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有个基本前提,那就是文本具有无限的敞开性。而事实上,每个文本都有其自身的局限和约束,“语言一旦形成,它就被规定了”。更要紧的是,不是每个文本都一望便知,即使再望三望乃至百望也未可尽知的也不在少数。文本有其隐喻性,创作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写作的内在秘密,各种复杂的因素往往会遮蔽文本的深层含意和真正意图。教师的作用,当在于通过种种还原行为,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堂奥。现以《呼兰河传》(节选)为例进行阐述。
还原一:特殊的长篇节选
《呼兰河传》(节选)不是一篇独立的文章,而是长篇节选。但是偏偏有人对此视而不见,似乎阅读长篇节选与阅读独立文本是一回事。如果,学习《三调芭蕉扇》却对《西游记》中其他相关的情节惘然不知,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却对事件的前因后果没有必要的了解,那么“如坠云雾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茫与浅陋也就丝毫不奇怪了。“一切以文本为中心”,“紧扣文本”,“不要游离文本”,固然是一种观念;“真正的学习资源不仅来自文本,也来自文本之外”,“教师是文本资源的发现者和建设者”,“要用大语文观教学”,这也是一种观念。到底哪种观念正确,关键在于它与文本本身的特点是否适切。有些文本是独立的、自足的,紧扣文本即可;有些文本是节选的、非自足的,则当给它一个合适的位置,把它放入到整部作品中去阅读分析。
如果不联系长篇,我们甚至以为,《呼兰河传》(节选)是一篇温情散文,它回忆童年,感恩祖父,怀念家乡,字里行间流溢的是一种温情的美。殊不知,它只是整个呼兰小城浑浑噩噩卑微麻木生活背景下的一抹亮色。在整部小说表达对旧中国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的大主题下,能说萧红写下这段文字仅仅是“回忆美好的童年,充满对美好童年生活的眷恋”吗?那分明是混沌之下仅存的一点清纯,是灰暗之下所余的一抹亮色,是死气沉沉的社会中尚存的几幅有些生机活力的生命图景而已。
还原二:特定的历史背景
一个伟大的作家,或者说一部伟大的作品,往往是与历史命运紧密相连的。出生在1911年的萧红,她所处的时代正是旧中国经历巨大阵痛和深刻变化的时代。在那个风雨如磐、悲壮斗争的大时代里,萧红个人的命运几乎与时代同步,随着社会的动荡而起伏颠簸。15岁时,“五卅惨案”发生,萧红被裹进时代的潮流参加了声援上海工人的学生运动。20岁时,“九一八”事变震惊全国,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家乡沦陷,萧红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漂泊流浪、居无定所的生活,在饥饿、寒冷、病痛中颠沛流离,先后辗转流亡到哈尔滨、青岛、上海、日本、北京、重庆、香港等地,生活一直处在极端苦难和贫困之中。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萧红与所有的国民一样,最深切的痛苦和悲哀,莫过于不自由。国土沦陷,辗转流亡,不自由;习俗所迫,不能读书,不自由;连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也不能由自己决定,不自由;更遑论爱情、理想、幸福,统统被埋葬在历史的车轮之下,不自由。不管是外在还是内在,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萧红都感到自己戴着沉重的枷锁,过着“奴隶般”的日子,后来她与萧军等人成立了“奴隶社”,出版《奴隶丛书》,就是这种不自由的苦闷与诉求的外现。
然而可喜的是,在萧红的童年生活里,却有这么一段自由快乐的日子,“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与那个不自由的时代比较起来,这一段时光显得多么难能可贵。这样看来,萧红提笔写下这篇文字,它岂止是一般意义上的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岂止是缅怀那园子曾带给她的那无限的快乐和趣味?那园子分明是自由的乐园,是挣脱一切束缚的天地,是她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是她在成年之后再也回不去的地方,是她一直仰望的那“又高又远的蓝悠悠的天空”。
还原三:独特的身世遭遇
作家独特的身世遭遇必然会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投射到他的作品中去,了解作家的身世遭遇,往往也是打开文学秘道的一把钥匙。
