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读人读到心
老王无疑是本文的主角,也是课堂的解剖对象。常规的课堂读老王总是读到他的苦和善良便停滞不前了,但是本课堂执教者却是读到老王的内心。
师:都有道理。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如果在三个不幸中选一个,你们觉得哪一个不幸时老王来讲是最大的?(学生没反应)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老王他最大的渴望是什么?他心中最渴求的是什么呢?(学生还是没反应)
好的,我们来看课文第4段,(教师读)“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这个问题老王是怎么回答的?
生:“住那儿多年了。”
师:这个问题,一般情况应该怎么回答?
生:是,或者,不是。
师:对。可老王为什么这样回答呢?这个回答说明是还是不是呢?
生:是。也不是。
师:非常好。是他家,因为他住这里;但又不是家,因为这不是他心中的家,因为在他心中这不像家。是啊。老王多想有个家啊!他心中的家应该有什么呢?他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家呢?——有亲人,有妻子,有子,他渴望亲人的关爱。他渴望亲情的温暖。
执教者让我们对老王的解读却不能仅仅着眼于他的善良和不幸,而要在解读老王善良不幸的基础上,更为深入地解读他的内心需要。老王固然是善良的,作者通过几件事写出了他的善良。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又不能只看到他的善良,而应该把这种善良放到特定的背景中,看到它更为深层的内涵。在那么多有知识或没有知识的、有文化或者没有文化的人变得冷漠的年代,为什么老王能够坚守这样的善良呢?为什么连作者这样的人也很难做到那样单纯的善良而老王能够做到呢?当然,这或许不是重点。更为重要的是,老王固然是不幸的,但我们仅仅需要了解他的不幸吗?我们不应该深入一点关注一下不幸的老王、善良的老王的精神需求是什么吗?我们对于作者和老王之间的隔膜,对于老王送鸡蛋和香油的真正目的,对于“我”后来的”隗怍”,缺少应该有的深入理解,这都与我们对老王的内心需求缺少关注和理解有关。看起来,作者对此似乎没有用很多笔墨去表现,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品读文本,并不难发现老王对温暖亲情的企求,而关于“家”的回答则最为明显。
所以执教者还在某一环节设置了以老王的口吻说说他送香油鸡蛋被给钱后的心理活动,有学生写道:杨先生他们平时待我不错,他们常常照顾我的生意。买些鸡蛋给他们,我的日子也好过多了。我现在要死了,想把一点鸡蛋和香油送给他们,但杨先生却没有明白我的心思。不过,这样也好。让杨先生心安理得地吃那些鸡蛋和香油吧。希望他们能够好好过下去,珍惜现在有家有温暖的日子。
太妙了,学生对老王当时的感受的确走心了。
二、字词中窥读作者
读到老王的精神需求,执教者就开始提问作者杨绛是否满足了老王的精神需求呢?现代散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个性化地抒写作者的心灵和性灵,表达作者内心的个我;和小说相比,写人的现代散文不能或者说主要不能关注作品中作者所写的人物,而应该更多地关注藏在字里行间的那“我”。可是,我们遗憾地看到,不少老师教学《老王》仅仅是着眼于老王或者主要着眼于老王,即使有时候也在关注“我”,但似乎总是把老王作为关注的重点,对“我”的解读也只是为了解读老王。记得以前我教这篇课文,教学的思路是,先认识老王的善良,再认识老王的不幸,然后提问:对这些不幸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回答:不能对老王只有居高临下的同情和施与,而没有平视的尊重和理解。最后出示一组弱者的照片,号召同学们要关心弱者同情弱者帮助弱者。在这次教学中,执教者更自觉地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对“我”的解读上;而对老王的解读则是一个陪衬,通过老王和“我”的对比,进而更为深入地理解“我”,理解作者。所以,执教者就设置了这么个环节:
师: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在老王心中,杨绛夫妇是他的亲人;而在作者的眼里,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大家能不能找到一个确切的词来表达在作者“我”的心中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一个可怜的人。
生:一个不幸的人。
生:一个需要同情的人。
生:一个熟人。
生:一个陌生人。
师:对。在作者“我”心中,老王只是一个不幸的陌生人,或者说是一个一般的熟人,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这样,我们对第8段的描写就可以理解了。这段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冷静和客观,因为她眼中看到的只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一个不幸的值得同情的人。请同学们回过头去,从上文“我”和老王相处的片段中,寻找这种“距离感”和‘‘熟悉的陌生感”。
于是学生开始从文本中找到各式各样的词语来印证“我”与老王的距离感。只有这样,学生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便迎刃而解了。
三、读自己,读方法
执教者阅读文本,阐释文本,执教文本,其实也是向学生展示自己,展示自己的阅读方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便接受了学会了。阅读教学本身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教学中,本课执教者时刻关注对于学会阅读的训练。比如读《老王》,引导学生从这样几个层次去读:抓住文章中概括性的词语读;抓住作者写的主要事件读;抓住别人对老王的态度读;从老王的内心需求去读;从老王和“我”之间的关系去读。这是阅读的角度,是阅读的层次,也是阅读的方法。解读“我”和老王之间的距离,先从文章最难理解的描写僵尸一样的老王的那一段中去感受“我”和老王的距离,再抓住“我知道”那一句话进行突破,再通过对老王心理的揣摩解讀老王内心对“我”的定位,明确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之后再回读课文从中寻找“距离”的具体表现。如此用心的安排,就是要引领学生学会解读文本。
散文形散神不散,教学方法也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各路英雄在一篇文章面前各显神通,读文本,读人物,读作者,甚至是读自己,会有异乎寻常的美丽在等你。
老王无疑是本文的主角,也是课堂的解剖对象。常规的课堂读老王总是读到他的苦和善良便停滞不前了,但是本课堂执教者却是读到老王的内心。
师:都有道理。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如果在三个不幸中选一个,你们觉得哪一个不幸时老王来讲是最大的?(学生没反应)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老王他最大的渴望是什么?他心中最渴求的是什么呢?(学生还是没反应)
好的,我们来看课文第4段,(教师读)“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这个问题老王是怎么回答的?
