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着重从五个方面入手,强调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实效性。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主体意识,还要及时评价,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逐渐确热闹了起来。精彩的课件、逼真的表演、热闹的合作,让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这种课堂是否有效值得我们反思。我认为我们更应该追求那种朴素、有效的课堂。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主动的发展
著名教育家蒙田在《论儿童教育》中说:“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培养学生对学问的兴趣和爱好,否则我们将只是教育出一些满载书籍的傻子,凭着棒棍的力量,在他们的书包里装满了给他们保存的知识。”而教材本身并没有多大的趣味性,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材观,大胆驾驭教材,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智能水平,创设有利于进行探究研讨的问题情境,把教材中阐述的内容创造性地组织成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究的研究性材料,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时候,我事先做出许多平面图形,有圆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池塘形等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图形,在这些平面图形的后面加上磁铁,把它们随便往黑板一甩,这些图形就像变魔术一样被吸在了磁性黑板上。学生对于这样的“魔术”很感兴趣,也为下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接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来研究它们的周长(很多学生都选择那些好玩的图形),我稍加点拨和总结,解决完一个就拿掉相应的图形。最后引导学生研究剩下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放手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样的情境创设简单明了、生动形象,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考虑到它的省时高效,要认真处理好情境创设与教学高效的关系,不能一味地强调生活味而忽略了数学味,要注意创设具有“数学韵味”的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只有通过探索发现,在发现中体验,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技能才能协调发展,这样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多安排学生动手画画、剪剪、拼拼、量量、摸摸、数数,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获取知识、理解知识,从而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数学的智慧。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给学生提供多种适合学生不同需要的材料,让学生利用学习材料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看一看能得出哪些分数,并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得出这些分数的。学生根据兴趣和需要选择学具,有的选8个果冻,有的选6个正方体木块,有的选10根吸管,也有的选1张纸,1分米长的线段,还有的选择1幅图,进行操作,进行平均分,从而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整节课水到渠成。一位教育家曾说:“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指尖上。”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确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形和数之间的关系。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成了灌输的高手,学生成了被动接收的容器。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学生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探究学习相结合。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各类学生的实际,选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每种教学方法的独特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这样既增强了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统计》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类统计班上男女生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统计每月水电费的情况,等等,让学生初步尝试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的方法,感知、体验统计的意义、价值与其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产生学好统计知识的愿望和兴趣,课内再引导学生认识并制作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这样,课内与课外,“学”与“导”相互结合,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顺利地实现学习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多向反馈,及时评价
新课标要求评价应摒弃“应试教育”所沿用的只重视分数的单一性评价,强调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群体发展,应该让学生在评价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发现自己的潜能,激励自己,从而使学生获得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部动力。然而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似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尤其在公开课上,我们听到更多是“你真了不起”、“你真棒”……即使是学生回答错了也很少听到教师否定的话语,这种表现和行为真的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吗?非也。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通过课堂上的交流与对话,能促进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对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数学的认识,等等。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有一道这样的判断题:把一根绳子剪4次,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学生对这道题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是对的,有人认为是错的。对于这种情况,我没有立刻给他们一个标准的答案,而是让两种判断的结果分别派一名代表进行辩论,其他成员可以补充,方式不限,可以画图,可以言语,也可以操作。认为对的学生代表说:剪了4次就是分成4段,所以每段是这根绳子的■。认为错的学生代表说: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线段,边画边解释,剪4次,实际上是分成了5段,每段不可能是全长的■,再说这道题中并没有说是平均分,分成的每段的长度并不一定是相等的,因而根本也无法用分数来表示。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认为对的同学终于信服了对方。学生在树观点、摆事实、说理由、评思路的富有竞争意味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实现了知识的理解和意见的统一。我认为,老师采用“静观其变”教学策略比即时的直白评价要有效得多。当教师采用延迟评价从而延长了思考的时间后,学生便有了独立自主进行思考的自由空间。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联想,有了思考的真正自由,有利于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养成勤于钻研的习惯。实际上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个眼神,都会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所以我们要把判断与诊断同步,激励与促进并行,明理与导向共存,让学生通过课堂评价实现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沟通,知识的增长,从而让课堂教学因评价而美丽,因评价而有效。
五、有效整合,适当改造教学内容
新课标与以往课程改革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提出了“让师生共同成长”。所以教材上知识的传授是一个发展方向,其目的是要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实现“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教材的解读,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因而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教材是可以更改、变化、重组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发展水平等因素,通过对教材的取舍、增删和重组,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结果,提高教学效率。例如五年级下册在教学方程的时候,教材上呈现的都是天平的图案,好像方程与天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现在很多的学生没有接触过天平。我总觉得这样的呈现方式不利于学生对于方程的理解,因而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出示下面一组算式让学生比较大小。
80 30○100
80 10○100
80 20○100
?襛师:上面的三个算式哪个是等式?(渗透方程的第一个属性)
80 20=100
?襛师:如果我把20换成字母x,这个等式应该怎样写呢?
