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课,一种最简单也最难操作的课型。说它简单,是因为不就是读嘛,五花八门地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诵读、一个人读、小组读、齐读……说它难,是因为朗读课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读实现赏的目的,通过读提升思的能力,绝不是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读的层面。
长期以来,朗读课往往被所谓的不同名堂的课代替,美其名曰“教改”,你不记得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那个老先生摇头晃脑地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情景了吗?朗读课似乎是传统的课型,在教改的新潮里,它显得陈旧、土气。如果是公开课,坐那么多专家,教师就那么让学生反反复复地读,似乎很肤浅。于是乎,朗读课无论是平时还是公开都不被看好,被遗弃在某个角落里一天天沉寂下去。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中提出的第一点要求就是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高中课程标准强调: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为了督促朗读教学的实施,课程标准甚至提出了对“朗读、默读的评价”要求: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还应注意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在新的理念指导下,高中语文课本的编写都从不同侧重上加强了朗读的要求,以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为例:
必修一:
第一单元:诗歌单元
单元提示里有“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这样的要求。
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文
单元提示里明确提出“文言叙事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学习时要注意反复朗读,悉心体会”。
必修二:
第一单元:写景抒情散文
单元提示提出“对那些美妙的段落,要求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的学法指导。
第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歌
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
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反复朗读这些优美的篇章,体会其中的节奏、语气和韵味,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清朝的姚鼐说过:“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看来学习古文,朗读更是重要。既然编者的意图如此明显,朗读又这么重要,我们就有必要研究朗读课的课型,把朗读落到实处,而不是只有教师的讲析。
朗读课就是以朗读这一活动为主线,辅之以美读、教读、赏读、品读等活动的课型。朗读是基础,是对文章感性的解读,上课之初让学生读或者教师范读,让其他学生感受课文中的形象,感受课文中的情感,感受作者的表达意图。在诗歌和散文的教学中,这一环节尤其适用,例如,在教读《雨巷》的时候,教师用恰当的语气和节奏美读,学生是很容易就感知到诗歌中的忧伤、惆怅、失落等情感的,散文《荷塘月色》更是如此,教师的美读可以让学生完全沉浸在一个优美的意境当中:淡淡的月光,朦胧的月色,静谧祥和的荷塘……
美读是对掌握朗读水平的人而言的,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教师指导如何朗读以及朗读有哪些方法和技巧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教读。单纯的理论指导是晦涩的,结合课文这一载体,朗读就变得有声有色了,文学作品里的分角色朗读有以一当十的作用,教师通过平时的观察挑几个学生起来读,读完其他学生就可以准确把握人物性格,而小说教学中,人物形象是重头戏。
美读、教读之后是赏读。赏读过程是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学生的悟性不同,对文本的感知能力就不同,到底用怎样的情感朗读适合某篇文章,分小组讨论探究,而这个讨论、探究的过程本身就是对文章的分析和思考。任何时候,思考是不能缺席的,尤其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当然,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再如,教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时,文章很长,让学生通读之后,教师把文中一些疑难词语找出来,让学生思考、讨论鲁迅的真正写作意图。这样,教师很轻松地引导学生理清了文章思路,把握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主旨,突破了疑难语句这一难点。再如,教《再别康桥》这一课时,一位学生读得很忧伤,很低沉,原因是她认为离别就应该是忧伤的、难过的,经过讨论,学生终于明白这首诗里还有喜爱、眷恋之情。
品读是更高意义上的朗读,是通过反复朗读来不断揣摩、品味的过程。品读的内容很多,可以是品字、词、句的准确运用,从而体味词美、句美;可以是品写作技巧的巧妙结合,从而体味不同的写作技巧带来的不同效果;可以是品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体味作品的深刻意蕴;可以是品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从而体味写作中的匠心独具。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的这句至理名言我们没有忘,只是我们不知道如何操作而已。的确,朗读法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起码要通晓关于朗读的基本知识,要具有朗读的基本能力,要具有较高的朗读水平,还要能高屋建瓴地指导学生的朗读,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和特点巧妙而坚定地让朗读这一主线起伏绵延于整个课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的路上,我们是不能止步的探索者,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带领学生看到文学殿堂中的美景。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一中)
