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激励作为激发人类潜力的重要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所运用,其目的是更好的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以促进企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如校园生活中的学校奖学金制度、企业运营中的员工绩效奖惩制度等,同样在高校的科研团队中也需要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以此来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气和责任感,进而提高整体团队绩效。本文就建立高校科研团队的激励机制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分析了现阶段高校科研团队的激励机制现状,同时对高校科研团队的激励机制构建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机制;策略
近些年来,在我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带领下,各大高校已经逐步开始加强对科研项目的大力支持,尤其在一些“985”、“211”等重点院校中已经明确把科研作为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而高校科研团队的健康稳定发展又里不来良好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的构建在高校科研团队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的吸引科研人才,同时又能有效提升科研团队和科研能力,促使高校快速迈向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
一、建立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机制的重要意义
首先,可以提升科研团队凝聚力与促进个人的发展。高校管理人员根据高校发展目标,为科研团队及团队个人制定相关的工作任务,并将平时的工作业绩与工资奖金挂钩,把任务的完成进度及优良状况与评选先进、评聘职称相挂钩,进而激励团队及个人在工作中克服各种困难,尽最大努力去完成任务。另外,对人员的职务晋升及职称聘任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让团队成员看到从事科研工作的美好前景所在;其次,可以提高管理的实效性。激励机制可较好的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动机,同时促使员工之间进行相互比较、判断,进而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另外,在团队管理工作之中,还能实现高效的信息资源共享,以积极的工作态度为广大科研人员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促进学校科研项目健康快速发展;最后,可以有效丰富和完善高校的运作机制及管理机制。坚持系统观念的指导作用,对激励机制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并同时建立相关的激励政策导向和运作机制,促使激励成为高校科研管理项目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正确引导科研人员行为走向学校科研发展的健康轨道之上。通过学校对各项管理体制的完善改革,落实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及用人制度等,转变管理职能,促进人员合理分流,摒除传统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进而实现高校人事管理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完善激励政策及工作评价措施,进而促进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高校科研团队的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高校科研团队的激励机制模式普遍较为单一,在针对性和层次性上表现的明显不足。首先,重物质激励,轻精神激励。在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机制中针对物质激励一般都有较为详细的量化标准,进而在实际的操作之中相对比较方便。针对精神激励中的事业激励、权利激励、晋升激励、学术声誉等则相对较少,甚至没有,更多的是表现在晋升及荣誉等方面上,同时由于将神激励的量化标准较难操作,进而高校科研团队的精神激励偏少;其次,重视科研目标激励,忽视科研过程激励。由于高校只重视对科研目标的最终考核,进而对科研成果进行激励,而忽视了科研过程或阶段性的激励;最后,重团队科研目标激励,忽视个人科研目标激励。个人科研目标的激励可有效激发个人工作积极性及创新能力,然而高校只注重对团队科研目标激励,或是由我国集体主义文化所影响。
三、构建高校科研团队的激励机制策略分析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重视精神激励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之中,我们很容易看出精神激励的效果很多时候都要强于物质激励,如教师在全班级同学面前表扬了某某同学这次考试成绩非常出色,那么这个同学便会在以后的一段学习中充满了自信与学习的动力,效果远强于奖励其一个铅笔盒或钢笔等物质奖励。同时物质激励属于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就高校科研团队成员组成来讲,多由高素质专业性人才组成,进而其表现出的更多是对精神激励的需求,更加渴望被尊重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因此,对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工作而言,精神激励是不可或缺的,应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原则。
2、目标激励与过程激励相结合
高校科研项目工作十分的复杂和艰巨,因此其科研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其科研目标的成功又是由多个阶段性的过程成就所组成。当整个科研团队的科研项目进行到某一阶段时,应将阶段科研成果反馈给成员,以让成员看到大家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效,并进行阶段性的激励奖励,进而促进成员为下一阶段的目标而努力,最终到当整个科研目标完成之后,再对成员进行目标激励,以过程的阶段激励来促使最终科研目标的有效完成。
3、团队激励与个人激励相结合
团队激励可有效增强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宿感,进而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融洽的合作氛围。若缺乏相应的团队激励则会导致成员之间过度注重彼此之间的竞争,构成团队合作的不和谐因素,甚至导致团队的分散和解体。但缺乏相应的个人激励机制又不乏会发现部分成员“蹭大锅饭”的现象,不利于团队中对自身发展有强烈需求的成员发挥,挫伤其工作积极性,进而需要加强团队激励下的个人激励。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科研团队的激励机制是提高科研团队科研水平的关键所在,进而为培养一支具有高能力素质的科研团队应重点加强对其激励制度的重视,不断完善及创新激励制度,为科研人员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提高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学校科研发展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沃闻达,激励机制在高校科研团队管理中的运用《科教导刊旬刊》,2017(21)。
