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让真义重现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yu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有个基本前提,那就是文本具有无限的敞开性。而事实上,每个文本都有其自身的局限和约束,“语言一旦形成,它就被规定了”。更要紧的是,不是每个文本都一望便知,即使再望三望乃至百望也未可尽知的也不在少数。文本有其隐喻性,创作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写作的内在秘密,各种复杂的因素往往会遮蔽文本的深层含意和真正意图。教师的作用,当在于通过种种还原行为,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堂奥。现以《呼兰河传》(节选)为例进行阐述。
  还原一:特殊的长篇节选
  《呼兰河传》(节选)不是一篇独立的文章,而是长篇节选。但是偏偏有人对此视而不见,似乎阅读长篇节选与阅读独立文本是一回事。如果,学习《三调芭蕉扇》却对《西游记》中其他相关的情节惘然不知,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却对事件的前因后果没有必要的了解,那么“如坠云雾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茫与浅陋也就丝毫不奇怪了。“一切以文本为中心”,“紧扣文本”,“不要游离文本”,固然是一种观念;“真正的学习资源不仅来自文本,也来自文本之外”,“教师是文本资源的发现者和建设者”,“要用大语文观教学”,这也是一种观念。到底哪种观念正确,关键在于它与文本本身的特点是否适切。有些文本是独立的、自足的,紧扣文本即可;有些文本是节选的、非自足的,则当给它一个合适的位置,把它放入到整部作品中去阅读分析。
  如果不联系长篇,我们甚至以为,《呼兰河传》(节选)是一篇温情散文,它回忆童年,感恩祖父,怀念家乡,字里行间流溢的是一种温情的美。殊不知,它只是整个呼兰小城浑浑噩噩卑微麻木生活背景下的一抹亮色。在整部小说表达对旧中国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的大主题下,能说萧红写下这段文字仅仅是“回忆美好的童年,充满对美好童年生活的眷恋”吗?那分明是混沌之下仅存的一点清纯,是灰暗之下所余的一抹亮色,是死气沉沉的社会中尚存的几幅有些生机活力的生命图景而已。
  还原二:特定的历史背景
  一个伟大的作家,或者说一部伟大的作品,往往是与历史命运紧密相连的。出生在1911年的萧红,她所处的时代正是旧中国经历巨大阵痛和深刻变化的时代。在那个风雨如磐、悲壮斗争的大时代里,萧红个人的命运几乎与时代同步,随着社会的动荡而起伏颠簸。15岁时,“五卅惨案”发生,萧红被裹进时代的潮流参加了声援上海工人的学生运动。20岁时,“九一八”事变震惊全国,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家乡沦陷,萧红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漂泊流浪、居无定所的生活,在饥饿、寒冷、病痛中颠沛流离,先后辗转流亡到哈尔滨、青岛、上海、日本、北京、重庆、香港等地,生活一直处在极端苦难和贫困之中。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萧红与所有的国民一样,最深切的痛苦和悲哀,莫过于不自由。国土沦陷,辗转流亡,不自由;习俗所迫,不能读书,不自由;连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也不能由自己决定,不自由;更遑论爱情、理想、幸福,统统被埋葬在历史的车轮之下,不自由。不管是外在还是内在,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萧红都感到自己戴着沉重的枷锁,过着“奴隶般”的日子,后来她与萧军等人成立了“奴隶社”,出版《奴隶丛书》,就是这种不自由的苦闷与诉求的外现。
  然而可喜的是,在萧红的童年生活里,却有这么一段自由快乐的日子,“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与那个不自由的时代比较起来,这一段时光显得多么难能可贵。这样看来,萧红提笔写下这篇文字,它岂止是一般意义上的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岂止是缅怀那园子曾带给她的那无限的快乐和趣味?那园子分明是自由的乐园,是挣脱一切束缚的天地,是她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是她在成年之后再也回不去的地方,是她一直仰望的那“又高又远的蓝悠悠的天空”。
  还原三:独特的身世遭遇
  作家独特的身世遭遇必然会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投射到他的作品中去,了解作家的身世遭遇,往往也是打开文学秘道的一把钥匙。
  这里所讲的身世遭遇,除了社会动荡带给萧红的流离失所之外,还有两重重要的因素:一是她的家庭,二是她的爱情。萧红出生在幸且不幸的家庭。说她不幸,因为在她九岁的时候生母就病故,父亲专制保守,继母又很冷漠;说她有幸,是因为她寄居在祖父家里,祖父还能给她一点温暖。影响萧红的当然还有爱情。1930年,萧红不满包办婚姻,逃出家庭,从此再未回呼兰老家,后与萧军认识,感情逐渐升温,正当萧红和萧军在上海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进行文学创作比较顺利的时候,二人在感情上却出现了裂痕。这给萧红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与烦恼。为了求得解脱,萧红决定用暂时的离别来弥补裂痕,只身离开上海,东渡日本。萧红的爱情之路,与她的人生之路一样,荆棘遍生,独自咽下苦痛不说,她甚至还要忍受旁人的误会和白眼,其中的辛酸和委屈恐怕只有她自己品尝得出。
  而在这灰色的背景下,唯一给其安慰的,就是她的祖父。祖父似乎是萧红童年时期唯一的温暖的记忆,是她童年时期所有的情感依恋。也许萧红一直把这些放在记忆的最深处,不敢用文字去触碰。当决定提起笔来回忆祖父以及这园子时,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回忆时,她还能笑得如童年时那样灿烂吗?她是不是也会眼含着热泪,无法继续写下去呢?所以,萧红笔下的这段写祖父及其园子的文字,岂止是写“亲近自然万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那分明是对祖父的感恩,对亲情的呼唤,是内心深处珍藏已久的感动的灿然绽放啊!
