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设新农村进程中,利用农村景观规划作为切入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逐步把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开,是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城乡建设;设计原则;设计措施;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乡村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它的聚落性。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对于乡镇的建设上还是不够重视,而且农村利用土地的自发性很强,一般都是自主建设,从整体规划来看缺乏统一性,基本没有公共基础设施,很多建筑大多都是自发性、盲目性的、随意性,大部分的村镇并没有没有合理的利用土地,浪费了一些优质土地,从而增加了相关部门在改造修建时的成本。在公路建设上,许多村庄住户都是沿路造房,形成住户与道路不合理的结合,私占公路用地,不仅严重影响了交通,而且破坏了村镇整体的整体规划,毫无优美的景观环境可谈。许多新建农村建设淡化了和自然环境的关系,造成了农村原来的自然风光渐渐消失,没有了乡村的味道。针对这一现象应采取可行有效的措施来调整乡村的不规范的建设,打造农村本土特色是现阶段需解决的重要问题〔1〕。
二、在城乡建设中新农村景观风貌设计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乡村建设应以人为本的原则,意在打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所以,乡村景观风貌建设要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下,全面考虑人和自然有机结合,利用人的主观感受作为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出发点。乡村主要时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让农民真实感到他们所在环境的舒适,还要让外人产生认同感,从而产生积极打造与保护好生态资源的坚定理念。把当地的人文特色和现代景观进行结合,把农民的日常活动融到每个设计细节,建造出温馨绿色宜人又舒适的新农村景观〔2〕。
2、村镇本土特色原则
因为乡村的聚落特点,大多数农村建设面貌大多相同,建设大多是杂乱无章,整体建设不规范。当然了,虽然各个村庄在生活习俗、自然环境等方面都相似,但还是有存在许多小异的,这些看不起眼的细微小异形成了农村的独特的个性。所以,在农村建设与区域整合中突出个性来,突出个性的特点可以树立一个农村的良好形象,还能提升整体乡村的知名度,从而促进乡村的发展。建筑有自己的特色,一个乡村也要有自己的个性特色,从各角度看都能显现出本村的特色所在。如果村庄规模小,特色的景观要素也就少,因而乡村景观就要求“小就精,精就细,细就特”的个性设计。要能够体现当地特色,而不是把各景观要素简单地罗列,应是三维的、立体的、多方面的,利用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的观点进行组织,从而形成一个人和自然有机结合的有自己特色村庄〔3〕。
3、景观多样性原则
在农村地域范围内和聚落景观、生产性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是农村景观所涉及的对象,并与农村的经济、社会、习俗、审美、文化、精神、密不可分。农村景观的多样性是现代城乡建设主要体现,包含经济景观、文化景观、自然景观和乡村聚落景观,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与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和田园生活及农村特有的田园文化。
4、生态和自然相结合原则
生态资源和乡村的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是乡村未来建设发展的必然结果。乡村建设应以自然资源良好的乡村环境为主题。其一,乡村景观生态建设过程中应重视用各地区的景观特色来打造出新的景观格局。改善原有的景观地质,或者是营造生态绿色廊道,或是改变原有地质景观的建造方式、形状、大小形成散布与聚集、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均匀者不均匀、的景观格局。这些景观空间的建造是在原有的气候、地貌、生物等自然因素的基础上融入了科学的人文思想而形成的,是人類追求自然和谐,进一步的改善对生物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在乡村风貌建设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城乡建设。
三、城乡建设中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1、完善结构
完善结构,首先要有新的房舍,在节约能源、土地和材料的基础上建造出具有地狱和民族风情的居民住房,在建造新的居民住房是需强化管理,统一规划。还有新的,还要配备新的设施,包括:广播、水电、通讯、道路、等都是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配套设施。
2、斑块建设
斑块的意义性就是不同于周围的环境、相对均匀物质的非线性的区域。对于新农村而言就是指全部的生活环境,例如:生活公园、球场、房屋、饭馆等等。斑块建设就是指将所有相同的生活放在一个规定的区域内进行合理集中的建设,这样是农村的生活规划景观看起来具有条理性,使之更加规范、达到了美观的效果,消除了杂乱无章的现象。
3、走廊建设
原始传统的农村,每户之间并没有平坦的道路联系,村民们总是要在平坦的道路上前行,这样造成了村民之间的交往的难度,而新走廊建设就是要实现家家户户的相连通的道路联系,即水泥道路家家通,一条主干延伸出许多条支路,而每条支路都能通往每家每户。这样家家户户之间的走动就要比以前简单多了,建设新农村走廊显得新农村更加现代化,同时,也能促进村民之间的和谐程度,营造出一种浓厚的人文主义新农村气象。
4、生态工程建设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建设工程建设,是一种利用生态学原理恢复自然生态以及建设人工生态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所强调的是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生态建设方法就是完整性—循环—协调—自力更生—共生的生态调控手段设计。生态工程通过对生态系统中五种共生循环再生的合理应用,和系统工程最优化方法相结合,进而设计出多层次的生态工程。
