起来,比起临涣的茶馆,那些地方仅仅是为着喝茶而喝茶,为着聊天而聊天的地方。与茶馆该有的含义,实在是相去甚远,大相径庭。
我其实是生平第一次以一个茶客的身份慕名造访真正意义上的茶馆。
我们远远地看见古色古香的明清式样的建筑,一式三层,青砖粉墙,重梁飞椽。文友说:“那便是茶馆。”茶馆外是大大的锅台,上面放着几十个水壶吊。水壶吊外体镀着深度的黑,色泽灰暗,仿佛来自于久远的年代。这壶让这茶,陡然间增添了许多凝重。而与这些水壶吊相对的,则是被零零散散放置着的茶瓶,茶瓶的外壳是竹篾制成的,茶馆馆主说,这些茶瓶都是特意定做的。也的确,这样的竹篾茶瓶,摆在茶馆里,与整个茶馆所营造的那种旧时年代的氛围相契合。
就像茶馆里的陈设,包括长方形的矮桌,以及长长短短不规则的凳子。偌大的茶馆,竟找不出一件现代化的物件。而与之相反的是,在茶馆的过道和犄角旮旯处,摆放着早已过时的农具,石磨、石磙、犁铧、耙子、扁担、竹篮等等,我在院墙,还发现了蓑草,以及墙上的仕女画,曼妙婀娜。
在临涣古镇,它的茶文化可谓源远流长,迄今已有两千多年。早在东晋、南北朝时期,临涣的街头就有了茶摊,到了唐朝,随着水路交通发达,带动了地方商业的壮大,而因着时代的发展,也是社会经济的需要,茶馆在临涣的街头便应运而生。所以,临涣还有一个别名,叫作“茶镇”。
当然,临涣的茶也独具特色,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临涣茶馆在择水,选器,沏泡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讲究。据史书记载,明清时期的临涣茶馆就以独有的水源优势而远近闻名。它的回龙泉水和特色“棒棒茶”,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复制,无可替代的。
即使到后来回龙泉水受到污染,改用的龙须泉的水,也是其他地方的水替代不了的。
俗语谓:“茶好不如水好。”在天水、井水、江水、湖水、泉水中,茶对泉水情有独钟,而临涣的泉水又最宜沏茶。这恰恰是临涣的一大特色。临涣有古泉,分别是回龙泉、金珠泉、饮马泉和龙须泉,这四大古泉与临涣一衣带水,是临涣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临涣人以泉为傲,也倍加珍惜自然的恩赐。他们用泉水与那些本无人问津,而又价格低廉的六安茶梗制成上好的棒棒茶,招待南来北往的茶客。
这些再普通不过的茶梗与临涣的泉水一朝交汇,便无法自拔。这其中存着的某种渊源,凡人无法追溯,也难以意会其中所存续的不为人解的玄妙。六安茶梗与临涣泉水之间的契合,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此水必须配此茶梗,而此茶梗也必得此泉水沏泡方成,当雾气结顶,色艳味香,入口绵甜,回味无穷,便达到了喝临涣茶最完美的境界。
据宿州清代志书记载:临涣本地有一财主,老年时,随当官的儿子去了外地客居。暮年的财主经常体乏无力,无精打采。一天,忽然想起了临涣泉水,于是托去临涣贸易的一位船工捎带泉水。当时浍河水涨,无法到达回龙水的地方。船工就地装了一罐浍河水带了回去。财主命人把水烧开,把茶泡好。已经习惯了临涣回龙泉水的财主只喝了一口,就发现此水不是回龙泉水。 可见,临涣的泉水与六安茶梗的交融,早已在临涣人的心中扎下了根,真可谓天造地设的一对,这是上天的恩泽,也是临涣人的福祉。
我们一行四人围成一圈坐下,茶馆里家长里短式的上茶人,随即便提来一盏小壶,四个粗瓷土色小碗,四小盘副食品及瓜子之类吃食。虽还未上口喝茶,便对这茶衍生出几分好奇与敬畏。可不知道为什么,在这样的氛围中,竟然怎么也做不出淑女的矜持来。相反,在端碗相碰的刹那,竟想莞尔笑笑。可能,我是在故作轻松。
这时有端着大单反对着茶馆内拍照的摄影师,就在我们谈笑风生不经意间,摄影师把镜头对准了我们。文友说,他们是在寻找可做茶模的人拍照。那么是否就是说,我们在无意中,竟做了一回茶模呢?