这里所讲的身世遭遇,除了社会动荡带给萧红的流离失所之外,还有两重重要的因素:一是她的家庭,二是她的爱情。萧红出生在幸且不幸的家庭。说她不幸,因为在她九岁的时候生母就病故,父亲专制保守,继母又很冷漠;说她有幸,是因为她寄居在祖父家里,祖父还能给她一点温暖。影响萧红的当然还有爱情。1930年,萧红不满包办婚姻,逃出家庭,从此再未回呼兰老家,后与萧军认识,感情逐渐升温,正当萧红和萧军在上海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进行文学创作比较顺利的时候,二人在感情上却出现了裂痕。这给萧红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与烦恼。为了求得解脱,萧红决定用暂时的离别来弥补裂痕,只身离开上海,东渡日本。萧红的爱情之路,与她的人生之路一样,荆棘遍生,独自咽下苦痛不说,她甚至还要忍受旁人的误会和白眼,其中的辛酸和委屈恐怕只有她自己品尝得出。
而在这灰色的背景下,唯一给其安慰的,就是她的祖父。祖父似乎是萧红童年时期唯一的温暖的记忆,是她童年时期所有的情感依恋。也许萧红一直把这些放在记忆的最深处,不敢用文字去触碰。当决定提起笔来回忆祖父以及这园子时,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回忆时,她还能笑得如童年时那样灿烂吗?她是不是也会眼含着热泪,无法继续写下去呢?所以,萧红笔下的这段写祖父及其园子的文字,岂止是写“亲近自然万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那分明是对祖父的感恩,对亲情的呼唤,是内心深处珍藏已久的感动的灿然绽放啊!
还原四:具体的写作现场
毫无疑问,具体的写作现场对于作品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显性的。让我们回到萧红当时的写作境遇,回到那个历史与生命的现场,看看萧红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写出《呼兰河传》的。
1941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远在香港的萧红,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甚至身边连一个朋友都没有,独自忍受着疾病和孤寂的煎熬。孤立无援的不只是物质,还有精神。贫病交加中,故乡、童年,成了她最深的怀念。于是,一部《呼兰河传》在窗外的炮火声中、在窗内的病床上诞生了。
通过上述种种还原行为,《呼兰河传》(节选)不同寻常的深意才可能“显山露水”。如果没有还原,没有帮助学生了解到文本之外的那许多隐藏着重要秘密的信息,那么无论怎么“紧扣文本”,怎么“反复阅读”,“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进入文本的秘密通道就不会豁然洞开,而文本真正的内涵和品格也就不会昭然自现了。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语文教师。
还原一:特殊的长篇节选
《呼兰河传》(节选)不是一篇独立的文章,而是长篇节选。但是偏偏有人对此视而不见,似乎阅读长篇节选与阅读独立文本是一回事。如果,学习《三调芭蕉扇》却对《西游记》中其他相关的情节惘然不知,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却对事件的前因后果没有必要的了解,那么“如坠云雾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茫与浅陋也就丝毫不奇怪了。“一切以文本为中心”,“紧扣文本”,“不要游离文本”,固然是一种观念;“真正的学习资源不仅来自文本,也来自文本之外”,“教师是文本资源的发现者和建设者”,“要用大语文观教学”,这也是一种观念。到底哪种观念正确,关键在于它与文本本身的特点是否适切。有些文本是独立的、自足的,紧扣文本即可;有些文本是节选的、非自足的,则当给它一个合适的位置,把它放入到整部作品中去阅读分析。
如果不联系长篇,我们甚至以为,《呼兰河传》(节选)是一篇温情散文,它回忆童年,感恩祖父,怀念家乡,字里行间流溢的是一种温情的美。殊不知,它只是整个呼兰小城浑浑噩噩卑微麻木生活背景下的一抹亮色。在整部小说表达对旧中国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的大主题下,能说萧红写下这段文字仅仅是“回忆美好的童年,充满对美好童年生活的眷恋”吗?那分明是混沌之下仅存的一点清纯,是灰暗之下所余的一抹亮色,是死气沉沉的社会中尚存的几幅有些生机活力的生命图景而已。
还原二:特定的历史背景