5、发乡村旅游资源
乡村建设应注重本土特色资源条件,因地制宜,适当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当然还要遵循开发和保护、整体和局部、领导指示和当地居民意见相结合等原则。可依据本村具体情况,打造树木园林、田野草坪、农业果园等农业景观,建设农田山庄、农舍旅店、田园茶馆等。在开发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人和自然的有
机统一。
四、新农村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
纵观国内外农村景观规划发展进程,我国还处于一个相对落后及停滞不前的状态,主要问题在于:一为有部分基层领导对规划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并不到位。二为景观规划工作专业人才缺乏。三为景观规划的龙头作用在农村没有起到充分作用。四是景观规划编制水平偏低。五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景观规划工作任务重。六为农民的思想偏差,因为缺乏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从而没有真正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七为日益变差的农村坏境。
五、景观规划存在问题的解决建议
1、加强农村景观生态规划,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依据各自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和与生活习俗等情况合理规划乡村景观。准确定位发展方向,使得各地的规划特色鲜明与生态环境良好及保持可持续发展性。
2、培养一大批农村景观规划师, 进一步提高农村景观规划编制水平,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城市景观规划和农村景观规划不同,不能将城市景观规划的经验照搬到农村规划建设中来, 农村规划有着不同于城市规划的特征,只有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农村景观规划师,做到对农村风貌的有深刻认识,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才能使农村景观规划得以长久的发展。
3、科学制定农村景观规划建设,使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六、结束语:
新农村景观作为城市和自然景观之间的一种过渡,为现代城市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注重人作用于自然景观后的效果,注重乡村景观本身所具有的东西,尽可能的从本土自然资源中去创建,最终打造出 “天人合一”的美丽乡村环境。
【参考文献】
[1]焦燕.生态村镇建设要在传承中创新[J]:中国农村科技,2013,7(12):188-189.
[2]崔琪.村镇建设中生态建材的空间与作用[J]:中国农村科技,2013,9(12):199-200.
[3]苏聪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10(10):166-167.
【关键词】:城乡建设;设计原则;设计措施;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乡村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它的聚落性。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对于乡镇的建设上还是不够重视,而且农村利用土地的自发性很强,一般都是自主建设,从整体规划来看缺乏统一性,基本没有公共基础设施,很多建筑大多都是自发性、盲目性的、随意性,大部分的村镇并没有没有合理的利用土地,浪费了一些优质土地,从而增加了相关部门在改造修建时的成本。在公路建设上,许多村庄住户都是沿路造房,形成住户与道路不合理的结合,私占公路用地,不仅严重影响了交通,而且破坏了村镇整体的整体规划,毫无优美的景观环境可谈。许多新建农村建设淡化了和自然环境的关系,造成了农村原来的自然风光渐渐消失,没有了乡村的味道。针对这一现象应采取可行有效的措施来调整乡村的不规范的建设,打造农村本土特色是现阶段需解决的重要问题〔1〕。
二、在城乡建设中新农村景观风貌设计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乡村建设应以人为本的原则,意在打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所以,乡村景观风貌建设要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下,全面考虑人和自然有机结合,利用人的主观感受作为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出发点。乡村主要时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让农民真实感到他们所在环境的舒适,还要让外人产生认同感,从而产生积极打造与保护好生态资源的坚定理念。把当地的人文特色和现代景观进行结合,把农民的日常活动融到每个设计细节,建造出温馨绿色宜人又舒适的新农村景观〔2〕。
2、村镇本土特色原则
因为乡村的聚落特点,大多数农村建设面貌大多相同,建设大多是杂乱无章,整体建设不规范。当然了,虽然各个村庄在生活习俗、自然环境等方面都相似,但还是有存在许多小异的,这些看不起眼的细微小异形成了农村的独特的个性。所以,在农村建设与区域整合中突出个性来,突出个性的特点可以树立一个农村的良好形象,还能提升整体乡村的知名度,从而促进乡村的发展。建筑有自己的特色,一个乡村也要有自己的个性特色,从各角度看都能显现出本村的特色所在。如果村庄规模小,特色的景观要素也就少,因而乡村景观就要求“小就精,精就细,细就特”的个性设计。要能够体现当地特色,而不是把各景观要素简单地罗列,应是三维的、立体的、多方面的,利用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的观点进行组织,从而形成一个人和自然有机结合的有自己特色村庄〔3〕。
3、景观多样性原则