与我们邻桌的是几个边下象棋,边喝茶的老人,他们慢吞吞地坐在时光里,仿佛几尊时光里的雕像。我原本也想与同行的友人对弈一盘,可惜他的思想里却掺杂了不战而屈服于人的消极情绪,一盘棋刚刚展开,他就推乱了它们。他怕输,下不来台,不如趁早收手。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在经历过人世变换,千帆过尽之后,曾经沧海的一颗心早已修炼的如同一员悍将,坚不可摧,还会怕这小小的一盘棋局上的失败吗?更何况这是在临涣茶馆,在这厚重的史诗般的氛围中,所谓的得失、成败,一切个人的因素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生命长河中的一缕云烟。
今天,能作为一个异地人,有幸坐在这老茶馆中,扮一回茶客,当一回茶模,邀四方宾朋,约八方来客,实在是生命中一份难得的机缘,深谢文友,也深谢这一方水土和这一方人民。
(四)古城墙
来临涣,自然是要去看看临涣的古城墙。只是当我们真正站在古城墙边,我竟有点不敢相信,这与我家乡的河坝几乎没有什么两样,突兀的土坝,像平原上长出的驼峰,上面种植着参天大树。可明明它又是不一样的,标示牌上写着,临涣古城墙遗址。
今天天总是阴阴晴晴的,似乎就是为了与我们所要经过的每一个去处,做好相应的铺垫。而古城墙,正适合了此时的迷迷茫茫。这座临涣古城墙的规模在全国属最大的,而在镇级的古城墙却是唯一的。始建于战国时期,南临浍河,东、西、北三面皆为平坦耕地的这座古城墙,是绕着临涣城一周建造的,呈正方形。只是,经历了千年岁月风霜,烽烟洗礼,城墙已千疮百孔。常常是缺一段,少一节的。
随着文友的步伐,我们登上城墙顶,在如此清寒的季节,树木坚挺,草叶繁密。只是都披着深冬的颜色,焦虑的黄,干燥的枯,在密密匝匝的树丛与杂草的掩映里,远远近近中竟是一座座坟茔。旧坟与新坟交错着,穿插其间,作为一个外人,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分得清哪一座坟距今更远或者更近,只见它们偎依着,在肃穆中安静地守在土地里。
文友说,大概因为是土质的城墙,人们把自己已逝的亲人埋葬在此,也因此,这城墙才能被保藏至今。要不然,早就会被人们刨平,变成庄稼地了。
关于这土城墙,民间还有一个说法,曾经负责建城墙的官人,当初是领了砖坯,以备建城墙的,后来想到自己的故乡,而临涣离他的故乡又极近,于是,心生一计,来了个移花接木,把好端端用来建临涣城墙的砖连夜运往了自己的家乡。最终,临涣只能用土建筑城墙了。当然,这说法只是临涣人的一家之言,不作考证。但土城墙也有土城墙的好处,它可以让无数故去的亡魂得以依附,于城墙的体内寄居,与自己久远的故人不期而遇,在另一世,或许可以重修旧好,重续前缘。与故友重相逢,倚著世代赖以生存的良田,推杯换盏,来一壶棒棒茶,叙旧,聊天,话桑麻,岂不是一世又一世修来的福分。
站在古城墙的顶端,耳畔恍然响起战马嘶鸣,人声鼎沸,喊杀声震天,一侧是守城的骁将,一侧是攻城的猛士。攻城的士兵借着扶梯向城墙上攀登,守城的早已准备好,他们居高临下,推出滚木擂石,阻击对方攻城。厮杀声,不绝于耳。双方各居一处,偶尔又是万箭齐发,应箭声而倒的冤魂不计其数,尸首堆积如山,场面何其惨烈。这就是古代的战争,完全是以肉体的堆砌为代价的战争,每一场战争之后,战场上都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那场景惨绝人寰。
不禁想,城墙自建成之日始,此后的许多年里,经历了历朝历代多少回战争,这里该埋葬了多少魂魄。而如今那都已成为往事,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所有曾经历的由纷争引发的战争,都隐匿于历史的长河中,某些时候或许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一段似是而非的谈资。往事如烟如缕,有多少能真正地存入我们记忆中呢?历史似乎与我们隔着千沟万壑,而我们的身体里又真真切切地流淌着从我们祖先遗传下来的铿锵热血,我们和古人血脉相连。正因为有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保卫国家,抗击外侮、英勇不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甘愿为此抛头颅,洒热血,以断臂折戟的豪迈守护祖国,才使得我泱泱中华得以延续。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支撑着我中华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命脉。
在进入纵深的城墙之途中,城墙顶上的路越发窄,坟茔由下而上,最终占据了城墙顶,我们已经无从安然起脚与落脚了。生怕一个疏忽,惊扰了坟茔中安睡的先人们,那是大罪过!
