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消毒饮在儿科疾病治疗中应用体会

来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y_so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五味消毒饮;儿科疾病;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淋巴结炎;急性鼻窦炎;霰粒肿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6.039
  中图分类号:R24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6-0114-02
  徐荣谦主任医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师承导师及通州区第一批师承导师,自幼师从其父,独得家传,行医40余年,精通中西医,尤其对中医儿科及杂病诊治颇有造诣。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兹就跟师后所得,将五味消毒饮用于儿科发热性疾病的体会总结如下。
  1 化脓性扁桃体炎
  案例1:患儿,男,6岁,2013年3月11日就诊。20 d前,患儿因感冒出现咽痛,喜冷饮,平素喜食肉食,纳减,大便偏干、两日一行,小便黄赤,夜眠欠安。既往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2年。查:神清,精神可,面色青黄,鼻腔黏膜发红,无肿胀及分泌物,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胀,可见散在米粒大小化脓点,余无异常,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西医诊断:化脓性扁桃体炎。中医诊断:乳蛾,辨证为邪热入里,毒聚喉核。治以清热解毒、滋阴利咽。拟五味消毒饮合增液汤加减:金银花10 g,野菊花9 g,蒲公英20 g,紫花地丁10 g,炒栀子10 g,大黄(后下)6 g,射干6 g,桔梗6 g,生地黄10 g,玄参10 g,麦冬10 g,佛手8 g,香橼8 g,炒谷芽10 g,焦山楂10 g。5剂,水煎服,每日1剂。
  2013年3月18日二诊:咽痛明显减轻,双侧扁桃体较前明显缩小,且无化脓点,大便2 d未行。查体: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胀,无分泌物。舌红,苔白腻,脉弦滑。上方去佛手、香橼、炒谷芽、焦山楂,加金果榄9 g、白茅根10 g、锦灯笼6 g、芦根10 g,继服7剂。
  2013年3月27日三诊:患儿自诉轻微咽痛,咽红,双侧扁桃体无肿大,纳可,眠安,大便稍干、每日一行。予中成药蓝芩口服液1支、每日3次善后。
  按:本案为外邪侵袭,火热邪毒搏结喉核而致。急则治其标,以清、消法为主,故以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又热病日久化脓,伤津耗液,故合增液汤补阴液,增津液化生之源,以免热灼津伤。此时切不可纯用苦寒泻火之品,因苦能化燥伤阴,服之热反不退。如王冰所言“寒之不寒,是无水也”。佐以桔梗、射干清热利咽,香橼、佛手理气和中,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炒谷芽化面食之积,焦山楂化肉食之积。5剂而见效,可谓神速也。二诊患儿咽痛减轻,扁桃体明显缩小,此时用药以大量力专润喉养阴生津药物为主,故减香橼、佛手、炒谷芽、焦山楂,加金果榄、锦灯笼清热利咽,白茅根、芦根清热生津。三诊患儿症情明显好转,过用大剂苦寒之药恐伤及患儿脾胃,故改为蓝芩口服液以清热解毒利咽。
  随症加减:有风热表证者,加连翘、淡竹叶疏散风热;风寒表证者,加荆芥、防风疏风散寒;脓性分泌物较多可加冬瓜子、芦根排脓滋阴;高热者加石膏、知母以清热泻火。
  2 急性淋巴结炎
  案例2:患儿,男,16岁,2013年4月21日就诊。1周前因过食煎炸烧烤食物出现咽痛,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口干、眼干、鼻塞,口中有异味,大便干结不爽、两日一行,食欲旺盛,夜眠欠安。查:精神可,面色青黄,鼻腔黏膜发红,Ⅰ度肿胀,咽红,双侧扁桃体Ⅱ°肿大,无分泌物,左颈前淋巴结肿大,可触及1 cm×1 cm肿块、有压痛、无粘连,颌下淋巴结肿大,可触及1 cm×1 cm肿块、有压痛、无粘连。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腹平软,无压痛。舌尖偏红,苔白腻,脉弦滑。血常规示:白细胞8×109/L,中性43.66%,单核细胞0.93×109/L。西医诊断:急性淋巴结炎。中医辨证为邪热入里,毒聚喉核。治以清热解毒、滋阴利咽。拟五味消毒饮加减(免煎颗粒):金银花10 g,野菊花9 g,蒲公英20 g,紫花地丁10 g,炒栀子10 g,牡蛎10 g,川贝母3 g,莪术6 g,夏枯草12 g,玄参9 g,北沙参10 g,桔梗6 g,射干6 g,黄芩10 g。7剂,每日2次冲服。
  2013年4月28日二诊:患儿咽痛较前明显减轻,淋巴结较前缩小一半,白天活动后时有汗出,舌红,苔微腻,脉滑。上方减桔梗、射干、黄芩,加浮小麦30 g止汗,炒谷芽10 g、炒稻芽10 g顾护胃气。继服5剂而愈。
  按:小儿为纯阳之体,病邪入里极易化热,且多被火(热)之邪所侵袭,感邪途径多为呼吸道如鼻、咽、扁桃体,故疾病也多为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实热证。治宜五味消毒饮为主方清热解毒,加牡蛎、川贝母、莪术、夏枯草软坚散结;玄参、桔梗、射干清热利咽;火旺必伤阴,故见口干、眼干、大便干结,加沙参滋阴润燥,取“水生火自灭”之意。
  随症加减:有阴虚证者,加玄参、沙参、玉竹、石斛滋阴润燥;口苦者加柴胡、黄芩清肝胆火;淋巴结硬肿较甚,可加夏枯草、莪术、山慈菇、白花蛇舌草清热散结;高热者加白虎汤以清热泻火。
