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地区中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与解决对策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iguangk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们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谐和发展的重担。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现阶段,中学音乐教育出现了明显弱化的现象,比如,对音乐教育重视不够、师生对音乐的认知存在差异、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对音乐教育目的的理解不到位、教学方法和模式单调等,一些针对音乐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笔者在德州市庆云县支教过程中,通过考查当地中学音乐教育现状,引发思考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音乐教育;现状;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元素,作为培养人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论语》曾记载,孔子私学的教学科目有六项:礼、乐、射、御、书、数。他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将“乐”作为他设计的教育完成的最后阶段。这充分体现了音乐在社会生活以及培养完美人格中的突出作用。当下音乐教育的发展总体呈现了良好的势头,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德州市庆云县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对音乐教育重视不够
  中学音乐课程不在中考的考试科目之内,所以音乐课对中考分数的影响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在当下的教育體制以及过分追求升学率的背景下,中学音乐教育很容易被忽视,并且在所谓的“主科”夹攻下,中学音乐教育变成了在夹缝中生长的一门学科,地位变得岌岌可危,可有可无。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该中学每周的音乐课只有一节,对于其他主科每天一到两节甚至更多的课时量来看,音乐课在学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处于尴尬境地,而且每到学期末时,音乐课会被宣告停课上自习或被其他主科教师要走,这样学生们一周一次的音乐课时量也保证不了,即使上课也仅仅是放点电影、听听音乐,让大家消磨时间。对音乐教育的忽视最终造成教师的消极怠工,学生的满不在乎,以至于影响了中学生正常的身心发展,那么我们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岂不是成了一纸空文?
  笔者针对“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态度”做了问卷调查,调查面向初一年级的同学,共送出400份问卷,收回390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7.5%。调查显示:很喜欢音乐课的学生共20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0%;喜欢音乐课的学生共11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8%;对音乐学习的态度表示一般和不喜欢的学生仅占22%(见表1)。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学生的态度与音乐教育重视不够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中学音乐教育明显“供不应求”。
  (二)师生对音乐的认知差异
  现今,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推动着音乐文化的迅猛传播。借助网络、多媒体等媒介,中学生获得音乐的渠道更加广阔,尤其近年来各种关于音乐方面的综艺节目蜂拥而至,如《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我想和你唱》等节目以及抖音APP对流行音乐的广泛推崇,使得广大中学生对流行歌曲爱慕有加,欣赏和热爱的程度大大超越了学校教育的范围,使得课本里的歌曲与之相比变得相形见绌。针对不同音乐的价值判断,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甚至是对立。很多学生喜爱的歌曲在教师看来就是缺乏理性、格格不入、毫无意义的“噪音”;而教师认为有理性的音乐在学生看来确是那么的死板、无聊、平淡无奇。
  笔者通过调查得出:绝大多数学生喜欢流行歌曲,只有一少部分学生喜欢民族、美声歌曲或者儿歌。当问到“最喜欢的歌星”时,学生给出了很多当下比较红的歌星,比如蔡徐坤、周杰伦、鞠婧祎、薛之谦、TFBOYS等。
  (三)学生音乐基础薄弱
  在对该中学学生的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学生喜欢音乐课是因为音乐课没有学习压力,能缓解学生由于主科带来的疲劳感,但在对学生进行音乐基础能力检测时发现,学生音乐基础薄弱。
  1.识谱方面
  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已经接触音乐课,识谱是音乐学习必经的过程,可以说是中学生必备的能力,但是情况并乐观。绝大多数学生连简谱都不认识,更不必说五线谱了,剩下的一少部分学生熟悉简谱,熟悉五线谱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了。
  2.音准方面
  大部分学生在学唱新歌时对音高没有概念,在没有教师的带领下,学生的音准就会出现问题。
  3.音乐理论方面
  当问到音乐家时,基本上学生们都能举出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音乐家;当问到音乐家的作品、音乐史学以及其他音乐理论时学生们就普遍不知所云了。
  (四)对音乐教育目的的理解不到位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第二部分明确指出了课程目标,并且以三个维度来阐述,分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后两个维度的目标则是第一个维度的目标在方法和内容上的具体化。因此,《标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表述则反映了当前学校音乐教育目的观,即细化的五大目标: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陶冶高尚情操;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笔者通过对原4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显示:选择娱乐为主,缓解学习压力选项的比例高出《标准》所提出的五大目标的比例(见表2)。
