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智慧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2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细节是指教学中的一些细小的教学片断。细节是理念的具体化,对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细节,精彩的细节成就智慧的课堂。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课堂,大的框架要粗线条,小的细节要细线描画。教学中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整体构思与设计,而是过程细节的处理。”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应如何重视、捕捉甚至处理好那些有益于语文教学的每一个教学细节,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智慧呢?下面我用几个教学案例,具体谈谈其操作的有效途径。
  一、着眼细节,让学生的思维更缜密
  《项脊轩记》是明代归有光的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怀的散文名作。这篇文章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教师在讲授该课时可以从细节引导入手:桐城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姚鼐曾这样评价归有光的散文:“震川之文,每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如何理解这句话呢?这句话是说归有光善于选择平常小事、平凡场景,用平淡的语言来表现情感,文章风格少雕饰,尚自然,少约束,尚闲散。“不要紧之题”,是指题材,即文章的写作内容,具体到本文就是平常的生活琐事、平凡的生活场景;“不要紧之语”就是语言,指文章的用词用句。下面我来读一遍文章,同学们边听边体会,看看我们能不能发现一些富有表现力的“不要紧之题”和“不要紧之语”。一定要用心体会,并在文中圈点勾画。接下来师生共同品评的语言有:“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个教学细节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对话体现了阅读的探究性。这篇脍炙人口的文言文,自问世以后就被人们称道。在教学细节设计时,教师先引用清代姚鼐评价归有光的散文的话为依据,让学生圈点勾画课文,进行印证。学生必然以演绎推理的思路进行阅读,思考问题,进行探究,求得破解;其次,这个教学细节设计体现出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紧紧抓住“语言”这个“牛鼻子”,让学生朗读语言,理解语言,感悟语言,升华情感。如对“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的品评,有的老师在教学时,可能只是将其作为叙述句子一带而过,要引导学生讨论并认识到这三个短句的镜头感很强,把分家后的混乱嘈杂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层理解。教师再引导说,读这个句子的时候,你能不能想象到作者面对这种场景,是一种怎样的表情?这是第二层导向理解,由文字到情感。又如对“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这句语言,教师先从整体上引导学生把握句子的内容和情感:作者对家道衰败没落的现实,又怨恨,又无奈,只能在客观的记述中抒发深长的感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一层认识,说:你觉得这个句子中的哪个词最富表现力?师生讨论后认为:由“篱”到“墙”表现了情感的隔膜越来越大,于是,句尾的一个“矣”字,像一声叹息,表现出了作者的无奈与悲凉。这样的设计,体现出了语文教学细节的魅力,着眼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尤其是对“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的品评,这几句话没有一个字言及思念,但思念之情却表现得深挚动人。妻子死后,这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就是归有光寄托和倾诉的情感惟一对象了,此时,树就是妻子的化身,睹物思人。教师再适时地点出苏轼悼念亡妻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形成课堂教学中的链接,这种链接,有“四得”。“得体”:由文句到词句,相互照应,得完备之体;“得意”:文意是悼亡,词意也是悼亡;“得情”:文意表达了怀妻之情,词意亦是;“得境”:品评文句形成了几多哀愁几多相思几多离苦的意境,再拿词句来吟诵,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充满智慧的课堂。
  二、珍视细节,让课堂教学更高效
  特级教师张齐华说:“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不在乎环节的多与少,而是能不能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最充分的利用。”能充分珍视教学细节会让课堂教学更高效。讲授《巴尔扎克葬词》一课时教师先展示课件:罗丹的雕塑《巴尔扎克》,然后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所有给巴尔扎克的称谓词,然后再请学生挑一个最合适的称谓给巴尔扎克,并说明理由。学生有的挑“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有的挑“哲学家”、“思想家”,有的挑“诗人”、“天才”,还有的挑“精神统治者”。这时,教师再请学生们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或改编、自创一句话作为给巴尔扎克的献词。教师也给出两句话作为示例:“你是承受苦难、净化灵魂的大丈夫。”“你走了,人间喜剧依旧没有落幕。”
