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春节,意味着团聚。茶亦醉人何必酒。爆竹声中,天南地北,茶香四起,辞旧迎新。一家人,一壶茶。浓浓的亲情,在一品一啜间传递……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意味着团聚。茶亦醉人何必酒。爆竹声中,天南地北,茶香四起,辞旧迎新。一家人,一壶茶。浓浓的亲情,在一品一啜间传递……
其他文献
仲秋,一个闷热的午后,在承武兄的引荐下,我们在桐江畔一间素雅的茶室里落了座。 茶室主人晨啸兄,一袭深蓝色的居士服,气定神闲地坐在茶桌前,正在冲一泡刚上市的“秋韵牡丹”。 清鲜醇和的滋味,在舌面上很快就化开。入喉后,咂摸着,喉底还有鲜甜的余味,一洗午饭后的粘口油腻。令人心旷神怡的“开场”。 又冲了五道,茶汤呈现出清澈的浅金黄,茶味依然清甜。晨啸兄说,这属于秋天的颜色,仿佛是秋日的阳光,淡淡的,
随着老茶的流行,越来越多的资金介入各类老茶中运作,越来越多爱茶者开始关注老茶,那么如今老茶的市场如何?如何正确选择收藏老茶?不同身份的茶人是如何看待老茶的?带着这些问题,小编分别采访了专家、茶企、茶商代表,听听来自不同身份的声音。 存放老茶“意识”很关键 陈郁榕(质量专业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高级评茶师) 近年来,伴随着老茶的火热,其市场情况也备受关注。不同的茶类情况有别,就乌龙茶而言,目前的
蔡荣章 现任漳州科技学院(原漳州天福茶学院)教授(2007-)、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2013-)。无我茶会创办人。http://contemporaMealhjnker.com网站创设人。台湾陆羽茶艺中心创办总经理(1980-2008)、陆羽茶学研究所所长(1985-2006)、《茶艺》月刊主编兼社论主笔(1980-2008)。 现在是谈论“茶道艺术”的时候了。有些人说:“喝茶是日常生活极为普
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是武夷山天心岩茶村这个以茶为生的小山村里唯一的高中生,同时也是村里最年轻的村书记和村办茶厂第一任厂长。如今,和很多老一辈做茶人一样,年过花甲的他依然在每一个茶季坚守着。和很多人又不同,相比幕前的荣光他更愿退居幕后,安享天伦之乐。陈墩水,做茶历史46年,他见证的事情很多,听他讲述的往事很长。 家族传承的荣耀 陈氏家族做茶历史超过200年,是毋庸置疑的茶叶世家。认识陈墩水
范增平 1985年在台湾创办“中华茶文化研究中心”,1988年任“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是第一位把茶艺带进祖国大陆的使者。 所谓“良心”,是人的本然菩心,就是仁义之心,良心就是道,茶道就是茶的良心。因此,自唐代以后,就提倡“茶道”,茶道的根本目的是在于修行,修行在于修身、修心,通过茶事活动,修心悟道,陶冶情操,是茶人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含
时间总是以我们不曾留意的方式悄然留走,珍视的终难挽留。 就像这尘封了数年的老茶,岁月深深地烙印在它们的每一条叶咏上。 1998年的福鼎白茶、1994年的易武红带、1996年的安溪乌龙、1993年的正岩水仙,试着,循着茶的气息,找寻光阴的余味。 四款茶同时开汤,投茶量5克,审评方式冲泡。 诸多出乎预期的表现,颇值得玩味。 福鼎/白茶 隽永蜜香 年份:1998年 档案:茶品等级属特级白牡
1391年9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下了一道谕旨,要求今后罢造团茶,改贡散茶。这道谕旨宣告了团茶时代的终结,亦为中国六大茶类格局的形成及泡饮法的大行其道开辟了先路。 朱元璋此举得到了后世的充分肯定。沈德符曾盛赞道:“今人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遂开千古茗饮之宗。” 散茶的勃兴,有力地推动了制茶技术的革新与饮茶方式的变革。至清中期,绿、白、黄、青、黑、红六大茶类已初具雏形,且在中国各宜
一个人的一生,是一座有着年岁的城墙,用无数个青翠的日月堆砌。日子是一砖一瓦,生命是一梁一柱。或许每一叶茶封存在时光的生命也是如此,在属于自己的界限里,安稳地成长。一叶茶里的时光,清简漫长。在茶里寻找光阴的足迹,抽丝剥茧地从认识老茶开始。 喝茶不就是闻香品味吗?无香少味的老茶,有什么喝的呢?应该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甚至难免有人会质疑喝老茶本身就背离了喝茶的本质。喝老茶到底喝什么?在千滋百味的新茶都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檐,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
初冬的武夷山,霏雨初霁,暮色笼罩。 指尖在七弦琴上飞动,铿锵且不失细腻的琴音,在寒凉的空气里流淌萦回。一曲行云流水的《醉鱼唱晚》拉开了“琴茶人生·武夷雅集”的序幕。 有朋远方抱琴来,我烹泉煮茗以待。来自全国20多个城市的《茶道》联络处主任及读者、茶友等百余人,雅集碧山丹山,共享古琴之清远雅正、岩茶之岩骨花香,乃一大赏心乐事。 席间,广陵派古琴艺术传承人、扬州飞泉琴社创始人田泉,焚香操琴,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