于是,我们转身,踏上来时的路。
古城墙两边的庄稼地里,麦苗青丝丝,绿油油的,放眼望去,在良田之中,兀自立着的城墙,与我家乡的河坝如此相像。其实,自然更具有强大的修复功能。曾经的满目疮痍早已不见了痕迹,而又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正在我们的脚下,生机勃勃着。
责任编辑 洪 蕊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完全是因为临涣这个名字给勾起的。在此之前,临涣在我纷杂的大脑里没有留下任何记忆。可是当文友说:“来吧,来临涣一日游,明天就来,正逢临涣踩街,我在古镇等你们。”我的心陡然间插上了翅膀。
临涣,古称铚城,源起涣水,始成春秋,名震淮海,是一座有着3500年历史文化的名城。临涣是一小镇,而铚城则是一座城。从一座城到小镇,没有确定的年限,却留给这里耐人回味的历史积淀。坐在车内,行至途中,我仿佛已听见千年古镇的声声召唤。
来吧!即使是一次眼目的对视,无需语言的勾勒,也足以抚慰一颗凡尘深处,始终在漂泊着的动荡的心。仅仅这么遥想,心头不禁一热,仿佛有一条暖意融融的溪流,悄然流过心间。来吧!临涣在等你,等你已千年。
当我站在临涣街头,还未及体会风的苍劲雄浑,便被古镇庞大的古建筑群所吸引。浅灰泛白的砖,淡黑古朴的房屋,透出崭新的挺拔,上百年的老屋,在没有屋檐庇佑,也没有草屑遮掩的情势下,却依然透着清新干净的气息,着实让人喜欢。
砌墙的砖,呼之欲出的是历史的气息,凝重而寓意深长,用肉眼目视,墙体干净而整洁,仿佛新生。在经历了历史风霜雨雪洗礼和侵蚀后,竟然没有留下一点污渍的痕迹。它依然是那样干净,每一块砖都发出它本身特有的、充满质感的浅灰色。它们是那样坚韧、凛然而又无所畏惧。似乎所有的风烟,只是一阵清风,或者一场细雨,仅仅是把它身上的浮尘轻轻拂去,让它始终保持着儒雅和高贵。
这里曾经是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院内重梁抱柱,雕花门,方格窗,三级台阶,青砖铺地。在进门院子的墙角,卧着一架木质独轮车,这不禁让我想起,影视剧里见过的一个场景,战士们推着独轮车,在行军路上,在沟沟坎坎间,跌跌撞撞地奔跑着,独轮车的两侧堆满了军用物资。
随着时代飞速发展,这种手推独轮车早已被淘汰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下,日新月异的祖国,就像一架高速运转的飞轮,运行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在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木轮车,我们却要把它留存着,供后人瞻仰,凭吊,它是战争的亲历者,也是战争的见证者。向独轮车致敬!
