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每一首诗都蕴含了诗人不同的情感。然而,作为高年段的小学生,他们到底能领悟多少?作为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体味诗人的情感呢?我在一次研究课的两次试教中受到了一点启发。
第一次教学——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想象画面,充分感受到了六月西湖急雨景象的奇特。那么,你体会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问题一出,孩子们紧锁眉头,自读着诗句,陷入了思考。我赶紧拿出备课时早已准备好的相关材料,打破这安静的气氛,“知道吗?体会情感可要联系诗人的写作背景。当年,苏轼因为才华横溢受到皇帝的欣赏,后因与当权者意见不符,被贬到了杭州,这对于苏轼是一个打击……”介绍完诗人背景,我满怀期待地问道:“联系背景再读诗句,你一定有所体会了吧?”孩子们若有所悟地点点头,有几个学生举起了手又放下。我一急,“看第一行诗句中,抓住这个‘黑云翻墨’,再扣住下一行中‘乱入船’的‘乱’字。这些词句表面写景,实际是写了——”语气这么一强调,在我的提示牵引下,孩子们洞悉了我的心思。一个机灵鬼儿举手说:“实际是写了诗人苏轼被贬以后心里很苦恼、烦乱。”“太对了!”我得到些许欣慰“再读,诗人的情感又有什么变化呢?抓住‘忽吹散’,再想象‘水如天’的画面情景。”我连说带比划,学生心领神会,小手举了起来。
生答:“我体会到诗人看到西湖的景象不再烦恼了”
生答:“他后来的心情就像西湖水一样平静了”
“那看出苏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继续追问。
“看出苏轼遇到事情很乐观。”一位好学生的回答让我如释重负,感觉自己像纤夫一样,终于把学生拉上了岸。“说得好!同学们,诗人面对人生的坎坷,始终保持着宠辱不惊的心态,所以题目中的那个‘醉’字,不仅仅是赏景之醉,也是悟出生活之理的乐观豁达之醉。”我很投入地总结完之后再看学生,他们扑闪着眼睛,似乎还在琢磨着这段话的意思……
第二次教学——
“同学们……你用心读读诗句,看看能体会出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同样的问题使这个班的孩子们陷入了思考。这次我没有打断他们的思考,而是等待学生、相信学生会有自己的所悟。慢慢地,一个孩子举起了手“诗人把西湖的雨景写得这么生动奇妙,他是想夸赞这景象。”我投去赞赏的目光“说得好!你也来有感情朗读诗句,来赞美这奇景。”孩子得到认可,入情地一读,带动了其他孩子的发言。
生说:“我认为诗人夸西湖的美景,其实是在夸赞大自然。”
一生补充道:“也说明诗人喜爱大自然,他被西湖这样奇特的雨景陶醉了!”
一生站起来说:“对,我觉得题目中的那个‘醉’字是陶醉的意思。”
这是孩子们基于现有知识水平的理解有感而发的回答,我赶紧推波助澜“来吧,让我们一起陶醉其中,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孩子们读得摇头晃脑,陶醉其中。“还有其他的体会吗?建议你们联系一下诗人的写作背景,再抓住诗句中关键的词语,想象我们刚才描绘的画面,你会感悟到更深的情感。”接下来,同样相信学生、等待学生,孩子们一边翻看自己预习时准备的资料,一边读着诗句。慢慢地,一个、两个……孩子们大胆地举起了手。
生:“我联系了诗人的背景,知道他有才华却不被重用。从‘黑云翻墨’这句,我知道他心里一定很烦闷、难受。”
生:“没错,从‘黑云翻墨’看出,苏轼被贬之后,心中就像大雨来之前一样布满乌云。”
生:“不过,诗人后来看到奇特有趣的‘白雨跳珠’心里也愉快了许多。”
生:“我不赞同你的看法,‘白雨跳珠乱入船’说明诗人心中思绪万千,还乱着呢!”
我及时解围“你们的看法各有道理,自然之景使诗人心头开朗,而生活之境使诗人心中郁闷。大家能有自己的见解,老师很高兴。再往下读,看诗人的情感又有什么变化?”
学生们来了兴趣,大胆发言。
生:“从‘忽吹散’‘水如天’一句看出诗人的心里雨过天晴,不再烦恼了。”
生:“诗中写水面像天空一样开阔,可以看出诗人豁然开朗,心像水一样的平静了。”
生:“我不同意,夏天下过暴雨后,西湖汪洋一片,太阳一照,湖面上全是水汽,迷迷蒙蒙的,我觉得诗人还没有完全扫去心中的烦恼。”一个男孩子的异议,引起了大家的思考。“诗人的情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我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通过认真、积极的思考,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其实各有各的道理。不同的人,哪怕是同一个人随年龄的增长在每一次读古诗的时候,都会有一点不同的见解,就像《二泉映月》一文中师傅对小阿炳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声中听到很多的声音。’所以,这首诗我们以后还要联系实际去多读、还会有其他想法。”我指向视频上古诗的生动画面说“无论怎样理解,我们看到这样的景象,足以知道诗人有一种情感不变,那就是——”
生齐说“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喜爱!”
