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比较研究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xj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采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并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妇产科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对两组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及术后发生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性高、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比较研究
  子宫肌瘤通常在女性生殖器官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大约有25%的发病率,药物治疗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大多数还是需要通过手术治疗[1]。虽然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适应证比较广,可是术后康复时间长、创伤大。近几年来,逐渐引入了微创手术的概念,腹腔镜这种微创手术已经广泛开展,手术适应证慢慢扩大,越来越得到医生与患者的认可[2]。从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我院共收治50例子宫肌瘤患者,通过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年龄26-45岁,平均年龄(33.5±4.3)岁,患者均同意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对照组患者25例,年龄27-45岁,平均年龄(34.1±4.5)岁,平均病程(10.1±1.6)个月。1-3个肌瘤,平均直径(5.2±1.7)cm。研究组患者25例患者,年龄26-44岁,平均年龄(32.9±4.2)岁,平均病程(10.2±1.3)个月,1-3个肌瘤,平均直径(5.4±1.4)cm。两组病患在年龄、病程及病情等资料方面相比,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方法:采取常规开腹手术,病患采用平卧位,通过阻滞麻醉,选取肚脐下正中的纵行切口或横切口,进行逐层开腹,将把子宫拉至手术切口外,再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研究组方法:膀胱截石位为病患手术体位,联合阻滞进行麻醉,满意后开始常规消毒,安放举宫器。在脐孔处进行穿刺于腹腔内注入CO2,压力维持在12mmHg以下。套管由脐孔进入,将腹腔镜置入,观察盆腔状况,按需要于下腹部左右分别穿刺一点,将器械插入进行操作。在20ml生理盐水中加入垂体后叶素6U注于肌瘤包膜,在肌瘤突起处利用双极电钳浆膜电凝、切开,将浆膜层、肌层、肌瘤包膜逐层切开,使肌瘤暴露,借助抓钳牵拉肌瘤,使肌瘤完整剥出,最后用可吸收肠线缝合创面。术中估计出血量的方法:选择纱布进行称重,从而计算术中出血量。
  1.3效果评价
   综合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等指标评价手术的疗效,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排气时间越短、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越少,并发症发生率越低,表明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通过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患术中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但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病患术中情况的比较
  2.2 两组病患术后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病患术后住院天数、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但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病患术后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处于生育期妇女的子宫被切除而且失去生育能力其主要原因是子宫肌瘤。药物保守这种治疗可以免除手术,可是需要长期用药,同时此药物可导致性激素代谢异常,但停药又容易复发[3]。1844年,在美国有学者成功进行了全球首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可是由于手术并发症,如肠梗阻、感染、出血等发生率较高,创伤较大,出血和感染发生的几率较高,直到20世纪中期,随着控制感染、出血等技术的发展,该手术便慢慢得到广泛应用。
  近几年,伴随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因具备疼痛轻、创伤小、切口美观、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青睐,使其快速推广[4]。在妇科手术中,传统的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也渐渐发展到腹腔镜手术[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发生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因腹腔镜手术免去了开腹、关腹步骤,同时气腹使手术视野暴露较开腹手术更开阔,进一步使术中出血量减少。数目超过4的宫颈肌瘤、瘤体直径大于9cm的壁间肌瘤,是腹腔镜剥除手术的禁忌证[6]。本研究均选择的是肌瘤数目小于4、单个肌瘤直径小于8.0cm,说明只要将手术适应证把握好,便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另外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可能和腹腔镜医师的操作技术与临床经验有关,特别是腹腔镜下缝合技术。故以后更应规范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相关操作,缩短手术时间。虽然研究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但因腹腔镜价格相对较高,使手术成本增加,从而提高了住院费用,目前腹腔镜手术在基层医院的开展还受到限制,但伴随我国医疗保险的完善及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相信腹腔镜手术的普及率将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目前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虽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只要把握好手术的禁忌证和适应证,选取适合的患者,熟练掌握该术式技巧,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还是保留子宫较为安全的一种方法,具有易操作、微创、康复快及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 梁志. 子宫肌瘤的治疗现状[J]. 吉林医学,2012,33(7):1464-1465.
  [2] 李健. 在腹腔镜下子进行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J]. 求医问药,2013,12( 5):72-73.
  [3] 藏瑞琴. 腹腔镜手术在妇产科疾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12, 14(29):99-100.
  [4] 张月梅.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88例临床分析[J]. 中外健康文摘,2012,09( 25):220.
  [5] 张瑞,汪涛.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分析[J]. 四川医学,2012,33( 06):954 -956.
  [6] 赵灵芝.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比较[J]. 中国社区医师,2011,l3( 14):97.
其他文献
摘要:越鞠丸是治疗郁证的代表方剂,最早出现于《丹溪心法·卷三·六郁五十二》中:“越鞠丸,解诸郁。”方由苍术、香附,川芎,神曲,栀子五药组成,主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作者在临床上常将此方加味应用于肝病取得较好的疗效。  关键字:越鞠丸;肝病  慢性肝炎大多由HBV或HCV感染迁延日久而成,此系传染性疾病,受现代医疗水平的限制尚无特效疗法可以痊愈[1]。从中医来说,属中医胁痛、黄疸、积聚等范畴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50例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儿童,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接种儿童各125例。对照组儿童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儿童行优质护理,对两组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依从性以及接种儿童家属满意程度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观察组儿童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
期刊
摘要: 叶黄素属类胡萝卜素,因其具有保护视觉、抗氧化、抗癌等作用而获得广泛关注。本文从叶黄素的结构、性状、药学功效、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叶黄素 食物色素 药学功效  Abstract :Xanthophyll is one of the carotenoid pigments. The recent researches have found that thexant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双胸管引流在老年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例老年性气胸应用双胸管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19例老年性气胸病人均临床治愈。结论:双胸管引流选择性地应用于治疗老年性气胸,可以显著提高疗效。  关键词:双胸管引流 治疗 老年性气胸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渐加快,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在老年人中很常见,这类病人往往同时合并有严重的心肺疾病及其他的基础疾
期刊
摘要:目的:四种铋剂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有效性和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幽门螺杆菌患者,将其分为4组,每组各25例,分别为LBAM(兰索拉唑30mg+果胶铋0.2g +阿莫西林1.0g+甲硝唑0.4g,bid),LBAC(兰索拉唑30mg+果胶铋0.2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0.5g,bid),LBCM(兰索拉唑30mg+果胶铋0.2g+克拉霉素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镜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内镜下进行止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一般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为71.7%,两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并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替加氟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10例消化道肿瘤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化疗组采用化疗治疗,治疗组采用替加氟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化疗组总有效率为72.7%,治疗组为94.6%,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X2=9.57,P<0.01);经治疗,两组患者恶性呕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式健康教育对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给予强化式健康教育。结果:强化式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显著差异,P<0.05,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结论:强化式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了再发作率  关键词:强化式健康教育 农村
期刊
摘要:微生物检验是现代临床中最佳的感染疾病诊断方法,适用于多数感染疾病的诊断,就我国各级医院临床微生物的检验工作现状来看,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尽快解决和处理。临床生物检验工作常受到多种主观及客观因素影响,所涉及的实际问题常常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微生物检验质量管理中应始终秉持多举并行的观念,并落到实处,才能完成预期目标。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临床;现状;思考  疾病预防控制是通过对伤害、残疾、疾病加以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乌司他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实施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胰腺水肿消失时间、首次主动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