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中国大妈”用“买黄金如买白菜”的豪气展示出:谁说大妈不能做“大鳄”?事实上,在金融投资领域,“中国大妈”并不孤单。二十多年前,日本的“渡边太太”在汇市的影响力,较“中国大妈”有过之而无不及。时过境迁,经由黄金一役,“中国大妈”跃上金融舞台。
人们为什么爱好
投资黄金
4月12日和15日两天,国际黄金价格累积下跌约12%,创下30年跌幅纪录。随后,激增的需求带动黄金价格上行。在价格回归过程中,“中国大妈”身影初现。据报道,10天内,“中国大妈”扫货黄金300吨。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喜欢投资黄金?
首先,大众购买力确实增强了。财大自然气粗,日本曾有这种经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日本经济跃居世界第二时,海外投资也大幅扩张,大有“买下美国”之势。与此同时,手握数千亿美元资金、不甘获取微博利息收入的日本家庭主妇们也没闲着,纷纷投身汇市,套取利差,做得风生水起,“渡边太太”由此名声大噪。随着日本经历“失去的二十年”,长期高增长的中国“弯道超车”,在2010年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伴随国家实力的增强,国人也变得“不差钱”。截至3月底,居民储蓄存款达43.7万亿元,按现行汇率测算,折合约7万亿美元。理论上,能购现价黄金15万吨,这是全球黄金储量的近3倍。
第二,人们理财意识大幅提高了。长期以来,储蓄是我们资产配置的最主要方式。随着国内外流动性的持续宽松,一个直观感觉便是“钱越来越不值钱了”,钱放在银行越来越不划算。2010~2012年,扣除物价涨幅的一年期银行存款实际利率分别仅为-0.8%、-1.9%和0.4%。这种情况下,“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观念深入人心,公众迫切寻求其他投资渠道,而连续十几年走牛的黄金便进入公众视野。
第三,银行存款以外的投资渠道不顺畅。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金融脱媒”这个概念,也即银行体系外的资金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必须有足够的投资渠道来消化这些资金。理论上讲,除银行理财产品,楼市、股市、债市等也可发挥重要功能。然而,国内楼市的调控、股市的持续低迷,以及债市以机构参与者为主的情况,使得民间资金投资渠道缺乏。由此,黄金成为民间资金的投资标的之一,而变现便利度的提高进一步刺激了这种需求。
第四,投资需求之外的因素持续存在。对很多居民而言,持有黄金并不单是获取升值收益,还受一些民风民俗影响。比如,印度和韩国居民就热衷持金,印度民间持金高达1.5万吨,占世界10%。韩国民众持金规模也很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国300万民众“以金报国”,两月捐出超过200吨黄金。这种对黄金的喜爱,受价格波动影响不大,也成为黄金需求增加的原因之一。
“中国大妈”打败了
“华尔街大鳄”吗?