长期以来,朗读课往往被所谓的不同名堂的课代替,美其名曰“教改”,你不记得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那个老先生摇头晃脑地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情景了吗?朗读课似乎是传统的课型,在教改的新潮里,它显得陈旧、土气。如果是公开课,坐那么多专家,教师就那么让学生反反复复地读,似乎很肤浅。于是乎,朗读课无论是平时还是公开都不被看好,被遗弃在某个角落里一天天沉寂下去。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中提出的第一点要求就是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高中课程标准强调: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为了督促朗读教学的实施,课程标准甚至提出了对“朗读、默读的评价”要求: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还应注意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在新的理念指导下,高中语文课本的编写都从不同侧重上加强了朗读的要求,以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为例:
必修一:
第一单元:诗歌单元
单元提示里有“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这样的要求。
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文
单元提示里明确提出“文言叙事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学习时要注意反复朗读,悉心体会”。
必修二:
第一单元:写景抒情散文
单元提示提出“对那些美妙的段落,要求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的学法指导。
第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歌
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
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反复朗读这些优美的篇章,体会其中的节奏、语气和韵味,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清朝的姚鼐说过:“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看来学习古文,朗读更是重要。既然编者的意图如此明显,朗读又这么重要,我们就有必要研究朗读课的课型,把朗读落到实处,而不是只有教师的讲析。
朗读课就是以朗读这一活动为主线,辅之以美读、教读、赏读、品读等活动的课型。朗读是基础,是对文章感性的解读,上课之初让学生读或者教师范读,让其他学生感受课文中的形象,感受课文中的情感,感受作者的表达意图。在诗歌和散文的教学中,这一环节尤其适用,例如,在教读《雨巷》的时候,教师用恰当的语气和节奏美读,学生是很容易就感知到诗歌中的忧伤、惆怅、失落等情感的,散文《荷塘月色》更是如此,教师的美读可以让学生完全沉浸在一个优美的意境当中:淡淡的月光,朦胧的月色,静谧祥和的荷塘……
美读是对掌握朗读水平的人而言的,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教师指导如何朗读以及朗读有哪些方法和技巧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教读。单纯的理论指导是晦涩的,结合课文这一载体,朗读就变得有声有色了,文学作品里的分角色朗读有以一当十的作用,教师通过平时的观察挑几个学生起来读,读完其他学生就可以准确把握人物性格,而小说教学中,人物形象是重头戏。
美读、教读之后是赏读。赏读过程是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学生的悟性不同,对文本的感知能力就不同,到底用怎样的情感朗读适合某篇文章,分小组讨论探究,而这个讨论、探究的过程本身就是对文章的分析和思考。任何时候,思考是不能缺席的,尤其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当然,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再如,教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时,文章很长,让学生通读之后,教师把文中一些疑难词语找出来,让学生思考、讨论鲁迅的真正写作意图。这样,教师很轻松地引导学生理清了文章思路,把握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主旨,突破了疑难语句这一难点。再如,教《再别康桥》这一课时,一位学生读得很忧伤,很低沉,原因是她认为离别就应该是忧伤的、难过的,经过讨论,学生终于明白这首诗里还有喜爱、眷恋之情。
品读是更高意义上的朗读,是通过反复朗读来不断揣摩、品味的过程。品读的内容很多,可以是品字、词、句的准确运用,从而体味词美、句美;可以是品写作技巧的巧妙结合,从而体味不同的写作技巧带来的不同效果;可以是品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体味作品的深刻意蕴;可以是品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从而体味写作中的匠心独具。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的这句至理名言我们没有忘,只是我们不知道如何操作而已。的确,朗读法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起码要通晓关于朗读的基本知识,要具有朗读的基本能力,要具有较高的朗读水平,还要能高屋建瓴地指导学生的朗读,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和特点巧妙而坚定地让朗读这一主线起伏绵延于整个课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的路上,我们是不能止步的探索者,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带领学生看到文学殿堂中的美景。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