  3 急性鼻窦炎
  案例3:患儿,女,11岁,2013年4月27日就诊。主因“鼻流黄浊涕3天”。刻下:鼻塞,流黄浊涕、夹杂血丝、量多,伴发热,头痛,以前额及眉棱骨疼痛为主,嗅觉减退,大便偏干、两日一行。X片示:左上颌窦黏膜增厚,窦腔内可见少许积液。查体:精神可,面色泛青,两眉之间及额部有明显压痛,鼻腔黏膜充血,Ⅱ度肿胀,可见两侧鼻腔大量浊涕,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胀,无分泌物。舌质偏红,苔黄厚腻,脉浮数。西医诊断:急性鼻窦炎。辨证为火毒犯鼻。治以宣通鼻窍、清热解毒。拟五味消毒饮合苍耳子散加减:金银花30 g,野菊花12 g,蒲公英30 g,紫花地丁10 g,炒栀子10 g,苍耳子8 g,辛夷8 g,白芷10 g,葛根10 g,藿香10 g,柴胡10 g,黄芩10 g。水煎服,每日1剂。服7剂后,浊涕减少,头痛未发作,大便每日一行,继以五味消毒饮合温胆汤善后。处方:金银花10 g,野菊花10 g,蒲公英20 g,紫花地丁10 g,炒栀子10 g,苍耳子8 g,辛夷8 g,竹茹8 g,枳实6 g,茯苓10 g,陈皮10 g,法半夏8 g。继服14剂后随访患儿已无浊涕及头痛。   按:鼻窦炎属中医“鼻渊”范畴,以鼻流浊涕、鼻塞、嗅觉减退、头痛等为主症。鼻渊有寒、热、虚、实之分,多为肺热内盛,又外感风热毒邪所致,治宜清热解毒、通窍化浊止痛为主。方用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苍耳子散宣通鼻窍;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清泻肝火;因头为诸阳所会,阳明经头痛多在前额部及眉棱等处,故加白芷、葛根引入阳明经,加强疏风清热止痛作用。随症加减:肺经风热者,加牛蒡子、薄荷疏风散热;胆腑郁热者,加温胆汤清热散郁,小柴胡汤清泻肝火;脾胃湿热者,可加苍术、豆蔻、薏苡仁燥湿健脾;鼻塞重者加细辛、白芷以宣通鼻窍。
  4 霰粒肿
  案例4:患儿,男,5岁,2012年11月22日就诊。主因“双眼反复麦粒肿半年”。时有咳嗽,闻刺激性气味即咳,平素脾气急躁,大便偏干、两日一行,纳可,眠安。查体:神清,精神可,眼睑结膜轻度充血,左眼上睑内1/3处有一硬结,上颌下淋巴结轻度肿大,无粘连压痛,鼻腔黏膜发红,Ⅱ度肿胀,无分泌物,咽红,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及分泌物。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偶闻及痰鸣音。舌红,苔厚腻,脉滑。西医诊断:霰粒肿。辨证为火热内侵,热毒内壅。治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拟五味消毒饮加减(免煎颗粒):金银花10 g,野菊花9 g,蒲公英10 g,紫花地丁10 g,炒栀子10 g,重楼10 g,川贝母6 g,莪术10 g,牡蛎30 g。7剂,每日2次冲服。
  2012年12月6日二诊:患儿左眼无硬结,上颌下淋巴结无肿大。守方加柴胡10 g、黄芩9 g、竹茹9 g,以清泻肝火、化痰,继服14剂。随访3月无复发。
  按:霰粒肿也叫睑板腺囊肿,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眼睑腺体化脓性炎症,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属中医“挑针眼”范畴,多为外感风热毒邪或过食辛辣之品,脾胃湿热,复感热毒,引起气血凝滞不通,聚集壅阻于眼睑而成。《审视瑶函》指出:“凡脾生痰核,乃痰火结滞而成,皮外觉肿如豆,皮内坚实而有形。”方以五味消毒饮中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紫花地丁、栀子、重楼加强清热解毒之力;川贝母、莪术、牡蛎清热解毒、软坚散结。随症加减:发热明显者加黄芩、连翘清热解毒;大便秘结者加大黄通腑泻下;口干甚者可加天花粉、石斛清热生津;眼赤(球结膜充血)者加栀子、桑叶清热凉血。
  5 小结
  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化痰散结功效,临床广泛用于儿科多种发热性疾病,具有良好疗效。方中以金银花两清气血热毒为主;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紫背天葵子加强清热解毒之功,配合应用,清热解毒之力尤强,并能凉血散结以消肿痛。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淋巴结炎、急性鼻窦炎、霰粒肿4种病症看似毫无联系,但其病变基础都与热、毒、脓有关。小儿“体禀少阳”,阳气偏亢,感邪之后极易化热化火,导致毒热炽盛,熏灼脏腑孔窍。临床应用表明,五味消毒饮治疗多种小儿发热性疾病效果良好。
  (收稿日期:2013-06-07)
其他文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2年11月5日公布《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申报与审评规定(征求意见稿)》。特别指出,鼓励以传统医学理论为指导的新功能产品的研发和申报。  保健食品新功能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保健功能范围以外的保健功能。征求意见稿指出,保健食品新功能应当符合4项要求:以调节机体功能、改善机体健康状态或降低疾病发生风险为目的,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新保健功能的名称和评价方法应与现行
期刊
