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上市公司经营状况披露下来,亏损榜前十名,多是央企或地方国企。“领衔”的中国远洋亏损95亿元,“十巨头”一年亏掉了500亿元。数字刺眼,舆论颇有些哗然,大概的意思是,央企(国企)如此无能,留他何用?
事情总是比表面看上去复杂一些。仅仅斥责央企无能,至少是只见其一、不见其二:在上市公司经营状况榜单的另一端,也就是盈利榜上,位居前列的同样都是央企或地方国企。亏大钱时千夫所指,赚大钱时又怎能视而不见?
企业亏损额或盈利额的大小,在样本足够多的前提下,是取决于企业的体量而非质量的。国企普遍规模大,亏赚都显眼。用亏损额或者盈利额的绝对值,来评价央企或者国企的赚钱能力,说服力其实是有限的——无论赚钱的能力来自创新或者垄断。
更具说服力的数据或评价标准当然也有,但关键不在这里。核心的问题是,央企或国企的存在目的是什么?目的决定手段,也就决定了适用什么标准来评估央企或国企的业绩。注意,是业绩,而不是效益。
一般来说,企业存在的目的毫无疑问是“赚钱”。不过,至少对目前中国的央企来说,这不是唯一目的。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很多国家都存在过国企或同等性质的企业,比如在撒切尔夫人改革前的英国,国企(及工会)就曾经“权倾一时”。不过,大多数国企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国企形式保证社会服务的质量,比如有的国家和地区的高铁;或通过形成垄断型企业获得国际竞争优势,比如日本和韩国的一些企业。与它们相比,中国的央企和地方国企,还是存在目的性差异的。确切地说,企业盈利能力意义上的“赚钱”,从一开始,就不是国企的唯一目的。
中国国企的前身,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作组,这些工作组主要是不负责产生经济效益,而是为了保证计划经济体制的顺利运行。经济效益考量,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
翻阅中国国企改革史——实际也是中国经济改革史,国企的盈利状况一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但是围绕国企改革,纠结最深的问题不是盈利,而是国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其中较重要的如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国有企业要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两年以后是1999年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此又进行了进一步深化。
“国民经济命脉”一词,或可以视为特定背景下改革话语的一种策略性创新。不过,这个词语本身,也是中国国企改革核心难题的缩影:国企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还是对经济社会的控制功能?当然,有人会说,二者并不矛盾,可以得兼。但在很多具体的案例中,这种内在的冲突是很难协调、必须舍弃其一,比如前述的榜单现象。那些排名榜尾的国企和央企,不仅没有因此而被中央和地方主管部门认定是“鸡肋”,还收到了大量补贴,正是佐证。
这也使国企的角色更像一只双头鹰,虽然力量强大,却常常受制于历史形成的悖论。一头是“正常”企业的赚钱使命,一头是改革前的“控制”使命,改革的“半渡”之势,决定了国企的“双头”形象。
但改革的大方向毕竟是清晰的。我们可以看到央企和地方国企在近两年的盈利能力上也出现了分化。央企的垄断性与地方国企的资源属性,使两者在取向上产生了微妙的差异,市场对资源性产品的吸引力是强大的。这还只是一个小侧面。随着改革理论的进一步创新,改革话语体系的进一步更新,从理论到实践上,央企与国企的定位都将逐渐与全球市场体系深度接轨,“双头鹰”的未来,取决于改革的推进速度。用单纯的市场标准来评价企业,终将成为中国国企的普遍现象。
事情总是比表面看上去复杂一些。仅仅斥责央企无能,至少是只见其一、不见其二:在上市公司经营状况榜单的另一端,也就是盈利榜上,位居前列的同样都是央企或地方国企。亏大钱时千夫所指,赚大钱时又怎能视而不见?
企业亏损额或盈利额的大小,在样本足够多的前提下,是取决于企业的体量而非质量的。国企普遍规模大,亏赚都显眼。用亏损额或者盈利额的绝对值,来评价央企或者国企的赚钱能力,说服力其实是有限的——无论赚钱的能力来自创新或者垄断。
更具说服力的数据或评价标准当然也有,但关键不在这里。核心的问题是,央企或国企的存在目的是什么?目的决定手段,也就决定了适用什么标准来评估央企或国企的业绩。注意,是业绩,而不是效益。
一般来说,企业存在的目的毫无疑问是“赚钱”。不过,至少对目前中国的央企来说,这不是唯一目的。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很多国家都存在过国企或同等性质的企业,比如在撒切尔夫人改革前的英国,国企(及工会)就曾经“权倾一时”。不过,大多数国企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国企形式保证社会服务的质量,比如有的国家和地区的高铁;或通过形成垄断型企业获得国际竞争优势,比如日本和韩国的一些企业。与它们相比,中国的央企和地方国企,还是存在目的性差异的。确切地说,企业盈利能力意义上的“赚钱”,从一开始,就不是国企的唯一目的。
中国国企的前身,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作组,这些工作组主要是不负责产生经济效益,而是为了保证计划经济体制的顺利运行。经济效益考量,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
翻阅中国国企改革史——实际也是中国经济改革史,国企的盈利状况一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但是围绕国企改革,纠结最深的问题不是盈利,而是国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其中较重要的如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国有企业要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两年以后是1999年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此又进行了进一步深化。
“国民经济命脉”一词,或可以视为特定背景下改革话语的一种策略性创新。不过,这个词语本身,也是中国国企改革核心难题的缩影:国企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还是对经济社会的控制功能?当然,有人会说,二者并不矛盾,可以得兼。但在很多具体的案例中,这种内在的冲突是很难协调、必须舍弃其一,比如前述的榜单现象。那些排名榜尾的国企和央企,不仅没有因此而被中央和地方主管部门认定是“鸡肋”,还收到了大量补贴,正是佐证。
这也使国企的角色更像一只双头鹰,虽然力量强大,却常常受制于历史形成的悖论。一头是“正常”企业的赚钱使命,一头是改革前的“控制”使命,改革的“半渡”之势,决定了国企的“双头”形象。
但改革的大方向毕竟是清晰的。我们可以看到央企和地方国企在近两年的盈利能力上也出现了分化。央企的垄断性与地方国企的资源属性,使两者在取向上产生了微妙的差异,市场对资源性产品的吸引力是强大的。这还只是一个小侧面。随着改革理论的进一步创新,改革话语体系的进一步更新,从理论到实践上,央企与国企的定位都将逐渐与全球市场体系深度接轨,“双头鹰”的未来,取决于改革的推进速度。用单纯的市场标准来评价企业,终将成为中国国企的普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