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斯坦布尔的旧名叫君士坦丁堡,
倘若攻城的火药推迟发明,
君士坦丁堡可能继续固若金汤,
城中住着朗朗背颂《荷马史诗》的公民,
到处是恢宏的建筑和镶嵌画。
走过了土耳其的伊兹密尔、棉花堡、孔亚和卡帕多奇亚四个城市之后,我们再度回到土耳其的前首都——伊斯坦布尔。飞机抵达时已是中午时分,汽车在拥挤的车流中缓慢进城。车堵得很凶,大街走不动,又转进小巷抄近路,依然很堵,只有更缓慢地前行。
伊斯坦布尔作为伟大帝国首都的历史有1500年,其中作为拜占庭帝国的首都1000多年,作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近500年。伊斯坦布尔的旧名叫君士坦丁堡,倘若攻城的火药推迟发明,君士坦丁堡可能继续固若金汤,城中住着朗朗背颂《荷马史诗》的公民,到处是恢宏的建筑和镶嵌画。据说提升人类听觉美感的交响乐成于欧罗巴,而和声、重声和混声的音乐语汇则初起于拜占庭。拿破仑说:“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那么它的首都一定是伊斯坦布尔。”这是对伊斯坦布尔的最高褒奖。
而我对这座城市的认识只有从眼前的景象开始了。不太宽的公路和狭窄残破的巷弄两旁,万瓦鳞次,房屋连绵。伊斯坦布尔市容以西亚发展中国家的全部形态,密集展开,杂错的民居大致三五层高,或精或陋,五色斑斓,到处晒出洗过的衣服,街头巷尾是嬉戏的孩子或呆坐的闲人。妇女包着伊斯兰世界的花头巾,那掩饰性别的扮相,格外性感而良善。男人则满腮虬髯,长长钩鼻,目眶深陷,从路边匆匆走过。当然,更大的生气来自连接欧亚大陆的博斯普鲁海峡,水天一色映衬高低起伏的山城,让伊斯坦布尔平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从街道和建筑看,伊斯坦布尔仍有着昔日帝国首都的规模,但却鲜有现代大都会的气势和恢宏。土耳其历史上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曾在他的《伊斯坦布尔》一文中这样写道:“我出生的城市在它两千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如此贫穷、破败、孤立。它对我而言一直是个废墟之城,充满了帝国斜阳的忧伤。”这个描述与我此刻的感受如出一辙。
拜占庭帝国在其上千年的历史中处于宗教热诚、艺术光彩、宫廷阴谋与蛮族入侵的纷扰之中,她的文化主流是希腊和罗马式的。而奥斯曼帝国登台后多次实行伊斯兰化及现代化改革,使得东西方文明的界限日趋模糊。尽管眼前的城市已显陈旧破败,但这样一座风云际会的神圣古都,注定是一幅镶嵌在多元画框里的美丽风景。
不必说沿街逐巷看到的帅哥美女,不必说在大巴扎与小贩讨价还价,不必说品尝土耳其烤肉的味满江湖,也不必深夜12点迎着瑟瑟海风拍摄博斯普鲁海峡夜景的心动,更不必说在土耳其十五世纪浴室被壮汉按摩师翻来覆去的搓揉。
圣索菲亚大教堂当然就得说说了,这是伊斯坦布尔美丽风景中的一道绝色。这座大教堂起建之初正当华夏的北魏末期,约公元532年,如今中国哪有半座北魏时期的寺庙完整如昔啊。在1453年以前,圣索菲亚大教堂一直是拜占庭帝国的主教堂,此后被土耳其人占领,改建成为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庙身呈堡垒型,通体赭红,雄居海岸。教堂在平面上采用了希腊式十字架的造型,在空间上,则创造了巨型的圆顶。那些用石头堆砌而成的雅致穹顶使它成为拜占庭建筑的代表作,也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当然后来也成为了伊斯兰清真寺的设计模板。我走进大厅时,立刻被高不可攀的穹顶和气势恢弘的大理石柱震住了,四周窗户透进来的光线给幽暗的教堂营造了迷幻的宗教气氛。我仰天旋转360度,看不完一块块彩色大理石悠悠的眩光,看不够满墙壁画黄金色彩的膜拜。从教堂内一侧的昏暗、狭窄的碎石铺就的通道蜿蜒而上,我到达环绕教堂的长廊,所见有大理石的磨损和衰旧,有伊斯兰图案覆盖东正教镶嵌画的痕迹,当然还有残留的东正教镶嵌画的斑驳与退色,令人欣慰的是顶穹上方的耶稣、圣母、圣彼得像还保留完整,灿然呈现,于千万枚七彩晶莹的镶嵌石片中,幽光斑斓,端详后世的来者。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世界上唯一由教堂改为清真寺的建筑,教堂的圆顶与后建的清真寺宣礼塔并存,一个教堂两大不同的使命,折射了无数种族的战乱、王权的胜败和宗教的纷争;浓缩了欧洲与西亚的历史。今天,当阳光透过玻璃窗投射进来,洒在斑驳的墙壁上,照亮了耶稣基督的脸庞,那一刻,圣索菲亚大教堂最为美丽安祥。