我和孩子们再一次读起古诗,陶醉其中……
【反思】
回望这两次教学,同样的教材,同一个教者,可是课堂教学却大相径庭。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应该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我们的教学为了谁?学生。
我们的教学为了谁?当然是为了学生,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可是,我们往往会偏离轨道,做了纤夫一样的教师,在问题的解决上拉扯学生,非要他们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苦了孩子,疲了自己。教师应巧妙地做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营造出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让他们畅所欲言,深入进行探究,使不同的见解在相互碰撞中闪烁出创新的火花。
课堂上我们该做什么?等一等。
1.等他想一想
学生不过是十来岁的纯真孩子。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教师之间有较大的距离,怎能要求孩子们在课堂上一蹴而就呢?课堂中一个问题的提出之后,要学会等待,满怀信任地等待,等待学生们想一想,不仅是一种气度,更是一种遵循教育规律的理性选择。它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催化剂,在等待中,我们会聆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2.等他独特的感受
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视野,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尊重儿童的生活经验,尊重儿童的文化,尊重儿童独特的感受。所以,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在诗句的关键之处点一点、问一问、引一引,等一等,让学生的思维在想象中驰骋。不同的阅读对象,不同的生活阅历,不同的知识储备,就会创构出丰富多彩的诗的意境,也会体味到诗人不同的情感,教师应该容许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不同方向的选择,尊重并激发学生独特的思考和感受,不要等不及地轻易加以否定。
3.等他渐渐长大
教学古诗,并不是为了去揣摩古人当时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做,而是告诉学生,学问贵新,知道自己在思考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大胆地想,只要想得“合理”,这是在培养可贵的探索创新精神。
至于对古诗的理解是否逼近作者的本真,我想等学生渐渐长大,会有这么一天,当他们有了相似的人生体验和情感印证,会突然顿悟,会想起这首诗。今天的教学不过是为了学生今后更深入更多样的体悟埋下了一粒种子。
(作者单位:南京市夫子庙小学)
第一次教学——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想象画面,充分感受到了六月西湖急雨景象的奇特。那么,你体会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问题一出,孩子们紧锁眉头,自读着诗句,陷入了思考。我赶紧拿出备课时早已准备好的相关材料,打破这安静的气氛,“知道吗?体会情感可要联系诗人的写作背景。当年,苏轼因为才华横溢受到皇帝的欣赏,后因与当权者意见不符,被贬到了杭州,这对于苏轼是一个打击……”介绍完诗人背景,我满怀期待地问道:“联系背景再读诗句,你一定有所体会了吧?”孩子们若有所悟地点点头,有几个学生举起了手又放下。我一急,“看第一行诗句中,抓住这个‘黑云翻墨’,再扣住下一行中‘乱入船’的‘乱’字。这些词句表面写景,实际是写了——”语气这么一强调,在我的提示牵引下,孩子们洞悉了我的心思。一个机灵鬼儿举手说:“实际是写了诗人苏轼被贬以后心里很苦恼、烦乱。”“太对了!”我得到些许欣慰“再读,诗人的情感又有什么变化呢?抓住‘忽吹散’,再想象‘水如天’的画面情景。”我连说带比划,学生心领神会,小手举了起来。
生答:“我体会到诗人看到西湖的景象不再烦恼了”
生答:“他后来的心情就像西湖水一样平静了”
“那看出苏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继续追问。
“看出苏轼遇到事情很乐观。”一位好学生的回答让我如释重负,感觉自己像纤夫一样,终于把学生拉上了岸。“说得好!同学们,诗人面对人生的坎坷,始终保持着宠辱不惊的心态,所以题目中的那个‘醉’字,不仅仅是赏景之醉,也是悟出生活之理的乐观豁达之醉。”我很投入地总结完之后再看学生,他们扑闪着眼睛,似乎还在琢磨着这段话的意思……
第二次教学——
“同学们……你用心读读诗句,看看能体会出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同样的问题使这个班的孩子们陷入了思考。这次我没有打断他们的思考,而是等待学生、相信学生会有自己的所悟。慢慢地,一个孩子举起了手“诗人把西湖的雨景写得这么生动奇妙,他是想夸赞这景象。”我投去赞赏的目光“说得好!你也来有感情朗读诗句,来赞美这奇景。”孩子得到认可,入情地一读,带动了其他孩子的发言。
生说:“我认为诗人夸西湖的美景,其实是在夸赞大自然。”
一生补充道:“也说明诗人喜爱大自然,他被西湖这样奇特的雨景陶醉了!”