  还原四:具体的写作现场
  毫无疑问,具体的写作现场对于作品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显性的。让我们回到萧红当时的写作境遇,回到那个历史与生命的现场,看看萧红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写出《呼兰河传》的。
  1941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远在香港的萧红,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甚至身边连一个朋友都没有,独自忍受着疾病和孤寂的煎熬。孤立无援的不只是物质,还有精神。贫病交加中,故乡、童年,成了她最深的怀念。于是,一部《呼兰河传》在窗外的炮火声中、在窗内的病床上诞生了。
  通过上述种种还原行为,《呼兰河传》(节选)不同寻常的深意才可能“显山露水”。如果没有还原,没有帮助学生了解到文本之外的那许多隐藏着重要秘密的信息,那么无论怎么“紧扣文本”,怎么“反复阅读”,“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进入文本的秘密通道就不会豁然洞开,而文本真正的内涵和品格也就不会昭然自现了。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上个星期,我们考了试,结束后,我们像出了笼的鸟一样,拼命地玩着。当我在集上疯狂地嬉戏时,正巧碰到了我妈,过了几天,成绩结果是一塌糊涂。这时我妈结合上次的事,将我大骂了一顿,当时我的心情糟透了。我拉着叔叔来到家中,二话不说,先摆下了象棋,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战胜了他,他和气地拍了拍我的头:“最近学习,应该有不少进步吧,一时的失败不能证明什么,好好努力,用实力证明一切。”听到
期刊
新课标提出让低年段学生“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精心选择写话内容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指导写话的时候就要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有话想写。  1.在图画中畅想。低年级的教材中配有很多精美、富有情趣的图画,学生们拿到书,最爱翻看的就是这些图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图中人物的表情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凭借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感知,激励学生表意,丰富学生情感,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达到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这是语文课堂的魂之所在。在《小露珠》一课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深钻教材,体味文本情  《小露珠》是一篇优美的童话,写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赞扬了小露珠的美丽、可爱以及大自然的和谐、融洽。本文语言质朴优美,生动形象,拟人化的笔调更增添
期刊
美丽富饶、充满活力的“魅力城市”——江阴市的东花园、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江阴高新区,有一所宁静美丽、充满活力的“书香校园”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  这里,浸润着净化灵魂的书香,闪耀着理想腾飞的光彩,流淌着生命成长的声音。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支年轻的队伍——语文教研组,沐浴着书香,一步步走向成熟,为山观高中的发展添光加彩。  群芳争妍香满园  语文教研组是山观高级中学教研组中的传统大组,也是教育教学和
期刊
201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堂的聚焦点,是语文课堂的本体性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独特价值。由此,即使教说明文时,我们关注的重点仍然是语文素养,是对理性、逻辑的语言的感悟,对严谨、深刻的语言的体会。 回观薛法根老师《埃及的金字塔》的教学,他课堂中的三重转变实现了学生在说明文学习中语言能力的拔节生长。  一、 以语言为根,从知识积累转向言语
期刊
古诗,是文字简洁、韵律优美、意境深远的文学作品。一首古诗,寥寥数十字,短短几句,或借景抒情,或借物喻理,千百年来,滋润了无数代中国人。中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这道出了古诗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学习古诗有一定困难。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小学古诗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
期刊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崇敬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小学语文新课程目标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是融为一体的。  《丰碑》是一篇很适合在理解、运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进行革命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明确了语文教学必须紧扣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要在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可见,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彼此相融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言语的生长,从而获得精神成长的过程,这也是苏派“言意教学”破译的语文本质。  言语都是在一定语境中发生的,任何一次语文学习都不应是孤立的存在。我们要从儿童视角出发,找到文本、教师、学生
期刊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揣摩、探讨,领悟作者是“怎么写”以及这样写的好处,有意识地进行练笔训练,充分做到“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教材中通常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随文练笔”出现,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分割。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需要以及课堂的生成,挖掘、开发、充实“随文练笔”,使之更丰富,更有针对性。  一、练在文字的空白处  细心的老师也许
期刊
乱花渐欲迷人眼  误区一:“蜻蜓点水”式拓展,游离学生学情  【案例1】执教《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在临下课前进行了这样的拓展:课后继续搜集关于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资料。  【分析】这样的拓展,似乎只是为了有“拓展”这一教学环节而设立,可以想象:有几个学生能真正在课后继续去搜集相关资料呢?课堂教学中,类似这样的拓展屡见不鲜。其实这样的拓展,无异于“蜻蜓点水”,没有任何实效。  误区二:“天马行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