文友说,北院为总前委指挥部会议室,秘书处及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三位首长的住处,东跨院为伙房和后勤处,南院是参谋处、作战处、机要处、通讯处旧址。当我跨进院门的那一刹那,我的血管陡然膨胀。我不敢面对这历历往事,靠墙的一张破旧的木板床,在无声地诉说着,关于那场战役,以及指挥那场战役的指挥官们。他们曾在此辗转难眠,夜以继日地统筹策划,谋篇布局着那场战争的全局,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国,三位首长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披肝沥胆。在战争期间,在此召开了多次重要军事会议,分析战场态势,研究制定一系列作战方案, 为取得淮海战役的全面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如今的这里,每一间屋内的陈设都极致的简单简陋,这是保原状的陈设,每一間屋里,或者作为史料陈列着,或者是战争时期保留下来的实物陈列。
院子里有几株腊梅,文友说,去年有朋友来时,大雪纷飞之际,正值腊梅开放,整个院子里白雪皑皑,空气清新,开放的腊梅花顶着一嘟嘟如玉白雪,阳光倾泻而下,耀眼刺目,煞是好看。
在这长方形的,并不是太大的院子里,两三排的房子也都是一层的瓦房,站在院内,却听不到外面的一丝丝声音。仿佛与世隔绝一般,明明是只隔着一道墙,或者只隔着一扇门,外面的那条街就是一条主街,喧闹而繁华,世声不断,嘈杂时起。而这里却静若幽谷,娴静空灵。
这就是老屋的玄妙之处吗?闹中取静,坐落于市井之中,却悠然独我,恰如世外桃源。
陶渊明为了谋得一处清静之所,安静生活,只得觅一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地,偏僻闭塞自是不在话下,恐怕一月两月里想见着一个人也难,虽安置下了自己,却也失了为人群居的快乐之感。他断然不会想到,在铚城建了这样的一个处所,于闹市之中,依然可以过一段,采菊东篱,悠然南山的生活。
何其乐哉,何其美哉!突然想,我可以留下来吗?守着几排古建筑,守着几幢老屋,与某一种信念相融相守。
(二)临涣踩街
大约十点之后,街上的人群开始动起来。远远地,听到了敲锣打鼓的声音。待我们迎上去时,街中央已来了一支穿着戏装,踩着高跷的艺人。但见得那戏服红的,黄的,绿的,几种颜色交相辉映,煞是好看。艺人们脸上的妆容又极夸张,他们带着不同的头饰,面带微笑,由远及近向我们走来。
我看着他们足踩高跷,有点眩晕感,足有一个成人小腿长的高跷,其实就是两根细细的棍子,支撑着整个人的身体,那需要怎样的平衡感。他们就那样立着,走着,看着前方,若无其事,旁若无人,仿佛就是普通的一次行走而已。每一步迈的都足够从容,稳健,如履平地。
在这些扮相之中,尤以大头娃娃让人过目不忘,记忆深刻。随之,还有唐僧师徒,旱船,毛驴,以及坐在两根杠子上,由四人抬着的县官老爷。对于这县官老爷,我曾颇有微词,总觉得他高高在上,坐在别人的肩上,便是最舒服的。一旁的文友却说,那也是需要功夫的,没有长期的训练,能稳稳地坐住那杠子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没有亲历,就没有发言权。在这些看似简单的高跷表演中,没有一番寒彻骨,哪有如今的梅花扑鼻香呢?在他们光鲜亮丽的背后,有多少为我们所不知的辛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呀。
踩街的队伍行至文昌宫背后的十字街口,他们就停止了前行。人们向四周散开,围成一个大圆圈,围观的人群也因着这个大圆圈,向更大的外围扩散。场面一度处于混乱中,踩街的人和观众混在了一起,有些人便不失时机地赶紧拿起手机、相机和身边的踩街人合影。尽管镜头里,观众普普通通的服饰和踩街人鲜艳的服饰不能同日而语,但人们依然乐呵呵地忙着合影,乐此不疲。
