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伊始,有幸得沪上作家楼耀福先生赐新作《吃茶笔记》,欣喜之余,一读为快。
灯下展卷,80余篇散淡温馨的随笔,读来如与楼先生把盏清饮,闲话家常。但是,细细咀嚼,就会发现,在他的字里行间,总有着似曾相识之感。
这样熟悉的感觉来自他的创作风格。从书名,就可窥见一斑。
笔记,有“随笔记录”之意,属稗官野史的文学体裁。它源于魏晋,历唐宋的充实发展,在明清达到了一个无限风光的顶峰。也恰恰亦是在明清,小品与小说,成为两条齐头并进的文学主线。
“小品”,原是佛教术语,指佛经的节本。相对于“大品”而言,仅仅是篇幅上的“小”。当它运用于文学领域,就被赋予了“真情至性”的精神底色。
尽管脱胎于散文,但与“文以载道”、叙事宏大的散文相比,小品更像是一碟精致美味的文学“点心”。它短小精悍,语言“旁行邪出”(俞平伯语),多是“直抒胸臆,信手写出”之作,是明清文人们独抒性灵的“专属领地”。此类文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轻阅读”。
这一时代,制茶技术的革命,推动了六大茶类格局的最终形成,而名茶的纷现与泡饮法的盛行,为小品注入了一股清新淡雅的茶韵诗情。
文人们用细致敏锐的文学触角,品味茶,感知茶,或闲居养静啜茶恰情,或以茶会友交游往来,或藉由一盏茶表达对人生、对世事的感悟。
在他们轻松活泼、真实灵动的文字里,洋溢着温暖茶香,流淌着闲情逸趣,且耐人寻味,如陈继儒、张岱、袁宏道、李渔、张潮、郑板桥、袁枚等文人雅土,皆有佳篇传世。
承明清之余响,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等民国文人更扬其波,把茶喝成了生活的艺术。
因此,远师陈(继儒)、张(岱)、郑(板桥),近承周、林、梁,便是《吃茶笔记》所秉持的“家风”,先生在书中也都将他们引为“茗中知己”。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每每提及为茶留文的古代文人时,先生总是会流露出自豪之情。“嘉定人陆廷灿……每读《续茶经》,我常为自己能在陆廷灿生活过的这块土地上品茶闻香,萌生一种异样的激动。”(《梅影横窗写茶话》)
对于曾受鲁迅诟病的林语堂,他为其大鸣不平:“我倒是觉得在有些年月,这倒不失为明智之举。‘识好茶,有秋思’,寻一块清静之地做做学问,总比‘含泪劝告’以写‘鬼诗’而讨赏钱者高尚和干净吧。”(《读鲁迅(喝茶)有感》)
也正是这位倡导“幽默思想,性灵文章”的文化大师曾说:“只要有一壶茶,中国人到哪都是快乐的。”
于是,吃茶的快乐,在《吃茶笔记》中俯拾皆是。
《茶山撷翠》是全书篇什最多的章节。先生自称“爱茶的夫子”,而在早些年出版的一本书中,又自称为“上海闲人”。茶与闲,一具象,一抽象,都完整地统一到他身上。
他以茶消闲,又以闲吃茶。短短几年时间里,他的足迹基本覆盖了中国的主要茶产区,尝遍了好茶。他每到一地,都是“踏茶山,觅茶盏,访茶友”,悠游自在。其实,书中虽篇篇说茶论茶,但心路历程最终还是在“人生”这一永恒的主题上抵达,也就是他所说的“知茶味,更知人生味”。
他感叹:“茶,只是世间万物之一,让人类千百年来探究不尽,咏叹不尽。面对更为无边无际的自然界,人类的感知似更不可企及。年轻时,不知天高地厚,偶读康德哲学,还笑话其‘不可知论’,如今回首往事,觉可笑的应是自己。活了大半辈子,对人间事天地物我能知多少?连浅浅一杯茶水,都说不明道不白。”(《读鲁迅(喝茶)有感》)
言语中,颇有几分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罗昏帐……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矣”的恫怅。
先生还痴迷于收藏,他因爱茶而“爱屋及乌”地爱上了与茶息息相关的茶器,并且总是有着温情的解读。譬如,谈到茶桌,他说:“茶与老家具,像两条清泓的溪水在我生活中流淌,茶桌是它们相聚之处。茶桌承载茶叶、茶水、茶具,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物。”诗意的书写,闪烁着性灵的思想光芒。
当觅到一件心仪的茶器并拥有时,他“抚盏捧瓷喜欲狂”,钟爱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如儿童般天真无邪,让人可以轻而易举地透过充满感染力的文字捕捉到当时的表情,触摸到当时的情感温度。
他,就是这样一个爱吃茶会吃茶的闲人,悠闲而不等闲。
茶熟卷开,吃茶去!
