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自主能力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问题说到底就是学生的学习问题,使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的自学、自主能力,是既有现实意义,又能对学生的未来产生积极影响的教学活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自主能力,只有这样,他们的能力才能在探索中形成,他们的智力在探索中才能得开发。
  关键词:初中物理 自学、自主
  一、创造培养自学自主能力的环境,抓住关键,点拔引导
  施教有方,贵在引导。教师应充分把握住教材的重、难点,抓住关键,积极引导学生去学习,改变他们过去形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具体地说,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引导。
  1.引导在知识的产生处。教材中有许多知识都是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对比,推理和抽象而产生的。当学生观察实验、分析、比较实验结果时,教师要精心设问,引导他们参加知识发生、过程中的教学活动。从而得出正确物理结论,如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当同学们分析、比较出:小车在表面粗糙不同的毛巾、棉布和木板上的运动情况,并得出小车受到阻力越小,它就运动得越远,它的运动就越接近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可设问:木板表面如果非常光滑,对小车阻力等于零时,小车将会怎样运动呢?经过这启发式的提问,凭着学生的想象能力不难产生出: “小车将沿着直线永远匀速运动下去”。有了这一基础,接受牛顿第一定律就没有多大困难了。
  2.引导在知识的连接处。知识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沟通知识之间内在联系,在知识的连接处为学生提供知识迁移条件,让学生凭自己的思维能力能探究出新知识。如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是由固体压强、密度、重力等知识推导而来的,教学时只要引导他们复习密度、质量、体積、重力、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等知识。学生就能自发地进行知识迁移,登上知识新台阶。
  3.引导在知识的关键处。关键之处就是指对突破重点难点能起“画龙点睛”作用之处。如分析消楚浸在液体里物体受力情况是完成“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任务的突破口,教学之时引导学生画出浸在液体里物体受力情况图,然后让他们进行受力分析。通过分析、比较就能很快得出浮沉规律。
  4.引导学生在知识的转折处。有些新知识要在熟悉多种知识之后才能进行知识迁移,反之,一种知识有时也能发生出多种结果。教师应在这个转折点上加以带路,指明方向,促使他们尽快进行有效思维。如密度概念小“单位体积”和“质量”的单位具体化是密度单位产生的转折处,学生会想象出多种不同级的单位组合起来,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自学复合单位构成一文,这样学生便顺利掌握密度单位。
  5引导学生学习思路分析。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要引以思路,导在概念。特别是碰到按常规思路难以解答,或思路进入死胡同时,要引导突破模式,另辟蹊径,寻找新思路。如计算题: “一块铁块浸没在水中时,称出它的重量是36牛顿。已知铁的密度是7.8×103千克/米3,求铁块的体积”。按常规解法,思路的产生是困难,且需解方程才能求得。这时可以设问:“假使1立方米的铁块浸在水中称其重量应该是多少?这样一问,问出每立万米的铁块浸没水中称其重量都相等的(G’=G-F=6.8×9.8×103牛)。在归纳思想指导下,借助除法马上可以悟出解题方向(V=G视 /G’)的。
  二、认清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会读书:先粗读一一浏览,再细读一一逐段分析,再总结一找出各段的联系,抓住本节内容实质。培养学生说明、表达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不能照本宣科,要用自己的浯言,能简单扼要地进行总结、归纳和说明、阐述。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特点,多创造学生亲自动手的环境,学要有实效,重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这不是放任学生盲目猜想而让在点。
  1.有规律之处,让学生自由探索。对于有规律性知识的内容。教学对不应把现成结沦总结后强加给学生,而应利用学生好胜心理特点,让他们亲手做实验或亲自算一算,鼓励他们对自己实验或计算结果加以分析,在思索小发现规律。如教学“弹簧的仲长跟受到拉力的关系”, “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等内容时均可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索。
  2.易乱易混知识处,让学生反复探究。有些形同、
  意不同的知识,教学中应改教师反复讲解为让学生在反复阅读、实践中去比较研究。如学生非常容易在熔解热概念叙述中漏掉“在熔点”,而在汽化热叙述中添进“在沸点”,教学时应让他们在反复阅读。反复探索中寻出差异之处,树立起牢固而深刻的概念。
  3.学习应用的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索。物理知识应用的内容,一般都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学这些内容时要这问题揭示课题,而后让他们带着问题用已学过的概念去探索解决问题方法来。如教学“惯性的应用”时,可以出示两把松动了的铁锤请同学们用已学过的知识将铁锤紧套在锤柄上,经过讨论探究完全可以总结出利用惯性解决问题方案:将锤柄的一端放在地面或窗台上撞击几下;用手水平握住锤柄中部,再用另一锒头号沿水平方向打击锺柄一端,坚持让学生这样学习,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必能产生较大效果。教学中教师不仅发挥主导作用,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能动性,教会学生会读、会学、会用物理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中找到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中职学生写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分析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重视培养学生写作主体性的的想法,探索具体的实施方法。以此促进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的发展和提高中职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生;写作教学;主体性培养  一、中职学生写作和教学现状  (一)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薄弱,不具备写作的条件  1、中职学生思维能力、认知水平还未达到写作的要求  好的作品建立在好的立
摘要:由于升入初中的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有一些学生的基础特别差,继续学习比较困难。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易集中,接受力差,反应迟钝,考试常常挂红灯,不能适应正常的教学进程。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如何帮他们跟上大部队的步伐呢?这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研究课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困生” 教学方法  1.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要有意識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
班主任教师要想自己的班务工作比较有成效,就必须在学生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做到制度合理,严守信誉,公正严明,亡羊补牢。
摘要:在高数学教学中,要关注初高中衔接问题,经常反思教学观念、教学过程,反思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小组合作方式的指导,反思习题、试卷的评讲,其间必然不乏各种思维的碰撞。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才能与时俱进,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反思 思维碰撞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对反思问题的最简洁表达。我从事高中数学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是一门以问题为中心导向的学科.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生们正确提出数学问题的一个前提条件.但学生的“问题意识”,一直不被真正重视.
研究背景:黄斑是眼底结构中直接关联到色觉与视力等眼部功能的主要区块,如果遭受病患,病人眼部视力将会显著降低,重点临床病征体现为视前黑影、视线朦胧或者形变,怎样正确鉴
组织学习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如何促进组织学习已成为组织日常管理的核心话题。从个体与群体、内部张力与外部动力的视角,论述了个体推动式、群体驱动式、内部张力拉动式和
摘要:新课程一步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 数学 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人为本”,创造性地开发数学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己探索得出数学结论,让学生主动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呼唤着具有高素质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面对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中学语文教材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引发好奇、鼓励质疑、指导探索、丰富想象、启发求异、引发求活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行之有效的方法。既然如此,怎样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培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都强调“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语文学科而言,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炼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此,教师一定要从小、从严、从点滴小事抓,使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高中语文 习惯 学习  要培养良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就要先要懂得它的意义所在,而要懂得它的意义,就要先懂得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