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想去四川蒙顶茶山,想了好多年,乙未深秋终于如愿。是时,年轻朋友大年组织去川西看彩林,在成都集合出发。我说我想早两天去,到雅安、到蒙顶山去看茶。大年一口答应,并说愿意开车一路陪我。当地茶人得知,也说要在雅安当“地接”,尽地主之谊。朋友们如此兴高采烈,我想那是因为蒙顶山在茶界名气太响。“蒙山顶上茶,扬子江中水”,蒙顶,是茶人心中绕不过的山。
到了蒙顶山门,我有一种朝圣的感觉,就像佛教徒到蓝毗尼,读书人到曲阜。蓝毗尼因为有释迦牟尼,曲阜因为有孔子,而蒙顶则因为有吴理真。有文字记载,世界上人工种植茶叶的第一人即为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0年)的吴理真。蒙山顶上皇茶园的七株茶树传说为当年吴理真所种,“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
从山下到山顶,本有缆车。我们去的那天,缆车维修,不载客。一行五人,除了年轻的大年外,其余四人都是七十岁上下的老人,当地陪同的小吴虽是刚做妈妈的蒙山人,却穿着双鞋跟细细高高的时髦皮鞋。我们叫苦不迭。小吴说步行上下得两个小时,问我们是否继续前行,大家说,千里迢迢到这里,为的就是去皇茶园,能不上吗?上!此时,古稀老人的口气如同年轻小伙子。
我们拾级而上,沿途一路风景。且不说茶山绵延、林木蔽天,仅一座蒙顶甘露寺就让我流连不已。甘露寺一副破旧相,但正是这种破旧让我感觉岁月沧桑。寺内壁画、雕塑栩栩如生,非常精美。甘露寺前方是花鹿池,传说早年有梅花鹿结群在池畔饮水而得名。花鹿池旁有一棚廊,看似破旧,而我见了却兴奋得连呼“拍照拍照”,因为我知道这棚廊在互联网上是蒙山茶园标志性的建筑之一。
山路两侧的另一景观也让人惊叹:好几棵大树树根与山石互为交缠,有的拥抱了整块山石,有的从几块山石的夹缝中硬挤了出来,然后挺拔向上、抽枝舒叶。我在柬埔寨吴哥见过类似景象,不同的是吴哥的古树与建筑废墟纠结,而蒙山的大树则与大自然的山石相拥,历史的悠远则是共同的。
从山上的索道出口,再往里走,便是天盖寺。天盖寺之名缘于女娲补天的传说,相传女娲补天,至蒙顶山上空,元气耗尽,身融大地,留一漏斗,甘露常沥,故有“漏雨蜀天,中心蒙山”之说。在此修庙,意为“漏天之盖”。天盖寺始建于汉,宋淳熙年重修,明清时多次补修。因吴理真在此结庐植茶,故茶神殿供奉其全身坐像。墙上壁画叙说蒙顶仙茶的历史和传说。古寺周边十多棵千年银杏粗壮高大、苍劲蓬勃、华盖蔽天。阳光下,薄云萦绕,弥漫的气场幽静庄重,我们如临仙境。
天盖寺正中供奉吴理真,可见他在巴蜀人心中的地位。在吴理真之前,巴蜀人也饮茶,但饮的都是野生茶。果然,我们在附近见到了几棵千年野茶树,树枝上挂满红丝带,周围有一种朝圣膜拜祈福的气氛。走近千年野茶树,我与它们相互凝视、默默对话,恭敬、肃穆。
经阴阳石牌坊、甘露井,便是此行的目的地皇茶园。有木牌记载:
皇茶园,位于形似莲花的蒙顶五峰之中,相传是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一前50年),邑人吴理真培育七株仙茶之地,面积为12平方米。《名山县志》载:“名山之茶关于蒙,蒙顶又美之,上清峰茶园七株皇茶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复其上,凝结不散,谓日‘仙茶’。”每岁采贡三百六十叶,天子祭天及祭太庙用之,称正贡。皇帝享用的称副贡,在五峰间采撷。王公大臣享用的称陪贡,在五峰之下采撷。蒙顶茶自唐至清“年年岁岁,皆为贡品,”一千多年从未见断。据史证可考蒙顶山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人工种茶最早的地方,皇茶园是蒙顶山作为世界茶文化发源地的有力佐证。皇茶园石栏始建于唐,宋孝宗淳熙时命名。园后有石虎护茶雕像,把保护茶园的巡山白虎的神话传说,再现蒙顶。