  这一教学细节有以下三个作用:第一,构建了丰富的知识空间。这个细节设计分两个空间层次,第一层次是让学生找称谓,说理由;第二层次是让学生找句话,再改创。第二,两个层次之间有着内在的知识联系。挑称谓也好,找赞词也好,都立足于文本,从文本出发,让学生“披文入情”,体现出两个问题的“同源性”。问题的核心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巴尔扎克人格的崇高和精神的伟大,深刻理解巴尔扎克的辞世所带来的深远影响。第三,在于细节设计的生成性。学生对“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哲学家”、“思想家”、“诗人”、“天才”、“精神统治者”这些称谓的独特的个性化的理解,说明学生联系了自己的阅读经验,扩大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具有一定的动态生成性。学生在根据自己感悟最深的一句话改编或自创献词时,有的说:“巴尔扎克是一座令人们思考活着的真义的人生坐标”,有的说:“巴尔扎克是一个比武力统治者更伟大的精神统治者”。这些都说明,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特定的问题提示作出思索,用语言表达出来,既有着语言生成,又有着精神的享受,还有着思想的收获,这就成就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个充满智慧的高中语文课堂必然有着细节的设计,在细节设计中体现出语言点的捕捉,体现出语言意识的萌发,体现出语言文化底蕴的结合,体现出语言美善相谐的熏陶,体现出语言素养的提升,课堂上就不止是青春的热情。精彩的教学细节不仅可以使教学过程具体、丰富而充实,而且可以使教学过程充满诗意和灵动,充满智慧和创造。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有效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从关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开始。
  [作者通联:江苏盐城中学]
其他文献
语文教师最大的困惑或许不是“怎么教”,而是“教什么”,因为语文是个无物之物。随便翻一下各科的教科书、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就会让人奇怪,别的学科都规定有具体的教学内容,要教什么考什么都是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可是独独语文却没有确定的教学内容,只有些大而无当、空虚浮华的目标与要求,让人越看越迷茫。“教学内容的确定性”这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却成了语文的最大问题,更可以说是语文的致命伤,使得语文教学成了无米之炊。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如何进行写作教学的有效升级是诸多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课题。要追求教学实践“有效”,首先要保证其知识的“有效”。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的知识是混乱的,甚至是错误的。“传授什么样知识,怎样传授知识的问题并没有解决。”①这样去追求“有效”,近乎于缘木求鱼,这也许是写作教学效果长期低迷甚而越来越差的一个原因。  一般而言,“知识”可以分为三种:陈述性知识、
在当前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主张师生平等对话的背景下。教师教学用语尤其要仔细斟酌,不断向人性化、文明化、平等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但我们在日常听课时,常常能发现许多不和谐的教学用语在课堂上响起。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低俗    [例1]  一位青年教师正在上《孔雀东南飞》,该教师在分析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生死爱情时,一时心血来潮,讲出了这样一句话:“刘兰芝是一位贤淑、能干、痴情的靓女
“我不喜欢自己身上的什么?”看到这个题目,何涛毫不犹豫地写下了“暴躁”两个字。和许多同学一样,进入青春期后何涛脾气变了,容易情绪化,为小事发怒,任班干时同学意见与自己稍有不和便大发雷霆,伤害了不少关心他的同学和朋友。发完脾气后,何涛也总是悔恨不已,可当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每当有同学问:“怎样才能让自己不生气呢?”我的回答是不可能。先别吃惊,请你想一想,这个世界上有从不生气的人吗?没有是吧。在生
孙犁的《亡人逸事》(苏教版必修二)是一篇悼亡之作,作者只是选择了“一些不太使人伤感的片段”连缀成文,语不艰深,看起来有些“轻描淡写”,学生理解起来也似乎没有障碍。但是面对这“自然、平易、冲淡、沉稳”①的文章,高一的学生却不能入境,难以理解孙犁对妻子的一腔深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要交给学生几把“钥匙”,用这几把“钥匙”来解读课文。   钥匙一:交代写作背景   孙犁夫妇1929年结婚,妻子
攀岩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欧洲,是从登山活动中派生而来的一项运动。攀爬悬崖峭壁相对于登高山来说更富有刺激性和挑战性,所以攀岩作为一项独立的、被广大年轻人所喜爱的运动,迅速在全世界普及开来。  攀岩是勇者的游戏,是超人的运动。勇士们在陡直的岩壁上瞬间的触点、角度的变换,无不是力量与智慧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难能可贵的男子汉气概!  怎么样,想不想做个峭壁上的芭蕾舞者?什么,跃跃欲试了?别急,先跟阿诺一起
题目:在120米的直道上,从距离起点3米处开始,依次重复地插上红、黄、紫、蓝四种颜色的彩旗。相邻的两面彩旗均间隔3米。问距离起点87米的地方补插彩旗。如插,该插那种颜色的旗? (答案:红旗)  房间里电灯突然熄灭:保险丝烧断了。我点燃了书桌里备用的两支蜡烛,在蜡烛光下继续做我的事,直到电灯修好。  第二天,需要确定昨晚断电共有多长时间。我当时没有注意断电开始的时刻,也没有注意是什么时候来的电。我
能烘干衣服的折叠衣架  Skrillex便携折叠干衣机和其他烘干机不同,它巧妙利用了衣服本身成为风罩,所以自身体积可缩小成衣架,便于携带。瀑布式风幕从内而外循环烘干,均匀不留死角。三段肩宽可调节,衣物大小无限制,即挂即烘,2小时快速干衣。35℃~60℃恒温,可以达到烘干纤维表面水分,保留内芯适量滋润,衣物弹软棉柔,不过干过硬的护衣目的。烘干完成,它还会释放30秒冷风,为自身降温,同时起到呵护衣物的
余映潮在通向名师之路上一直是一位很勤奋的人,他说:“名师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或自设的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细数余老师成名之路的点点滴滴,除了勤奋,创新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华罗庚说:“在寻求真理的长征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余老师便是在勤奋的学习中,敢于创新,大胆创新,越重山、跨峻岭的人,“板块式”教学思路,“读写结合”式教学思路设计,美
访问者:姜红伟  受访人:高 翔  问: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答:20世纪80年代的确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一个黄金时代,也可以被看成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上个世纪80年代正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期,一个封闭禁锢的时代结束了,中国又重新回到了正常世界的怀抱,窗口缓缓打开,外部世界的五光十色让人有点炫目,激发了人们内心压抑已久的激情。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