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格雷的中国缘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hiy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是初次到Gary Rawnsley(中文名:任格雷)办公室的中国人都会备感亲切:周围满是有中国味道的饰物,特别是中国的宣传画;他会为你倒上一杯绿茶,和你说上几句标准的普通话。
  
  与中国结缘
  
  Gary与中国结缘始于大学时代的一门选修课。作为利兹大学政治学专业的学生,他对外国政治特别着迷,欲了解国际上的各种政治制度。大二那年他选修了“中国与印度的政府和政治”,讲授中国部分的是JamesMacdonald教授,其精彩授课深深感染了Gary。对中国变得兴趣盎然的Gary从大三开始专攻“中国政治”。博士毕业后他得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诺丁汉大学教“中国政治”;同时讲授“大众媒体、战争与政治”。
  Gary与中国的缘分还来自他与台湾师妹蔡明烨结成的佳缘。同为传播学博士的夫妇俩,婚后一起著书立说,发表了一系列共同署名的研究成果,成为传播学界的模范学术伉俪。他们的研究兴趣集中在台湾、中国大陆、亚洲的政治传播与国际传播。他们一起主编的最新一本书是《文化、政治和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张艺谋的<英雄>》。Gary的多本著作由妻子翻译成中文在台湾出版。
  Gary与中国大陆的真正零距离接触是在2005年8月(之前他仅短暂访华)。他作为宁波诺丁汉大学首任教务长兼国际问题研究专业负责人参与了该校的学科创建工作。谈起在华工作两年的经历,他认为宁波时段在其职业生涯中非常有意义。“一个人只有在中国生活过才能真正了解中国,我发现自己原来对中国及中国人的很多看法都是错误的,需要加以修正。”Gary视自己的宁波时光为一次奇遇(adventure)。这种良好心态让他克服了一般老外常会有的“水土不服”,如在13亿人口大国难得拥有个人空间;在中国过马路、坐出租车有时不亚于一场生死考验。Gary说大多数中国人对老外都很友好;在超市,大家想探究他购物车里所买东西的好奇眼神经常让他忍俊不禁。最让他难忘的还是热情好学的中国学生。Gary经常把课堂上的讨论延伸到课外。当一位学生拿着两本书问他:“为什么A书这么说而B书那么说?”他就告诉学生,政治学里没有正确与错误的标准答案,有的只是让读者自行评判的各种思想。他很自豪地说自己和同事的教学让中国学生多了一种看世界的方式。当看到网上一个新闻组对中国学生有负面评价时,Gary以自己的教学经历为例发帖帮中国学生正名,说自己教过的学生中很多“专注投入,敢于大胆发言,教他们的过程是绝对的享受”。
  
