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主要的教育生活。因此搞好教学工作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师》杂志社社长石中英写的《教育哲学导论》一书后,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明白了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理性的教学,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就更加的理性。
一、《教育哲学导论》让我明白了教学中的“三性”
1.教学的“意向性”
教学的“意向性”是指“意在引起学生的学习行为以达到某种特定的发展目标”。这里的“某种特定的发展目标”指的是某种态度、知识、技能、信念等。那种没有关注和未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的课堂行为如“注入”“灌输”不能称为“教学”。
联系自身实际,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也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美中不足的是我以前只是把教学意向当成一种既定的工作任务来接受,而不是当成一种需要自己理性反思的主题。因此就缺乏对这种教学意向的合理性质疑、理解和辩护,于是就形成了不折不扣的“照本宣科”和名副其实的“教死书”“死教书”的“教书匠”了。
2.教学的“双边性”
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双边的互动。单独的“教”和不依赖于“教”的“自学”都不是“教学”。具体地说,“教学”就形式而言,主要是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教学”就目的方面来说,师生互动主要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态度上、认知方式上和行为习惯上的障碍,激发、激励、维持和更新他们的学习行为,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的意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师生之间的交往或互动,就没有教学。
联系自身实际,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也知道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双边的互动,但实际教学时,却往往把“教学”当作一种工作任务。有时只顾自己教、只顾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不知学生是否愿意学、是否有收获;在教学方法上,本应采用“素质教育”的启发式、引导式及“课程改革”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但有时还是采取“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教学方式——“注入”“灌输”,并且多数时间是“满堂灌”,学生多数时间是不停地记、机械地听,根本谈不上师生双边的互动,也就是说自己以前的教学,其实根本就不是教学。因此,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课堂效率相当低下。学习了《教育哲学导论》一书后,我如梦初醒,真正地看清了自己的浅薄、無知。不过,我也很庆幸,知道了自己今后该怎样去真正的进行语文教学了。
3.教学的“伦理性”
教学的“伦理性”是指不管是教学的意向,还是师生双边的互动的形式,都必须符合一定文化体系中伦理规范的要求,采取一种学生在道德上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那种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的行为就不能称为“教学”行为。
联系自身实际,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从未听说过教学还有伦理性。平时只是从师德、师风上讲,要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不歧视差生,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但从未想到这实际就是教学的伦理性。因此,在教学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就难免有讽刺、挖苦学生的行为。这既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是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学习了《教育哲学导论》一书后,我才彻底的醒悟,知道了今后一定要特别注重教学的“伦理性”,更加理性地教学。
二、《教育哲学导论》让我时时理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学
教学,不仅是外在的知识传递与掌握,更是师生双方借助于理性进行的一次“探险”,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种“理智的愉悦”。为了达到这种“理智的愉悦”,教师就应时时理性地反省自己的教学,不单是为了“吃一堑、长一智”,更重要的是能成为一个“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人。这样才有利于自己的教学。
联系自身实际,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也特别注意理性的反省自己的教学,以便尽快提高自己的语文教育教学水平。
第一,理性反思的具体内容。反思自己备课是否充分、是否吃透了教材;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合理、重点难点是否恰当;反思上课时讲解是否清楚、透彻,师生是否民主、平等、和谐、理性的对话,板书是否工整,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反思自己批改作业是否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符合教学伦理,是否热爱、尊重学生,是否讽刺、挖苦学生,是否对学生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唱独角戏、满堂灌、注入式,还是运用了体现课改精神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反思自己骨子里的教育思想,究竟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反思自己是否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是否突出了重点难点;反思堂课上师生双边的互动是否达到了“理智的愉悦”等。
第二,理性反思的具体方式。每天睡觉前用几分钟的时间反思一下自己当天的教学行为;每月书面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每学期写一篇教学反思的心得体会。通过自己理性的反思,真正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这样才有利于自己的语文教育教学水平的尽快提高。