在农村地域范围内和聚落景观、生产性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是农村景观所涉及的对象,并与农村的经济、社会、习俗、审美、文化、精神、密不可分。农村景观的多样性是现代城乡建设主要体现,包含经济景观、文化景观、自然景观和乡村聚落景观,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与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和田园生活及农村特有的田园文化。
4、生态和自然相结合原则
生态资源和乡村的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是乡村未来建设发展的必然结果。乡村建设应以自然资源良好的乡村环境为主题。其一,乡村景观生态建设过程中应重视用各地区的景观特色来打造出新的景观格局。改善原有的景观地质,或者是营造生态绿色廊道,或是改变原有地质景观的建造方式、形状、大小形成散布与聚集、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均匀者不均匀、的景观格局。这些景观空间的建造是在原有的气候、地貌、生物等自然因素的基础上融入了科学的人文思想而形成的,是人類追求自然和谐,进一步的改善对生物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在乡村风貌建设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城乡建设。
三、城乡建设中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1、完善结构
完善结构,首先要有新的房舍,在节约能源、土地和材料的基础上建造出具有地狱和民族风情的居民住房,在建造新的居民住房是需强化管理,统一规划。还有新的,还要配备新的设施,包括:广播、水电、通讯、道路、等都是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配套设施。
2、斑块建设
斑块的意义性就是不同于周围的环境、相对均匀物质的非线性的区域。对于新农村而言就是指全部的生活环境,例如:生活公园、球场、房屋、饭馆等等。斑块建设就是指将所有相同的生活放在一个规定的区域内进行合理集中的建设,这样是农村的生活规划景观看起来具有条理性,使之更加规范、达到了美观的效果,消除了杂乱无章的现象。
3、走廊建设
原始传统的农村,每户之间并没有平坦的道路联系,村民们总是要在平坦的道路上前行,这样造成了村民之间的交往的难度,而新走廊建设就是要实现家家户户的相连通的道路联系,即水泥道路家家通,一条主干延伸出许多条支路,而每条支路都能通往每家每户。这样家家户户之间的走动就要比以前简单多了,建设新农村走廊显得新农村更加现代化,同时,也能促进村民之间的和谐程度,营造出一种浓厚的人文主义新农村气象。
4、生态工程建设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建设工程建设,是一种利用生态学原理恢复自然生态以及建设人工生态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所强调的是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生态建设方法就是完整性—循环—协调—自力更生—共生的生态调控手段设计。生态工程通过对生态系统中五种共生循环再生的合理应用,和系统工程最优化方法相结合,进而设计出多层次的生态工程。
5、发乡村旅游资源
乡村建设应注重本土特色资源条件,因地制宜,适当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当然还要遵循开发和保护、整体和局部、领导指示和当地居民意见相结合等原则。可依据本村具体情况,打造树木园林、田野草坪、农业果园等农业景观,建设农田山庄、农舍旅店、田园茶馆等。在开发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人和自然的有
机统一。
四、新农村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
纵观国内外农村景观规划发展进程,我国还处于一个相对落后及停滞不前的状态,主要问题在于:一为有部分基层领导对规划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并不到位。二为景观规划工作专业人才缺乏。三为景观规划的龙头作用在农村没有起到充分作用。四是景观规划编制水平偏低。五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景观规划工作任务重。六为农民的思想偏差,因为缺乏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从而没有真正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七为日益变差的农村坏境。
五、景观规划存在问题的解决建议
1、加强农村景观生态规划,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依据各自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和与生活习俗等情况合理规划乡村景观。准确定位发展方向,使得各地的规划特色鲜明与生态环境良好及保持可持续发展性。
2、培养一大批农村景观规划师, 进一步提高农村景观规划编制水平,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城市景观规划和农村景观规划不同,不能将城市景观规划的经验照搬到农村规划建设中来, 农村规划有着不同于城市规划的特征,只有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农村景观规划师,做到对农村风貌的有深刻认识,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才能使农村景观规划得以长久的发展。
3、科学制定农村景观规划建设,使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六、结束语:
新农村景观作为城市和自然景观之间的一种过渡,为现代城市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注重人作用于自然景观后的效果,注重乡村景观本身所具有的东西,尽可能的从本土自然资源中去创建,最终打造出 “天人合一”的美丽乡村环境。
【参考文献】
[1]焦燕.生态村镇建设要在传承中创新[J]:中国农村科技,2013,7(12):188-189.
[2]崔琪.村镇建设中生态建材的空间与作用[J]:中国农村科技,2013,9(12):199-200.
[3]苏聪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10(10):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