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基本任务的意见》,第一次出现“核心素养”一词,目前我国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表述最为权 威的是最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表述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歌是最美的语言,同时,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抓好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将古诗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几个关键词是:领悟内容、体验情感、展开想象、品味语言。
然而,细观现今的古诗词课堂教学,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仍有不少的教师将古诗词的教学等同于词语解释,甚至逐字逐句地将古诗词翻译为白话文,过分重视串讲工作, 将古诗词诗情画意的感觉忽略,生搬硬套解析诗词,讲评内容,没有创设教学情境。忽略了意会过程,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性教育。古诗词教学要立足在学生阅读、生活的支点上;古诗词教学不但要“解”更需要“嚼”;需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古诗词融合了灵性和内涵,协调了情感之美,单个句子绝不能完整体现,所以教师要信任学生,应多让学生放手读,从诗的意象入手,鼓励其发展创造性思维,构建起自身的诗意课堂。
钱正权老师在《诗情行走在意境中》一文中,特别强调“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走进古诗词的意境”。中国古典诗词言约意丰,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面,是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刘正生老师在《弹好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四重奏”》中指出我们的教学方式要从“教的活动”走向“学的活动”。多年以来,教为主的课堂司空见惯,教的活动几乎成了课堂的主旋律。它之所以能长期存在是原由的,比如说,教师“教的活动”有完整、丰富、多样等特点,而学生“学的活动”比较零散、机械、单调,不好把控,很难形成结构。但这种教学方式最大弊端是,学生“学的活动”太少,很多应该学的内容没学到;教学过程的推进主要依靠师生牵引,学生的自学、思考、探究无法落实。核心素养下的阅读课堂教学要从以“教的活动”为基点,转向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目标直指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要以“学习活动的设计、展开与落实”为切入点和抓手——备课重点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应该是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行为不是配合教师的提问,而是组织展开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由重教到重学的转变,学习活动将逐渐成为教师课堂的主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从而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同时课堂评价要从“结果评价”走向“过程性评价”
依据以上理念,我在设计教科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屋《古诗三首》时,改变解释字意和句意来学习和背诵古诗的枯燥教学方法,转为设置古诗故事了解诗意,采用“一字生辉”的方式,抓重点字体会诗意,指导朗读,反复诵读。采取“一带二”的方式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最后在适当的语境中运用诗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其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抓重点词语,品味古诗内涵,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2.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3.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诗意,培养想象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解决学生在预习中未解决的字音和字义的问题。
二、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播放课件(古诗故事)。
2.齐读两句千古名句。
3.设置“一字生辉”的游戏(播放课件)。如果让你在一句或两句诗中圈出一个字来表现王维此刻的心情,你会圈哪几个字?同桌可以互相研究。(预设:独、客、倍、亲、遥、插、少……)
4.指名回答并读诗句(教师选字板书)。
5.抓住重点字读诗,体会读意。
三、分组自学《游子吟》和《别母》。
1.课件出示自学任务:
(1)根据你所理解的诗意想象画面,创编古诗故事。
(2)“一字生辉”游戏。在每一句或两句中圈出一个最能体现诗意的字,说明理由,再朗誦一番,小组合作。
(每个小组探究学习一首古诗,小组长负责分配学习任务,组织讨论学习,检验学习结果,确定汇报人员并组织汇报。)
2.给小组发放卡片,准备在上面写出所选的字。每个小组研究一首喜爱的古诗。
3.小组探究学习,教师巡视。
四、汇报学习情况(教师适时订正或评论):
A《游子吟》:
组长带领汇报员进行汇报:
1.汇报员说古诗故事(如果汇报故事内容不够精彩,由教师配乐说古诗故事进行引导,再由下一组汇报员说古诗故事;如果效果好就继续进行下一步。)
2.汇报“一字生辉”,说明理由,再把写的生字卡片粘贴在黑板上。 (预设:慈、线、游、衣、密、缝、恐、迟、寸、心、三、晖……)
3.教师总结。
B《别母》:
组长带领汇报员进行汇报:
1.汇报员说古诗故事。
2.汇报“一字生辉”,说明理由,再把写的生字卡片粘贴在黑板上。(预设:夜、白、话、涯、路、思、梦……)
3.教师总结。
五、课堂练习
1.设置语境运用古诗。(播放课件,学生运用所学的诗句填空,教师巡视。)
2.指名朗读所填的文章。
六、作业:
1.背诵三首古诗。(必做)
2.已经会背古诗的同学,选其中一首古诗改写成古诗故事,字数不限。(选做)
七、板书:
根据学生所选出的字组成两句诗,预设板书如下:
古诗三首
少游慈恐夜独梦
路遥话倍三寸縫
