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一体化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体现,可以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引入公共艺术,从而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强化农民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意识。公共艺术的存在可使公共文化理念在广大农村积极有效地传播,提升农民的公共审美,强化信息沟通,增强文化自信。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需要艺术创造者和农村群众相互尊重,彼此融合,同时要加大地方政府对公共艺术的支持力度,使其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公共艺术;生态文明建设;认同感
课题项目:本文系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公共艺术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路径研究”(ZD201906280)研究成果。
一、公共艺术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意义及现状
当下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城镇数量与规模急剧扩大,城镇结构和功能也在剧烈转变。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政府不仅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农村的经济建设,而且大力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由此可见,农村想要落实可持续发展就要“两条腿走路”,经济和生态同等重要。
在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艺术作为生态环境的美学表达,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出物态化的艺术形象,蕴含深刻的艺术内涵,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质性落实,二是广大农村居民思想意识的提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将环保理念、文明理念根植于民众内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提升。公共艺术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可以有效地丰富新农村的文化环境,提升村民的文化素质,这对促进村民树立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共艺术创作的生态理念要求艺术创作者立足农村环境、利用农村物质材料、充分运用多种艺术语言综合创作,这也是当代艺术创作发展的方向。
当下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生态文明环境建设仍以政府宣传和主导为主,广大农民对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识不强,对整治工作的期望值不是很高,自主投工投劳的热情和积极性还不够,这也反映出农民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的薄弱。究其根源,在于建设进程中忽视了农村居民精神文明层面的建设。美国费城现代艺术协会主席卡登(Janet KarDon)曾指出:“公共艺术不是一种风格或运动,而是一种以联结社会服务的前提为基础,借由公共空间中艺术作品的存在,使得公众的福利被强化。”
生态视阈下的公共艺术应是公共性、生态性、艺术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农村中虽然有不少公共艺术类型呈现,但大部分公共艺术粗暴简陋、时效性差,很难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缺少对地域文化、民风民俗的尊重与研究,忽视农民的实际精神需要,导致地域性传统文化消逝。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呈现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农村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对策
(一)尊重农村居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地域性文化元素
农村公共文化的建设首先应当尊重农村居民在农村的主体地位,满足居民的物质诉求和实际精神需求,不能以政府或者艺术家的视角架构农村环境中的公共艺术作品,要寻找公共艺术作品的艺术性与其在农村环境中的适应性之间的平衡点。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实施要充分利用地域性文化元素,要站在农村居民的视角看待艺术作品。对地域性文化元素的提炼和应用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形而上的艺术作品亲民化、通俗化,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生态性、艺术性和教育性合理统一起来。
(二)公共艺术建设应与新农村生态文明发展规划相结合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农村生态文明是地方各级政府、广大农村居民为保护和建设美丽乡村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艺术的建设应与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规划相结合,否则就会陷入“异化”“孤芳自赏”的尴尬境地。就笔者田野调查情况来看,部分乡村公共艺术建设盲目投入、过分强调政治因素,与农村实际环境格格不入,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而且起不到公共艺术应有的作用。
在农村开展公共艺术建设要敦本务实、务实去华,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突出特色。要考虑不同乡村的地域差异和民风民俗,要考虑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和对公共艺术的接受程度。避免公共艺术流于形式,从而与公众脱离,难以与农村环境融合,导致公共艺术沦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摆设。
(三)创建农村公共艺术的系统规划和指导体系
农村公共艺术的发展建设需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主导下进行,同时需要艺术家介入。另外,农村广大群众作为主人翁更应该积极参与。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应成立镇、村级公共艺术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公共建设和全面发展需要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指导和统一管理,要避免粗制滥造、抄袭模仿。形成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导、艺术家与农村群众具体实施、公共艺术监督委员会监督和把控的良性机制,从而真正发挥公共艺术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
三、公共艺术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一)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可提升农村群众的审美认知和环保意识
农村公共艺术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一支特殊的精神力量,也是乡村审美文化的物态化映射。优秀的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为农村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文化氛围,能够完善群众的审美认知结构,提高农村群众的审美认知。
