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在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中的作用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177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校音乐教育是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努力发挥音乐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因素,对于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塑造人格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音乐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参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之与高校的道德品质建设相一致,进而影响大学生的性格、气质等特征,促进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 音乐 教育 大学生 道德品质
  【中图分类号】 G40-01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011-02
  近年来,高校校园暴露出的一些关于大学生道德品质滑坡的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各高校也高度重视此问题,为此而努力寻求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如何将思想道德建设与学科建设良好的结合,将音乐教育融入到大学生道德品质教育中去,是笔者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纵观古今中外,音乐始终作为一种文化娱乐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同时也通过多种渠道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品质。笔者认为在将音乐教育作為高校道德品质教育的学科建设中,应努力探索音乐的教育作用,使之与高校的道德品质建设相一致,进而影响大学生的性格、气质等特征,促进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1 音乐教育的作用
  音乐自诞生起,就发挥着感情的自然流露和抒发的作用,音乐不是以说教的方式来传播,而是通过熏陶和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心灵。对于音乐的美育作用,《礼记》中这样记载:“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立大傅少傅以养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大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大傅之德行而审喻之。大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教喻而德成也。”此外,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国家篇》中也曾说过:“节奏与乐调以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心灵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以美来浸润心灵。受到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中反映的自然界事物中的丑陋,但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他们,并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而使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因此,音乐教育能够通过人内心的感化作用来教育和引导人。可见,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中,音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音乐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音乐作为人类进步的精神阶梯,对人的精神起到塑造的作用。音乐在审美、认知的过程中,必然要与道德价值紧密相连。这些古代先贤曾有不同角度的论述。孔子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记》中对音乐与道德的关系则有更为具体的论述:“德音之为乐”,“乐者,德之华也。”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说:“音乐的主要作用以及它的优势恰恰就在于洞察心灵,沿着勉强可寻的途径向心灵挺进。”
  这些音乐思想强调了音乐对人类道德的影响,将音乐的审美体验、审美过程与道德的净化与完善很好的结合起来。
  音乐本身蕴含着道德的因素,因此,音乐教育与道德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从音乐作品的内容看,多是反映人类精神、人生真谛、道德价值等方面,而音乐家正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素材的积累,才创造出音乐作品。历史证明,音乐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深刻,个人的思想道德越高尚,所创造出的音乐作品就越典型、越能给予人们深刻的教育和积极的影响。
  道德教育离不开音乐教育,在现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但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需要辅之以其他的教育形式。音乐教育则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音乐教育给予的影响是采取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在教育过程中,音乐自身蕴含的思想道德观念,“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到大学生的心里,内化他们的情感动力和内心信念,从而外显于行动中,表现出践行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
  3 音乐教育的道德教育功能
  3.1 音乐教育具有促进道德认知的功能
  高校的音乐教育是以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通过歌颂美好善良的品格,激发大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促使大学生们道德的完善。当欣赏《二泉映月》、《高山流水》等优秀音乐作品时,不需要借助任何语言表达,就能在音乐所营造的气氛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并通过感受音乐之美而提升人性之美、情感之美和道德之美。
  许多在特定时期创作的音乐作品,都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能够唤起人们的正义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著名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其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作品中流畅的旋律、明快的节奏、真挚的情感、朴素的音乐风格,塑造出动人的艺术形象,具有激动人心的感召力,具有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因此,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通过音乐教育的道德认知功能,可以帮助大学生身心发展。
  3.2 音乐教育具有磨练意志、塑造人格的功能
  音乐教育能够起到锻炼大学生意志,塑造完美人格的功能。傅雷在《贝多芬传》译序中曾说:“治疗我青年时世纪病的是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战斗意志的是贝多芬,在我灵智的成长中给我大影响的是贝多芬,多少次的颠扑曾由他搀扶,多少的创伤曾由他抚慰,且不说引我进音乐王国的这件次要的恩计。除了把我所受的恩译转赠给比我年轻的一代之外,我不知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偿还我对贝多芬,和对他伟大的传记家罗曼·罗兰所负的债务。”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对人们意志锻炼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的人格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音乐教育有着构建丰富和谐的内心世界和健全人格的作用。在大学生的音乐教育中,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来完成音乐感官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从而提高自我意识和自觉性。
  4 音乐教育参与道德教育的方法
  音乐教育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音乐的美和道德的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塑造大学生的高尚情操。因此,从音乐自身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独特作用,将会使音乐教育很好的参与到道德教育中去,取得良好的效果。   引导
  音乐作品通过音符、旋律、音乐作品本身所展示的艺术形象,将大学生的情绪引导到一定的方向,同时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启发,使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感受音乐形象,理解音乐内涵,接受音乐情感。从思维的角度,人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是以音乐形象为依据,调动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完成欣赏过程的。
