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公案》之施仕纶形象的民间文化内涵探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w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施公案》为清代公案侠义小说之先导,与民间传说有一定渊源。《清史稿》等史书虽记载施公的为官品格,但并没有他审案的记载。历史提供的仅仅是施公的“清官”原型,而民间艺人虚构的故事才是其小说形象的来源。《施公案》是在历史人物“施世纶”的清廉、正直、爱民品格的基础上,采集民间传说而成,明显具有世俗品格,满足下层民众的审美期待。小说描写施仕纶审查民间案件,塑造其聪明机智、秉公断案、以民为本的形象,反映民间普遍的“清官情结”,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社会公正和生活安宁的美好憧憬。
  关键词:清代公案侠义小说 《施公案》 施仕纶 清官形象 民间文化
  《施公案》为清代公案侠义小说之先导,叙述康熙年间清官施公施仕伦断案的故事。侠义之士黄天霸、关小西、计全等倾力辅助之。其所叙之施公断案故事比明朝的《包公案》更加曲折、惊险。它与民间传说有极深的渊源。在刊刻成书之前,施公审案故事就在民间以“说话”、戏剧、鼓词等讲唱艺术形式广泛流传,经民间传播者和接受者不断增补、完善,直至小说的成書。本文拟结合施公故事与民间文化的关系,探讨《施公案》中施仕纶形象的成因。
  一
  在清代公案侠义小说中,虽然《三侠五义》、《彭公案》塑造得最为出色的是侠士的形象,但是,《施公案》刻画得最鲜明的是清官施仕纶的形象。在此类小说塑造的清官中,施公的形象最为滑稽。他不仅没有威风凛凛的外表,而且长相极为丑陋。《施公案》开头说他的总体特点是“为人清正,五行甚陋”。小说中的康熙乃一代明君,因施仕伦那等歪歪扭扭的身躯,也觉着可笑。同僚官吏因施仕伦相貌丑陋而轻视之,甚至不屑一顾。但是,丑陋的外表却掩盖不了施公智慧过人、清正廉明的光辉形象。
  《施公案》中的施仕伦较为显著的形象特征是聪慧而博学。虽其外表甚为丑陋,但其学识渊博、智慧超群。在审理各类案件中,施公不搞严刑逼供,而是充分运用智慧、谋略,查出真凶,揭示真相。无论是审理无头案,还是欺诈案,不管罪犯如何狡诈,案情何其复杂,他都能运用谋略,迅速破案,使罪犯受到应得的惩处,为百姓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例如,在酒姜烂肺案中,董六因见女色而生邪心,为图谋郝遇朋之妻,每天早上,都约郝遇朋空腹饮酒、吃姜,使其在不知不觉中烂肺,百日后身肿吐血而死,制造了一起表象上的病死案。因施公学识渊博,知晓酒姜烂肺之方,没被表象迷惑。他明察秋毫,审明此案,使凶手得到应受的惩罚。又如,在审理方家财产争夺案中,施公据古证今:“但凡过古稀能生子者,此子骨髓不满,身不耐寒,惧热怕冷,站在日中无影,即有,也须细看,才能看出。此先天不足之故。”验明德保的确是方节成九十岁时生的儿子,使其合法继承权不被剥夺。再如,火烧孟文科案中,施公在公堂里审案,忽然看见衙门内斗的一户人家着火,且火势猛烈,以致房倒屋塌。等众人将火扑灭之后,衙役从现场搜出了死者孟文科的尸体。表面上看,这很可能是一起放火自焚案。但是,施公没被迷惑。他通过火烧活羊、死羊的不同死状进行推导,查清真相,使凶手落入法网。可见,施公聪明睿智,没有严刑逼供、屈打成招,而是运用智慧和学识,搜寻人证、物证,查清真相,使罪犯无处遁形。
  在《施公案》中,施仕纶另一突出形象特征是秉公断案,以民为本。施仕伦心系黎民,不畏权势,为黎民百姓伸张正义。无论官居何职,身在何处,他都忠于职守,为民请命。据小说所叙,施公担任仓厂总督时,发现官吏不顾黎民百姓的利益,徇私舞弊,便着手追查,最终正本清源。在前往山东赈灾的路途中,他被盗寇捉去,身陷险境,却心系百姓,云“微臣一身死无妨碍,只可惜误了国家大事,有关亿万民命”。他认为,审理案件,涉及民情、民生,都理所当然的要细致、谨慎,查明真相,如果屈枉民命,则会为苍天不容。又如,在查办金铺欺诈案中,施公因恼恨九门提督扰民,不畏其权贵身份,针锋相对,使九门提督知错认罪。再如,审查富仁、富义两兄弟之间的盗银案时,施公请他们吃饭要求他们留袜子,使富仁妻交出赃银,案情的真相大白。他教训富仁,云:“奴才!全不思千朵桃花,一株所生。你昧良心,本府若一时粗心,用严刑拷问你兄弟,岂不冤枉与他。略施小计,献出银子,断出黑白之心。”可见,施公能以民为本,对下层百姓,也从不歧视,而是同情、爱护他们,尽可能地为民主持公道。
  清代公案侠义小说属通俗文学的范畴,与民间传说有一定的渊源。其塑造的施仕纶聪敏机智、秉公断案、以民为本的形象在民间流传并受到平民读者的喜爱。
  二