  研究中国、关注中国
  
  近年来Gary的学术之路越来越中国化。他的学术起点是国际宣传(他称之为媒体外交),其博士论文就是关于英美两国如何利用电台BBC,VOA做对外宣传。他从1995开始研究台湾的对外宣传和政治传播。出版了《台湾的非正式外交和宣传》一书。目前他对中国大陆的宣传、公共外交和软实力十分关注,并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如“中国的反驳:中国世纪的公共外交与软实力”;“中国的媒体与网络执政”;“中国的公共外交概况”;“倾听与反驳:中国第三代领导人的公共外交”。中国媒体的不断变化、中国政府从宣传到公共外交的战略演变都让他着迷。
  Gary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展示中国的变化。Gary说:“我喜欢研究中国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总在变。中国正在成为21世纪一个主要的世界大国(world player)。不了解中国就无法了解现代国际体系。”他肯定中国的显著进步,但也会不客气地指出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他在一篇文章中写到:“中国在公共外交方面有悠久和成功的历史,现任领导人更不受意识形态的限制,更能意识到公共外交和软实力的价值。……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积极对外援助等都显示了中国希望成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促进世界稳定。……中国借鉴了他国的很多成熟经验,在公共外交上的努力值得敬佩,但其除了帮助中国成为文化、经济大国,公共外交还没有成功地实现领导人期望达到的外交目的。”他认为中国离政治、外交大国的目标尚有差距。在政治传播学领域,西方中心主义的研究倾向非常明显,但Gary却打破常规,在其著作《政治传播和民主》里收录了中国的案例。他还和妻子主持编写了《大中华政治传播:认同的建构与反映》,本书汇集了大陆、台湾、香港及海外学者对两岸三地及海外华人社区媒体的政治传播功能的研究。Gary的学术理想就是希望自己对中国新闻传播的研究能让大家意识到世界有必要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就像中国也需要深入了解世界、了解自身一样重要。他不认为中国的发展会构成威胁,但中国要了解其成为世界大国后与之相匹配的责任与影响力(responsibilities andconsequences)。
  Gary通过其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分享他研究中国的兴趣和成果。在利兹大学传播学院这个英国政治传播学研究的发源地和国际传播研究重镇,他的加盟填补了该学院对亚洲新闻传播研究的空白。他开设了新课程“亚洲的媒体与政治”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还指导硕士、博士生做相关研究。作为英国唯一一位有“亚洲国际传播”头衔的专职教授,Gary尽情发挥自己的学术兴趣。除了日常教学,他多年来定期为英国国防部讲课,内容都从中国视角出发看恐怖主义,911后的世界变局,战争的变脸等。他以中国问题专家的身份在校内外举行大型公开讲座,如最近一次讲座题目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新闻传播。他经常受邀在BBC等电台节目中发表中国问题的评论。在其长达13页的简历里,他记录了参加过的40多次学术会议,列举了各种专业服务,如担任《中国季刊》、《中国视角》等著名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出版社关于中国、亚洲主题出书计划的把关人,各研究基金会的评审人。最能体现Gary研究兴趣的是他的学术网页(http://ics.leeds.ac.uk/papers/index,efm?outfit=gdr)。为了给学生和公众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服务,他花了很多心思,收录了很多公共外交、软实力、宣传、新闻传播方面的文章。仅“中国的公共外交和软实力”这个主题,他就收录了81篇文章,包括学者、官员和世界各国记者的撰文。
  
  给中国宣传工作者的建议
  
  作为研究宣传的专家,Gary应邀给中国的宣传工作者提供了一些建议。他很诚恳地说,大家要了解伴随中国成为世界大国而产生的影响力,要学会承受批评。如果中国受到国际社会部分成员的批评,要能坦然接受。因为这意味着中国的重要性,它所做的事正引起别国的关注。Gary一再建议中国要以积极心态对待批评,他担心有些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会造成中国威胁论的错觉。另外,他指出宣传工作的一大原则是,不要试图去为自己辩解,因为防守、辩解给人的印象就是你对局面失去掌控,而对方反而在宣传和可信度上占了便宜。他最后提醒大家要理解中外新闻工作性质的差异和新闻价值的不同:别老抱怨西方媒体,它们对中国的负面报道不等同于反华报道。
  刚刚卸下利兹大学传播学院院长职务的Gary Rawnsley教授很高兴又能回到教书、读书、著书立说的纯学者生活状态,能以更多精力投入到中国研究(如西方媒体如何在中国报道中国)。他说自己对中国公共外交的研究和中国的公共外交实践一样都在“努力进行中”(work in progress)。
  