农村公共艺术的设计和呈现方式是在环保理念下,深入挖掘农村区域性传统文化并与之相结合,从而形成的艺术作品,具有区域性的文化精神和气息,体现了特定的审美价值。农村居民对于自己生活的家园有着深厚的情感,但是由于教育水平较低、艺术欣赏水平不高,大多数农村居民对公共艺术作品的关心和参与度较低。因此农村公共艺术要能够吸引农村群众的眼球,确保公共艺术建设反映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村的时代风貌,贴近老百姓生活,让乡村居民能够读懂、认同并产生共鸣。向广大农村群众传达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深意,指导群众思想意识,使其对艺术作品产生的共鸣转化为实际行动,增强其对环境保护和生態文明建设的责任感。 (二)公共艺术建设发展可促进农村树立生态文明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环境有着天然之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财富。公共艺术的介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出新农村建设中新一代农村居民的审美指向与精神追求。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巨大的普遍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具有象征、寓意、哲理,像温暖的春风,在潜移默化中唤醒人们精神世界的需求,唤醒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农村公共艺术作品多建于乡村公共活动广场、村头、庭院以及生产劳动区域等,给人自然、积极、健康的视觉感受,是物质形态和精神空间的相互融合,是乡村生态文明和地域文化的具体呈现,是人文精神的代言。在这个层面上,公共艺术的“广告效应”使公众对乡村产生了信任感,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从而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品牌形象。
(三)公共艺术有效参与沟通和信息传递,为农村居民带来认同感与归属感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艺术的建设与发展是多样化的,会不同程度挖掘和活化当地的民间传统艺术,赋予公共艺术更多的象征意义。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征决定了其服务性特征,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了一个参与空间和渠道,广大群众围绕作品可以进行自由的交流、沟通,各抒己见。优秀公共艺术作品的存在不仅可以吸引本区域的农村居民参与,甚至可以吸引部分周边旅游群体,进而产生信息交换。
公共艺术介入农村社区的公共空间,可使农村居民的日常活动更加丰富。公共艺术是农村公共文化的象征符号,是农村特有的文化外延体现,是农村文化内涵的载体。农村居民在公共艺术的熏陶下逐渐认识和理解文化符号,整个过程有利于农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农村群众对家乡政治经济政策的认知,进而在情感传达中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无形中增加了农村大众对生活环境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四、结语
公共艺术介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了乡村公共文化载体的公共服务性,使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与资源向乡村和农民延伸与倾斜。公共艺术的存在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实现了公共艺术的人文精神与农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对接,积极发挥了公共艺术的服务供给质量,活跃了乡村文化市场,提高了乡村生態文明品牌形象。
总之,公共艺术如何成功地介入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一方面需要公共艺术秉持生态价值观,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的核心价值,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农村居民的理解、包容和接纳。政府应该履行好服务职能,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公共艺术的相关立法和专项资金规划。这样才能使广大农村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既可以提升当地文化自信和居民幸福指数,又可以推动当地文化和艺术的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潘鲁生.乡村公共艺术发展思路[J].公共艺术,2019(6).
[2]张慧光.基于生态语境下公共艺术设计的转变[J].蚌埠学院学报,2020(1).
[3]刘雅迪.公共艺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保价值的体现[J].大众文艺,2019(18).
[4]王儒雅,宋鲁.公共艺术的生态化趋向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11).
[5]张轶.生态视域下的城市公共艺术研究[J].艺术百家,2015(6).
[6]张燕根.公共艺术:人文精神的觉醒[J].中国艺术时空,2015(3).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公共艺术;生态文明建设;认同感
课题项目:本文系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公共艺术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路径研究”(ZD201906280)研究成果。
一、公共艺术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意义及现状
当下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城镇数量与规模急剧扩大,城镇结构和功能也在剧烈转变。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政府不仅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农村的经济建设,而且大力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由此可见,农村想要落实可持续发展就要“两条腿走路”,经济和生态同等重要。
在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艺术作为生态环境的美学表达,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出物态化的艺术形象,蕴含深刻的艺术内涵,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质性落实,二是广大农村居民思想意识的提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将环保理念、文明理念根植于民众内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提升。公共艺术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可以有效地丰富新农村的文化环境,提升村民的文化素质,这对促进村民树立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共艺术创作的生态理念要求艺术创作者立足农村环境、利用农村物质材料、充分运用多种艺术语言综合创作,这也是当代艺术创作发展的方向。
当下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生态文明环境建设仍以政府宣传和主导为主,广大农民对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识不强,对整治工作的期望值不是很高,自主投工投劳的热情和积极性还不够,这也反映出农民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的薄弱。究其根源,在于建设进程中忽视了农村居民精神文明层面的建设。美国费城现代艺术协会主席卡登(Janet KarDon)曾指出:“公共艺术不是一种风格或运动,而是一种以联结社会服务的前提为基础,借由公共空间中艺术作品的存在,使得公众的福利被强化。”
生态视阈下的公共艺术应是公共性、生态性、艺术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农村中虽然有不少公共艺术类型呈现,但大部分公共艺术粗暴简陋、时效性差,很难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缺少对地域文化、民风民俗的尊重与研究,忽视农民的实际精神需要,导致地域性传统文化消逝。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呈现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农村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对策
(一)尊重农村居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地域性文化元素
农村公共文化的建设首先应当尊重农村居民在农村的主体地位,满足居民的物质诉求和实际精神需求,不能以政府或者艺术家的视角架构农村环境中的公共艺术作品,要寻找公共艺术作品的艺术性与其在农村环境中的适应性之间的平衡点。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实施要充分利用地域性文化元素,要站在农村居民的视角看待艺术作品。对地域性文化元素的提炼和应用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形而上的艺术作品亲民化、通俗化,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生态性、艺术性和教育性合理统一起来。
