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充分认识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是目前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探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 健康;人格;养成
健康人格是指人格主体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倾向,符合社会成员所公认的权威性标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中学生正处在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随着身心发展高峰的到来,人格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这一时期的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都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学校教育是学生人格养成的核心部分。下面,笔者就学生在学校教育的方面,分别从班主任的人格感化,班集体的人格影响,校社团的人格培养三方面,谈谈如何引导中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
一、班主任的人格感化的作用
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教师的完美人格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是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更要注重自身的人格塑造,一位好班主任,她(他)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她(他)的世界观、人生观都会成为一种模式而被学生们学习、效仿,可以说,班主任健康人格的完善过程便是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过程。常言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在学生眼中,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人格化的感化者,学生就是通过其日常言行中透视社会和人生的,班主任的人格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在的、默默的、长期的。如:有位幼儿班主任一次与同事在园里下课聊天时(恰好有几个幼儿也围着在听),她说到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南京大屠杀,我最痛恨日本鬼子,所以,看电影、电视,专挑选打日本鬼子的影片看等等,这种言行不知不觉竟会影响到幼儿。有一天,其中一个幼儿看电视时,看到日本地震引发海啸灾难时,他突然奶声奶气的冒出一句:“小日本,你也有今天!”让在场的所有大人十分惊讶。(当然,这里我们所说的是痛恨日本军国主义,但海啸是自然灾害,我们对日本的人民还是同情的)。由此可见,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从班主任言谈中都有这样自发的反应,更何况是处在青春期模仿性、可塑性强的中学生呢?因此说,班主任的正确言行对学生的人格感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使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二、班集体对人格影响作用
“只有在集体,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良好的班集体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一个具有上进、平等、和谐、友爱的班集体,几乎随时都在熏陶感染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为此,我主要采用下面两种方式:
1.师生感情感动式。师生感情感动式就是要求班主任要热爱学生,师生之间平等相处,彼此尊重。这样,学生对教师有一种亲近感、信赖感,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心理、智力、能力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师与学生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如:送给父母出门在外的学生一个生日蛋糕,节假日与学生们去郊游,公正处理学生之间的纠纷和误解,发动师生为生活困难的学生捐款、捐物,为学困生课外辅导等等,这一切都能促进和融洽师生情感并形成互动。学生在这样的班集体里学习和生活,渐渐地就会养成一种乐观、宽容、团结、向上的健康人格。
2.主题班会感悟式。主题班会感悟式就是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从中得到感悟并形成健康的人格。为此,科学的教育、合理的引导,成为班级工作的重点。为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教育功能,我坚持班主任做正确引导,让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例如: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而举办的“相亲、相爱”主题班会,通过歌曲演唱、发言讨论,使同学懂得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此外“爱,在你身边”、“青春畅想曲”等主题班会,让同学们进一步明白了人类需要友好相处,友爱、奉献是人类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是在这具体的班级活动情境中,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
三、校社团人格培养作用
每个学校绝大多数都有开展社团活动,但利用校社团活动进行人格化教育,往往被人忽视。特别是组建以兴趣小组为主开展的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尤为重要。如: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校园记者站,合唱团,舞蹈队,羽毛球协会,篮球协会,气排球协会等等。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良好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乐此不疲,敢于竞争和拼搏,获得成功。同时,成功又激发兴趣,愈有兴趣愈爱学,愈学愈有干劲,如此循环反复,不但能让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而且还能让有些学生养成坚强刚毅的人格。
总之,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是一项复杂的艰巨工作,也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强化自身的人格教育意识,肩负起教育者的使命,充分发挥人格教育功能,我们相信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的中学生。
【关键词】 健康;人格;养成
健康人格是指人格主体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倾向,符合社会成员所公认的权威性标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中学生正处在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随着身心发展高峰的到来,人格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这一时期的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都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学校教育是学生人格养成的核心部分。下面,笔者就学生在学校教育的方面,分别从班主任的人格感化,班集体的人格影响,校社团的人格培养三方面,谈谈如何引导中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
一、班主任的人格感化的作用
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教师的完美人格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是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更要注重自身的人格塑造,一位好班主任,她(他)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她(他)的世界观、人生观都会成为一种模式而被学生们学习、效仿,可以说,班主任健康人格的完善过程便是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过程。常言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在学生眼中,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人格化的感化者,学生就是通过其日常言行中透视社会和人生的,班主任的人格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在的、默默的、长期的。如:有位幼儿班主任一次与同事在园里下课聊天时(恰好有几个幼儿也围着在听),她说到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南京大屠杀,我最痛恨日本鬼子,所以,看电影、电视,专挑选打日本鬼子的影片看等等,这种言行不知不觉竟会影响到幼儿。有一天,其中一个幼儿看电视时,看到日本地震引发海啸灾难时,他突然奶声奶气的冒出一句:“小日本,你也有今天!”让在场的所有大人十分惊讶。(当然,这里我们所说的是痛恨日本军国主义,但海啸是自然灾害,我们对日本的人民还是同情的)。由此可见,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从班主任言谈中都有这样自发的反应,更何况是处在青春期模仿性、可塑性强的中学生呢?因此说,班主任的正确言行对学生的人格感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使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二、班集体对人格影响作用
“只有在集体,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良好的班集体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一个具有上进、平等、和谐、友爱的班集体,几乎随时都在熏陶感染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为此,我主要采用下面两种方式:
1.师生感情感动式。师生感情感动式就是要求班主任要热爱学生,师生之间平等相处,彼此尊重。这样,学生对教师有一种亲近感、信赖感,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心理、智力、能力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师与学生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如:送给父母出门在外的学生一个生日蛋糕,节假日与学生们去郊游,公正处理学生之间的纠纷和误解,发动师生为生活困难的学生捐款、捐物,为学困生课外辅导等等,这一切都能促进和融洽师生情感并形成互动。学生在这样的班集体里学习和生活,渐渐地就会养成一种乐观、宽容、团结、向上的健康人格。
2.主题班会感悟式。主题班会感悟式就是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从中得到感悟并形成健康的人格。为此,科学的教育、合理的引导,成为班级工作的重点。为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教育功能,我坚持班主任做正确引导,让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例如: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而举办的“相亲、相爱”主题班会,通过歌曲演唱、发言讨论,使同学懂得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此外“爱,在你身边”、“青春畅想曲”等主题班会,让同学们进一步明白了人类需要友好相处,友爱、奉献是人类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是在这具体的班级活动情境中,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
三、校社团人格培养作用
每个学校绝大多数都有开展社团活动,但利用校社团活动进行人格化教育,往往被人忽视。特别是组建以兴趣小组为主开展的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尤为重要。如: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校园记者站,合唱团,舞蹈队,羽毛球协会,篮球协会,气排球协会等等。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良好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乐此不疲,敢于竞争和拼搏,获得成功。同时,成功又激发兴趣,愈有兴趣愈爱学,愈学愈有干劲,如此循环反复,不但能让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而且还能让有些学生养成坚强刚毅的人格。
总之,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是一项复杂的艰巨工作,也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强化自身的人格教育意识,肩负起教育者的使命,充分发挥人格教育功能,我们相信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的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