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三角形 内角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A-
0091-01
数学知识应该是学生的亲历体验的积累,是其主动探索的成果。数学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学会思考,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在此,笔者对两次试教“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内容进行反思。
【试教一】
师:前几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三角形的特征,你能说说自己的认识吗?
生1:三角形有3条边,有3个角。
生2:三角形有稳定性。
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什么呢?
生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不错!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来好好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好吗?
生(全体):好!
师:请大家将学具拿出来(学生拿出印有虚线的三角形),标明不同位置上的三个角,再用课本中的操作方法“做一做”,看能不能得出课本中的结论。
生4:我按书中的方法,把三个角撕下来,拼成一个角,正是一个平角。
生5:我也是这样做的,得到三个角的度数和是180度。
师:大家的表现真不错,让我们齐读两遍“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生齐读)好,我们现在要用这个知识去解决下面的问题,有信心吗?
教学后,笔者审视教学过程,不禁汗颜。学生看似“动起来”了,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哪里?学生进行学习、参与活动的激情在哪里?实际上,学生的每一步活动都没有摆脱教案预设的阴影,都在“指挥”下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呢?这是摆在笔者面前的问题。为此,笔者重新进行教学预设,着力于将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并进行了第二次试教。
【试教二】
师:今天,我们要重点研究三角形的角。你想研究什么?
生1:我想研究每个角是什么角。
生2:我想知道每个角分别是几度。
生3:我想研究三个角的度数和是多少。
师:不错!第一个问题谁来解答?第二个呢?
(学生解答前面两个问题。)
师:那第三个问题呢?
生4:这是一个新问题,就是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很好!内角和指的是什么?
生5:3个角的度数加起来。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个结论呢?
生6:用量角器测量3个角各是几度,再加起来。
生7:把长方形剪成2个三角形,很明显能看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生8:我发现把三角形的3个角撕下来,再拼起来,正好是一个平角,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方法,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验证这个结论。
……
(学生进行讨论,发现测量并不准确,而从长方形中剪下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不能代表其他的三角形。)
生9:第三种方法最好,不管是什么样的三角形,都能组拼成一个平角,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
师:很精彩,那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吧!
这次试教,笔者让学生说出自己的需求,从而使数学学习更具个性魅力,促使学生关注学习的进程。“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个结论呢”,这句简单的提示使学习有了明确的方向,促使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是最好的呢?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自觉地进行探索。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第三种方法最好”的结论,这是学生思考的结晶,也是学习走向深入的表现。
通过对两次试教进行分析,笔者有以下心得体会:
第一,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想做的事”。教师的教学要满足学生的需求。试教一看似有情境、有学生活动的身影,但缺少“学生自己想做的事”,所以我们看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学习显得有点沉闷。而试教二以回顾为架构,让学生畅想,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明白数学学习不是浅尝辄止的,还有很多领域需要探索,学习因此变成了“学生自己想做的事”。
第二,将活动贯穿于学习之中。以活动为载体是试教二的特点。学习活动始终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进行,学生折剪、测量和撕拼,其思维也在积极地跟进,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发现测量不是一种很明智的策略,这促使学生开动脑筋谋求新的出路,使得学习更加深入。
第三,把思考凝炼于探索之中。试教二以学生的视角进行设计,有助于学生找出探索规律的方法,从学习的观摩者变成知识生成的实践者、活动的承载者、过程的生成者。教师当好学生的探索顾问,适时地进行点拨,能促进学习的深入和良好互动型关系的建立,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责编 雷 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A-
0091-01
数学知识应该是学生的亲历体验的积累,是其主动探索的成果。数学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学会思考,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在此,笔者对两次试教“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内容进行反思。
【试教一】
师:前几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三角形的特征,你能说说自己的认识吗?
生1:三角形有3条边,有3个角。
生2:三角形有稳定性。
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什么呢?
生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不错!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来好好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好吗?
生(全体):好!
师:请大家将学具拿出来(学生拿出印有虚线的三角形),标明不同位置上的三个角,再用课本中的操作方法“做一做”,看能不能得出课本中的结论。
生4:我按书中的方法,把三个角撕下来,拼成一个角,正是一个平角。
生5:我也是这样做的,得到三个角的度数和是180度。
师:大家的表现真不错,让我们齐读两遍“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生齐读)好,我们现在要用这个知识去解决下面的问题,有信心吗?
教学后,笔者审视教学过程,不禁汗颜。学生看似“动起来”了,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哪里?学生进行学习、参与活动的激情在哪里?实际上,学生的每一步活动都没有摆脱教案预设的阴影,都在“指挥”下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呢?这是摆在笔者面前的问题。为此,笔者重新进行教学预设,着力于将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并进行了第二次试教。
【试教二】
师:今天,我们要重点研究三角形的角。你想研究什么?
生1:我想研究每个角是什么角。
生2:我想知道每个角分别是几度。
生3:我想研究三个角的度数和是多少。
师:不错!第一个问题谁来解答?第二个呢?
(学生解答前面两个问题。)
师:那第三个问题呢?
生4:这是一个新问题,就是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很好!内角和指的是什么?
生5:3个角的度数加起来。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个结论呢?
生6:用量角器测量3个角各是几度,再加起来。
生7:把长方形剪成2个三角形,很明显能看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生8:我发现把三角形的3个角撕下来,再拼起来,正好是一个平角,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方法,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验证这个结论。
……
(学生进行讨论,发现测量并不准确,而从长方形中剪下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不能代表其他的三角形。)
生9:第三种方法最好,不管是什么样的三角形,都能组拼成一个平角,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
师:很精彩,那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吧!
这次试教,笔者让学生说出自己的需求,从而使数学学习更具个性魅力,促使学生关注学习的进程。“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个结论呢”,这句简单的提示使学习有了明确的方向,促使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是最好的呢?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自觉地进行探索。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第三种方法最好”的结论,这是学生思考的结晶,也是学习走向深入的表现。
通过对两次试教进行分析,笔者有以下心得体会:
第一,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想做的事”。教师的教学要满足学生的需求。试教一看似有情境、有学生活动的身影,但缺少“学生自己想做的事”,所以我们看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学习显得有点沉闷。而试教二以回顾为架构,让学生畅想,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明白数学学习不是浅尝辄止的,还有很多领域需要探索,学习因此变成了“学生自己想做的事”。
第二,将活动贯穿于学习之中。以活动为载体是试教二的特点。学习活动始终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进行,学生折剪、测量和撕拼,其思维也在积极地跟进,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发现测量不是一种很明智的策略,这促使学生开动脑筋谋求新的出路,使得学习更加深入。
第三,把思考凝炼于探索之中。试教二以学生的视角进行设计,有助于学生找出探索规律的方法,从学习的观摩者变成知识生成的实践者、活动的承载者、过程的生成者。教师当好学生的探索顾问,适时地进行点拨,能促进学习的深入和良好互动型关系的建立,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