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一届政府持续施压下,日本央行最终宣布调高通胀目标2%,并决定自2014年起实施每月定期购买资产的“无限期”量化宽松政策。
日本经济停滞已逾20年,目前正进入第三个十年。日本的通缩从1997年开始,迄今也已满15年。为提振经济、抵御通缩,日本政府先后尝试了扩张性财政政策、持久超低或零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等措施。2001年,日本政府还开创性地实行了量化宽松政策,成为世界上使用这一政策的先驱,但其经济至今疲弱,通缩梦魇亦未消散。
日本此次推出财政、货币和汇率三大政策同步趋向宽松的政策,其中以“日元贬值”为核心,规模史无前例。释放货币流动性,有助于增加民众、企业的消费和投资诱因,并带动物价上升。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一推论的前提是民众关心其资产组合回报的差异。然而,对许多日本人尤其是老年人而言,其资金的未来回报如何并不重要,他们更关心其存款能否支撑其生活所需;倘若物价持续上涨,他们的消费将更加保守,反过来进一步抑制通胀。日本长期面临“老龄化”(包括人口、产业、企业的老龄化)的挑战,内需不足,增长乏力,这才是其经济难以走出低迷状态的根本原因。
安倍经济计划可能的结果是,2%通胀目标不易触及,经济低迷难以摆脱,而日元却可能大幅贬值。如此,日本新的量化宽松政策希望抬升通胀、重振经济的企图未必能如愿,但其以邻为壑政策所带来的外部影响确定无疑。以往的贸易保护主义大都采取较直接的方式,在当前金融环境已变化的情况下,贸易保护则更多倾向通过汇率、货币等政策来实现。
在贸易活动领域,有较系统和严格的国际组织参与监管;而在汇率和货币方面,目前世界范围内尚缺乏权威性国际组织介入。因此,各国尤其是主要国际货币国家为保护本国利益,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转向货币和汇率的干预政策。
事实上,作为量化宽松政策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全球的货币战、汇率战即将拉开帷幕。
在高额赤字和巨额债务面前,发达国家纷纷求救于货币政策。私营债务国有化过程中,这些国家普遍走上了债务货币化道路。各国相应政策产生的巨额流动性资金流向国际市场,对新兴经济体将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为抵御本币升值和通胀压力,新兴经济体被迫纷纷推出调整措施。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研究,自2011年底以来,全球33家央行中,已有16家先后采取了宽松货币措施;在10个发达经济体中有7个已实行货币宽松政策;在23个主要新兴经济中,有9个不同程度采用了下调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日本量化宽松政策一公布,就引发了各国广泛而强烈的反弹。除法国、英国及欧洲央行行长公开抨击外,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表达了不满,强烈批评日本当局有操控汇率之嫌。在亚洲,由于日本是各国的中间产品供应商,日元一旦贬值,与之贸易联系紧密的国家和地区势必政策反弹,或在汇率市场进行干预,或采取相应贬值措施,而上述动作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如果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为避免货币被动升值,也开始加入竞争性贬值的行列,那么世界范围内爆发货币和贸易战的风险将增加。
日本经济停滞已逾20年,目前正进入第三个十年。日本的通缩从1997年开始,迄今也已满15年。为提振经济、抵御通缩,日本政府先后尝试了扩张性财政政策、持久超低或零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等措施。2001年,日本政府还开创性地实行了量化宽松政策,成为世界上使用这一政策的先驱,但其经济至今疲弱,通缩梦魇亦未消散。
日本此次推出财政、货币和汇率三大政策同步趋向宽松的政策,其中以“日元贬值”为核心,规模史无前例。释放货币流动性,有助于增加民众、企业的消费和投资诱因,并带动物价上升。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一推论的前提是民众关心其资产组合回报的差异。然而,对许多日本人尤其是老年人而言,其资金的未来回报如何并不重要,他们更关心其存款能否支撑其生活所需;倘若物价持续上涨,他们的消费将更加保守,反过来进一步抑制通胀。日本长期面临“老龄化”(包括人口、产业、企业的老龄化)的挑战,内需不足,增长乏力,这才是其经济难以走出低迷状态的根本原因。
安倍经济计划可能的结果是,2%通胀目标不易触及,经济低迷难以摆脱,而日元却可能大幅贬值。如此,日本新的量化宽松政策希望抬升通胀、重振经济的企图未必能如愿,但其以邻为壑政策所带来的外部影响确定无疑。以往的贸易保护主义大都采取较直接的方式,在当前金融环境已变化的情况下,贸易保护则更多倾向通过汇率、货币等政策来实现。
在贸易活动领域,有较系统和严格的国际组织参与监管;而在汇率和货币方面,目前世界范围内尚缺乏权威性国际组织介入。因此,各国尤其是主要国际货币国家为保护本国利益,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转向货币和汇率的干预政策。
事实上,作为量化宽松政策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全球的货币战、汇率战即将拉开帷幕。
在高额赤字和巨额债务面前,发达国家纷纷求救于货币政策。私营债务国有化过程中,这些国家普遍走上了债务货币化道路。各国相应政策产生的巨额流动性资金流向国际市场,对新兴经济体将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为抵御本币升值和通胀压力,新兴经济体被迫纷纷推出调整措施。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研究,自2011年底以来,全球33家央行中,已有16家先后采取了宽松货币措施;在10个发达经济体中有7个已实行货币宽松政策;在23个主要新兴经济中,有9个不同程度采用了下调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日本量化宽松政策一公布,就引发了各国广泛而强烈的反弹。除法国、英国及欧洲央行行长公开抨击外,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表达了不满,强烈批评日本当局有操控汇率之嫌。在亚洲,由于日本是各国的中间产品供应商,日元一旦贬值,与之贸易联系紧密的国家和地区势必政策反弹,或在汇率市场进行干预,或采取相应贬值措施,而上述动作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如果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为避免货币被动升值,也开始加入竞争性贬值的行列,那么世界范围内爆发货币和贸易战的风险将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