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言意融通中的“言”就是语言表达的意思,即体现文本本身的魅力和学生自身的语用能力。“意”是内容意境,即文本的意境、情感、思想和学生的理解、体悟、感受等。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自身的知识经验对文本进行解读,走进文本深处,进行言语的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实现言意的转换,让言与意融通,即达到言意互补、互转,最终把人文熏陶和言语实践融为一体。
下面以苏教版第九册第26课《清平乐·村居》为例,探寻田园词教学中,引导学生言意融通的策略。
一、释题激趣,构建言意融通的基础
词的教学,要达到一种言意融通的意境,其前提即为学生兴趣的激发,只有当师生迅速融入“词心”,才能真正领略言词之美。因此,词教学的第一步,应努力创设情境,在激趣上做足功夫。
教学中,在文本导入时教师完全可以将作者的另一首词《破阵子》引入本节。出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师引读,然后让学生听一段描绘古战场的音乐,引导学生分享听后的感受。再听一段舒缓的江南丝竹,让学生分析解读这段音乐可以是哪个词牌名。这样借助节奏、情境截然不同的两段音乐,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感受不同词牌的不同风格,理解了词牌名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字数、韵脚、平仄都会因词牌名的不同而不同。
在释题的过程中,对于“居”这个字,教师可以运用课件出示“居”的演变过程,让学生说说由此想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想到了房子,有的学生说想到了安居乐业等。一个汉字起源的探寻激起了千层浪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魅力,更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中当提到“村”时,让学生说说农村孩子熟知的乡村景色,说说描写乡村的诗词,学生的话匣子被打开了,仿佛找到自己的影子,为调动学生表达的欲望做好铺垫。
二、诵词明义,解开言意融通的密码
宋词作为我国古典 文化的里程碑式的精粹,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但由于宋词在遣词用语上的形式独特及其本身深奥的含义、优美的韵味,学生很难理解。再加上该词所描绘的意境,对小学生而言,显得遥远而陌生。因而,在词义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障碍。
那么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呢?文字本身只是一个个符号,学生读懂它们需要译码,从中获得文字的意义。古人学诗词注重诵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看来,诵读是理解词义的最好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宋词简短精炼,风格明朗,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节奏鲜明,具有悦耳的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耐人寻味。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对词中形象、词中情味、词中语言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解放思想,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只要学生真正进入角色,身临其境,与词中情、词中景、词中人沟通,可以模仿古人摇头晃脑诵读,可以模仿古人手舞足蹈诵读,可以打着节拍诵读……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读得委婉含蓄,可以读得激情澎湃。
诵读中,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学生能读得与词意、词情、词境合拍,读出语言的味道,读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就行,这是真正尊重学生自主行为的表现。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让他们学得愉快就行。一次次形式不一、富有创造力的诵读,学生很快地准确记住了词的内容,品味了词独有的韵律之美。
三、抓点入情,打开言意融通的大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词人选取了典型的细节画面,教师围绕“醉”字这个词眼展开教学,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哪些画面让你沉醉?学生很快就找出了最具代表性的三幅图画:茅檐青草图、翁媪相媚图、三子各司其职图。对于这三幅图的教学分别采用以下处理方式:
1.出示茅檐青草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者由此想到哪些诗歌。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积极的思考,将自己的所学、积累进行了链接、创造,提高了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2.听一听、说一说吴侬软语。想象一下翁媪相媚好的情景,让学生说说他们可能在说些什么?然后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表演时教师及时进行指导。指导学生注意夫妻俩说话时要柔和亲切,互相打趣取乐。最后让学生明白翁媪之“醉”,不仅在酒、在景,更在三个可爱的儿子及这美好的生活。
3.出示三子各司其职图。翁媪的三个儿子各司其职:“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说一说、辩一辩你最喜欢哪个儿子,为什么?一场激辩,是思维的碰撞,是情感的碰撞,是人生观、价值观的碰撞。
四、转换入境,步入言意融通的殿堂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词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用来表现自己的个性色彩、表现自己的希冀和追求、抒发自己的感情。我们在教学中就是要不断追求文本中蕴含的意境核心,即真挚感情、真实形象和真切语言三个维度。
由此可以看出,情是有语文味的重要元素。有语文味的语文,要求读者要入情,与作者共鸣,即“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真正做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才能真正学会“表达”。只有此情此景真的触动了作者,才能使作者产生情感、想法,甚至思想。因而,入情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悟的过程,一个再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是读者的全身心参与。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充分展示了乡村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人们平和无忧的生活画卷。词人所表达出来的情感,许多学生是不能够轻易体会的。此时,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教师做记者,学生当老翁。教师随机采访学生:“老人家,你家这么多人就住在这茅屋里,冬天来了,你们怎么过?你们为什么还总是笑容满面呢?”經过这一环节,学生感受到那种茅屋虽小,我住觉宽,为精神的富有而乐得超脱的情怀。
接着让学生再来读一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思考:如果此时你就是词人,你为何而醉?在《清平乐·村居》中你又是为何而“醉”?学生自主进入情境,仿佛自己就是词人,在不同身份的对比中学生发现,作者那种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得出结论:作者“醉在村居”,这才是所有人的精神家园。最后,学生伴着音乐《明月几时有》一起吟唱《清平乐·村居》,这时,学生的整个身心皆沉浸在词的意境之中,我即词人,词人即我,物我两相忘。