  中学音乐教育虽有缓解学习压力的功能,但这并非音乐教育的本质目的。对音乐教育目的的理解与国家确立的音乐教育目的观不一致,这样会导致《标准》所倡导的音乐教育目的无法实现。   (五)教学方法和模式单调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现在学校音乐教育还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上。上课的内容也为单纯的唱歌课,虽然是唱歌但也是一句一句的“填鸭式教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唱,学生怎么唱,仅仅是完成了所谓的“会唱”环节。这种教学方法根本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来,没有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更谈不上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创造美和发现美了。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枯燥无味、过分单调的,教师只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则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久而久之恶性循环,扼杀了学生的音乐才能。
  二、解决对策
  (一)更新观念,重视音乐教育
  匈牙利教育家柯达伊说过:“音乐是人的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这反映出音乐教育的必要性,学校领导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每一个决定都对学校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领导应该更新观念,树立音乐课与文化课同等重要的理念,适当提高音乐课的课时量,贯彻落实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政策,这样也会提高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实现良性循环。而不能因为音乐课对中考分数没有任何影响就忽视音乐教育,学生的分数固然重要,但是比起学生身心的发展、完美人格的建立,分数又显得微不足道。
  (二)满足学生音乐欣赏的需求
  从本质上讲,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它的目標。在当今社会发展下,流行音乐大跨步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是一个不可遏制的潮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中学生所处的年龄正是发现新事物、感受新事物欲望最强烈的时期,所以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热爱属于正常的需求。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当课内课外并举,用更开阔的视野包容学生、引导学生, 接纳时尚、健康向上的流行音乐,满足他们的音乐欣赏需求。同时,教师应该不断革新观念,不能对流行音乐都是一棒子打死的态度;学校应该组织一些关于流行音乐的赛事活动,例如“校园十大歌手”“校园好声音”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重视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在各个科目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基础性工程,基础没有夯实谈其他都为时尚早,音乐教育亦是如此。学校音乐教育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教唱一首歌,这仅仅是音乐教学的一个环节,形式上的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要学就要学深,学透。所以,最重要的是要通过一首歌发掘出其背后“无言”的知识。教师在上课时应当重视基础教育,例如,给学生教授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让学生领略音乐背后的美。这样才可以化繁为简,变“被动消化”为“主动吸收”。
  (四)正确认识和理解音乐教育的目的
  音乐虽然有缓解学习压力的功能,但这不是音乐教育最本质的目的。所以,上至学校下至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新审视音乐教育的目的,不能仅仅肤浅地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娱乐和缓解学习压力,应该把音乐教育提升到国家音乐目的观上来,以“三个维度”“五大目标”为指导;有关教育部门应深入传达和阐释音乐教育的目的,提高对音乐课程标准的重视程度。
  (五)改进音乐教学方法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应该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否则会使学生失去音乐学习的兴趣。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引入更多的音乐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法、情景交流法、多媒体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增加教师和学生互动环节,让学校音乐教育“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学生的潜能才能够被发掘。其次,教师应该学习国外优秀的音乐教学方法,如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柯达伊音乐教学法、铃木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从中获取为我所用的教学理念和思路。
  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音乐教育作为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我们民族音乐的继承及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健全中学生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情感、培养完美人格、提高艺术修为上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目前,中学音乐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但是只要敢于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相信中学音乐教育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冯亚.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
  [3]李德隆.高师音乐教育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4).
  [4]黄静.浅析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与改革[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7).
  [5]苑艾.浅析重庆市涪陵区中学音乐教育现状及改革思路——以涪陵实验中学为例[J].北方音乐,2015(15).
  [6]王婷.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评析[J].中国教育学刊, 2012(6).
  [7]张胜环.福建省中学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福州地区中学音乐教育现状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2011(4).