  责编:吴奇志
其他文献
温明登(Jacques van Minden),曾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食品专家组组长(1987)、法国对外贸易顾问(1989)、法国驻柬埔寨专员(1990)、法国国民议会中国问题报告人(1997)、法中友好协会会长(1997)、中国政府外聘专家(2002)等。自1956年首次访华以来,先后二百多次来到中国,从事法中经济、商务、文化和艺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他走遍了中国所有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不但
期刊
金龙,一个土生土长的德国人,1990年至1993年曾在上海留学。来到中国工作前,他还在德国《商业周刊》总部和新加坡分部工作8年,目前是德国《商业周刊》驻华记者。近日,笔者在北京采访了刚刚从上海世博园参观归来的金龙。    千挑万选的“解说员”    金龙告诉记者,上海世博会德国馆有个突出的亮点,那就是两位一直伴随参观者的虚拟“解说员”严思和燕燕。在德国馆里,参观者随处可见德国男青年严思与他的中国女
期刊
2005年3月25日至9月25日,日本成功地举办了爱知世博会,展期为185天。展馆面积173公顷,有121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参展,观众达2200多万人次。  爱知世博会的主题为“自然的智慧”,副主题是“宇宙、生命和信息”、“人生的‘手艺’和智慧”、“循环型社会”,副主题和主题紧密配合,是对主题的进一步阐释和深化。爱知世博会的主题与副主题和日本民族性中的好奇心、探索精神紧密相连。对于人类来说,自然
期刊
4月14日中午,中国日报社派遣我和摄影部前辈杨世忠老师前往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采访。当天早上7点49分,7.1级的地震让那个美丽的高原小镇不再宁静。  震后灾区的采访,对于记者来说,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首先是采访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可知性,其次就是记者始终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来灾区采访什么?  当今电视卫星直播和互联网的迅捷,使观众能够全天24小时通过视频和文字直播了解灾区的情况,因
期刊
作为北京奥运会之后在中国举行的又一次国际盛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注定将成为国内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2010年4月26日晚10点,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英语频道的世博会特别节目之一《今日世博汇》正式亮相,拉开了英语频道世博会报道的帷幕。  英语频道将世博会的报道定位为“大世博”,即力求跳出世博园,发掘并设置深层次的议题,展现世博会背后更为深厚的社会、人文、科技和文明内涵。内容上要展示世界文明、突出亚洲
期刊
14日发生在青海玉树的7.1级大地震已造成约400人遇难、逾万人受伤。  玉树藏族自治州政府副秘书长黄立民说,在距震中不远的结古镇,依然还有很多人埋在倒塌房屋的废墟下。  这次强震和随后不断发生的余震——其中最大为6 3级——已导致民房、寺庙、加油站和电线杆倒塌、道路损毁,并引发山体滑坡,造成供电和通信中断。一座水库也出现了裂缝,工人们正在采取措施防止水往外涌。  结古镇是玉树州政府所在地,约有1
期刊
以“同筑安全互联网,共建和谐e世界”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2009年11月24日在福建厦门举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强调网络媒体要切实担负起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努力构建健康文明、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推动互联网大发展大繁荣。  王晨对网络媒体加强网络安全工作提出六点具体要求:一是切实增强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切实把提高网上舆论引导能力作为维护网络安全的重大
期刊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后,新华社对外部的英文滚动报道一路领先于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德新社、共同社等外电,时效性强、现场感强、人情味浓厚。我们播发的多条快讯、多条滚动消息和多篇全景式综述全部被外电转发,而且是反复转发,“新华社报道说”这句话成了当天所有外电报道的关键词。  作为当天负责地震报道的主要英文编辑,我有如下体会:  1 快速准确。我们的快讯是第一条来自
期刊
编者按:本期以新华社《中国聚焦:中国大旱之年无“流民”》和玉树地震首日新华社英文报道两篇文章为实例,前者的作者总结了在重大报道中呈现中国良好形象的经验,后者则谈了如何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拼抢时效、积极引导国际舆论。  持续已半年有余、属百年一遇的中国西南五省区市旱灾,是2010年中外关注的重大事件。作为身处旱区的一名新华社记者,笔者有幸参与采写了《中国大旱之年无“流民”》一文,对如何在重大事件中塑造中
期刊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飞速发展,对外旅游宣传的力度不断加大。然而,面对中国五千年文化沉淀下来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浩如烟海的文化元素、文化符号,面对有着巨大文化差异的受众群体,特别是远程客源国的公众,如何做好对外宣传中“有效编码”的问题以不断提升其传播效果,依然是旅游对外传播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有效编码”中最根本的一点是:我们的旅游宣传真正将外宣中强调的“贴近受众”落到实处。  而要贴近受众的现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