  就历史的本来情况而言,施公是实有其人。施仕伦的历史人物原型是清代康熙年间的“施世纶”。虽其姓名书写有差异,但此种差异应是文人杂采民间传说时只取其音之故。据赵尔巽《清史稿》载:“施世纶,字文贤,汉军镶黄旗人,琅仲子。康熙二十四年,以荫生授江南泰州知州。”无疑,他是康熙统治时的官员。历史上的施世纶为官“廉惠勤民,州大治。二十七年,淮安被水,上遣使督隄工,从者数十辈,驿骚扰民,世纶白其不法者治之”。其后,他历任扬州知府、江宁知府、湖南布政使、安徽布政使、顺天府尹、太仆寺卿、漕运总督等职。他忠诚正直,清正廉明,以民为本。在民间,施世纶有“青天”之誉。据《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七、《清史列传》卷十一、《国朝先正事略》卷十一和《国朝耆献类征》卷一六三所载,施公为官刚正,在民间颇有声望。
  《清史稿》等史书虽记载施公为官品格,但并没有关于他破案、审案的记载。施公秉公审案,为民伸冤的故事,最初在民间以说唱文艺等方式流传,经由传播者和接受者的渲染、虚饰,众口相传,以至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施公案》是在历史人物施世纶清廉、正直、爱民品格的基础上,采集民间相关传说而成。据孔另境《中国小说史料》,陈康祺《燕下乡脞录》云:“少时即闻乡里父老,言施世纶为清官。入都后,则闻院曲盲词,有演唱其政绩者。盖由小说中刻有《施公案》一书,比公为宋之包孝肃,明之海忠介,故俗口流传,至今不冺也。”陈康祺生于道光年间,同治十年考中进士,官至刑部员外郎。他生活在与《施公案》流传、成书最为接近的时期,对其情况相对比较了解。赵景深《中国小说丛考》之《〈施公案〉考证》指出:“一般人每每先存了小说比戏剧早、戏剧多根据小说改作的观念,于是以为《施公案》也是小说早于戏剧的了;实际上《施公案》却是例外,反而是戏剧比小说早得多。”经他结合周明泰《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考证,《施公案》成书于道光十八年(一八三八年),而早在一八二四年庆升平班戏目里就有一系列相关施公案的戏,如《连环套》《霸王庄》《盗金牌》《淮安府》《落马湖》《恶虎村》《拿谢虎》等。其中有十一出全文保存在《戏考》里。可见,《施公案》是在施世纶的清廉、正直、爱民品格的基础上,采集民间说唱文艺而成。杨子坚《“施仕伦”与“施世纶”》指出:“《施公案》是一部典型的‘蔓话儿’,从史实到群众中传颂,再到编写成书,经过好多作者(包括说唱艺人)的拼凑演绎,你添一枝,他添一段,规模便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在民众的顶礼膜拜中,施仕伦被塑造为聪慧渊博、秉公断案、以民为本的特征。据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载,施世纶“字文贤,清汉军镶黄旗人,曾任泰州知州,后官户部侍郎、漕运总督,此书叙写其事迹,多出附会”。显然,小说《施公案》所叙,明显是来自民间说唱文艺的虚饰、夸张,并非实有其事,而是子虚乌有。因此,历史提供的仅仅是施仕纶的“清官”原型,而民间虚构、发展的故事才是其小说形象的直接来源。   《施公案》是通俗文学,植根民间,其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满足下层民众的审美期待,体现平民的审美价值取向。施仕纶的小说形象,较为直接地反映出民间文化及劳动人民的思想观念。李惠芳《中国民间文学》指出,在人物传说中,“清官”传说很引人注目,“它形象而生动地代表着中国民众对理想政权的一种历史选择。我国农民是非常喜欢清官的,这也是清官传说能盛产不衰的社会历史基础……农民是按照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尺度,去塑造清官形象的”。可以说,民间大众有深厚的“清官”情结。小说中,施仕纶的明察秋毫、秉公断案的形象,正是源于百姓心中长期萦绕的深厚的“清官情结”。朋星《大结局:中国清官的归宿》指出:“清官一般都具有这样的特点:政治上忠君,经济上廉洁,生活上俭朴,工作上勤奋,性格刚直,执法严厉,敢于为民请命。”据民间流传的相关施公故事,施仕伦为官清廉,聪明睿智,具有卓越的断案能力,恤民惠民,完全符合黎民百姓本身的“清官”期待。
  不仅如此,《施公案》的施仕纶形象还反映出民间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学术界普遍认为,统治者为百官拟定的正名都是“吏”,通过他们治理地方,就称之为“吏治”;“清官”的称谓很可能来自于民间。就历史的本来状况而言,在专制社会中,黎民百姓处于最下层,遭受各种剥削、压迫,还要遭受贪官污吏的伤害,强盗、流氓、贼寇和地方恶霸的威胁。然而,他们无法改变社会现实和生存的困境,只能把政治清明、社会公平和司法公正的期望寄托于清官,盼望为民请命、恤民惠民的“清官”出现,为他们营造安宁的社会生活环境。因此,清官是中国古代社会群体的普遍期待,在民间往往被热烈拥戴,影响力极大。说唱艺术、通俗小说往往是百姓寻求心理安慰的载体。吴士余《中国文化与小说思维》认为,小说在叙述上虽“作意好奇”,但情节、人物等必须合乎人情物理与生活逻辑规范,“从广度和深度上概括社会生活的历史,从生动入微的生活细节中虚拟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艺术地传达生活的实感”。