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的途径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cc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2010年以来,中央、云南省两级陆续下发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文件。作为新中国成立较早的民族院校,云南民族大学启动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并将其作为学校三大建设目标。在开展创建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各项工作中,探索出了卓有成效的创建途径。分析创建途径,旨在构建民族院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团结创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087-02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显得格外紧迫。开展行之有效的民族团结教育,以澄清观念、辨明是非,这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也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1]民族院校要稳定、健康、有序发展,就必须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采取更有效、新颖的方式开展工作。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民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民委发〔2010〕13号)后,全国范围内先后展开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涌现出一批示范典型,发挥出积极的带动引领作用。民族院校响应号召,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是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开展,构建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推动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契机。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是云南民族大学继承和弘扬优良办学传统的必然选择。2014年,学校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建设作为弘扬办学传统、凸显民大特色、提升影响力的良好契机,全面启动示范校建设。两年来,云南民族大学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重视民族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等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凝练“团结、进步”的办学精神,形成“民大共识”。目前,云南民族大学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获得了国家民委立项,并于2015年获批第二批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一、多措并举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
  云南民族大学在创建工作中结合实际,不断培育自身特色,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各项工作的理念,多措并举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充分发挥出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方面的积极作用。从中可总结出有效举措:
  一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为主渠道。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各项工作,其中尤以课堂教学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渠道,扎实推进民族团结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例如,把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作为全体学生的必修课;加大投入建设校级重点学科和省级精品课程;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团队,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理论研究;组织全校性民族团结进步讲座;定期开展师生思想状况滚动调查,及时掌握各族师生思想动态;定期开展民族团结稳定方面的形势分析、趋势研判和隐患排查,针对性地加强各族师生教育管理;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学校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行为规范教育全过程,把学生培养成为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积极传播者和实践者。
  二是以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为抓手。发挥校内多民族文化共存的优势,培育师生广泛参与的校园文化,为各民族优秀文化有效传承、弘扬、借鉴和发展打造良好的平台,把各族师生培养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具体说来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建设校园特色文化,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渗透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集体活动、校园文化、寝室生活等各个环节: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民族文化精品项目,共同营造民族文化氛围浓郁、民族特色鲜明、各民族师生团结和谐进步的“民族大家庭”;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发挥好博物馆、校史馆的保护、传承、教育、研究功能,开展独具特色的“本土化”民族艺术教育。
  三是以解决实际需求为导向。民族院校要重视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特别是要针对民族地区、民族高校和非民族地区、普通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具体情况[3]:首先,积极推动民族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以民族地区需求为导向。结合云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实际,加大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规模和范围,打造各民族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逐年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录取比例,还根据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需求,合作培养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其次,利用学科专业、科研队伍的资源优势,服务边疆经济社会发展;再次,针对学生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政策和措施,通过“奖、助、贷、勤、减”等有效途径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的帮困助学机制,并积极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和信息服务系统,开设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课程,引导毕业生到边疆民族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四是以媒体宣传报道为助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活动的开展,需发挥媒体对民族团结社会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整合校内师资、教学、社团等资源,提高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时效性、覆盖面和影响力。在创建活动中,校内外媒体的宣传报道将起到助推的重要作用:利用校园宣传栏等传播载体,加强宣传力度;发挥传统主流校园媒体的价值引领作用,及时推送关于学校开展创建活动的新闻信息,策划专题报道来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开拓网络媒体平台,拓宽民族团结宣传渠道。如云南民族大学建立了一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10多个校级新媒体宣传平台,引导全校400多个新媒体平台,将民族团结教育与新媒体融合,不断改进宣传教育手段,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通过开展有亮点、有成效的工作来吸引社会主流媒体的关注、报道。云南民族大学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活动得到了省内多家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二、以创建活动为契机构建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是民族院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推动器,也是构建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契机。毕竟创建有时,而教育不会结束。对创建途径进行研究总结,就是为了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经验总结,以创建活动为契机构建民族团结教育的长效机制:
  一是创新工作理念,形成特色。善于根据新常态,更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理念,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注重創建工作的顶层设计,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学校工作而统领,形成“和而不同”的自身特色是关键。
  二是创新工作载体,丰富内涵。要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不断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载体,强化组织保证,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
  三是结合实际,注重需求。民族类高校与其他高校的区别就是要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发挥出引领作用,必须紧密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学校自身发展和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真正体现“民族”二字的价值,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是根本。
  四是解决问题,实现发展。创建的目标不应是空中楼阁,要将创建成果惠及各民族师生,体现在提高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和着力改善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上,体现在解决各民族师生的合理诉求上,要寻求学校发展“最大公约数”。实现学校发展、师生发展,进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乃是创建根本途径,也是创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卢守亭.新世纪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研究:回顾与展望[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2]刑金良,娜么塔,毛敏.民族高校构建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的探索和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09).
