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方式之一,阅读量会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积累语言知识的过程。因此,作为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开始就要有计划地去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不管是课堂时间还是课后时间,要让学生有时间去阅读,有空间去阅读,有动力去阅读,使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阅读快乐,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日常习惯。本文主要探究阅读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问题;策略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还不是很高,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并未掌握有效的语文知识。因此,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有效性上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便显得十分必要。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思考空间不足。
阅读,不仅仅是师生与文本的交流,更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一个共享知识的行为,也是一个交流思维的过程。相较于日常对话来说,它的交流方式更加特殊,需要以一定的思考为支撑。这也便意味着,如果教师在引导阅读中过于主动,就会使学生的思考受限,导致信息和思维无法有效交换的情况出现,阻碍情感交流,最终使建立人格、培养素质的任务目标无法有效达成。
然而,在当前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在思考空间的给予上,大多数教师的做法都极不合适。一些教师往往为了节约课堂时间,缩短了学生的思考时间,导致他们在还没有进行深度思考时就不得不跟随教师的思维投入到新的阅读环节当中。甚至,一些教师根本没有为学生提供思考机会,而是盲目地进行情感灌输,导致出现学生对知识理解不到位、对情感感知不到位的情况,甚至导致他们出现抗拒阅读、抗拒学习语文知识的表现,这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大为不利的。
2.提问缺乏有效性。
想要实现有效思考,就必须提出合适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难度过高的问题极易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不利于他们的思考与学习,难以达成高效传递情感、培养素质的目标。同时,过于简单的问题虽然能使学生在回答时显得十分积极、活跃,却无法产生思考价值,对他们情感与思维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教师必须在阅读时注意提问的有效性。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出现教师提问过难或极易的情况,导致思考受限,造成阅读教学效率低下和核心素养培养无效的情况出现。
二、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1.加强小组合作开展阅读。
从生本教育理念角度来看,在以生为本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能够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在学习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挤出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来进行阅读。而实际上很多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便缺少了小组合作学习环节,教师将教学重心普遍放置于对学生的演讲式教学,完全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应有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无法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真正的人文性特征。因此笔者建议,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要能够关注小组合作阅读环节,既能够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又能够提高学生各自对阅读的理解能力,也能够使课堂教学效率变得更高,促进课堂活力的有效提升。这是因为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群体之间在阅读水平、理解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而作为教师,要能够合理利用这种差异来构建更为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方是教学重点,而不是完全忽略这些差异,正所谓因材施教。正是因为这种差异的存在,小组合作往往才会兼备更加综合、全面的合作探究能力。因此,在小组合作中,还要能够注重优化小组合作,要确保每一个小组都要有学习、阅读、理解等综合能力均比较强的学生坐镇担任小组长,在这样的学生带领下,小组其他成员才能够跟进一起成长。如此才能够提升每一位学生的集体参与感,最大化激发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活力,才能够更加主动、更具效率地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作用。
2.丰富学生阅读的方式。
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实现更为丰富的阅读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用活泼生动、声画并茂的阅读方式激起学生的看书热情。同时,教师不要局限于单一的授课方式,应善于改变和创新,善于挖掘和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授课方式。按照不同的文本类型,教会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如优美的记叙文、散文等要精读;科学的文章要精读;文章篇幅大的要选择泛读等。教师传授阅读方法应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时能独立掌握相应的阅读方式。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不单要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也要为他们将来的写作奠定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当前教师必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综合能力。
3.加强课后巩固。
课后巩固是教学活动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而言也是如此。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课后鞏固加强重视,安排合理的巩固计划,保证教学效果。首先,要设置一定的练习,检验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其次,要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地方进行针对性教学,加深学生的了解。最后,要持续性对知识进行复习,在2-3周时间内,要对教学过程的知识持续性复习。比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的时候,完成了基本的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然后,对于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教师结合课本再次讲解。最后,要对课文内容进行持续复习,每隔几节课,便可以对这篇课文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唤起学生记忆,加强掌握。
三、结语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师的激趣、教师的导读、教师的启发和指导。因此,我们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不断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从而促进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邓雯.妙笔生花—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随文练笔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47:268-269.