一生站起来说:“对,我觉得题目中的那个‘醉’字是陶醉的意思。”
这是孩子们基于现有知识水平的理解有感而发的回答,我赶紧推波助澜“来吧,让我们一起陶醉其中,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孩子们读得摇头晃脑,陶醉其中。“还有其他的体会吗?建议你们联系一下诗人的写作背景,再抓住诗句中关键的词语,想象我们刚才描绘的画面,你会感悟到更深的情感。”接下来,同样相信学生、等待学生,孩子们一边翻看自己预习时准备的资料,一边读着诗句。慢慢地,一个、两个……孩子们大胆地举起了手。
生:“我联系了诗人的背景,知道他有才华却不被重用。从‘黑云翻墨’这句,我知道他心里一定很烦闷、难受。”
生:“没错,从‘黑云翻墨’看出,苏轼被贬之后,心中就像大雨来之前一样布满乌云。”
生:“不过,诗人后来看到奇特有趣的‘白雨跳珠’心里也愉快了许多。”
生:“我不赞同你的看法,‘白雨跳珠乱入船’说明诗人心中思绪万千,还乱着呢!”
我及时解围“你们的看法各有道理,自然之景使诗人心头开朗,而生活之境使诗人心中郁闷。大家能有自己的见解,老师很高兴。再往下读,看诗人的情感又有什么变化?”
学生们来了兴趣,大胆发言。
生:“从‘忽吹散’‘水如天’一句看出诗人的心里雨过天晴,不再烦恼了。”
生:“诗中写水面像天空一样开阔,可以看出诗人豁然开朗,心像水一样的平静了。”
生:“我不同意,夏天下过暴雨后,西湖汪洋一片,太阳一照,湖面上全是水汽,迷迷蒙蒙的,我觉得诗人还没有完全扫去心中的烦恼。”一个男孩子的异议,引起了大家的思考。“诗人的情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我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通过认真、积极的思考,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其实各有各的道理。不同的人,哪怕是同一个人随年龄的增长在每一次读古诗的时候,都会有一点不同的见解,就像《二泉映月》一文中师傅对小阿炳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声中听到很多的声音。’所以,这首诗我们以后还要联系实际去多读、还会有其他想法。”我指向视频上古诗的生动画面说“无论怎样理解,我们看到这样的景象,足以知道诗人有一种情感不变,那就是——”
生齐说“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喜爱!”
我和孩子们再一次读起古诗,陶醉其中……
【反思】
回望这两次教学,同样的教材,同一个教者,可是课堂教学却大相径庭。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应该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我们的教学为了谁?学生。
我们的教学为了谁?当然是为了学生,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可是,我们往往会偏离轨道,做了纤夫一样的教师,在问题的解决上拉扯学生,非要他们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苦了孩子,疲了自己。教师应巧妙地做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营造出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让他们畅所欲言,深入进行探究,使不同的见解在相互碰撞中闪烁出创新的火花。
课堂上我们该做什么?等一等。
1.等他想一想
学生不过是十来岁的纯真孩子。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教师之间有较大的距离,怎能要求孩子们在课堂上一蹴而就呢?课堂中一个问题的提出之后,要学会等待,满怀信任地等待,等待学生们想一想,不仅是一种气度,更是一种遵循教育规律的理性选择。它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催化剂,在等待中,我们会聆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2.等他独特的感受
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视野,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尊重儿童的生活经验,尊重儿童的文化,尊重儿童独特的感受。所以,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在诗句的关键之处点一点、问一问、引一引,等一等,让学生的思维在想象中驰骋。不同的阅读对象,不同的生活阅历,不同的知识储备,就会创构出丰富多彩的诗的意境,也会体味到诗人不同的情感,教师应该容许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不同方向的选择,尊重并激发学生独特的思考和感受,不要等不及地轻易加以否定。
3.等他渐渐长大
教学古诗,并不是为了去揣摩古人当时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做,而是告诉学生,学问贵新,知道自己在思考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大胆地想,只要想得“合理”,这是在培养可贵的探索创新精神。
至于对古诗的理解是否逼近作者的本真,我想等学生渐渐长大,会有这么一天,当他们有了相似的人生体验和情感印证,会突然顿悟,会想起这首诗。今天的教学不过是为了学生今后更深入更多样的体悟埋下了一粒种子。
(作者单位:南京市夫子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