一个伟大的作家,或者说一部伟大的作品,往往是与历史命运紧密相连的。出生在1911年的萧红,她所处的时代正是旧中国经历巨大阵痛和深刻变化的时代。在那个风雨如磐、悲壮斗争的大时代里,萧红个人的命运几乎与时代同步,随着社会的动荡而起伏颠簸。15岁时,“五卅惨案”发生,萧红被裹进时代的潮流参加了声援上海工人的学生运动。20岁时,“九一八”事变震惊全国,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家乡沦陷,萧红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漂泊流浪、居无定所的生活,在饥饿、寒冷、病痛中颠沛流离,先后辗转流亡到哈尔滨、青岛、上海、日本、北京、重庆、香港等地,生活一直处在极端苦难和贫困之中。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萧红与所有的国民一样,最深切的痛苦和悲哀,莫过于不自由。国土沦陷,辗转流亡,不自由;习俗所迫,不能读书,不自由;连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也不能由自己决定,不自由;更遑论爱情、理想、幸福,统统被埋葬在历史的车轮之下,不自由。不管是外在还是内在,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萧红都感到自己戴着沉重的枷锁,过着“奴隶般”的日子,后来她与萧军等人成立了“奴隶社”,出版《奴隶丛书》,就是这种不自由的苦闷与诉求的外现。
然而可喜的是,在萧红的童年生活里,却有这么一段自由快乐的日子,“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与那个不自由的时代比较起来,这一段时光显得多么难能可贵。这样看来,萧红提笔写下这篇文字,它岂止是一般意义上的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岂止是缅怀那园子曾带给她的那无限的快乐和趣味?那园子分明是自由的乐园,是挣脱一切束缚的天地,是她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是她在成年之后再也回不去的地方,是她一直仰望的那“又高又远的蓝悠悠的天空”。
还原三:独特的身世遭遇
作家独特的身世遭遇必然会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投射到他的作品中去,了解作家的身世遭遇,往往也是打开文学秘道的一把钥匙。
这里所讲的身世遭遇,除了社会动荡带给萧红的流离失所之外,还有两重重要的因素:一是她的家庭,二是她的爱情。萧红出生在幸且不幸的家庭。说她不幸,因为在她九岁的时候生母就病故,父亲专制保守,继母又很冷漠;说她有幸,是因为她寄居在祖父家里,祖父还能给她一点温暖。影响萧红的当然还有爱情。1930年,萧红不满包办婚姻,逃出家庭,从此再未回呼兰老家,后与萧军认识,感情逐渐升温,正当萧红和萧军在上海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进行文学创作比较顺利的时候,二人在感情上却出现了裂痕。这给萧红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与烦恼。为了求得解脱,萧红决定用暂时的离别来弥补裂痕,只身离开上海,东渡日本。萧红的爱情之路,与她的人生之路一样,荆棘遍生,独自咽下苦痛不说,她甚至还要忍受旁人的误会和白眼,其中的辛酸和委屈恐怕只有她自己品尝得出。
而在这灰色的背景下,唯一给其安慰的,就是她的祖父。祖父似乎是萧红童年时期唯一的温暖的记忆,是她童年时期所有的情感依恋。也许萧红一直把这些放在记忆的最深处,不敢用文字去触碰。当决定提起笔来回忆祖父以及这园子时,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回忆时,她还能笑得如童年时那样灿烂吗?她是不是也会眼含着热泪,无法继续写下去呢?所以,萧红笔下的这段写祖父及其园子的文字,岂止是写“亲近自然万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那分明是对祖父的感恩,对亲情的呼唤,是内心深处珍藏已久的感动的灿然绽放啊!
还原四:具体的写作现场
毫无疑问,具体的写作现场对于作品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显性的。让我们回到萧红当时的写作境遇,回到那个历史与生命的现场,看看萧红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写出《呼兰河传》的。
1941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远在香港的萧红,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甚至身边连一个朋友都没有,独自忍受着疾病和孤寂的煎熬。孤立无援的不只是物质,还有精神。贫病交加中,故乡、童年,成了她最深的怀念。于是,一部《呼兰河传》在窗外的炮火声中、在窗内的病床上诞生了。
通过上述种种还原行为,《呼兰河传》(节选)不同寻常的深意才可能“显山露水”。如果没有还原,没有帮助学生了解到文本之外的那许多隐藏着重要秘密的信息,那么无论怎么“紧扣文本”,怎么“反复阅读”,“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进入文本的秘密通道就不会豁然洞开,而文本真正的内涵和品格也就不会昭然自现了。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