(二)公共艺术建设应与新农村生态文明发展规划相结合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农村生态文明是地方各级政府、广大农村居民为保护和建设美丽乡村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艺术的建设应与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规划相结合,否则就会陷入“异化”“孤芳自赏”的尴尬境地。就笔者田野调查情况来看,部分乡村公共艺术建设盲目投入、过分强调政治因素,与农村实际环境格格不入,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而且起不到公共艺术应有的作用。
在农村开展公共艺术建设要敦本务实、务实去华,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突出特色。要考虑不同乡村的地域差异和民风民俗,要考虑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和对公共艺术的接受程度。避免公共艺术流于形式,从而与公众脱离,难以与农村环境融合,导致公共艺术沦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摆设。
(三)创建农村公共艺术的系统规划和指导体系
农村公共艺术的发展建设需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主导下进行,同时需要艺术家介入。另外,农村广大群众作为主人翁更应该积极参与。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应成立镇、村级公共艺术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公共建设和全面发展需要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指导和统一管理,要避免粗制滥造、抄袭模仿。形成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导、艺术家与农村群众具体实施、公共艺术监督委员会监督和把控的良性机制,从而真正发挥公共艺术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
三、公共艺术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一)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可提升农村群众的审美认知和环保意识
农村公共艺术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一支特殊的精神力量,也是乡村审美文化的物态化映射。优秀的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为农村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文化氛围,能够完善群众的审美认知结构,提高农村群众的审美认知。
农村公共艺术的设计和呈现方式是在环保理念下,深入挖掘农村区域性传统文化并与之相结合,从而形成的艺术作品,具有区域性的文化精神和气息,体现了特定的审美价值。农村居民对于自己生活的家园有着深厚的情感,但是由于教育水平较低、艺术欣赏水平不高,大多数农村居民对公共艺术作品的关心和参与度较低。因此农村公共艺术要能够吸引农村群众的眼球,确保公共艺术建设反映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村的时代风貌,贴近老百姓生活,让乡村居民能够读懂、认同并产生共鸣。向广大农村群众传达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深意,指导群众思想意识,使其对艺术作品产生的共鸣转化为实际行动,增强其对环境保护和生態文明建设的责任感。 (二)公共艺术建设发展可促进农村树立生态文明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环境有着天然之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财富。公共艺术的介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出新农村建设中新一代农村居民的审美指向与精神追求。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巨大的普遍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具有象征、寓意、哲理,像温暖的春风,在潜移默化中唤醒人们精神世界的需求,唤醒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农村公共艺术作品多建于乡村公共活动广场、村头、庭院以及生产劳动区域等,给人自然、积极、健康的视觉感受,是物质形态和精神空间的相互融合,是乡村生态文明和地域文化的具体呈现,是人文精神的代言。在这个层面上,公共艺术的“广告效应”使公众对乡村产生了信任感,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从而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品牌形象。
(三)公共艺术有效参与沟通和信息传递,为农村居民带来认同感与归属感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艺术的建设与发展是多样化的,会不同程度挖掘和活化当地的民间传统艺术,赋予公共艺术更多的象征意义。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征决定了其服务性特征,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了一个参与空间和渠道,广大群众围绕作品可以进行自由的交流、沟通,各抒己见。优秀公共艺术作品的存在不仅可以吸引本区域的农村居民参与,甚至可以吸引部分周边旅游群体,进而产生信息交换。
公共艺术介入农村社区的公共空间,可使农村居民的日常活动更加丰富。公共艺术是农村公共文化的象征符号,是农村特有的文化外延体现,是农村文化内涵的载体。农村居民在公共艺术的熏陶下逐渐认识和理解文化符号,整个过程有利于农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农村群众对家乡政治经济政策的认知,进而在情感传达中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无形中增加了农村大众对生活环境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四、结语
公共艺术介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了乡村公共文化载体的公共服务性,使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与资源向乡村和农民延伸与倾斜。公共艺术的存在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实现了公共艺术的人文精神与农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对接,积极发挥了公共艺术的服务供给质量,活跃了乡村文化市场,提高了乡村生態文明品牌形象。
总之,公共艺术如何成功地介入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一方面需要公共艺术秉持生态价值观,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的核心价值,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农村居民的理解、包容和接纳。政府应该履行好服务职能,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公共艺术的相关立法和专项资金规划。这样才能使广大农村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既可以提升当地文化自信和居民幸福指数,又可以推动当地文化和艺术的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潘鲁生.乡村公共艺术发展思路[J].公共艺术,2019(6).
[2]张慧光.基于生态语境下公共艺术设计的转变[J].蚌埠学院学报,2020(1).
[3]刘雅迪.公共艺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保价值的体现[J].大众文艺,2019(18).
[4]王儒雅,宋鲁.公共艺术的生态化趋向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11).
[5]张轶.生态视域下的城市公共艺术研究[J].艺术百家,2015(6).
[6]张燕根.公共艺术:人文精神的觉醒[J].中国艺术时空,2015(3).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人文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