关键词:知母;中药提取物;学习记忆;阿尔茨海默病;综述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6.046  中图分类号:R277.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6-0132-05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主要表现为以学习记忆为主的认知功能障碍。目前,引起AD发病的因素有多种假说,如胆碱能假说、早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电针血清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原代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Aβ1-40脑内注射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予以电针治疗后,留取各组血清。Aβ25-35处理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建立体外神经元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血清组,通过MTT法检测神经元的增殖,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神经元的凋亡,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 MTT检测结
期刊
据悉,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何裕民与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旭东分获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第三批“中医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及其现代转型研究”重大项目。日前,何裕民领衔的课题启动会在浙江湖州召开。该项目由上海、浙江、云南等中医院校及大连医科大学等多家单位协作。  2个项目虽命题一致,透视角度却不尽相同。何裕民领衔的课题组从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梳理和提炼开始,拓展到研讨中医学的“平人”(健康者)维护系
期刊
2012年11月29日,食品巨头雀巢全资子公司雀巢健康科学集团与香港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中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双方同意组建一家名为营养科学合伙有限公司,共同致力于传统中药的胃肠疾病治疗药物。据悉,该合资公司双方分别持有一半股份,其首笔资金主要来自于雀巢健康科学公司的投资,进一步的阶段性投资将与临床和商业活动的成功度相关联。通过此次合作,雀巢将独家获得和黄中国医药植物性药材库的接入权,而该药材
期刊
据悉,2012年6月28日广药集团正式启动凉茶国家标准研究项目。近几年来,我国凉茶产业发展迅猛,每年以近30%的速度快速发展,市场规模高达300亿。由于前景广阔,不少企业纷纷涉足,但是目前我国尚无凉茶国家标准,整个产业可能会面临无序化发展的风险。王老吉作为凉茶始祖,百年来一直引领我国凉茶产业的发展,为了促进凉茶产业规范化发展,广药集团启动凉茶国家标准研究项目。该项目将从凉茶原料种植、配方、生产工艺
期刊
关键词:中医药;美国;发展策略;SWOT分析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2.10.002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10-0003-02  SWOT分析法是指根据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并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其中,S是指内部优势(strengths),W是指内部劣势(wea
期刊
摘要:目的 建立龙胆泻肝胶囊及龙胆泻肝软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龙胆、柴胡、黄芩、栀子、泽泻、当归、地黄、甘草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胆中龙胆苦苷、栀子中栀子苷、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龙胆苦苷在0.066 1~0.595 1 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胶囊剂平均回收率为99.34%(RSD=1.50%),软胶囊剂平均回收率
期刊
为了加快推进药品流通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药品流通行业整体素质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精神,商务部计划从2012年开始至2015年,每年培训高级职业经理人500人,中级职业经理人1 250人,执业药师继续教育1 250人,药学技术人员(含中药技术人员)5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情绪障碍在肺气虚证患者中的发生率及二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67例肺气虚证患者与50例健康对照者的情绪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肺气虚证患者中情绪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60~69岁24例,平均53.6岁;重度患者11例,中度患者31例,轻度患者25例;文化程度从文盲到本科,工作包括农、工、商、文、教、学等,居住地覆盖农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