在纷纷攘攘中,两只颜色鲜艳的舞龙,腾空而起。陡然间,犹如蛟龙出海,把半边天映照的一片火红。十多个舞龙人,交错着舞动,两条龙忽而昂首挺胸,忽而上蹿下跳。随着舞龙人的手挥动的方向,腾空飞跃,来去自如。演出进行中,场面跟着热闹起来。锣鼓声,唢呐声此起彼伏,喧闹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转而瞪大了双眼,大张着口,一眨不眨地看着表演中的踩街艺人。艺人们也都动了起来,转着步子,一边走一边做着各种动作,脸上的表情,千变万化。 在这形形色色的扮相中,一个扮演丑婆,也就是我们俗称媒婆形象的男子,在一段时间里成为焦点。只见他闪转腾挪,挤眉弄眼,虽在高跷之上,却是动作娴熟,游刃有余。丑婆的表演既滑稽有趣,又惊险刺激。他个子不高,身披大红外罩,一张脸画着小丑的妆容,头上包着大红巾,后脑勺还有一根独辫子,又黑又粗又长,尤其他那张涂着红色的大口着实抢眼,让人看了总会忍俊不禁。他左扭右摆,突然向地上倒去,由于我离的距离较远,原以为他是真的摔倒,在心里“咯噔”一下,为他捏了一把汗。谁知他竟在地上滚来滚去,还把高跷抬得高高的,脸对着那些大大小小的镜头,讪笑着,竟在冰凉的地上,搔首弄姿着。我才知,原来他是假装着摔倒在地的。他在硬生生的地上继续扭来转去,半是撒娇,半是献媚。这就是一个民间艺人,在毫无报酬的前提下,为了观众的笑声,乐意全身心投入与付出。为了这次演出,为了这份荣誉,他一定下足了功夫。
果不其然,就在这时,几乎是一转眼工夫,只听呼啦,他竟单手点地,双腿朝天,来了个倒立,人群顿时骚动起来,人们把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他。而扮演丑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杨伟,在倒立了五分钟之后,依然来个翻转动作,双脚下的高跷稳稳落地。而他,却是面不改色。此刻,还不忘把手中的一把羽毛扇扇来扑去,惹的人们一阵阵喝彩,又一阵阵发笑。
其实,在这之前,我看到这个叫杨伟的,曾几次把一个女童顶在头顶,据文友说,那正是他四岁的女儿。每次,他表演时,女儿就只能站在一个远远的地方,悄悄地看着他。身旁也有和她一般大的孩子,他们或在父亲的怀里,或在母亲的怀里。而她就只能那样眼巴巴地看着他们。他的爸爸妈妈都是踩街传承人中的一分子,每次到了某一个特定的日子,或者像今天这样,因为电视台拍摄的需要,他们都要走出家门,走上街头,为人们义务表演。
有时因为走的时间过长,走了十里路程,等到回到家,解下高跷,再看自己的双脚,已经红肿,麻木,不听自己的使唤了。这对于一个踩街人来说,太平常不过了。但接下来,他们依然会继续表演。
继续在一名不文的囧境下坚持,继续在没有任何利益支撑的境况下,辛苦练功,坚持演出。
这动力仅仅因为喜欢,单纯而执着。这是一份真心的喜欢,这份喜欢大概已渗透进他们的骨子里了。在如今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下,物质主义几近泛滥,你能想到吗?还有一些民间艺人,为了传承最质朴的民俗文化,依然在清贫中坚守,在艰难中坚持,他们无怨无悔,从中享受着一份简单而朴素的快乐。
看着笑得前仰后合围观的人群,看着立在高跷上踩街的踩街人,我不禁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在大地如此苍茫的冬季,在振聋发聩的锣鼓声中,一种敬畏从我的心底油然而生,向一群为梦想坚守的民间艺人致敬!向最原始的民俗文化的坚持人致敬!
(三)茶馆
来临涣,自然是免不了进茶馆里坐一遭的。文友开始说去喝茶时,我脑海里涌现的竟然是那些坐落在街頭一隅、外形考究、内里古雅的茶馆,它们有精致的吧台和桌椅,背景音乐或者是《高山流水》,或者是《平湖秋月》。和友人们相向而坐,把声音调制到最轻浅的音量,舒缓而出,身体的架构自然要温婉许多,娴静许多。