其他文献
【摘要】口琴虽体小,但在近代音乐发展中影响深远。李岩以《至吻》一书开中国现代音乐口琴专题史研究之先河,为口琴立德、立言。通过对该著研究理念和写作特点的剖析,引发了笔者对该著及音乐史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口琴;中华口琴会;音乐史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口琴源于华夏之“簧”,曾借传教士西入欧洲,近代又以西方“舶来品”之态回流“母国”,并在学堂乐歌时
期刊
【摘要】图谱是以绘图的方式呈现音乐行进过程的一种符号,作为音乐教学辅助手段的同时,承载着其艺术属性。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以现实生活为模板,在敏锐地观察研究、体验分析、选择加工的基础上,对已有素材进行艺术塑造的行为。艺术接受是指以艺术受众为主体,艺术形象与艺术作品为对象,在传播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艺术鉴赏行为。本文试图从艺术心理学角度出发,探讨在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作为实施图谱表现的艺术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与国家的进步,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高,音乐也变得越来越普遍。中提琴在弦乐四重奏中起着中声部的作用,想要真正演奏好中提琴,就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训练,并把握好演奏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使中提琴在音乐领域得到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持琴;中提琴;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13.6 【文献标识码】A  中提琴是起源于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一种新
期刊
【摘要】2018年初,由厦门市首次创作编排的大型音乐剧《鼓浪如歌》在闽南大戏院首次公演,它以文艺的形式再现解放鼓浪屿的历史场景,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该剧《鼓浪如歌》是由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厦门歌舞剧院创排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原创音乐剧,也是厦门市创排的首部音乐剧,其文本的组织策划是由厦门市山东南下干部历史研究会完成的。音乐剧《鼓浪如歌》分为序曲、
期刊
【摘要】《蝴蝶》Op.2、《狂欢节》Op.9、《大卫同盟舞曲》Op.6是舒曼早期的三首钢琴套曲,这三部作品在文学背景、音乐形象等方面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尝试从不同的切入点对三首作品进行比较与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舒曼;浪漫主义;钢琴套曲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罗伯特·舒曼是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之一。《蝴蝶》Op.
期刊
【摘要】古人云:“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牵一发而头为之动,拨一毛而身为之变,然则发皆吾头,而毛孔皆吾身也。”尽管我们改变的是一根毛发,但整体的本意是会随之改变的。所以,把握每一个节点都显得至关重要。在完成一首声乐作品时,不能只顾及到声音的位置,还要把情感、内容、表情、情绪,旋律的走向、音色的变化、音量的大小等都同一时间展现在作品中。其中的牵一发,即指各个情感、内容、音符等,全身即指作品的完整性及
期刊
【摘要】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将旋律、调性、和声、曲式结构等作曲手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性。本文以他的艺术歌曲《菩提树》为研究对象,从曲式结构、和声调性的布局、伴奏织体三个方面探究钢琴伴奏写作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舒伯特;钢琴伴奏;曲式结构;调性;和声;织体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当音乐作品的写作符合听众的审美心理活动
期刊
【摘要】随着国际学校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三大国际课程以及评估体系国际文凭(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剑桥国际考试(Cambridge International Examination: AS/A Level),美国大学先修课程 (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在中国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本文
期刊
【摘要】张鲁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1917年生于河南洛阳,1940年夏考入鲁迅艺术学院第四期音乐系作曲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音乐创作。他一生创作了上千首歌曲以及若干歌剧、歌舞剧、电影歌曲等。其中,他的叙事歌曲民族风格浓郁、时代气息突出、感情真挚亲切,每首都富有不同的趣味和色彩。本文将从张鲁最具代表性的叙事歌曲《王大妈要和平》入手,谈一下这首歌曲以及张鲁叙事歌曲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张鲁;叙事歌曲
期刊
【摘要】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而作曲家、演奏(演唱)者和听众作为传播音乐的三个载体,同时,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又各自相对比较独立。那么,听众作为信息的最后获得者,他们所体会到的音乐信息到底是从哪里得来的?这就涉及到了音乐情感表达的不确定性问题。古筝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历史源远流长,且音色优美,在现当代发展十分迅速,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极具代表性。本文以现代筝曲的代表作品之一《飘飘何所似,风起舞动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