[2]杨中昭,大学科研团队成员知识创新的激励机制《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24):260-262。
作者簡介
孙振业(1959-),男,北京人,民 族:汉 职称:讲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科研管理,教育教学管理。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
关键词: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机制;策略
近些年来,在我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带领下,各大高校已经逐步开始加强对科研项目的大力支持,尤其在一些“985”、“211”等重点院校中已经明确把科研作为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而高校科研团队的健康稳定发展又里不来良好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的构建在高校科研团队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的吸引科研人才,同时又能有效提升科研团队和科研能力,促使高校快速迈向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
一、建立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机制的重要意义
首先,可以提升科研团队凝聚力与促进个人的发展。高校管理人员根据高校发展目标,为科研团队及团队个人制定相关的工作任务,并将平时的工作业绩与工资奖金挂钩,把任务的完成进度及优良状况与评选先进、评聘职称相挂钩,进而激励团队及个人在工作中克服各种困难,尽最大努力去完成任务。另外,对人员的职务晋升及职称聘任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让团队成员看到从事科研工作的美好前景所在;其次,可以提高管理的实效性。激励机制可较好的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动机,同时促使员工之间进行相互比较、判断,进而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另外,在团队管理工作之中,还能实现高效的信息资源共享,以积极的工作态度为广大科研人员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促进学校科研项目健康快速发展;最后,可以有效丰富和完善高校的运作机制及管理机制。坚持系统观念的指导作用,对激励机制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并同时建立相关的激励政策导向和运作机制,促使激励成为高校科研管理项目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正确引导科研人员行为走向学校科研发展的健康轨道之上。通过学校对各项管理体制的完善改革,落实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及用人制度等,转变管理职能,促进人员合理分流,摒除传统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进而实现高校人事管理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完善激励政策及工作评价措施,进而促进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高校科研团队的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高校科研团队的激励机制模式普遍较为单一,在针对性和层次性上表现的明显不足。首先,重物质激励,轻精神激励。在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机制中针对物质激励一般都有较为详细的量化标准,进而在实际的操作之中相对比较方便。针对精神激励中的事业激励、权利激励、晋升激励、学术声誉等则相对较少,甚至没有,更多的是表现在晋升及荣誉等方面上,同时由于将神激励的量化标准较难操作,进而高校科研团队的精神激励偏少;其次,重视科研目标激励,忽视科研过程激励。由于高校只重视对科研目标的最终考核,进而对科研成果进行激励,而忽视了科研过程或阶段性的激励;最后,重团队科研目标激励,忽视个人科研目标激励。个人科研目标的激励可有效激发个人工作积极性及创新能力,然而高校只注重对团队科研目标激励,或是由我国集体主义文化所影响。
三、构建高校科研团队的激励机制策略分析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重视精神激励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之中,我们很容易看出精神激励的效果很多时候都要强于物质激励,如教师在全班级同学面前表扬了某某同学这次考试成绩非常出色,那么这个同学便会在以后的一段学习中充满了自信与学习的动力,效果远强于奖励其一个铅笔盒或钢笔等物质奖励。同时物质激励属于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就高校科研团队成员组成来讲,多由高素质专业性人才组成,进而其表现出的更多是对精神激励的需求,更加渴望被尊重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因此,对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工作而言,精神激励是不可或缺的,应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原则。
2、目标激励与过程激励相结合
高校科研项目工作十分的复杂和艰巨,因此其科研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其科研目标的成功又是由多个阶段性的过程成就所组成。当整个科研团队的科研项目进行到某一阶段时,应将阶段科研成果反馈给成员,以让成员看到大家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效,并进行阶段性的激励奖励,进而促进成员为下一阶段的目标而努力,最终到当整个科研目标完成之后,再对成员进行目标激励,以过程的阶段激励来促使最终科研目标的有效完成。
3、团队激励与个人激励相结合
团队激励可有效增强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宿感,进而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融洽的合作氛围。若缺乏相应的团队激励则会导致成员之间过度注重彼此之间的竞争,构成团队合作的不和谐因素,甚至导致团队的分散和解体。但缺乏相应的个人激励机制又不乏会发现部分成员“蹭大锅饭”的现象,不利于团队中对自身发展有强烈需求的成员发挥,挫伤其工作积极性,进而需要加强团队激励下的个人激励。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科研团队的激励机制是提高科研团队科研水平的关键所在,进而为培养一支具有高能力素质的科研团队应重点加强对其激励制度的重视,不断完善及创新激励制度,为科研人员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提高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学校科研发展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沃闻达,激励机制在高校科研团队管理中的运用《科教导刊旬刊》,2017(21)。
[2]杨中昭,大学科研团队成员知识创新的激励机制《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24):260-262。
作者簡介
孙振业(1959-),男,北京人,民 族:汉 职称:讲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科研管理,教育教学管理。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