可是,在临涣,那种格调的茶馆,却需要把它们在记忆库里封存起来,比起临涣的茶馆,那些地方仅仅是为着喝茶而喝茶,为着聊天而聊天的地方。与茶馆该有的含义,实在是相去甚远,大相径庭。
我其实是生平第一次以一个茶客的身份慕名造访真正意义上的茶馆。
我们远远地看见古色古香的明清式样的建筑,一式三层,青砖粉墙,重梁飞椽。文友说:“那便是茶馆。”茶馆外是大大的锅台,上面放着几十个水壶吊。水壶吊外体镀着深度的黑,色泽灰暗,仿佛来自于久远的年代。这壶让这茶,陡然间增添了许多凝重。而与这些水壶吊相对的,则是被零零散散放置着的茶瓶,茶瓶的外壳是竹篾制成的,茶馆馆主说,这些茶瓶都是特意定做的。也的确,这样的竹篾茶瓶,摆在茶馆里,与整个茶馆所营造的那种旧时年代的氛围相契合。
就像茶馆里的陈设,包括长方形的矮桌,以及长长短短不规则的凳子。偌大的茶馆,竟找不出一件现代化的物件。而与之相反的是,在茶馆的过道和犄角旮旯处,摆放着早已过时的农具,石磨、石磙、犁铧、耙子、扁担、竹篮等等,我在院墙,还发现了蓑草,以及墙上的仕女画,曼妙婀娜。
在临涣古镇,它的茶文化可谓源远流长,迄今已有两千多年。早在东晋、南北朝时期,临涣的街头就有了茶摊,到了唐朝,随着水路交通发达,带动了地方商业的壮大,而因着时代的发展,也是社会经济的需要,茶馆在临涣的街头便应运而生。所以,临涣还有一个别名,叫作“茶镇”。
当然,临涣的茶也独具特色,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临涣茶馆在择水,选器,沏泡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讲究。据史书记载,明清时期的临涣茶馆就以独有的水源优势而远近闻名。它的回龙泉水和特色“棒棒茶”,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复制,无可替代的。
即使到后来回龙泉水受到污染,改用的龙须泉的水,也是其他地方的水替代不了的。
俗语谓:“茶好不如水好。”在天水、井水、江水、湖水、泉水中,茶对泉水情有独钟,而临涣的泉水又最宜沏茶。这恰恰是临涣的一大特色。临涣有古泉,分别是回龙泉、金珠泉、饮马泉和龙须泉,这四大古泉与临涣一衣带水,是临涣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临涣人以泉为傲,也倍加珍惜自然的恩赐。他们用泉水与那些本无人问津,而又价格低廉的六安茶梗制成上好的棒棒茶,招待南来北往的茶客。
这些再普通不过的茶梗与临涣的泉水一朝交汇,便无法自拔。这其中存着的某种渊源,凡人无法追溯,也难以意会其中所存续的不为人解的玄妙。六安茶梗与临涣泉水之间的契合,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此水必须配此茶梗,而此茶梗也必得此泉水沏泡方成,当雾气结顶,色艳味香,入口绵甜,回味无穷,便达到了喝临涣茶最完美的境界。
据宿州清代志书记载:临涣本地有一财主,老年时,随当官的儿子去了外地客居。暮年的财主经常体乏无力,无精打采。一天,忽然想起了临涣泉水,于是托去临涣贸易的一位船工捎带泉水。当时浍河水涨,无法到达回龙水的地方。船工就地装了一罐浍河水带了回去。财主命人把水烧开,把茶泡好。已经习惯了临涣回龙泉水的财主只喝了一口,就发现此水不是回龙泉水。 可见,临涣的泉水与六安茶梗的交融,早已在临涣人的心中扎下了根,真可谓天造地设的一对,这是上天的恩泽,也是临涣人的福祉。
我们一行四人围成一圈坐下,茶馆里家长里短式的上茶人,随即便提来一盏小壶,四个粗瓷土色小碗,四小盘副食品及瓜子之类吃食。虽还未上口喝茶,便对这茶衍生出几分好奇与敬畏。可不知道为什么,在这样的氛围中,竟然怎么也做不出淑女的矜持来。相反,在端碗相碰的刹那,竟想莞尔笑笑。可能,我是在故作轻松。
这时有端着大单反对着茶馆内拍照的摄影师,就在我们谈笑风生不经意间,摄影师把镜头对准了我们。文友说,他们是在寻找可做茶模的人拍照。那么是否就是说,我们在无意中,竟做了一回茶模呢?