在本轮黄金价格波动中,抢购方式简单粗放的“中国大妈”真的打败了理性决策的“华尔街大鳄”吗?诚然,部分投行退出做空的举动,受到了来自中印等国强劲需求的影响,但将二者简单地对比进而作出胜负结论并不科学。
首先,二者黄金投资的获益方式不同。国际金融寡头可从金价大幅波动中获益。从4月份开始,金融大鳄开始一致性地唱空黄金,并顺利达到打压黄金价格的目的。事实上,通过这种做空,金融大鳄已从中获益。而“中国大妈”更多看中黄金通胀中的保值功能,一旦认为价格不正常回落,投资需求会迅速激发,并希望从随后的价格修复中获益。
其次,二者持有的期限不同。华尔街大鳄无论是做空还是做多,都是阶段性行为,服务于某一时期的利益诉求。正因如此,我们看到,一些金融大鳄会在一段时期做多后突然做空,或者做空后转而做多。与之不同,普通民众投资黄金更是一种中长期行为,对黄金饰品的投资尤其体现出这一特点。投资期限上长与短的区别,决定了很难判断谁胜谁负。
第三,投资的思维不同。美国量化宽松提前结束预期的增强,欧债危机继续恶化可能的降低,以及黄金价格调整需求的强烈等,决定了黄金价格继续大幅走强的动能越来越弱,这是金融大鳄沽空黄金的理性基础。而对大众而言,更关注通胀背景下个人资产的不断贬值,以及黄金保值作用的笃信,更主要是一种感性成分的驱使。只要价格跌到主观认为的合理价位,就果断出手。
我们应该怎样
看待黄金投资
那么,我们应怎样看待黄金投资?应该明确:黄金不同于房产、股票和存款,它本身不会带来任何收益。换言之,黄金是一只“不会下蛋的鸡”。投资黄金获益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价格上升。这种情况下,要不要投资黄金就变得简单起来:只要分析黄金价格是否具有继续上行的动能即可。
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影响黄金价格继续上行的动能在削弱。所谓“乱世藏金”,黄金价格的持续走强与全球经济的动荡以及为拉动增长而全球流动性货币宽松密切相关。但随着主要经济体恶化局面改观,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好转,各国量化宽松政策将逐渐退出,黄金牛市终结是大概率事件。虽然这一过程中,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或造成量化政策反复,黄金价格可能阶段性反弹,但反弹难以带来反转,震荡走平抑或下行应是黄金价格运行的最可能轨迹。
另一方面,出于优化资产组合考虑,以合理价格配置一定比例的黄金也是合适的。对国内居民而言,在粮食、能源和用工等成本上行背景下,未来我们仍将承受一定通胀压力,而当前国内经济的弱势复苏决定了利率上行概率不大,居民资产保值需求依然强烈,而投资渠道不足可能仍是一大困扰。这种情况下,进行一定比例的黄金投资,比如不超过家庭总资产的10%~20%,作为分散风险的一种途径,也是可以考虑的。必须要指出的是,与其他投资品不同,黄金涨跌周期较长,因此,对黄金投资者而言,要么做好长期持有的打算,要么应在黄金出现明显拐点、进入下行周期后及时转换为其他替代性资产。
(责编:萧茵)
人们为什么爱好
投资黄金
4月12日和15日两天,国际黄金价格累积下跌约12%,创下30年跌幅纪录。随后,激增的需求带动黄金价格上行。在价格回归过程中,“中国大妈”身影初现。据报道,10天内,“中国大妈”扫货黄金300吨。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喜欢投资黄金?
首先,大众购买力确实增强了。财大自然气粗,日本曾有这种经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日本经济跃居世界第二时,海外投资也大幅扩张,大有“买下美国”之势。与此同时,手握数千亿美元资金、不甘获取微博利息收入的日本家庭主妇们也没闲着,纷纷投身汇市,套取利差,做得风生水起,“渡边太太”由此名声大噪。随着日本经历“失去的二十年”,长期高增长的中国“弯道超车”,在2010年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伴随国家实力的增强,国人也变得“不差钱”。截至3月底,居民储蓄存款达43.7万亿元,按现行汇率测算,折合约7万亿美元。理论上,能购现价黄金15万吨,这是全球黄金储量的近3倍。
第二,人们理财意识大幅提高了。长期以来,储蓄是我们资产配置的最主要方式。随着国内外流动性的持续宽松,一个直观感觉便是“钱越来越不值钱了”,钱放在银行越来越不划算。2010~2012年,扣除物价涨幅的一年期银行存款实际利率分别仅为-0.8%、-1.9%和0.4%。这种情况下,“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观念深入人心,公众迫切寻求其他投资渠道,而连续十几年走牛的黄金便进入公众视野。
第三,银行存款以外的投资渠道不顺畅。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金融脱媒”这个概念,也即银行体系外的资金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必须有足够的投资渠道来消化这些资金。理论上讲,除银行理财产品,楼市、股市、债市等也可发挥重要功能。然而,国内楼市的调控、股市的持续低迷,以及债市以机构参与者为主的情况,使得民间资金投资渠道缺乏。由此,黄金成为民间资金的投资标的之一,而变现便利度的提高进一步刺激了这种需求。
第四,投资需求之外的因素持续存在。对很多居民而言,持有黄金并不单是获取升值收益,还受一些民风民俗影响。比如,印度和韩国居民就热衷持金,印度民间持金高达1.5万吨,占世界10%。韩国民众持金规模也很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国300万民众“以金报国”,两月捐出超过200吨黄金。这种对黄金的喜爱,受价格波动影响不大,也成为黄金需求增加的原因之一。
“中国大妈”打败了
“华尔街大鳄”吗?