《施公案》写施仕纶到任之处,黎民百姓即称他為福星,“但见关外城里,士农工商,男女老少,俱是满斗焚香,跪接钦差,人烟沸腾,欢声载道”。不难想象,民间对施仕纶这样的“清官”的盼望有何等强烈。可以说,对百姓而言,清官施仕纶就是造福一方的青天。段宝林《民间文学教程》认为:“清官传说赞扬清官在判案中不畏权势的正义感,明察秋毫的判断力和超群的智慧,以及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法制思想。”小说中施仕纶智慧过人,且敢于为民请命,完全符合平民意识里的“青天”。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认为,公案小说描写普通民事案件,“清官们秉公执法,敢于抗上,明敏断狱,为民除害,也体现了下层民众的愿望”。无疑,施仕纶秉公断案、以民为本的清官形象,体现出民间的审美观念,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社会公正和生活安宁的美好憧憬。
  毋庸置疑,《施公案》描写施仕纶审查民间案件,展现下层社会生活,明显具有世俗品格。施仕纶明察秋毫、以民为本的清官形象,源于民间的“清官情结”,寄托着劳动人民对公正社会和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我们应结合相关的民间文化,科学审视其审美意蕴。
  参考文献:
  [1] 《施公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 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
  [3] 李惠芳:《中国民间文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 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5] 赵景深:《中国小说丛考》,齐鲁书社,1980年版。
  [6] 孔另境:《中国小说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7] 杨子坚:《“施仕伦”与“施世纶”》,《明清小说研究》,1994年第4期。
  [8] 吴士余:《中国文化与小说思维》,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冯利华,内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摘要 新历史主义作为活跃于20世纪末的文学批评思潮和流派,已成为当今西方批评界的显学。其代表人物斯蒂芬·格林布莱特(Stephen Greenblatt)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颠覆”和“抑制”为研究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悲剧性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侧重把握霍尔顿软弱天真的颠覆和所遭受的猛烈真实的抑制来分析其悲剧的成因,并揭示霍尔顿实质上是做了“文化政治性”的牺牲品。  关键词:颠覆 抑制
期刊
摘要 如何建构和谐的生存世界已经成为21世纪一个综合性、全球性的问题,而生态文学先驱梭罗作品《瓦尔登湖》中蕴含的生态思想,给当今面临生态危机的人们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给现代人极大的启迪,对人们如何认识和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建构和谐社会,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瓦尔登湖》 梭罗 生态思想 当代意义  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取得极大发展的20世纪,人类在发展的凯歌声中对自
期刊
摘要 海明威杰出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山的雪》无疑是有关死亡主题的作品,小说在表现男主人公消极对待死亡之时,其也揭示了女主人公海伦对生命的渴望,因此小说中展现出求生和求死的战争。本文根据弗洛伊德“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理论讨论小说中两位主人公内心深处求生与求死的斗争,进而探索人类整个生命运动历程。  关键词:《乞力马扎罗山的雪》 求生本能 求死本能 斗争  一 引言  一战时期美国作家厄尔斯特·海
期刊
