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教师就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少教多学,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生长智慧,创造奇迹。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 课堂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中心,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搞包办代替,这种教学关系使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不能得到培养和发挥,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怎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学潜能呢?
实践证明,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改变了以往外在性、被动性、依赖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才会有显著的教学成果。新课程实施以来,在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和生本教育理念的导向下,在民主、科学、开放的课程平台上,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要求下,课堂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形成和构建了一种体现素质教育精神、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文化。
“少教多学”是就教学要求和教学效果而言的。很多教师也抱怨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越来越不知该怎么教了,到底是什么让教学走进了误区?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我认为,应该打破传统的灌输和接受模式,把教学重心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移,“教”为“学”服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把课堂还给学生,我觉得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
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教育、获得知识的权利,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应面对全班学生,通过学生质疑、合作、探究、讨论等形式来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教师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按自己的喜好对学生实行有偏向性的教学。比如在课堂里,不要总是提问那几个自己认为较好的学生,而应该面向全班学生,关注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要让他们也有发言的机会。要关注个体差异,切忌”齐步走”,教师要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激情,尽量不要让任何一位学生掉队。
二、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
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科学地安排时间。教师的引导和授课,与学生自学、质疑、讨论、发言的时间要适当,要尽量把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去思考、解惑、答疑,严防教师包办代替,避免满堂灌。另外,教师要不断盘活课堂教学形式。如教学《羚羊木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展示自己。第一课时:进行分角色朗读,由七位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角色,即“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万芳妈和旁白。告诉学生,朗读时要把握好人物身份和性格特点,注意语音、语调和肢体语言。
三、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如教学《陋室铭》一课时,笔者在探究课文内容这个环节中设计了五个问题:1. 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作者是如何引出的?2.作者是如何描写陋室环境的?3.找出陋室不陋的句子,并概括陋室主人交往和生活的特点。4.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陋室不陋的?5.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托何物?言何志?表达了怎样的情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梳理,然后全班交流,最终完成了预设目标。这样做既把时间和空间还给了学生,又从本质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各抒己见、主动质疑、交流思想、增广见识。
四、构建全新的语文课堂
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让课堂成为获得知识的最佳场所,一定要努力改革过去那种刻板式的、你教我听的陈旧教学模式。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重点做好以下几个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对话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五、尊重学生,关注学生
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活力、有尊严的生命个体,这就要求教师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对成长的期待,以强烈的责任感帮助学生构建完美的人生。这一点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充满自信、快乐从容,面对行云流水般的听课者,他们毫不羞涩,“旁若无人”,各种教学活动依然井然有序。由于大胆的尝试,才唤醒了学生沉睡的心灵,才让课堂变成了艺术的殿堂,才让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最终使学生愿学、乐学。
六、加强课后反思与研究
每堂课下来,教师要多反思,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想一想这堂课为什么要这样上、这样上好在哪里、学生为什么对这堂课感兴趣。久而久之,一定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和风格。
教师只有在反思、思考、研究中,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当然,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点拨引领,离不开教师的宏观调控。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为学生创造学习的空间、提供展示的机会、搭建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变成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 课堂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中心,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搞包办代替,这种教学关系使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不能得到培养和发挥,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怎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学潜能呢?
实践证明,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改变了以往外在性、被动性、依赖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才会有显著的教学成果。新课程实施以来,在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和生本教育理念的导向下,在民主、科学、开放的课程平台上,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要求下,课堂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形成和构建了一种体现素质教育精神、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文化。
“少教多学”是就教学要求和教学效果而言的。很多教师也抱怨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越来越不知该怎么教了,到底是什么让教学走进了误区?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我认为,应该打破传统的灌输和接受模式,把教学重心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移,“教”为“学”服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把课堂还给学生,我觉得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
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教育、获得知识的权利,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应面对全班学生,通过学生质疑、合作、探究、讨论等形式来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教师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按自己的喜好对学生实行有偏向性的教学。比如在课堂里,不要总是提问那几个自己认为较好的学生,而应该面向全班学生,关注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要让他们也有发言的机会。要关注个体差异,切忌”齐步走”,教师要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激情,尽量不要让任何一位学生掉队。
二、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
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科学地安排时间。教师的引导和授课,与学生自学、质疑、讨论、发言的时间要适当,要尽量把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去思考、解惑、答疑,严防教师包办代替,避免满堂灌。另外,教师要不断盘活课堂教学形式。如教学《羚羊木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展示自己。第一课时:进行分角色朗读,由七位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角色,即“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万芳妈和旁白。告诉学生,朗读时要把握好人物身份和性格特点,注意语音、语调和肢体语言。
三、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如教学《陋室铭》一课时,笔者在探究课文内容这个环节中设计了五个问题:1. 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作者是如何引出的?2.作者是如何描写陋室环境的?3.找出陋室不陋的句子,并概括陋室主人交往和生活的特点。4.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陋室不陋的?5.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托何物?言何志?表达了怎样的情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梳理,然后全班交流,最终完成了预设目标。这样做既把时间和空间还给了学生,又从本质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各抒己见、主动质疑、交流思想、增广见识。
四、构建全新的语文课堂
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让课堂成为获得知识的最佳场所,一定要努力改革过去那种刻板式的、你教我听的陈旧教学模式。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重点做好以下几个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对话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五、尊重学生,关注学生
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活力、有尊严的生命个体,这就要求教师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对成长的期待,以强烈的责任感帮助学生构建完美的人生。这一点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充满自信、快乐从容,面对行云流水般的听课者,他们毫不羞涩,“旁若无人”,各种教学活动依然井然有序。由于大胆的尝试,才唤醒了学生沉睡的心灵,才让课堂变成了艺术的殿堂,才让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最终使学生愿学、乐学。
六、加强课后反思与研究
每堂课下来,教师要多反思,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想一想这堂课为什么要这样上、这样上好在哪里、学生为什么对这堂课感兴趣。久而久之,一定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和风格。
教师只有在反思、思考、研究中,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当然,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点拨引领,离不开教师的宏观调控。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为学生创造学习的空间、提供展示的机会、搭建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变成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