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目的:探索超声乳化术治疗后极性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60例后极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探索超声乳化术治疗后极性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治疗后视力低于0.3的共有9眼,占比10.7%,大于1.0的共计22眼,占比26.2%,明显优于治疗前视力低于0.3的43眼,占比51.2%,大于1.0的3眼,占比3.6%,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共有4眼出现玻璃体脱落失者视力不高于0.3,3眼后囊破裂视力不低于1.0,后囊完整者术后视力明显优于玻璃体脱失者或后囊破裂着视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能够显著提高后极性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视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后极性白内障;治疗效果
后极性白内障是一种极具危害性的眼科疾病,其临床致盲率高、发病频率高,对患者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而在临床实践中,超声乳化术是治疗后极性白内障的有效措施,但是由于后极性白内障患者的晶体后囊膜较正常人的薄弱,部分患者甚至出现缺失。这一客观事实的存在给实施超声乳化术带来极大的困难。为此,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60例后极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探索超声乳化术在治疗后极性白内障方面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价值。现将具体报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60例后极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分布在8-68岁,平均年龄为(42±3.7)岁。本组患者中共84眼,其中全部植入人工晶体,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共57眼,在睫状沟内植入人工晶体共11例,在前房内植入人工晶体共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后极性白内障诊断标准,均在我院接受超声乳化术治疗。
1.2方法
给予60例患者后极性白内障临床常规检测。包括眼科A-B超检查、眼镜、视力功能、角膜曲率以及角膜内皮计数等检查。所有临床常规检查均详细备案。利用超声乳化机行超声乳化术,首先给予患者麻醉处理,降低患者手术疼痛感,在患者角膜或者巩膜隧道处进行连续环型撕囊切口手术,行角膜透明切口后进行分层处理,或者采用水分离,利用超声碎核将皮质注吸干净,随后将人工晶体完整的植入到视后囊内。检查切口是否有分泌物出现,以及对皮质吸住情况进行核查。若患者视后囊内的玻璃体缺失,则选择在前端玻璃体处行切割术。术后对切口进行缝合,并给予患者常规抗炎处理。术后每天对患者视力、眼压、眼部恢复状况等进行临床随诊,此后安排患者定期到门诊复查。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文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检验,并用t检验;此外计数资料采用x
检验,并采用率表示,其中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状况对比
经统计,治疗后视力低于0.3的共有9眼,占比10.7%,大于1.0的共计22眼,占比26.2%,明显优于治疗前视力低于0.3的43眼,占比51.2%,大于1.0的3眼,占比3.6%,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共有4眼出现玻璃体脱落失者视力不高于0.3,3眼后囊破裂视力不低于1.0,后囊完整者术后视力明显优于玻璃体脱失者或后囊破裂着视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详见下表1。
2.2并发症情况分析
术后24h内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经治疗处理后转为清亮角膜。此外,前房内絮状渗出、黄斑囊状水肿分别为7眼和1眼,但经治疗处理后,病情好转。后囊浑浊共19例,经YAG激光治疗后痊愈。包括玻璃体流失在内的后囊破裂共计12例。
3讨论
后极性白内障在临床上呈现出多发趋势,对于患者的视力具有巨大的危害。超声乳化术是临床治疗后极性白内障的有效措施,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超声乳化术的应用和技术也得到极大的发展。在临床治疗白内障过程中,超声乳化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术后恢复周期短、并发症小,且有助于保护患者角膜组织。在超声乳化术用于后极性白内障治疗过程中,超声乳化针头会通过高频振动将晶状体核碎粉,由于晶体核硬度较大,超声振动持续时间长,而产生巨大的热能对患者的角膜内皮造成损害,出现囊袋破裂、角膜失代偿以及核脱入玻璃体腔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实行超声乳化术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其热量散发的问题,为此临床推出了冷超乳化术技术,以此提高超乳效率,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频率。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超声乳化术在治疗后极性白内障过程中,冷超声乳化术不易引起患者角膜内皮组织灼伤,同时切口和散光较小、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手术进行过程中能够保护前房,降低角膜失代偿和黄斑水肿等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发病率。显著提高后极性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总而言之,冷超声乳化术是对传统超声乳化术的改进,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安全性、有效率、可靠性等特点,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 亮 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J〕. 继续医学教育,2013;27(1)57-9.
[2]刘惠娟,曾 强 畅白内障冷超声乳化手术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1693-4.
[3]徐国旭,郝丽莉,徐国彤 畅成熟及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技巧与对策〔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25(4):350.