摘要 “罪恶”和人性的阴暗面是19世纪美国作家霍桑一生都在关注的问题。其代表作《红字》所体现的主旨正是霍桑对人性之“恶”及社会之“罪”的深刻思索。《红字》中女主人公海斯特受“原罪”诱惑犯下通奸罪后,通过艰难的自我赎罪,拥有了神性的品格,并获得了人性的升华。她凭借道德意识中的“善”圆满地完成了从地狱到炼狱再到天国的“天路历程”,并在赎罪与自新的灵魂“蜕变”过程中,找到了心灵慰藉的最好归宿,完成了人对
期刊
摘要 《黑暗的心》是20世纪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丛林冒险小说的代表著作之一。有学者认为该部小说反映了康拉德持有强烈的亲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等负面思想。本文用爱德华·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东方主义”,从自然环境和种族角度,对该小说的 “他者”身份进行解读,从理论上证明康拉德是位坚定的反“东方主义”者。  关键词:《黑暗的心》 后殖民主义 “东方主义” “他者”  《黑暗的心》是英国作
期刊
摘要 艾米莉·勃朗特短暂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约克郡北部的荒原中度过。野性的荒原是生她、养她的地方、是她思想的源泉、写作的动力。她对荒原的爱以及在荒原中形成的性格对她创作《呼啸山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荒原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一一映射在了小说的情节与人物上,至今仍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关键词:艾米莉·勃朗特 荒原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英国著名文学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这本小说中桀骜不驯的
期刊
摘要 被称为日本近代文学史“文豪”的夏目漱石,为后人留下了许多颇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在他的小说中,批判现实社会和近代文明;批判战争,呼吁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显露出不同于琐碎的日本文学的雄浑之气。他的小说可以说是一种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强烈的、充满责任感和伦理感的文学创作。夏目漱石本是一位身处西洋文化大潮流,接收西方文化影响的学者,却执意于批判日本近代文明,其原因就是从小受到的儒家文化“文以载道”思
期刊
摘要 模糊语义是文学作品中用来描述情感、情节等事物的,使文学产生模糊性,是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存在。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会存在一定的模糊语义,这些语义丰满了作者的创作,并确保了故事本身的戏剧性与感染力,就文学创作而言,是极具魅力的表现手法。因此,本文将结合尤金·奥尼尔所著《榆树下的欲望》中如何使用的模糊性语言及其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为了解小说作品通过模糊性语言表达的内涵及其创作的主题思想做些
期刊
摘要 萧伯纳所著作的剧本《鳏夫的房产》从演出上映开始,就受到批评界的普遍关注。剧本的批评是多角度的,文章采用的批评角度是从超越的角度入手的。这种超人的超越能够实现生命的价值。剧中屈兰奇实现了对传统道德的超越,并在此基础上采纳了尼采的自然主义价值观。此外,实现了思维上的超越,屈兰奇借助婚姻完成了经济的联合,实现了人物关系的超越,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屈兰奇实现自身价值。文章正是对这几方面思维上的超越
期刊
摘要 后殖民主义作为一大文学思潮,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者的作品中屡有表现,而在此时期西方学界对第三世界文化的探索与交流呈现出多样性的趋势,其中包括内在因素(文化心理)和外在因素(政治、经济)。本文以马尔罗的《王家大道》作为范本,以当代社会中个体生存的角度为出发点,探究在后殖民主义思潮下人们对外探索的内在动因以及其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安德烈·马尔罗 小说 后殖民主义 探求  一 引言  20世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