  调节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形成期,其情绪和心态的把握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音乐教育调节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必要的。学生们参与到音乐作品中去,去专注的演唱、演奏和欣赏会引起自身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反映。同时音乐本身结构的对称性、旋律的流畅性、节奏的规律性等也可以有效的调节大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此外,音乐作为与人类情感息息相关的精神活动,充分体现了情感的体验性、调节性。音乐实践活动必然会使大学生的调节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一个有着较强的感知、想象、思维能力和调节能力的大学生不但是智慧的,而且是健全的。
  净化
  音乐教育可以使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绪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聆听优雅舒缓的音乐作品,可以使学生们放松紧张情绪、调节烦闷的心情,使之变得安静;欣赏激昂活泼的音乐作品则能振奋精神、提神醒脑、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因此,音乐教育不仅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更能够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
  感染
  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容易打动人心,提高个人修养。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而获得和培养的。在音乐教育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获得情感体验,产生一定的认知、评价和鉴赏的能力,提高自身音乐修养。学生们在接受音乐教育时,其思想情感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从而获得真善美的思想境界。
  促进
  音乐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能够起到凝聚作用,从而推动人际交往趋向和谐。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关系。托尔斯泰曾说:“如果一个人读了、听了或看了另一个人的作品,不必自己作一番努力,也不必设身处地,就能体验到一种心情,这种心情把他和另一个联合在一起,那么唤起这种心情的作品就是艺术品。”音乐教育中,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大学生在声音的和谐、声部的均衡、速度的一致中达到统一,有利于形成具有共同意志和感情的团体。能够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促进彼此间和睦相处。
  总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如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发挥音乐独特的育人功能,将音乐教育作为高校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使之与高校的道德品质建设相辅相成,进而促使大学生以良好的道德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建設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张岩:音乐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J];中国音乐教育;1999年02期.
  [2] 李蓉:浅谈音乐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3] 孝红、熊奕奕: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泰山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史爱华: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的成长[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其他文献
【摘要】 文章中概述了探究性教学的意义与现状,总结了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主要实现方法,并且针对不同的方法给出了例证。此外,文章从实际工作的角度为物理教师的具体引导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探究性教学 设置情境 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 G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037-01  绝大多数的初中学生都反映过初中
期刊
【摘要】 随着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落实推进,山东省滕州市滨湖中学全体教师正逐步完成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角色转型。在此,我们深深感到只有真正貫彻落实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标准,才能使教育回归真实,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 新理念 互动式 探究  【中图分类号】 G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041-01  1
期刊
【摘要】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现今最为提倡的教学方法,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核心。中等师范学校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探究性教学特点,中师物理课堂实施探究性教学,是中师物理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中师物理 探究性教学 特点 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
期刊
【摘要】 历史这门学科在中学开设的诸多课程中独具一格,其有大量的知识点和较强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如果在历史教学中不注意恰当教学方法的运用,那么就会出现出力不讨好的情景,教学效果得不到提高。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积极探索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情景模式教学适应历史学科多画面、多人物事件的特点,是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的不二
期刊
【摘要】 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大学生后续的职业生涯发展与参与。在职业生涯的规划过程中,如果学生们能及早知道自己所面临的困扰,经由探索与适当的辅导,将可降低茫然与惶恐,成为主动探索的高成就动机者,在面对职业生涯历程中种种困扰时可以有正向积极的想法,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协助以降低职业生涯阻碍的困扰,经由多方的思考评估与自我探索,能够提升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水平。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 规划水平
期刊
【摘要】 本文作者对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的任务型教学设计进行的具体分析。  【关键词】 任务型 教学目标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044-01  下面以仁爱版九年级(上) Unit 4 Topic 2 Section A 为例说明任务型教学在仁爱版英语教材中的具体实施:  Section A  The m
期刊
【摘要】 学生在化学阅读中能否迅速获取信息要义,已成为高考成败的关键。本文从“高中化学阅读障碍的原因浅析,高中化学阅读策略例谈”论述在高中化学阅读中,让学生“读”领风采  【关键词】 高中化学 阅读能力 障碍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039-01  打开近几年高考卷分析,我们会发现:试卷长度增加了,信息给予题
期刊
【摘要】 初中数学教学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的的,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式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的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增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意识。首先,教师应当对教材做深入的研究,形成一套完整的数学思想方法系统;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巧妙渗透;最后在反复强化中让学生熟练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期刊
【摘要】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第一线的工作者,他们的情绪对身心健康、师生关系、工作效果存在重要影响。因此,了解高职院校辅导员压力与情绪的来源,掌握情绪修炼与压力缓解的方法,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和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辅导员 情绪管理 压力缓解  【中图分类号】 G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
期刊
【摘要】 发达国家救援人才培养体制建立较为完善,既包括学历教育也包括职业培训。我国应急救援人才培养起步晚,方式方法单一,现在从突发事件的规范化管理和全球发展趋势看, 从防灾减灾的特殊性以及现有实践效果看,都有必要对我国应急救援人才培养体制作出方向性调整,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更好的应对各类突发灾害事故。  【关键词】 应急救援,人才培养,学历教育,职业培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