与我们邻桌的是几个边下象棋,边喝茶的老人,他们慢吞吞地坐在时光里,仿佛几尊时光里的雕像。我原本也想与同行的友人对弈一盘,可惜他的思想里却掺杂了不战而屈服于人的消极情绪,一盘棋刚刚展开,他就推乱了它们。他怕输,下不来台,不如趁早收手。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在经历过人世变换,千帆过尽之后,曾经沧海的一颗心早已修炼的如同一员悍将,坚不可摧,还会怕这小小的一盘棋局上的失败吗?更何况这是在临涣茶馆,在这厚重的史诗般的氛围中,所谓的得失、成败,一切个人的因素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生命长河中的一缕云烟。
今天,能作为一个异地人,有幸坐在这老茶馆中,扮一回茶客,当一回茶模,邀四方宾朋,约八方来客,实在是生命中一份难得的机缘,深谢文友,也深谢这一方水土和这一方人民。
(四)古城墙
来临涣,自然是要去看看临涣的古城墙。只是当我们真正站在古城墙边,我竟有点不敢相信,这与我家乡的河坝几乎没有什么两样,突兀的土坝,像平原上长出的驼峰,上面种植着参天大树。可明明它又是不一样的,标示牌上写着,临涣古城墙遗址。
今天天总是阴阴晴晴的,似乎就是为了与我们所要经过的每一个去处,做好相应的铺垫。而古城墙,正适合了此时的迷迷茫茫。这座临涣古城墙的规模在全国属最大的,而在镇级的古城墙却是唯一的。始建于战国时期,南临浍河,东、西、北三面皆为平坦耕地的这座古城墙,是绕着临涣城一周建造的,呈正方形。只是,经历了千年岁月风霜,烽烟洗礼,城墙已千疮百孔。常常是缺一段,少一节的。
随着文友的步伐,我们登上城墙顶,在如此清寒的季节,树木坚挺,草叶繁密。只是都披着深冬的颜色,焦虑的黄,干燥的枯,在密密匝匝的树丛与杂草的掩映里,远远近近中竟是一座座坟茔。旧坟与新坟交错着,穿插其间,作为一个外人,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分得清哪一座坟距今更远或者更近,只见它们偎依着,在肃穆中安静地守在土地里。
文友说,大概因为是土质的城墙,人们把自己已逝的亲人埋葬在此,也因此,这城墙才能被保藏至今。要不然,早就会被人们刨平,变成庄稼地了。
关于这土城墙,民间还有一个说法,曾经负责建城墙的官人,当初是领了砖坯,以备建城墙的,后来想到自己的故乡,而临涣离他的故乡又极近,于是,心生一计,来了个移花接木,把好端端用来建临涣城墙的砖连夜运往了自己的家乡。最终,临涣只能用土建筑城墙了。当然,这说法只是临涣人的一家之言,不作考证。但土城墙也有土城墙的好处,它可以让无数故去的亡魂得以依附,于城墙的体内寄居,与自己久远的故人不期而遇,在另一世,或许可以重修旧好,重续前缘。与故友重相逢,倚著世代赖以生存的良田,推杯换盏,来一壶棒棒茶,叙旧,聊天,话桑麻,岂不是一世又一世修来的福分。
站在古城墙的顶端,耳畔恍然响起战马嘶鸣,人声鼎沸,喊杀声震天,一侧是守城的骁将,一侧是攻城的猛士。攻城的士兵借着扶梯向城墙上攀登,守城的早已准备好,他们居高临下,推出滚木擂石,阻击对方攻城。厮杀声,不绝于耳。双方各居一处,偶尔又是万箭齐发,应箭声而倒的冤魂不计其数,尸首堆积如山,场面何其惨烈。这就是古代的战争,完全是以肉体的堆砌为代价的战争,每一场战争之后,战场上都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那场景惨绝人寰。
不禁想,城墙自建成之日始,此后的许多年里,经历了历朝历代多少回战争,这里该埋葬了多少魂魄。而如今那都已成为往事,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所有曾经历的由纷争引发的战争,都隐匿于历史的长河中,某些时候或许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一段似是而非的谈资。往事如烟如缕,有多少能真正地存入我们记忆中呢?历史似乎与我们隔着千沟万壑,而我们的身体里又真真切切地流淌着从我们祖先遗传下来的铿锵热血,我们和古人血脉相连。正因为有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保卫国家,抗击外侮、英勇不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甘愿为此抛头颅,洒热血,以断臂折戟的豪迈守护祖国,才使得我泱泱中华得以延续。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支撑着我中华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命脉。
在进入纵深的城墙之途中,城墙顶上的路越发窄,坟茔由下而上,最终占据了城墙顶,我们已经无从安然起脚与落脚了。生怕一个疏忽,惊扰了坟茔中安睡的先人们,那是大罪过!
于是,我们转身,踏上来时的路。
古城墙两边的庄稼地里,麦苗青丝丝,绿油油的,放眼望去,在良田之中,兀自立着的城墙,与我家乡的河坝如此相像。其实,自然更具有强大的修复功能。曾经的满目疮痍早已不见了痕迹,而又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正在我们的脚下,生机勃勃着。
责任编辑 洪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