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明文应用远比记叙文、议论文广泛,大至国家制定的法律、法令、法规、方针政策、教科书,小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信息交流、感情交流、工作联系,乃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说明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说明文的要素作一番探讨。从而明晓:说明文的要素是不可忽视的。
对说明文的要素,人们避而不谈,似乎说明文根本没有要素可言。要素者,构成事物之必要因素是也。怎么会没有呢?记叙文有要素,议论文有要素,说明文当然也是有要素的。怎么可以避而不谈呢?笔者认为:说明文也和记叙文、议论文一样,有它自身的构成要素,那就是说明的对象、被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和说明的方法。
说明的对象: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就是说明的对象。它可以从题目中看出来。初《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北京立交桥》《故宫博物院》《核舟记》等初中语文篇目,题目就是说明的对象。
说明特征: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如《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苏州园林》的群体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故宫博物院》是体现故宫宏伟的建筑群、封建时代皇权的至高无上、歌颂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核舟记》是说明核舟奇妙精巧的微雕艺术,让人顿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生发对我国微雕艺术的热爱之情。
说明的顺序:安排好说明的顺序是说明文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说明的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就是按时间的先后作为说明的顺序,也就是按事物的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安排说明顺序。如《从甲骨文到微缩图书》作者就是按照从古至今的顺序依次介绍古代的图书、近代的图书和现代的书籍,介绍了书籍的演变发展的历史。
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构造或建筑物的构造用空间顺序来介绍。一般是按照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主到次、由左到右的顺序依次介绍。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作者就是按照由远至近、由外向内、由主到次、由总到分的顺序,介绍了人民大会堂。
逻辑顺序:说明文在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和功能时,常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逻辑顺序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抽象、从特点到用途等。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介绍了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方法,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运用逻辑顺序。《苏州园林》围绕着“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点,从几方面加以说明:“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这也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介绍的。
说明的方法: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阐明事理,必须灵活地选用多种说明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明方法:数字说明、举例说明、分类说明、比喻说明、图表说明、比较说明、描写说明和引用说明。
在说明事物时,常常几种说明方法合并运用。
数字说明:有些事物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往往可以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用“七十六米”,“六十米”,“三十三米”,“八十六千立方米”,分别说明万人大会堂的宽度、深度,中部的高度和体积。
举例说明:举些有代表性的恰当例子,能够反映一般的情况,真切地说明事物。如《大自然的语言》中举例说明:“南京桃花花期要比北京早十天”,说明纬度差异对事物生长的影响。
分类说明: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属性异同,把它分为若干类,然后逐一加以说明的方法。如《杨树》按植物分类学介绍杨树为白扬派、黑杨派、青杨派、胡杨派、大叶杨派等五大派。分类要有一定的范围和标准。
比喻说明:通过比喻说明事物的方法。运用比喻说明,可以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东西浅显化,使文章的语言形象、生动。如《荔枝图序》中连用十个比喻,形象具体,简练明白地说明了荔枝的形、色、味。
图表说明:有些事物的说明,在用文字和数据都不容易说清楚时,用图表来帮助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的方法。如《统筹方法》用三幅“箭头图”来辅助文字说明。
比较说明:通过与另一事物的比较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如《机器人》一文,通过“机器人”和“人”的比较,来说明“机器人”的优越性,说明它是人的“能干的助手”和“驯服的工具”,同时展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美好生活的远景。
描写说明:通过具体描绘现象、状态、变化过程以说明事物的方法。如《云赋》描写云层的千变万化,充分表现了景物独具的风貌。需要描写的事物应当是人们接触较少或是人们的感官难以感受到的事物。描写时要突出能表现事物特征的东西。
引用说明:引用一些相关的资料来说明。例如《古代的衣饰》中,引用《陌上桑》《庄子》《南史 张讥传》来说明上古时代,男女服饰差别不大这一客观事实。资料用得当,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事物。因此,要不要引用,引用什么,什么地方引用等,都要根据说明的需要来确定,不能毫无选择引用资料。