在本轮黄金价格波动中,抢购方式简单粗放的“中国大妈”真的打败了理性决策的“华尔街大鳄”吗?诚然,部分投行退出做空的举动,受到了来自中印等国强劲需求的影响,但将二者简单地对比进而作出胜负结论并不科学。
首先,二者黄金投资的获益方式不同。国际金融寡头可从金价大幅波动中获益。从4月份开始,金融大鳄开始一致性地唱空黄金,并顺利达到打压黄金价格的目的。事实上,通过这种做空,金融大鳄已从中获益。而“中国大妈”更多看中黄金通胀中的保值功能,一旦认为价格不正常回落,投资需求会迅速激发,并希望从随后的价格修复中获益。
其次,二者持有的期限不同。华尔街大鳄无论是做空还是做多,都是阶段性行为,服务于某一时期的利益诉求。正因如此,我们看到,一些金融大鳄会在一段时期做多后突然做空,或者做空后转而做多。与之不同,普通民众投资黄金更是一种中长期行为,对黄金饰品的投资尤其体现出这一特点。投资期限上长与短的区别,决定了很难判断谁胜谁负。
第三,投资的思维不同。美国量化宽松提前结束预期的增强,欧债危机继续恶化可能的降低,以及黄金价格调整需求的强烈等,决定了黄金价格继续大幅走强的动能越来越弱,这是金融大鳄沽空黄金的理性基础。而对大众而言,更关注通胀背景下个人资产的不断贬值,以及黄金保值作用的笃信,更主要是一种感性成分的驱使。只要价格跌到主观认为的合理价位,就果断出手。
我们应该怎样
看待黄金投资
那么,我们应怎样看待黄金投资?应该明确:黄金不同于房产、股票和存款,它本身不会带来任何收益。换言之,黄金是一只“不会下蛋的鸡”。投资黄金获益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价格上升。这种情况下,要不要投资黄金就变得简单起来:只要分析黄金价格是否具有继续上行的动能即可。
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影响黄金价格继续上行的动能在削弱。所谓“乱世藏金”,黄金价格的持续走强与全球经济的动荡以及为拉动增长而全球流动性货币宽松密切相关。但随着主要经济体恶化局面改观,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好转,各国量化宽松政策将逐渐退出,黄金牛市终结是大概率事件。虽然这一过程中,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或造成量化政策反复,黄金价格可能阶段性反弹,但反弹难以带来反转,震荡走平抑或下行应是黄金价格运行的最可能轨迹。
另一方面,出于优化资产组合考虑,以合理价格配置一定比例的黄金也是合适的。对国内居民而言,在粮食、能源和用工等成本上行背景下,未来我们仍将承受一定通胀压力,而当前国内经济的弱势复苏决定了利率上行概率不大,居民资产保值需求依然强烈,而投资渠道不足可能仍是一大困扰。这种情况下,进行一定比例的黄金投资,比如不超过家庭总资产的10%~20%,作为分散风险的一种途径,也是可以考虑的。必须要指出的是,与其他投资品不同,黄金涨跌周期较长,因此,对黄金投资者而言,要么做好长期持有的打算,要么应在黄金出现明显拐点、进入下行周期后及时转换为其他替代性资产。
(责编:萧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