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语法知识由于本身条目的琐碎和繁多,加上语言知识不可避免的抽象性、枯燥性而成为不少教师的教学难点。机械讲解、单一灌输是我们在一些英语课堂中常见的语法教学方式,而语言知识的应用性、情境性却被严重忽视。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对英语学习索然无味,学习效益也是大打折扣。因此,对于初中英语的语法教学,我们要加强钻研,探索有效方法使学生乐学、爱学。本文中,笔者结合近几年初中英语的语法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方面的一些思考,籍此求教于各位专家。
1. 激发学生英语兴趣,趣味化呈现语法知识
我们都知道,语法知识本身是具有理论化倾向的,这正是很多学生对英语学科不感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重视的工作就是设法调动学生的学科兴趣,语法教学尤其需要如此。我们实现了语法知识的趣味化,学生才会具备学习兴趣,才会自然呈现出情绪高昂、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来,形成对未知知识进一步探究和熟练掌握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很多,如形象生动的视频呈现,又如生动活泼的情境表演,再如课堂的幽默氛围。但从本质上来说,我们调动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兴趣,还是需要将语法知识渗透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来中,以生活化素材切入和引导语法知识的教学,在学生产生了浓厚兴趣的契机下进行语法教学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了。如我们在教学形容词的比较级、最高级这一语法知识时,我选择了“tall,heavy,thin”几个词语,要求学生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用“Tom is tall/taller than.../the tallest in our class.”的句型进行表达,这样我们就将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这一语法知识的呈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切实增强学生对比较级最高级这一语法知识的理解与体验,这样既容易促使学生增强学科兴趣,又能促使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抽象知识,增强学习效益。
2. 遵循学生主体地位,固定化表达语法知识
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我们在教学中只有充分坚持学生这一地位,尊重这一地位,才可能收到我们想要的理想教学效果。但是我们在语法知识教学中都有这样的体会,某一个语法知识讲了无数遍,但学生当时似乎是听懂了,听进耳了,但隔天又很快忘记了。这样的教学现象看起来学生学习效益很差,先天条件不行,实际上是我们不遵循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所导致的结果。因为这种语法教学的本质是灌输,学生没有生成的过程,当然就没有内化的效果。如关于“both,all,none,neither”的用法,我们苦口婆心地讲了很多肯定、否定、两者、三者等方面的区别,但学生在实际题目中反复做错。笔者尝试换了一种教学方式,初步呈现并解释相关语法知识后,让学生背诵相关例句及语法知识关键词,对语法知识的情境形成一个固化印象,以后学生再遇到类似的情境就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了,教学起到了一劳永逸的效果。这种语法教学模式表面上看是灌输,是机械记忆,其实是一种基于情境教学思想的情境迁移,也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的教学内化,更是一种基于课改理念的灵活应用,教者教得轻松,少做了无用功,学生也学得轻松,有效减轻了课业负担。
3. 引导学生概括总结,系统化归纳语法知识
英语语法知识是琐碎的,在我市初中实施的译林牛津版英语教材版本中,相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语法知识往往分布在不同的主题单元。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教学进度、语法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学习需要进行及时的主题整合,一方面增强对相關语法知识本质性区别的认识,另一方面避免类似的语法知识在情境应用中混乱不堪。相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语法知识涵括多方面的内容,有类似的短语搭配,如take up,take away,take on,take off等等,有特殊词汇的使用,如must,can,need,should等等,有不同的时态结构,如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现在完成时等等,还有相同含义但不同的特殊句式,如there be和has/have等等,我们只要涉及到相似的语法内容,就要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归纳比较,以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语法知识结构。值得提醒的是,对语法知识的归纳与总结要本着学生“已学”的知识范围,只可向前归纳,不可向后延伸,以遵循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语法知识的特点。还要注意的是对语法知识的归纳,教者不可包办,教者应提供话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必要的时候进行小组合作,将归纳总结的过程转变为学生内化语法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和灵活应用相关语法知识。
实践证明,笔者坚持在生活化情境中对语法知识进行呈现,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兴趣,避免了语言知识的抽象性与乏味感;笔者坚持固定化表达语法知识的训练,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益,避免了教者反复做过多的重复劳动;笔者坚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系统归纳语法知识,有效厘清了相关语法知识的区别,避免了类似语法知识的混淆,提升了学生对英语语法知识的认识。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课程改革理念,从初中生心智特点和班级教学实际出发,遵循英语学科教学特点,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钻研,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英语语法教学效益一定会有很大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港城实验学校初中部)