写说明文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安排好说明顺序,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一句话:说明的对象、说明的特点、说明的顺序和说明的方法,是说明文的四要素,这四个要素缺一不成文,是不可忽視的。
对说明文的要素,人们避而不谈,似乎说明文根本没有要素可言。要素者,构成事物之必要因素是也。怎么会没有呢?记叙文有要素,议论文有要素,说明文当然也是有要素的。怎么可以避而不谈呢?笔者认为:说明文也和记叙文、议论文一样,有它自身的构成要素,那就是说明的对象、被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和说明的方法。
说明的对象: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就是说明的对象。它可以从题目中看出来。初《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北京立交桥》《故宫博物院》《核舟记》等初中语文篇目,题目就是说明的对象。
说明特征: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如《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苏州园林》的群体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故宫博物院》是体现故宫宏伟的建筑群、封建时代皇权的至高无上、歌颂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核舟记》是说明核舟奇妙精巧的微雕艺术,让人顿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生发对我国微雕艺术的热爱之情。
说明的顺序:安排好说明的顺序是说明文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说明的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就是按时间的先后作为说明的顺序,也就是按事物的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安排说明顺序。如《从甲骨文到微缩图书》作者就是按照从古至今的顺序依次介绍古代的图书、近代的图书和现代的书籍,介绍了书籍的演变发展的历史。
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构造或建筑物的构造用空间顺序来介绍。一般是按照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主到次、由左到右的顺序依次介绍。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作者就是按照由远至近、由外向内、由主到次、由总到分的顺序,介绍了人民大会堂。
逻辑顺序:说明文在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和功能时,常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逻辑顺序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抽象、从特点到用途等。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介绍了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方法,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运用逻辑顺序。《苏州园林》围绕着“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点,从几方面加以说明:“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这也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介绍的。
说明的方法: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阐明事理,必须灵活地选用多种说明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明方法:数字说明、举例说明、分类说明、比喻说明、图表说明、比较说明、描写说明和引用说明。
在说明事物时,常常几种说明方法合并运用。
数字说明:有些事物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往往可以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用“七十六米”,“六十米”,“三十三米”,“八十六千立方米”,分别说明万人大会堂的宽度、深度,中部的高度和体积。
举例说明:举些有代表性的恰当例子,能够反映一般的情况,真切地说明事物。如《大自然的语言》中举例说明:“南京桃花花期要比北京早十天”,说明纬度差异对事物生长的影响。
分类说明: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属性异同,把它分为若干类,然后逐一加以说明的方法。如《杨树》按植物分类学介绍杨树为白扬派、黑杨派、青杨派、胡杨派、大叶杨派等五大派。分类要有一定的范围和标准。
比喻说明:通过比喻说明事物的方法。运用比喻说明,可以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东西浅显化,使文章的语言形象、生动。如《荔枝图序》中连用十个比喻,形象具体,简练明白地说明了荔枝的形、色、味。
图表说明:有些事物的说明,在用文字和数据都不容易说清楚时,用图表来帮助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的方法。如《统筹方法》用三幅“箭头图”来辅助文字说明。
比较说明:通过与另一事物的比较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如《机器人》一文,通过“机器人”和“人”的比较,来说明“机器人”的优越性,说明它是人的“能干的助手”和“驯服的工具”,同时展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美好生活的远景。
描写说明:通过具体描绘现象、状态、变化过程以说明事物的方法。如《云赋》描写云层的千变万化,充分表现了景物独具的风貌。需要描写的事物应当是人们接触较少或是人们的感官难以感受到的事物。描写时要突出能表现事物特征的东西。
引用说明:引用一些相关的资料来说明。例如《古代的衣饰》中,引用《陌上桑》《庄子》《南史 张讥传》来说明上古时代,男女服饰差别不大这一客观事实。资料用得当,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事物。因此,要不要引用,引用什么,什么地方引用等,都要根据说明的需要来确定,不能毫无选择引用资料。
写说明文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安排好说明顺序,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一句话:说明的对象、说明的特点、说明的顺序和说明的方法,是说明文的四要素,这四个要素缺一不成文,是不可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