与圣索非亚大教堂隔街相望的蓝色清真寺,在今天土耳其人心中的地位更高。第一眼对它的注视,是从苏丹·艾哈迈德广场的树隙中开始的。超大的庭院,被高高的围墙护着,灰色的墙体,将近在咫尺的人拒于千里之外,神秘和肃静油然而起。进大门,见方形庭院的四周被高耸而浑圆的拱形走廊围着,正面大厅则是典型的四叶式圆顶结构,围拢中心圆顶的小圆顶呈金字塔形的阶梯状分布,像一丛丛蘑菇,被圆润的曲线描着;墙角处,六个宣礼塔穿过树捎,耀眼而峭拔。
脱鞋,轻步,进入祈祷大厅。天光射下,四壁瓷蓝,纯净的阿拉伯蓝,以无数花枝绘作装饰,凝结为晶亮的瓷,极简极美。如果说蓝色清真寺在空间构成上继承了拜占庭的传统,那么在装饰风格上则更接近伊斯兰风格,蓝色和清白瓷砖的柔和色调与花草树木的装饰图案,使其气氛轻快而安然。一群群穆斯林从我们身边穿过,安静地坐到前面的地毯上,面对着绘有《古兰经》的柱壁,自省、反观,抑或祈祷,这里是他们心灵安放的地方。
蓝色清真寺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伟大建筑。它的建筑师曾宣言建造清真寺的目的:一是向全世界显示他已超越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师们;二是作为他对伊斯兰教优越性的颂辞。这对于许多穆斯林来说,确实具有象征意义。但我更认为蓝色清真寺是传承中的创新,是希腊、罗马文化与伊斯兰文化深彻融合的产物。
第二天,从海湾另一边的古塔远远俯瞰全城,两座宏伟的教堂沐在夕照,形同姊妹,貌合而神离,这是伊斯坦布尔多元文化的缩影。从拜占庭到奥斯曼,从耶稣基督到真主安拉,每一个历史时代的变迁,每一场大的社会运动的终结,每一次宗教信仰的更替,以及一切庞然大物的轰然倒下,都会留下一堆历史废墟,供人凭吊、回忆。
我们就这样在繁花秋日中穿越而过,胸怀为此始开。两栋教堂在眼,万古幽思在心。
倘若攻城的火药推迟发明,
君士坦丁堡可能继续固若金汤,
城中住着朗朗背颂《荷马史诗》的公民,
到处是恢宏的建筑和镶嵌画。
走过了土耳其的伊兹密尔、棉花堡、孔亚和卡帕多奇亚四个城市之后,我们再度回到土耳其的前首都——伊斯坦布尔。飞机抵达时已是中午时分,汽车在拥挤的车流中缓慢进城。车堵得很凶,大街走不动,又转进小巷抄近路,依然很堵,只有更缓慢地前行。
伊斯坦布尔作为伟大帝国首都的历史有1500年,其中作为拜占庭帝国的首都1000多年,作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近500年。伊斯坦布尔的旧名叫君士坦丁堡,倘若攻城的火药推迟发明,君士坦丁堡可能继续固若金汤,城中住着朗朗背颂《荷马史诗》的公民,到处是恢宏的建筑和镶嵌画。据说提升人类听觉美感的交响乐成于欧罗巴,而和声、重声和混声的音乐语汇则初起于拜占庭。拿破仑说:“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那么它的首都一定是伊斯坦布尔。”这是对伊斯坦布尔的最高褒奖。
而我对这座城市的认识只有从眼前的景象开始了。不太宽的公路和狭窄残破的巷弄两旁,万瓦鳞次,房屋连绵。伊斯坦布尔市容以西亚发展中国家的全部形态,密集展开,杂错的民居大致三五层高,或精或陋,五色斑斓,到处晒出洗过的衣服,街头巷尾是嬉戏的孩子或呆坐的闲人。妇女包着伊斯兰世界的花头巾,那掩饰性别的扮相,格外性感而良善。男人则满腮虬髯,长长钩鼻,目眶深陷,从路边匆匆走过。当然,更大的生气来自连接欧亚大陆的博斯普鲁海峡,水天一色映衬高低起伏的山城,让伊斯坦布尔平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从街道和建筑看,伊斯坦布尔仍有着昔日帝国首都的规模,但却鲜有现代大都会的气势和恢宏。土耳其历史上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曾在他的《伊斯坦布尔》一文中这样写道:“我出生的城市在它两千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如此贫穷、破败、孤立。它对我而言一直是个废墟之城,充满了帝国斜阳的忧伤。”这个描述与我此刻的感受如出一辙。
