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当代启示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是其哲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学说能够保持活力与生机的重要源泉,对马克思的群众史观加以科学深入的剖析非常有必要性。人们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理应一起共享发展成果。学习深入贯彻群众史观,最重要的就是牢牢坚定群众立场,对人民进行人文关怀,最终通过群众利益的实现来完成人类的解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群众利益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建立的群众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有机构成部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之后,中国的国情、世情、党情、社情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所以只有深入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才能深刻把握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源头与实践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群众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一、马克思群众观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群众观主要观点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一生有两个历史贡献,一个是唯物史观,第二个是剩余价值学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以往的学者都片面强调英雄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忽视了人在历史活动的作用。英雄人物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推动历史的发展,在一些历史的重大关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如果不依靠人民群众,只靠英雄人物是无法推动历史前进的。如果只靠英雄人物在历史中的重要环节做出重大决策,而没有人民群众去执行这个政策,无法对历史起到推动作用。马克思强调物质利益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发展作为物质保障,空谈一切的改革和革命都是不现实的。强调了历史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最终也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人民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所以人民群众也应该是社会总产品的享有者。
  (二)马克思群众观对以往历史群众观的扬弃
  以往历史潮流中的统治者把人民群众当作是奴隶,把他们作为社会的最底层,只把他们看作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工具,根本不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最后才会发生各种革命运动以来推翻以往的统治。马克思摒弃了这种错误的观点,以全新的视角来看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马克思从现实的生活条件出发,从生产力出发来探究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恩格斯根据自己开办工厂的经历,写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这本书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在资本主义社会悲惨的生活,作为资本家的奴隶,不断的出卖自己的劳动来换取微薄的生活资料。资本家依靠自己的资本,土地去购买机械厂房设备。而工人阶级夜以继日的工作,还是不能换取足够的人工资来维持自己的正常生活,生活十分的悲惨,同时还要忍受强行延长劳动时间,降低工资等以系列不公正的待遇。在资本主义社会,妇女和儿童也被迫出去工作,境遇十分的悲惨。世界每分每秒都在变化,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社会关系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的,不能用以往的时期人的作用在衡量今天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我们看待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应该以历史条件为转移,以发展变化联系的观点来看人在当今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二、群众观的重要作用
  (一)、群众观重视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古往今来即使是许多优秀人物也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所起的作用。一些古代的帝王认为自己是天子娇子,君权神授,认为自己是神一样的存在,他们的存在就是来拯救苍生的,认为如果社会里没有了他们,社会将无法发展下去。他们这是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对历史中的作用。即使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如果没有了他们这样的君王或将相,历史依然会按照它既定的方向发展下去。历史不会为了任何一个人就中止自己的发展,或者改变历史发展轨迹。同样的,一些人贬低自己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因为自己的一己之力影响不了历史的发展。这是忽视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些杰出人物写的著作对后世产生可深远的影响。例如:马克思的《资本论》揭示了資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带领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如果没有这些优秀人物的存在,历史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减慢一些。社会主义的实质不仅可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方面来研究,从一定程度来说也可以从群主史观的方面来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从制度层面,经济层面,各个方面来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我们应该要充分挖掘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使每个人民群众的潜力可以充分得到发挥,正确认识个人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使社会中的每个公民都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而服务。
  (二)、群众史观最重要的就是方法论意义
  深入贯彻和实践马克思群众观必须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人民可以生活的更加幸福可以全面发展。而西方利己主义盛行,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利益,这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必须让党员干部和群众都成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树立大局意识,我们从群众自身、文化观、价值观从多个角度不同层级来深入挖掘群众史观的重大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当代启示
  虽然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们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和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国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贪污腐败问题,环境问题也很严峻。只有大力提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充分发挥个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好。
  (一)、人民群众的利益影响和决定着历史的变化
  恩格斯的合力论思想,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必然性。社会发展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决定着历史的发展进程。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人们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服务的。所以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要为社会的良好运行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最大力量。但是窝们在社会发展中也不能忽视个人正当的利益和需求满足,只有满足了社会成员的利益,社会成员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我们在深入贯彻群众观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两者兼顾才能使社会主义发展的越来越好。   (二)、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志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
  评价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一个社会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所以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充分满足人们的需要,我们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充分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之后,我们也要建设好精神文明,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政治需要和文化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让每个人都为社会主义建设出谋划策,成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真正主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人民的道德文化素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社区可以多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同时也要多建立一些公共设施来保障居民的生活,实行社会服务均等化,使每个人都能老有所养,同时也要完善我们国家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同时也要吸取优秀的外来文化,同时也要充分调动社会成员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把每个人的创造力,生命力,活力发挥到最大的限度。