80 x=100(目的是抽象出方程的第二个属性)
师说明:像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这样一组算式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必须具有两个条件: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我觉得这样设计非常清晰,使学生对于方程的认识既简单又深刻。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只有熟练运用有效教学策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逐渐确热闹了起来。精彩的课件、逼真的表演、热闹的合作,让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这种课堂是否有效值得我们反思。我认为我们更应该追求那种朴素、有效的课堂。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主动的发展
著名教育家蒙田在《论儿童教育》中说:“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培养学生对学问的兴趣和爱好,否则我们将只是教育出一些满载书籍的傻子,凭着棒棍的力量,在他们的书包里装满了给他们保存的知识。”而教材本身并没有多大的趣味性,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材观,大胆驾驭教材,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智能水平,创设有利于进行探究研讨的问题情境,把教材中阐述的内容创造性地组织成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究的研究性材料,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时候,我事先做出许多平面图形,有圆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池塘形等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图形,在这些平面图形的后面加上磁铁,把它们随便往黑板一甩,这些图形就像变魔术一样被吸在了磁性黑板上。学生对于这样的“魔术”很感兴趣,也为下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接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来研究它们的周长(很多学生都选择那些好玩的图形),我稍加点拨和总结,解决完一个就拿掉相应的图形。最后引导学生研究剩下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放手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样的情境创设简单明了、生动形象,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考虑到它的省时高效,要认真处理好情境创设与教学高效的关系,不能一味地强调生活味而忽略了数学味,要注意创设具有“数学韵味”的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只有通过探索发现,在发现中体验,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技能才能协调发展,这样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多安排学生动手画画、剪剪、拼拼、量量、摸摸、数数,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获取知识、理解知识,从而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数学的智慧。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给学生提供多种适合学生不同需要的材料,让学生利用学习材料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看一看能得出哪些分数,并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得出这些分数的。学生根据兴趣和需要选择学具,有的选8个果冻,有的选6个正方体木块,有的选10根吸管,也有的选1张纸,1分米长的线段,还有的选择1幅图,进行操作,进行平均分,从而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整节课水到渠成。一位教育家曾说:“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指尖上。”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确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形和数之间的关系。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成了灌输的高手,学生成了被动接收的容器。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学生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探究学习相结合。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各类学生的实际,选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每种教学方法的独特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这样既增强了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统计》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类统计班上男女生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统计每月水电费的情况,等等,让学生初步尝试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的方法,感知、体验统计的意义、价值与其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产生学好统计知识的愿望和兴趣,课内再引导学生认识并制作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这样,课内与课外,“学”与“导”相互结合,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顺利地实现学习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多向反馈,及时评价
新课标要求评价应摒弃“应试教育”所沿用的只重视分数的单一性评价,强调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群体发展,应该让学生在评价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发现自己的潜能,激励自己,从而使学生获得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部动力。然而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似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尤其在公开课上,我们听到更多是“你真了不起”、“你真棒”……即使是学生回答错了也很少听到教师否定的话语,这种表现和行为真的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吗?非也。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通过课堂上的交流与对话,能促进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对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数学的认识,等等。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有一道这样的判断题:把一根绳子剪4次,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学生对这道题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是对的,有人认为是错的。对于这种情况,我没有立刻给他们一个标准的答案,而是让两种判断的结果分别派一名代表进行辩论,其他成员可以补充,方式不限,可以画图,可以言语,也可以操作。认为对的学生代表说:剪了4次就是分成4段,所以每段是这根绳子的■。认为错的学生代表说: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线段,边画边解释,剪4次,实际上是分成了5段,每段不可能是全长的■,再说这道题中并没有说是平均分,分成的每段的长度并不一定是相等的,因而根本也无法用分数来表示。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认为对的同学终于信服了对方。学生在树观点、摆事实、说理由、评思路的富有竞争意味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实现了知识的理解和意见的统一。我认为,老师采用“静观其变”教学策略比即时的直白评价要有效得多。当教师采用延迟评价从而延长了思考的时间后,学生便有了独立自主进行思考的自由空间。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联想,有了思考的真正自由,有利于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养成勤于钻研的习惯。实际上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个眼神,都会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所以我们要把判断与诊断同步,激励与促进并行,明理与导向共存,让学生通过课堂评价实现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沟通,知识的增长,从而让课堂教学因评价而美丽,因评价而有效。
五、有效整合,适当改造教学内容
新课标与以往课程改革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提出了“让师生共同成长”。所以教材上知识的传授是一个发展方向,其目的是要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实现“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教材的解读,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因而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教材是可以更改、变化、重组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发展水平等因素,通过对教材的取舍、增删和重组,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结果,提高教学效率。例如五年级下册在教学方程的时候,教材上呈现的都是天平的图案,好像方程与天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现在很多的学生没有接触过天平。我总觉得这样的呈现方式不利于学生对于方程的理解,因而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出示下面一组算式让学生比较大小。
80 30○100
80 10○100
80 20○100
?襛师:上面的三个算式哪个是等式?(渗透方程的第一个属性)
80 20=100
?襛师:如果我把20换成字母x,这个等式应该怎样写呢?
80 x=100(目的是抽象出方程的第二个属性)
师说明:像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这样一组算式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必须具有两个条件: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我觉得这样设计非常清晰,使学生对于方程的认识既简单又深刻。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只有熟练运用有效教学策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