1. 激发学生英语兴趣,趣味化呈现语法知识
我们都知道,语法知识本身是具有理论化倾向的,这正是很多学生对英语学科不感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重视的工作就是设法调动学生的学科兴趣,语法教学尤其需要如此。我们实现了语法知识的趣味化,学生才会具备学习兴趣,才会自然呈现出情绪高昂、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来,形成对未知知识进一步探究和熟练掌握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很多,如形象生动的视频呈现,又如生动活泼的情境表演,再如课堂的幽默氛围。但从本质上来说,我们调动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兴趣,还是需要将语法知识渗透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来中,以生活化素材切入和引导语法知识的教学,在学生产生了浓厚兴趣的契机下进行语法教学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了。如我们在教学形容词的比较级、最高级这一语法知识时,我选择了“tall,heavy,thin”几个词语,要求学生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用“Tom is tall/taller than.../the tallest in our class.”的句型进行表达,这样我们就将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这一语法知识的呈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切实增强学生对比较级最高级这一语法知识的理解与体验,这样既容易促使学生增强学科兴趣,又能促使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抽象知识,增强学习效益。
2. 遵循学生主体地位,固定化表达语法知识
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我们在教学中只有充分坚持学生这一地位,尊重这一地位,才可能收到我们想要的理想教学效果。但是我们在语法知识教学中都有这样的体会,某一个语法知识讲了无数遍,但学生当时似乎是听懂了,听进耳了,但隔天又很快忘记了。这样的教学现象看起来学生学习效益很差,先天条件不行,实际上是我们不遵循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所导致的结果。因为这种语法教学的本质是灌输,学生没有生成的过程,当然就没有内化的效果。如关于“both,all,none,neither”的用法,我们苦口婆心地讲了很多肯定、否定、两者、三者等方面的区别,但学生在实际题目中反复做错。笔者尝试换了一种教学方式,初步呈现并解释相关语法知识后,让学生背诵相关例句及语法知识关键词,对语法知识的情境形成一个固化印象,以后学生再遇到类似的情境就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了,教学起到了一劳永逸的效果。这种语法教学模式表面上看是灌输,是机械记忆,其实是一种基于情境教学思想的情境迁移,也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的教学内化,更是一种基于课改理念的灵活应用,教者教得轻松,少做了无用功,学生也学得轻松,有效减轻了课业负担。
3. 引导学生概括总结,系统化归纳语法知识
英语语法知识是琐碎的,在我市初中实施的译林牛津版英语教材版本中,相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语法知识往往分布在不同的主题单元。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教学进度、语法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学习需要进行及时的主题整合,一方面增强对相關语法知识本质性区别的认识,另一方面避免类似的语法知识在情境应用中混乱不堪。相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语法知识涵括多方面的内容,有类似的短语搭配,如take up,take away,take on,take off等等,有特殊词汇的使用,如must,can,need,should等等,有不同的时态结构,如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现在完成时等等,还有相同含义但不同的特殊句式,如there be和has/have等等,我们只要涉及到相似的语法内容,就要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归纳比较,以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语法知识结构。值得提醒的是,对语法知识的归纳与总结要本着学生“已学”的知识范围,只可向前归纳,不可向后延伸,以遵循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语法知识的特点。还要注意的是对语法知识的归纳,教者不可包办,教者应提供话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必要的时候进行小组合作,将归纳总结的过程转变为学生内化语法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和灵活应用相关语法知识。
实践证明,笔者坚持在生活化情境中对语法知识进行呈现,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兴趣,避免了语言知识的抽象性与乏味感;笔者坚持固定化表达语法知识的训练,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益,避免了教者反复做过多的重复劳动;笔者坚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系统归纳语法知识,有效厘清了相关语法知识的区别,避免了类似语法知识的混淆,提升了学生对英语语法知识的认识。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课程改革理念,从初中生心智特点和班级教学实际出发,遵循英语学科教学特点,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钻研,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英语语法教学效益一定会有很大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港城实验学校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