“语文老师应该带领学生亲近语言,亲密语言,亲爱语言。”田园词的教学,就要从语言入手,经由“言(语言)—象(意象)—意(意境)”的路径,走进词的深处,走进作者情感的深处,把握其情感和意境,在这种螺旋上升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英雄小学)
(责任编辑 张 妤)
下面以苏教版第九册第26课《清平乐·村居》为例,探寻田园词教学中,引导学生言意融通的策略。
一、释题激趣,构建言意融通的基础
词的教学,要达到一种言意融通的意境,其前提即为学生兴趣的激发,只有当师生迅速融入“词心”,才能真正领略言词之美。因此,词教学的第一步,应努力创设情境,在激趣上做足功夫。
教学中,在文本导入时教师完全可以将作者的另一首词《破阵子》引入本节。出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师引读,然后让学生听一段描绘古战场的音乐,引导学生分享听后的感受。再听一段舒缓的江南丝竹,让学生分析解读这段音乐可以是哪个词牌名。这样借助节奏、情境截然不同的两段音乐,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感受不同词牌的不同风格,理解了词牌名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字数、韵脚、平仄都会因词牌名的不同而不同。
在释题的过程中,对于“居”这个字,教师可以运用课件出示“居”的演变过程,让学生说说由此想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想到了房子,有的学生说想到了安居乐业等。一个汉字起源的探寻激起了千层浪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魅力,更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中当提到“村”时,让学生说说农村孩子熟知的乡村景色,说说描写乡村的诗词,学生的话匣子被打开了,仿佛找到自己的影子,为调动学生表达的欲望做好铺垫。
二、诵词明义,解开言意融通的密码
宋词作为我国古典 文化的里程碑式的精粹,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但由于宋词在遣词用语上的形式独特及其本身深奥的含义、优美的韵味,学生很难理解。再加上该词所描绘的意境,对小学生而言,显得遥远而陌生。因而,在词义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障碍。
那么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呢?文字本身只是一个个符号,学生读懂它们需要译码,从中获得文字的意义。古人学诗词注重诵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看来,诵读是理解词义的最好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宋词简短精炼,风格明朗,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节奏鲜明,具有悦耳的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耐人寻味。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对词中形象、词中情味、词中语言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解放思想,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只要学生真正进入角色,身临其境,与词中情、词中景、词中人沟通,可以模仿古人摇头晃脑诵读,可以模仿古人手舞足蹈诵读,可以打着节拍诵读……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读得委婉含蓄,可以读得激情澎湃。
诵读中,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学生能读得与词意、词情、词境合拍,读出语言的味道,读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就行,这是真正尊重学生自主行为的表现。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让他们学得愉快就行。一次次形式不一、富有创造力的诵读,学生很快地准确记住了词的内容,品味了词独有的韵律之美。
三、抓点入情,打开言意融通的大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词人选取了典型的细节画面,教师围绕“醉”字这个词眼展开教学,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哪些画面让你沉醉?学生很快就找出了最具代表性的三幅图画:茅檐青草图、翁媪相媚图、三子各司其职图。对于这三幅图的教学分别采用以下处理方式:
1.出示茅檐青草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者由此想到哪些诗歌。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积极的思考,将自己的所学、积累进行了链接、创造,提高了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2.听一听、说一说吴侬软语。想象一下翁媪相媚好的情景,让学生说说他们可能在说些什么?然后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表演时教师及时进行指导。指导学生注意夫妻俩说话时要柔和亲切,互相打趣取乐。最后让学生明白翁媪之“醉”,不仅在酒、在景,更在三个可爱的儿子及这美好的生活。
3.出示三子各司其职图。翁媪的三个儿子各司其职:“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说一说、辩一辩你最喜欢哪个儿子,为什么?一场激辩,是思维的碰撞,是情感的碰撞,是人生观、价值观的碰撞。
四、转换入境,步入言意融通的殿堂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词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用来表现自己的个性色彩、表现自己的希冀和追求、抒发自己的感情。我们在教学中就是要不断追求文本中蕴含的意境核心,即真挚感情、真实形象和真切语言三个维度。
由此可以看出,情是有语文味的重要元素。有语文味的语文,要求读者要入情,与作者共鸣,即“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真正做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才能真正学会“表达”。只有此情此景真的触动了作者,才能使作者产生情感、想法,甚至思想。因而,入情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悟的过程,一个再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是读者的全身心参与。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充分展示了乡村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人们平和无忧的生活画卷。词人所表达出来的情感,许多学生是不能够轻易体会的。此时,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教师做记者,学生当老翁。教师随机采访学生:“老人家,你家这么多人就住在这茅屋里,冬天来了,你们怎么过?你们为什么还总是笑容满面呢?”經过这一环节,学生感受到那种茅屋虽小,我住觉宽,为精神的富有而乐得超脱的情怀。
接着让学生再来读一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思考:如果此时你就是词人,你为何而醉?在《清平乐·村居》中你又是为何而“醉”?学生自主进入情境,仿佛自己就是词人,在不同身份的对比中学生发现,作者那种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得出结论:作者“醉在村居”,这才是所有人的精神家园。最后,学生伴着音乐《明月几时有》一起吟唱《清平乐·村居》,这时,学生的整个身心皆沉浸在词的意境之中,我即词人,词人即我,物我两相忘。
“语文老师应该带领学生亲近语言,亲密语言,亲爱语言。”田园词的教学,就要从语言入手,经由“言(语言)—象(意象)—意(意境)”的路径,走进词的深处,走进作者情感的深处,把握其情感和意境,在这种螺旋上升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英雄小学)
(责任编辑 张 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