灯下展卷,80余篇散淡温馨的随笔,读来如与楼先生把盏清饮,闲话家常。但是,细细咀嚼,就会发现,在他的字里行间,总有着似曾相识之感。
这样熟悉的感觉来自他的创作风格。从书名,就可窥见一斑。
笔记,有“随笔记录”之意,属稗官野史的文学体裁。它源于魏晋,历唐宋的充实发展,在明清达到了一个无限风光的顶峰。也恰恰亦是在明清,小品与小说,成为两条齐头并进的文学主线。
“小品”,原是佛教术语,指佛经的节本。相对于“大品”而言,仅仅是篇幅上的“小”。当它运用于文学领域,就被赋予了“真情至性”的精神底色。
尽管脱胎于散文,但与“文以载道”、叙事宏大的散文相比,小品更像是一碟精致美味的文学“点心”。它短小精悍,语言“旁行邪出”(俞平伯语),多是“直抒胸臆,信手写出”之作,是明清文人们独抒性灵的“专属领地”。此类文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轻阅读”。
这一时代,制茶技术的革命,推动了六大茶类格局的最终形成,而名茶的纷现与泡饮法的盛行,为小品注入了一股清新淡雅的茶韵诗情。
文人们用细致敏锐的文学触角,品味茶,感知茶,或闲居养静啜茶恰情,或以茶会友交游往来,或藉由一盏茶表达对人生、对世事的感悟。
在他们轻松活泼、真实灵动的文字里,洋溢着温暖茶香,流淌着闲情逸趣,且耐人寻味,如陈继儒、张岱、袁宏道、李渔、张潮、郑板桥、袁枚等文人雅土,皆有佳篇传世。
承明清之余响,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等民国文人更扬其波,把茶喝成了生活的艺术。
因此,远师陈(继儒)、张(岱)、郑(板桥),近承周、林、梁,便是《吃茶笔记》所秉持的“家风”,先生在书中也都将他们引为“茗中知己”。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每每提及为茶留文的古代文人时,先生总是会流露出自豪之情。“嘉定人陆廷灿……每读《续茶经》,我常为自己能在陆廷灿生活过的这块土地上品茶闻香,萌生一种异样的激动。”(《梅影横窗写茶话》)
对于曾受鲁迅诟病的林语堂,他为其大鸣不平:“我倒是觉得在有些年月,这倒不失为明智之举。‘识好茶,有秋思’,寻一块清静之地做做学问,总比‘含泪劝告’以写‘鬼诗’而讨赏钱者高尚和干净吧。”(《读鲁迅(喝茶)有感》)
也正是这位倡导“幽默思想,性灵文章”的文化大师曾说:“只要有一壶茶,中国人到哪都是快乐的。”
于是,吃茶的快乐,在《吃茶笔记》中俯拾皆是。
《茶山撷翠》是全书篇什最多的章节。先生自称“爱茶的夫子”,而在早些年出版的一本书中,又自称为“上海闲人”。茶与闲,一具象,一抽象,都完整地统一到他身上。
他以茶消闲,又以闲吃茶。短短几年时间里,他的足迹基本覆盖了中国的主要茶产区,尝遍了好茶。他每到一地,都是“踏茶山,觅茶盏,访茶友”,悠游自在。其实,书中虽篇篇说茶论茶,但心路历程最终还是在“人生”这一永恒的主题上抵达,也就是他所说的“知茶味,更知人生味”。
他感叹:“茶,只是世间万物之一,让人类千百年来探究不尽,咏叹不尽。面对更为无边无际的自然界,人类的感知似更不可企及。年轻时,不知天高地厚,偶读康德哲学,还笑话其‘不可知论’,如今回首往事,觉可笑的应是自己。活了大半辈子,对人间事天地物我能知多少?连浅浅一杯茶水,都说不明道不白。”(《读鲁迅(喝茶)有感》)
言语中,颇有几分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罗昏帐……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矣”的恫怅。
先生还痴迷于收藏,他因爱茶而“爱屋及乌”地爱上了与茶息息相关的茶器,并且总是有着温情的解读。譬如,谈到茶桌,他说:“茶与老家具,像两条清泓的溪水在我生活中流淌,茶桌是它们相聚之处。茶桌承载茶叶、茶水、茶具,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物。”诗意的书写,闪烁着性灵的思想光芒。
当觅到一件心仪的茶器并拥有时,他“抚盏捧瓷喜欲狂”,钟爱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如儿童般天真无邪,让人可以轻而易举地透过充满感染力的文字捕捉到当时的表情,触摸到当时的情感温度。
他,就是这样一个爱吃茶会吃茶的闲人,悠闲而不等闲。
茶熟卷开,吃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