生:“住那儿多年了。”
师:这个问题,一般情况应该怎么回答?
生:是,或者,不是。
师:对。可老王为什么这样回答呢?这个回答说明是还是不是呢?
生:是。也不是。
师:非常好。是他家,因为他住这里;但又不是家,因为这不是他心中的家,因为在他心中这不像家。是啊。老王多想有个家啊!他心中的家应该有什么呢?他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家呢?——有亲人,有妻子,有子,他渴望亲人的关爱。他渴望亲情的温暖。
执教者让我们对老王的解读却不能仅仅着眼于他的善良和不幸,而要在解读老王善良不幸的基础上,更为深入地解读他的内心需要。老王固然是善良的,作者通过几件事写出了他的善良。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又不能只看到他的善良,而应该把这种善良放到特定的背景中,看到它更为深层的内涵。在那么多有知识或没有知识的、有文化或者没有文化的人变得冷漠的年代,为什么老王能够坚守这样的善良呢?为什么连作者这样的人也很难做到那样单纯的善良而老王能够做到呢?当然,这或许不是重点。更为重要的是,老王固然是不幸的,但我们仅仅需要了解他的不幸吗?我们不应该深入一点关注一下不幸的老王、善良的老王的精神需求是什么吗?我们对于作者和老王之间的隔膜,对于老王送鸡蛋和香油的真正目的,对于“我”后来的”隗怍”,缺少应该有的深入理解,这都与我们对老王的内心需求缺少关注和理解有关。看起来,作者对此似乎没有用很多笔墨去表现,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品读文本,并不难发现老王对温暖亲情的企求,而关于“家”的回答则最为明显。
所以执教者还在某一环节设置了以老王的口吻说说他送香油鸡蛋被给钱后的心理活动,有学生写道:杨先生他们平时待我不错,他们常常照顾我的生意。买些鸡蛋给他们,我的日子也好过多了。我现在要死了,想把一点鸡蛋和香油送给他们,但杨先生却没有明白我的心思。不过,这样也好。让杨先生心安理得地吃那些鸡蛋和香油吧。希望他们能够好好过下去,珍惜现在有家有温暖的日子。
太妙了,学生对老王当时的感受的确走心了。
二、字词中窥读作者
读到老王的精神需求,执教者就开始提问作者杨绛是否满足了老王的精神需求呢?现代散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个性化地抒写作者的心灵和性灵,表达作者内心的个我;和小说相比,写人的现代散文不能或者说主要不能关注作品中作者所写的人物,而应该更多地关注藏在字里行间的那“我”。可是,我们遗憾地看到,不少老师教学《老王》仅仅是着眼于老王或者主要着眼于老王,即使有时候也在关注“我”,但似乎总是把老王作为关注的重点,对“我”的解读也只是为了解读老王。记得以前我教这篇课文,教学的思路是,先认识老王的善良,再认识老王的不幸,然后提问:对这些不幸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回答:不能对老王只有居高临下的同情和施与,而没有平视的尊重和理解。最后出示一组弱者的照片,号召同学们要关心弱者同情弱者帮助弱者。在这次教学中,执教者更自觉地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对“我”的解读上;而对老王的解读则是一个陪衬,通过老王和“我”的对比,进而更为深入地理解“我”,理解作者。所以,执教者就设置了这么个环节:
师: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在老王心中,杨绛夫妇是他的亲人;而在作者的眼里,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大家能不能找到一个确切的词来表达在作者“我”的心中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一个可怜的人。
生:一个不幸的人。
生:一个需要同情的人。
生:一个熟人。
生:一个陌生人。
师:对。在作者“我”心中,老王只是一个不幸的陌生人,或者说是一个一般的熟人,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这样,我们对第8段的描写就可以理解了。这段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冷静和客观,因为她眼中看到的只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一个不幸的值得同情的人。请同学们回过头去,从上文“我”和老王相处的片段中,寻找这种“距离感”和‘‘熟悉的陌生感”。
于是学生开始从文本中找到各式各样的词语来印证“我”与老王的距离感。只有这样,学生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便迎刃而解了。
三、读自己,读方法
执教者阅读文本,阐释文本,执教文本,其实也是向学生展示自己,展示自己的阅读方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便接受了学会了。阅读教学本身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教学中,本课执教者时刻关注对于学会阅读的训练。比如读《老王》,引导学生从这样几个层次去读:抓住文章中概括性的词语读;抓住作者写的主要事件读;抓住别人对老王的态度读;从老王的内心需求去读;从老王和“我”之间的关系去读。这是阅读的角度,是阅读的层次,也是阅读的方法。解读“我”和老王之间的距离,先从文章最难理解的描写僵尸一样的老王的那一段中去感受“我”和老王的距离,再抓住“我知道”那一句话进行突破,再通过对老王心理的揣摩解讀老王内心对“我”的定位,明确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之后再回读课文从中寻找“距离”的具体表现。如此用心的安排,就是要引领学生学会解读文本。
散文形散神不散,教学方法也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各路英雄在一篇文章面前各显神通,读文本,读人物,读作者,甚至是读自己,会有异乎寻常的美丽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