皇茶园的石门紧闭着,口口不开,好在一边有小径通园旁,让我与七棵仙茶有一次较近距离的互相交流。
这里的茶为皇帝祭天祀祖所专用,在皇茶大道的石刻中也有图记叙。
登蒙顶山,品蒙顶茶为人生难得的快事,今日我远道而来,莫不如此。追溯往昔,唐代白居易、宋代文同又何尝不如此?“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便是他们的由衷赞誉。蒙山,因为仙茶,也因为历代文人雅士的歌咏,在悠雅的意境中蕴藏着深厚的人文内涵。令人欣慰的是,这座茶人心中的圣山历代古迹经历了战争、动乱乃至“文革”的劫难,仍然完好无损。比如甘露石室,石门、石柱、石室、石梁,双檐斜山式全石结构建筑,风格独特。相传此屋为吴理真种茶休憩之所(也有传说是吴理真和蒙茶仙姑结庐处),经明代末年维修,至今依然完整:又如甘露井,据说是吴理真种茶汲水处,名山县志载“井内斗水,雨不盈、旱不涸,口盖之以石,取此井水烹茶则有异香。”井侧“古蒙泉”、“蒙泉”两碑刻于清朝,而古井的历史则更久远……
蒙顶山秀美的自然风光与悠远的人文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国旅人尤其是茶文化研究学者的青睐。甘露寺旁有立碑记载外国客人朝圣茶山事件。由此,我想,它是不是应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冥思中不经意拾了抬头,竟看到不远处新搭建的铁索桥。因为它与周边环境的不和谐,便问怎么一回事?陪同的当地茶人说也许在开发探险之类的旅游项目。我愕然。下山时,经花鹿池,我看见竖立着重建甘露寺的广告牌,鸟瞰图中的新庙富丽堂皇,一旁还有“敬请期待”四个字。我不知道我期待的将会是什么?那种岁月沧桑的感觉会不会再有?重建后原先寺内古人留下的精美壁画、雕塑还在不在?
再往下走,我看见缆车虽不载客却在运作,前后两辆缆车吊运的钢结构建筑材料正缓缓从山下向山上运输……
古人说“蒙顶天下雅”。我纳闷:我下次再来,蒙项山的秀雅古朴幽静还有多少?
到了蒙顶山门,我有一种朝圣的感觉,就像佛教徒到蓝毗尼,读书人到曲阜。蓝毗尼因为有释迦牟尼,曲阜因为有孔子,而蒙顶则因为有吴理真。有文字记载,世界上人工种植茶叶的第一人即为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0年)的吴理真。蒙山顶上皇茶园的七株茶树传说为当年吴理真所种,“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
从山下到山顶,本有缆车。我们去的那天,缆车维修,不载客。一行五人,除了年轻的大年外,其余四人都是七十岁上下的老人,当地陪同的小吴虽是刚做妈妈的蒙山人,却穿着双鞋跟细细高高的时髦皮鞋。我们叫苦不迭。小吴说步行上下得两个小时,问我们是否继续前行,大家说,千里迢迢到这里,为的就是去皇茶园,能不上吗?上!此时,古稀老人的口气如同年轻小伙子。
我们拾级而上,沿途一路风景。且不说茶山绵延、林木蔽天,仅一座蒙顶甘露寺就让我流连不已。甘露寺一副破旧相,但正是这种破旧让我感觉岁月沧桑。寺内壁画、雕塑栩栩如生,非常精美。甘露寺前方是花鹿池,传说早年有梅花鹿结群在池畔饮水而得名。花鹿池旁有一棚廊,看似破旧,而我见了却兴奋得连呼“拍照拍照”,因为我知道这棚廊在互联网上是蒙山茶园标志性的建筑之一。
山路两侧的另一景观也让人惊叹:好几棵大树树根与山石互为交缠,有的拥抱了整块山石,有的从几块山石的夹缝中硬挤了出来,然后挺拔向上、抽枝舒叶。我在柬埔寨吴哥见过类似景象,不同的是吴哥的古树与建筑废墟纠结,而蒙山的大树则与大自然的山石相拥,历史的悠远则是共同的。