总之,学习了石中英教授写的《教育哲学导论》一书后,我才真正认识到语文教学离不开《教育哲学导论》的指导。正因为有了《教育哲学导论》的指导,我的语文教学才更加理性,我的教育教学水平才突飞猛进。
一、《教育哲学导论》让我明白了教学中的“三性”
1.教学的“意向性”
教学的“意向性”是指“意在引起学生的学习行为以达到某种特定的发展目标”。这里的“某种特定的发展目标”指的是某种态度、知识、技能、信念等。那种没有关注和未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的课堂行为如“注入”“灌输”不能称为“教学”。
联系自身实际,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也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美中不足的是我以前只是把教学意向当成一种既定的工作任务来接受,而不是当成一种需要自己理性反思的主题。因此就缺乏对这种教学意向的合理性质疑、理解和辩护,于是就形成了不折不扣的“照本宣科”和名副其实的“教死书”“死教书”的“教书匠”了。
2.教学的“双边性”
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双边的互动。单独的“教”和不依赖于“教”的“自学”都不是“教学”。具体地说,“教学”就形式而言,主要是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教学”就目的方面来说,师生互动主要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态度上、认知方式上和行为习惯上的障碍,激发、激励、维持和更新他们的学习行为,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的意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师生之间的交往或互动,就没有教学。
联系自身实际,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也知道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双边的互动,但实际教学时,却往往把“教学”当作一种工作任务。有时只顾自己教、只顾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不知学生是否愿意学、是否有收获;在教学方法上,本应采用“素质教育”的启发式、引导式及“课程改革”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但有时还是采取“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教学方式——“注入”“灌输”,并且多数时间是“满堂灌”,学生多数时间是不停地记、机械地听,根本谈不上师生双边的互动,也就是说自己以前的教学,其实根本就不是教学。因此,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课堂效率相当低下。学习了《教育哲学导论》一书后,我如梦初醒,真正地看清了自己的浅薄、無知。不过,我也很庆幸,知道了自己今后该怎样去真正的进行语文教学了。
3.教学的“伦理性”
教学的“伦理性”是指不管是教学的意向,还是师生双边的互动的形式,都必须符合一定文化体系中伦理规范的要求,采取一种学生在道德上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那种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的行为就不能称为“教学”行为。
联系自身实际,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从未听说过教学还有伦理性。平时只是从师德、师风上讲,要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不歧视差生,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但从未想到这实际就是教学的伦理性。因此,在教学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就难免有讽刺、挖苦学生的行为。这既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是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学习了《教育哲学导论》一书后,我才彻底的醒悟,知道了今后一定要特别注重教学的“伦理性”,更加理性地教学。
二、《教育哲学导论》让我时时理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学
教学,不仅是外在的知识传递与掌握,更是师生双方借助于理性进行的一次“探险”,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种“理智的愉悦”。为了达到这种“理智的愉悦”,教师就应时时理性地反省自己的教学,不单是为了“吃一堑、长一智”,更重要的是能成为一个“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人。这样才有利于自己的教学。
联系自身实际,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也特别注意理性的反省自己的教学,以便尽快提高自己的语文教育教学水平。
第一,理性反思的具体内容。反思自己备课是否充分、是否吃透了教材;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合理、重点难点是否恰当;反思上课时讲解是否清楚、透彻,师生是否民主、平等、和谐、理性的对话,板书是否工整,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反思自己批改作业是否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符合教学伦理,是否热爱、尊重学生,是否讽刺、挖苦学生,是否对学生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唱独角戏、满堂灌、注入式,还是运用了体现课改精神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反思自己骨子里的教育思想,究竟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反思自己是否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是否突出了重点难点;反思堂课上师生双边的互动是否达到了“理智的愉悦”等。
第二,理性反思的具体方式。每天睡觉前用几分钟的时间反思一下自己当天的教学行为;每月书面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每学期写一篇教学反思的心得体会。通过自己理性的反思,真正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这样才有利于自己的语文教育教学水平的尽快提高。
总之,学习了石中英教授写的《教育哲学导论》一书后,我才真正认识到语文教学离不开《教育哲学导论》的指导。正因为有了《教育哲学导论》的指导,我的语文教学才更加理性,我的教育教学水平才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