  [3]杨敏,等.新时期我国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研究述评[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
其他文献
[摘 要] 针对目前河套学院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建立可行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提供参考,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机制  [作者简介] 王秀英(1962—),内蒙古人,河套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5-0037-02
[摘 要]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培养统计学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吉首大学为例,从统计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统计学人才的有效途径,提出优化统计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健全考核评价制度,以提升统计学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大数据;统计学;创新能力;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创新氛围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使人类
[摘 要] 通过对生物科学专业原有实验教学评价的不足进行分析,以植物学实验为例,引入多元学习评价方法,将其学习评价分为考勤评价、素质能力评价、实验报告评价、操作考核评价和期末笔试评价5部分,其中前4部分构成过程性评价。为探索构建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的多元学习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多元学习评价;素质能力评价  [基金项目] 上海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基于‘3个
[摘 要]雨课堂是一种基于手机微信端和办公软件PowerPoint来支持师生互动的新型智慧教学工具。植物学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了推进学校的植物学课程信息化进程,建设了基于雨课堂线上学习平台的植物学形态解剖学共享习题库。它不仅可以丰富学校植物学课程的教学资源,还可以帮助学生厘清植物形态解剖学的知识脉络,帮助其掌握重难点知识,并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本科
摘要:为了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卓越型制药工程专业人才,文章以洛阳师范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为例,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手段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工程素质培养五个方面详细论述在CDIO理念指导下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内容,指出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并为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CDIO;制药工程;培养模式;应用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摘 要]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发布后,传统的三维教学目标即将转化为核心素养目标,于是基于物理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成为教师密切关注的话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阐述新课标背景下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设计。  [关键词]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自由落体   一、基于物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意义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的出发点,引领着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学目标开始时是从双基
[摘 要] 低年级学生数学表征能力低,面对数学问题易产生解题困惑。针对低年级学生数学解题能力薄弱的现状,对数学错误开展研究。在调查分析学生目前数学错题类型的基础上,以数学表征理论为基础,分析各领域错题的成因,提出了提升数学表征水平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 数学表征;小学数学;数学错题  [作者简介] 张梦茜(1995—),女,江苏苏州人,硕士学历,上海市华江小学初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摘 要] 以食品微生物绪论课程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课程应用信息化平台和多种信息化资源,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做中学、做中教,化枯燥为有趣,化被动为主动,化盲目为理性,提升了教学效果,带领学生走进一个不一样的微观世界。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绪论;信息化;教学设计  [基金项目]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分院高水平专业建设专项课题(J
[摘 要]该文探讨了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实习生在援藏支教期间,如何根据校情、学情和地域特色,利用西藏民俗文化元素在美术课堂中的渗透与实践,初步回答了如何将优秀的地域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当地美术课堂,如何因陋就简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等问题。  [关键词]西藏民俗文化元素;美术课堂;渗透与实践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援藏支教实习’的探索
摘要:为了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珠宝首饰专业人才,南阳师范学院珠宝玉雕学院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专业导论课”。本文根据珠宝首饰专业的发展现状及该专业新生的思想特点,阐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导论课现状及问题、设置导论课的必要性,随后介绍了“珠宝首饰专业导论课”的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  关键词:珠宝首饰专业;专业导论;意义;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