从山上的索道出口,再往里走,便是天盖寺。天盖寺之名缘于女娲补天的传说,相传女娲补天,至蒙顶山上空,元气耗尽,身融大地,留一漏斗,甘露常沥,故有“漏雨蜀天,中心蒙山”之说。在此修庙,意为“漏天之盖”。天盖寺始建于汉,宋淳熙年重修,明清时多次补修。因吴理真在此结庐植茶,故茶神殿供奉其全身坐像。墙上壁画叙说蒙顶仙茶的历史和传说。古寺周边十多棵千年银杏粗壮高大、苍劲蓬勃、华盖蔽天。阳光下,薄云萦绕,弥漫的气场幽静庄重,我们如临仙境。
天盖寺正中供奉吴理真,可见他在巴蜀人心中的地位。在吴理真之前,巴蜀人也饮茶,但饮的都是野生茶。果然,我们在附近见到了几棵千年野茶树,树枝上挂满红丝带,周围有一种朝圣膜拜祈福的气氛。走近千年野茶树,我与它们相互凝视、默默对话,恭敬、肃穆。
经阴阳石牌坊、甘露井,便是此行的目的地皇茶园。有木牌记载:
皇茶园,位于形似莲花的蒙顶五峰之中,相传是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一前50年),邑人吴理真培育七株仙茶之地,面积为12平方米。《名山县志》载:“名山之茶关于蒙,蒙顶又美之,上清峰茶园七株皇茶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复其上,凝结不散,谓日‘仙茶’。”每岁采贡三百六十叶,天子祭天及祭太庙用之,称正贡。皇帝享用的称副贡,在五峰间采撷。王公大臣享用的称陪贡,在五峰之下采撷。蒙顶茶自唐至清“年年岁岁,皆为贡品,”一千多年从未见断。据史证可考蒙顶山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人工种茶最早的地方,皇茶园是蒙顶山作为世界茶文化发源地的有力佐证。皇茶园石栏始建于唐,宋孝宗淳熙时命名。园后有石虎护茶雕像,把保护茶园的巡山白虎的神话传说,再现蒙顶。
皇茶园的石门紧闭着,口口不开,好在一边有小径通园旁,让我与七棵仙茶有一次较近距离的互相交流。
这里的茶为皇帝祭天祀祖所专用,在皇茶大道的石刻中也有图记叙。
登蒙顶山,品蒙顶茶为人生难得的快事,今日我远道而来,莫不如此。追溯往昔,唐代白居易、宋代文同又何尝不如此?“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便是他们的由衷赞誉。蒙山,因为仙茶,也因为历代文人雅士的歌咏,在悠雅的意境中蕴藏着深厚的人文内涵。令人欣慰的是,这座茶人心中的圣山历代古迹经历了战争、动乱乃至“文革”的劫难,仍然完好无损。比如甘露石室,石门、石柱、石室、石梁,双檐斜山式全石结构建筑,风格独特。相传此屋为吴理真种茶休憩之所(也有传说是吴理真和蒙茶仙姑结庐处),经明代末年维修,至今依然完整:又如甘露井,据说是吴理真种茶汲水处,名山县志载“井内斗水,雨不盈、旱不涸,口盖之以石,取此井水烹茶则有异香。”井侧“古蒙泉”、“蒙泉”两碑刻于清朝,而古井的历史则更久远……
蒙顶山秀美的自然风光与悠远的人文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国旅人尤其是茶文化研究学者的青睐。甘露寺旁有立碑记载外国客人朝圣茶山事件。由此,我想,它是不是应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冥思中不经意拾了抬头,竟看到不远处新搭建的铁索桥。因为它与周边环境的不和谐,便问怎么一回事?陪同的当地茶人说也许在开发探险之类的旅游项目。我愕然。下山时,经花鹿池,我看见竖立着重建甘露寺的广告牌,鸟瞰图中的新庙富丽堂皇,一旁还有“敬请期待”四个字。我不知道我期待的将会是什么?那种岁月沧桑的感觉会不会再有?重建后原先寺内古人留下的精美壁画、雕塑还在不在?
再往下走,我看见缆车虽不载客却在运作,前后两辆缆车吊运的钢结构建筑材料正缓缓从山下向山上运输……
古人说“蒙顶天下雅”。我纳闷:我下次再来,蒙项山的秀雅古朴幽静还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