设置古诗故事意在让学生整体把握古诗内涵,领悟其意境。另外学生对故事较为感兴趣,能发挥想象力主动去学习、探究,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一字生辉”意在让学生在对诗理解的基础上去“嚼”诗,做到个性化学习,培养其语文知识运用和表达、理解能力同步发展。整节课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突显古诗教学在语文学科中的核心素养理念。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核心素养理念在古诗教学中的体现绝不是只有“古诗故事”或“一字生辉”,这只是探路石,相信在灵动的课堂中,只要我们不断去探索,一定会有更多、更妙的教学方法,核心素养在古诗教学的世界里定会遍地开花。
然而,细观现今的古诗词课堂教学,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仍有不少的教师将古诗词的教学等同于词语解释,甚至逐字逐句地将古诗词翻译为白话文,过分重视串讲工作, 将古诗词诗情画意的感觉忽略,生搬硬套解析诗词,讲评内容,没有创设教学情境。忽略了意会过程,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性教育。古诗词教学要立足在学生阅读、生活的支点上;古诗词教学不但要“解”更需要“嚼”;需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古诗词融合了灵性和内涵,协调了情感之美,单个句子绝不能完整体现,所以教师要信任学生,应多让学生放手读,从诗的意象入手,鼓励其发展创造性思维,构建起自身的诗意课堂。
钱正权老师在《诗情行走在意境中》一文中,特别强调“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走进古诗词的意境”。中国古典诗词言约意丰,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面,是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刘正生老师在《弹好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四重奏”》中指出我们的教学方式要从“教的活动”走向“学的活动”。多年以来,教为主的课堂司空见惯,教的活动几乎成了课堂的主旋律。它之所以能长期存在是原由的,比如说,教师“教的活动”有完整、丰富、多样等特点,而学生“学的活动”比较零散、机械、单调,不好把控,很难形成结构。但这种教学方式最大弊端是,学生“学的活动”太少,很多应该学的内容没学到;教学过程的推进主要依靠师生牵引,学生的自学、思考、探究无法落实。核心素养下的阅读课堂教学要从以“教的活动”为基点,转向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目标直指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要以“学习活动的设计、展开与落实”为切入点和抓手——备课重点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应该是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行为不是配合教师的提问,而是组织展开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由重教到重学的转变,学习活动将逐渐成为教师课堂的主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从而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同时课堂评价要从“结果评价”走向“过程性评价”
依据以上理念,我在设计教科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屋《古诗三首》时,改变解释字意和句意来学习和背诵古诗的枯燥教学方法,转为设置古诗故事了解诗意,采用“一字生辉”的方式,抓重点字体会诗意,指导朗读,反复诵读。采取“一带二”的方式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最后在适当的语境中运用诗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其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抓重点词语,品味古诗内涵,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2.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3.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诗意,培养想象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解决学生在预习中未解决的字音和字义的问题。
二、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播放课件(古诗故事)。
2.齐读两句千古名句。
3.设置“一字生辉”的游戏(播放课件)。如果让你在一句或两句诗中圈出一个字来表现王维此刻的心情,你会圈哪几个字?同桌可以互相研究。(预设:独、客、倍、亲、遥、插、少……)
4.指名回答并读诗句(教师选字板书)。
5.抓住重点字读诗,体会读意。
三、分组自学《游子吟》和《别母》。
1.课件出示自学任务:
(1)根据你所理解的诗意想象画面,创编古诗故事。
(2)“一字生辉”游戏。在每一句或两句中圈出一个最能体现诗意的字,说明理由,再朗誦一番,小组合作。
(每个小组探究学习一首古诗,小组长负责分配学习任务,组织讨论学习,检验学习结果,确定汇报人员并组织汇报。)
2.给小组发放卡片,准备在上面写出所选的字。每个小组研究一首喜爱的古诗。
3.小组探究学习,教师巡视。
四、汇报学习情况(教师适时订正或评论):
A《游子吟》:
组长带领汇报员进行汇报:
1.汇报员说古诗故事(如果汇报故事内容不够精彩,由教师配乐说古诗故事进行引导,再由下一组汇报员说古诗故事;如果效果好就继续进行下一步。)
2.汇报“一字生辉”,说明理由,再把写的生字卡片粘贴在黑板上。 (预设:慈、线、游、衣、密、缝、恐、迟、寸、心、三、晖……)
3.教师总结。
B《别母》:
组长带领汇报员进行汇报:
1.汇报员说古诗故事。
2.汇报“一字生辉”,说明理由,再把写的生字卡片粘贴在黑板上。(预设:夜、白、话、涯、路、思、梦……)
3.教师总结。
五、课堂练习
1.设置语境运用古诗。(播放课件,学生运用所学的诗句填空,教师巡视。)
2.指名朗读所填的文章。
六、作业:
1.背诵三首古诗。(必做)
2.已经会背古诗的同学,选其中一首古诗改写成古诗故事,字数不限。(选做)
七、板书:
根据学生所选出的字组成两句诗,预设板书如下:
古诗三首
少游慈恐夜独梦
路遥话倍三寸縫
设置古诗故事意在让学生整体把握古诗内涵,领悟其意境。另外学生对故事较为感兴趣,能发挥想象力主动去学习、探究,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一字生辉”意在让学生在对诗理解的基础上去“嚼”诗,做到个性化学习,培养其语文知识运用和表达、理解能力同步发展。整节课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突显古诗教学在语文学科中的核心素养理念。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核心素养理念在古诗教学中的体现绝不是只有“古诗故事”或“一字生辉”,这只是探路石,相信在灵动的课堂中,只要我们不断去探索,一定会有更多、更妙的教学方法,核心素养在古诗教学的世界里定会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