  (三)、社会发展的根源在于人民需要的多样化和利益的多样化3
  当今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有了需求催生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在古代和原始社会的时候生产力及其低下,人们只能满足自己的温饱,彼此隔绝的状态,以家庭生产为单位,但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分工与协作的深入发展,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社会发展的实质就是对人民群众的需要加以分辨、指引扬弃的过程,也是对其不断满足和实现的过程。所以在当代社会我们应该充分满足人民的需要,大力贯彻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在党员中间和群众中间大力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教育。充分吸收马克思恩格斯群众观点的精华,并加以加工改造,创造,不断根据我们国情,党请,以及世界局势的变化为我们的群众观点和路线增添富有蓬勃生命力的新的內容。
  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从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群众观点,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有了保证,但是人民其他方面的需要满足的程度还不够高,所以我们更应该坚定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不断加大我们国家的人权保障,为人民创造出一个更加符合人民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找到了理想的社会道路,共产主义,为全人类社会谋福利,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展。也要充分吸收古代哲学中大同思想,古代优秀文化中关于群众思想的精华。用群众观点来看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坚定群众立场和群众观点,结合时代特点,倾听时代的呼声,发挥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论是党员干部,科技工作人员还是社会企业家,学者,普通群众必须牢牢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社会建设的更还,我们的人民才能生活的更加幸福,才能早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自由全面的发展。我们在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的时候,一定要符合历史前进方向,也要符合时代特点和主题。而且要用动态的观点来看问题,不能用静态的观点看问题,要结合我们国家的国情,和实际情况,来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社会发展的动力必须依赖人民,依赖人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有调动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我们的社会才会建设的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65
  作者简介:
  李婧雯(1996.11-),女,汉族,籍贯:吉林省通化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殷晨晨(1994.7-),女,汉族,籍贯:安徽合肥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老年管理文化建设工作备受石油企业管理层的关注。石油企业员工在退休后有的选择回来家,有的选择到大城市定居,还有的选择留在油田生产地,致使油田企业老年管理工作呈现分散化管理局面。为此,本文将针对油田企业老年管理文化建设工作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油田企业;老年管理;文化建设  前言:  老年职工是油田企业职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石油产业早期开放建设活动中的开发者与建设者,对
期刊
摘要:爨底下村是京郊的一个很有名气的村落,引得众多人们跋山涉水前往。不仅是因为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条件优越,还因为村子中的村落文化特色,一直到今天还保留完整。本论文通过分析爨底下村的地域、建筑、文化所影响下的村落文化特色,意在探讨其背后的文化传承的深层意义。  关键词:爨底下村;民俗文化;传承意义  据官方记载:京西,门头沟区,斋堂镇,距离北京城区90公里,正处在北京通往塞外的一条古道上。在斋堂镇西北
期刊
摘要:我国各航海类院校半军事管理模式日臻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伴随着00后的青少年逐渐成为新时代特点鲜明的大学生,航海类专业对其吸引力不再异常强烈,加之就业结构、就业市场的变化以及传统家庭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新形势下,航海类院校强化半军事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从高校辅导员的角度对强化航海类专业学生半军事管理工作提出一些问题分析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半军事管
期刊
摘要:《诗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是我们体会周人浪漫的必读之作,是被列入四书五经的经典之作,以前我们欣赏它大多出自它的文学价值,今天我们以《氓》为例,来看看它所反映的当时的社会制度中的婚嫁制度。  关键词:《诗经?氓》;周朝;婚嫁制度  当代人说古时婚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一种落后的思想,自由恋爱才是婚姻的必须前提。而在当年的周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却是法律的规定。在《诗经》中,有很多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电影艺术越来越走向国际化,在其登上世界舞台的过程中,电影译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翻译实例,对影响中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因素进行了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中英文电影名的翻译方法进行了整理和总结。  关键词:电影名;文化因素;语言习惯;翻译方法  电影是广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之一也逐步走向国际化。在电影宣传
期刊
摘要:加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新时代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刻不容缓。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推进改革发展时,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祖国北部边境的美丽景观。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南,意义重大,关乎人民生活幸福和国家未来命运。  关键词: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思想  
期刊
摘要:五禽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内容,对保护和弘扬活态文化遗产具有现实性意义。因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访谈等研究方法,针对安徽亳州五禽戏的传承与发展路径展开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安徽省亳州市五禽戏的发展与传承效果较好,主要因为有关部门对五禽戏进行大力推广,申请保护五禽戏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将五禽戏的理论知识投放到专业书籍之中,保护五禽戏有关的历史名胜、典籍及其传人。通过电视网络媒体,学术论坛
期刊
摘要:在消费升级的视域下,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国民对体育差异化、扩大化、多元化的需求,整合社会资源,也为促使行政型政转变为服务型、发展型政府转变,安徽省政府通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以实现更好满足国民公共体育需求,提升政府服务力的目标。本文以安微省为例,通过阐述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必要性,以及在购买构成中所存在的风险,提出应对公共体育服务购买风险的具体防
期刊
摘要: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创新经济管理模式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纵观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实践开展现状可知,其中仍存在诸问题,极大的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简要论述了知识经济体系的核心理念与践行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的实际意义,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知识经济;经济管理模式;创新;改进策略  创新经济管理模式对企业内部体制深化变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积极
期刊
摘要: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是党和国家实施文化惠民系列工程之一,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作为一项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本文探讨了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中如何做好电影放映工作, 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看好电影。  关键词: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电影放映;惠民工程;放映人员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一种服务基层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1998年提出,即在21世纪,在广大农村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