【摘要】目的:探索超声乳化术治疗后极性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60例后极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探索超声乳化术治疗后极性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治疗后视力低于0.3的共有9眼,占比10.7%,大于1.0的共计22眼,占比26.2%,明显优于治疗前视力低于0.3的43眼,占比51.2%,大于1.0的3眼,占比3.6%,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共有4眼出现玻璃体脱落失者视力不高于0.3,3眼后囊破裂视力不低于1.0,后囊完整者术后视力明显优于玻璃体脱失者或后囊破裂着视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能够显著提高后极性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视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后极性白内障;治疗效果
后极性白内障是一种极具危害性的眼科疾病,其临床致盲率高、发病频率高,对患者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而在临床实践中,超声乳化术是治疗后极性白内障的有效措施,但是由于后极性白内障患者的晶体后囊膜较正常人的薄弱,部分患者甚至出现缺失。这一客观事实的存在给实施超声乳化术带来极大的困难。为此,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60例后极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探索超声乳化术在治疗后极性白内障方面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价值。现将具体报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60例后极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分布在8-68岁,平均年龄为(42±3.7)岁。本组患者中共84眼,其中全部植入人工晶体,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共57眼,在睫状沟内植入人工晶体共11例,在前房内植入人工晶体共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后极性白内障诊断标准,均在我院接受超声乳化术治疗。
1.2方法
给予60例患者后极性白内障临床常规检测。包括眼科A-B超检查、眼镜、视力功能、角膜曲率以及角膜内皮计数等检查。所有临床常规检查均详细备案。利用超声乳化机行超声乳化术,首先给予患者麻醉处理,降低患者手术疼痛感,在患者角膜或者巩膜隧道处进行连续环型撕囊切口手术,行角膜透明切口后进行分层处理,或者采用水分离,利用超声碎核将皮质注吸干净,随后将人工晶体完整的植入到视后囊内。检查切口是否有分泌物出现,以及对皮质吸住情况进行核查。若患者视后囊内的玻璃体缺失,则选择在前端玻璃体处行切割术。术后对切口进行缝合,并给予患者常规抗炎处理。术后每天对患者视力、眼压、眼部恢复状况等进行临床随诊,此后安排患者定期到门诊复查。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文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检验,并用t检验;此外计数资料采用x
检验,并采用率表示,其中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状况对比
经统计,治疗后视力低于0.3的共有9眼,占比10.7%,大于1.0的共计22眼,占比26.2%,明显优于治疗前视力低于0.3的43眼,占比51.2%,大于1.0的3眼,占比3.6%,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共有4眼出现玻璃体脱落失者视力不高于0.3,3眼后囊破裂视力不低于1.0,后囊完整者术后视力明显优于玻璃体脱失者或后囊破裂着视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详见下表1。
2.2并发症情况分析
术后24h内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经治疗处理后转为清亮角膜。此外,前房内絮状渗出、黄斑囊状水肿分别为7眼和1眼,但经治疗处理后,病情好转。后囊浑浊共19例,经YAG激光治疗后痊愈。包括玻璃体流失在内的后囊破裂共计12例。
3讨论
后极性白内障在临床上呈现出多发趋势,对于患者的视力具有巨大的危害。超声乳化术是临床治疗后极性白内障的有效措施,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超声乳化术的应用和技术也得到极大的发展。在临床治疗白内障过程中,超声乳化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术后恢复周期短、并发症小,且有助于保护患者角膜组织。在超声乳化术用于后极性白内障治疗过程中,超声乳化针头会通过高频振动将晶状体核碎粉,由于晶体核硬度较大,超声振动持续时间长,而产生巨大的热能对患者的角膜内皮造成损害,出现囊袋破裂、角膜失代偿以及核脱入玻璃体腔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实行超声乳化术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其热量散发的问题,为此临床推出了冷超乳化术技术,以此提高超乳效率,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频率。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超声乳化术在治疗后极性白内障过程中,冷超声乳化术不易引起患者角膜内皮组织灼伤,同时切口和散光较小、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手术进行过程中能够保护前房,降低角膜失代偿和黄斑水肿等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发病率。显著提高后极性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总而言之,冷超声乳化术是对传统超声乳化术的改进,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安全性、有效率、可靠性等特点,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 亮 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J〕. 继续医学教育,2013;27(1)57-9.
[2]刘惠娟,曾 强 畅白内障冷超声乳化手术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1693-4.
[3]徐国旭,郝丽莉,徐国彤 畅成熟及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技巧与对策〔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25(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