拜占庭帝国在其上千年的历史中处于宗教热诚、艺术光彩、宫廷阴谋与蛮族入侵的纷扰之中,她的文化主流是希腊和罗马式的。而奥斯曼帝国登台后多次实行伊斯兰化及现代化改革,使得东西方文明的界限日趋模糊。尽管眼前的城市已显陈旧破败,但这样一座风云际会的神圣古都,注定是一幅镶嵌在多元画框里的美丽风景。
不必说沿街逐巷看到的帅哥美女,不必说在大巴扎与小贩讨价还价,不必说品尝土耳其烤肉的味满江湖,也不必深夜12点迎着瑟瑟海风拍摄博斯普鲁海峡夜景的心动,更不必说在土耳其十五世纪浴室被壮汉按摩师翻来覆去的搓揉。
圣索菲亚大教堂当然就得说说了,这是伊斯坦布尔美丽风景中的一道绝色。这座大教堂起建之初正当华夏的北魏末期,约公元532年,如今中国哪有半座北魏时期的寺庙完整如昔啊。在1453年以前,圣索菲亚大教堂一直是拜占庭帝国的主教堂,此后被土耳其人占领,改建成为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庙身呈堡垒型,通体赭红,雄居海岸。教堂在平面上采用了希腊式十字架的造型,在空间上,则创造了巨型的圆顶。那些用石头堆砌而成的雅致穹顶使它成为拜占庭建筑的代表作,也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当然后来也成为了伊斯兰清真寺的设计模板。我走进大厅时,立刻被高不可攀的穹顶和气势恢弘的大理石柱震住了,四周窗户透进来的光线给幽暗的教堂营造了迷幻的宗教气氛。我仰天旋转360度,看不完一块块彩色大理石悠悠的眩光,看不够满墙壁画黄金色彩的膜拜。从教堂内一侧的昏暗、狭窄的碎石铺就的通道蜿蜒而上,我到达环绕教堂的长廊,所见有大理石的磨损和衰旧,有伊斯兰图案覆盖东正教镶嵌画的痕迹,当然还有残留的东正教镶嵌画的斑驳与退色,令人欣慰的是顶穹上方的耶稣、圣母、圣彼得像还保留完整,灿然呈现,于千万枚七彩晶莹的镶嵌石片中,幽光斑斓,端详后世的来者。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世界上唯一由教堂改为清真寺的建筑,教堂的圆顶与后建的清真寺宣礼塔并存,一个教堂两大不同的使命,折射了无数种族的战乱、王权的胜败和宗教的纷争;浓缩了欧洲与西亚的历史。今天,当阳光透过玻璃窗投射进来,洒在斑驳的墙壁上,照亮了耶稣基督的脸庞,那一刻,圣索菲亚大教堂最为美丽安祥。
与圣索非亚大教堂隔街相望的蓝色清真寺,在今天土耳其人心中的地位更高。第一眼对它的注视,是从苏丹·艾哈迈德广场的树隙中开始的。超大的庭院,被高高的围墙护着,灰色的墙体,将近在咫尺的人拒于千里之外,神秘和肃静油然而起。进大门,见方形庭院的四周被高耸而浑圆的拱形走廊围着,正面大厅则是典型的四叶式圆顶结构,围拢中心圆顶的小圆顶呈金字塔形的阶梯状分布,像一丛丛蘑菇,被圆润的曲线描着;墙角处,六个宣礼塔穿过树捎,耀眼而峭拔。
脱鞋,轻步,进入祈祷大厅。天光射下,四壁瓷蓝,纯净的阿拉伯蓝,以无数花枝绘作装饰,凝结为晶亮的瓷,极简极美。如果说蓝色清真寺在空间构成上继承了拜占庭的传统,那么在装饰风格上则更接近伊斯兰风格,蓝色和清白瓷砖的柔和色调与花草树木的装饰图案,使其气氛轻快而安然。一群群穆斯林从我们身边穿过,安静地坐到前面的地毯上,面对着绘有《古兰经》的柱壁,自省、反观,抑或祈祷,这里是他们心灵安放的地方。
蓝色清真寺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伟大建筑。它的建筑师曾宣言建造清真寺的目的:一是向全世界显示他已超越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师们;二是作为他对伊斯兰教优越性的颂辞。这对于许多穆斯林来说,确实具有象征意义。但我更认为蓝色清真寺是传承中的创新,是希腊、罗马文化与伊斯兰文化深彻融合的产物。
第二天,从海湾另一边的古塔远远俯瞰全城,两座宏伟的教堂沐在夕照,形同姊妹,貌合而神离,这是伊斯坦布尔多元文化的缩影。从拜占庭到奥斯曼,从耶稣基督到真主安拉,每一个历史时代的变迁,每一场大的社会运动的终结,每一次宗教信仰的更替,以及一切庞然大物的轰然倒下,都会留下一堆历史废墟,供人凭吊、回忆。
我们就这样在繁花秋日中穿越而过,胸怀为此始开。两栋教堂在眼,万古幽思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