[2]赖小珍.小学中高段语文阅读拓展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9,12:74-75.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问题;策略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还不是很高,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并未掌握有效的语文知识。因此,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有效性上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便显得十分必要。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思考空间不足。
阅读,不仅仅是师生与文本的交流,更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一个共享知识的行为,也是一个交流思维的过程。相较于日常对话来说,它的交流方式更加特殊,需要以一定的思考为支撑。这也便意味着,如果教师在引导阅读中过于主动,就会使学生的思考受限,导致信息和思维无法有效交换的情况出现,阻碍情感交流,最终使建立人格、培养素质的任务目标无法有效达成。
然而,在当前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在思考空间的给予上,大多数教师的做法都极不合适。一些教师往往为了节约课堂时间,缩短了学生的思考时间,导致他们在还没有进行深度思考时就不得不跟随教师的思维投入到新的阅读环节当中。甚至,一些教师根本没有为学生提供思考机会,而是盲目地进行情感灌输,导致出现学生对知识理解不到位、对情感感知不到位的情况,甚至导致他们出现抗拒阅读、抗拒学习语文知识的表现,这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大为不利的。
2.提问缺乏有效性。
想要实现有效思考,就必须提出合适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难度过高的问题极易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不利于他们的思考与学习,难以达成高效传递情感、培养素质的目标。同时,过于简单的问题虽然能使学生在回答时显得十分积极、活跃,却无法产生思考价值,对他们情感与思维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教师必须在阅读时注意提问的有效性。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出现教师提问过难或极易的情况,导致思考受限,造成阅读教学效率低下和核心素养培养无效的情况出现。
二、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1.加强小组合作开展阅读。
从生本教育理念角度来看,在以生为本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能够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在学习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挤出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来进行阅读。而实际上很多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便缺少了小组合作学习环节,教师将教学重心普遍放置于对学生的演讲式教学,完全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应有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无法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真正的人文性特征。因此笔者建议,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要能够关注小组合作阅读环节,既能够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又能够提高学生各自对阅读的理解能力,也能够使课堂教学效率变得更高,促进课堂活力的有效提升。这是因为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群体之间在阅读水平、理解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而作为教师,要能够合理利用这种差异来构建更为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方是教学重点,而不是完全忽略这些差异,正所谓因材施教。正是因为这种差异的存在,小组合作往往才会兼备更加综合、全面的合作探究能力。因此,在小组合作中,还要能够注重优化小组合作,要确保每一个小组都要有学习、阅读、理解等综合能力均比较强的学生坐镇担任小组长,在这样的学生带领下,小组其他成员才能够跟进一起成长。如此才能够提升每一位学生的集体参与感,最大化激发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活力,才能够更加主动、更具效率地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作用。
2.丰富学生阅读的方式。
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实现更为丰富的阅读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用活泼生动、声画并茂的阅读方式激起学生的看书热情。同时,教师不要局限于单一的授课方式,应善于改变和创新,善于挖掘和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授课方式。按照不同的文本类型,教会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如优美的记叙文、散文等要精读;科学的文章要精读;文章篇幅大的要选择泛读等。教师传授阅读方法应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时能独立掌握相应的阅读方式。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不单要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也要为他们将来的写作奠定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当前教师必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综合能力。
3.加强课后巩固。
课后巩固是教学活动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而言也是如此。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课后鞏固加强重视,安排合理的巩固计划,保证教学效果。首先,要设置一定的练习,检验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其次,要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地方进行针对性教学,加深学生的了解。最后,要持续性对知识进行复习,在2-3周时间内,要对教学过程的知识持续性复习。比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的时候,完成了基本的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然后,对于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教师结合课本再次讲解。最后,要对课文内容进行持续复习,每隔几节课,便可以对这篇课文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唤起学生记忆,加强掌握。
三、结语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师的激趣、教师的导读、教师的启发和指导。因此,我们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不断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从而促进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邓雯.妙笔生花—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随文练笔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47:268-269.
[2]赖小珍.小学中高段语文阅读拓展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9,1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