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性报道对民主的促进作用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评性报道是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又是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有效形式之一。2007年,“厦门PX事件”历经将近一年的曲折发展,从“缓建”到“环评”,最后以政府决策“迁址漳州”得到合理解决,这既是政府对民意择善而从的体现,亦是公众积极参政议政、具有社会民主标志意义的事件。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民主的重要内容与形式。监督的客体是行使公权力的政府机关和个人,监督载体主要是批评性报道。《南方周末》是我国批评性报道的典范,本文以《南方周末》对“厦门PX事件”的报道为例,试论批评性报道对社会民主的促进作用。
  
  对民意井喷的有效疏导
  
  批评性报道反映了群众呼声,实施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抑制权力的滥用和扩张,亦可以疏导民意,增进权力与权利的平衡与和谐。
  2007年5月31日,《南方周末》发表了题为《亿化工项目引发剧毒传闻厦门果断叫停应对公共危机》的报道,及时反映了“厦门PX项目”的情况,迅速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在这篇报道刊登前,厦门市民通过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了解到PX项目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由于没有可供咨询的权威信息渠道,其中部分传闻已近离奇,“PX易导致畸形儿”一说在市民中产生了巨大反响。其间,《厦门日报》、《厦门晚报》等报纸澄清“PX项目”的“正面报道”未能消除群众的疑惑。5月30日上午,厦门市政府宣布PX项目缓建。不少人认为缓建离他们希望迁址的要求太远,民意在此时终于井喷。
  《南方周末》记者采写该报道时“采访不下20位对象,身份不一,去过海沧,去过项目工地,去过温厝村,去过厦门大学”①。记者还引用了中科院某位匿名化学专家的原话,否定了传闻中所说的“PX易导致畸形儿”一说。
  众多读者纷纷在该报道的网上留言表示要理性对待PX项目。在民间力量以及舆论的压力之下,2007年6月1日,厦门市政府公开向广大民众包括新闻界朋友征求意见和建议。至此,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才陆续展开。
  
  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促进社会民主
  
  我国新闻媒体所发表的批评性报道绝非西方国家某些以制造轰动效应为目的的“扒粪报道”。批评性报道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发展观理念为导向,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2007年12月20日,《南方周末》登载了报道《环评座谈会全记录:“我誓死捍卫你说话权利”》。据报道,“106名参会市民代表中,近九成反对PX项目落户厦门。”厦门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子鹭称,这是厦门市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且大张旗鼓的公众座谈会,也是政府与民众互动新模式的初次体验。
  批评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公众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公众通过正确的渠道反映问题、解决问题。2007年12月20日,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决定,厦门PX项目将迁往漳州古雷半岛兴建。厦门市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姿态聆听公众意见,接受媒体舆论监督,最终并没有“捅娄子”或者“丢面子”,反而赢得舆论的一致好评。2007年,经媒体揭露后,重庆钉子户、山西黑砖窑等事件得到解决,批评性报道在促进社会民主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搭建人民参政议政的平台
  
  在“厦门PX事件”中,我们见识了民间力量的巨大。民间力量尽管不够成熟,却是促进我国社会民主的一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新闻媒体以批评性报道进行舆论监督,亦是人民群众通过舆论工具参政议政的表现。
  新闻媒体为事件中的各方主体提供言论平台,使各方主体在公众面前获得平等对话的机会。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民主已经扩大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民对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能够参加管理,提出批评和建议,进行监督②。
  批评性报道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舆论引导作用。在新媒体时代,流言很容易通过网络和手机短信迅速扩散,具有传媒公信力的传统媒体应主动担负舆论监督与引导作用。2007年5月份,中国国内部分手机用户收到关于“香蕉含类似SARS病毒”的信息,新华社等新闻媒体及时采访农业部和有关专家,证实该信息纯粹谣传,挽回了蕉农的损失。
  
  强化批评性报道的舆论监督作用
  
  由于人们对批评性报道存在误解,采写此类报道的记者在采写过程中经常受到当事者的阻挠。近年来,因撰写批评性报道而引来官司的记者不在少数,2008年1月,西丰县委书记违法“进京拘传《法制日报》记者”的荒唐行径,就曾引起全国舆论哗然。
  批评性报道长期以来被一些习惯势力套上“负面报道”的头箍,甚至将批评性报道与“负面影响”混为一谈,导致一些地方官员不理解甚至阻挠记者的采访工作。其实,任何报道由于处理不当,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包括我们习惯说的“正面报道”③。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在抵抗雪灾、四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等方面为党和国家建言献策,这种批评性报道不是添乱,它可以集纳全社会的智慧,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寻求最有效的方式。
  同时,批评性报道揭露的是负面事件,如果新闻工作者在采写过程中运用不当,容易产生消极作用,甚至导致破坏性结果。鉴于这种双重性,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要以公共信息传播者为己任,消除各种不必要的担忧,关注百姓关心的话题;另一方面,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要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立足全局,实事求是,强化批评性报道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的舆论监督作用。
  
  注释:
  ①朱红军:南方周末关于厦门PX评论以及网友评论,天涯论坛。
  ②刘佩弦、常冠吾、刘振坤、徐华纲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辞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③范以锦:《“负面报道”不是“负面影响”》,《南方周末》,2007年11月22日。
  (作者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7级研究生)
  编校:郑艳
其他文献
冯梦龙编著的拟话本“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明代短篇小说的翘楚,在当时就备受喜爱,甚至带动了短篇白话小说写作的蔚然风气。“三言”的这一成就当然与冯梦龙高超的写作技巧和不俗的审美情趣紧密相联,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其在内容和情节改编过程中的独具匠心:虽然“三言”的题材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前代,诸如晋唐笔记小说,宋、元、明代的话本以及历史故事,但冯梦龙往往能赋予历史旧事以新的时代
期刊
电视的本质是视觉的“画”和听觉的“声”有机结合的形象传播。“画”和“声”是视听艺术的两条腿、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承担着传播功能。从总体上来说,它们是相互配合的伙伴关系,两者各显神通,缺一不可。电视中的声音包括语言(包含解说)、音乐和音响。声音的作用与地位在电视创作中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要在创造“最丰富最复杂的视觉形象世界”的同时,创造“最丰富最复杂的声音世界”。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
期刊
苏轼,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然尝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一度困顿、失意、郁闷、彷徨。如其临近生命终点所慨“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①这正是苏轼晚年对自己人生价值所做的总结与解剖,这亦是对其政治生命的自嘲,却也暗含了对自己文学艺术生命的肯定。黄州、惠州、儋州的十多年贬居生活,不仅是他文学艺术的辉煌时期,也是他人生思想范型发展、成熟乃至最后完善的最关键时期。假如没有这一段生存挫折与磨炼之玉成,
期刊
清丰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65万人,有85%在农村。县级电视台作为最基层的电视传媒,直接服务于“三农”。办好涉农栏目对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生产、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清丰电视台涉农栏目《走进乡村》乡土气息浓郁、农民喜闻乐见,它讲述的故事感动着很多人,它讲解的技术改变着很多人。因而,被广大观众誉为“农民朋友的良师益友、科技致富的指路明灯”。    找准方向,推广农业科
期刊
党报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一张报纸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更是提高报纸美誉度、公信力和舆论引导水平的关键所在。对离普通群众最近的地市党报来说,更是如此。然而“三贴近”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是一般的新闻业务与技巧,它是一种原则、立场、感情和态度,是我们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强化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是党报贯彻中央“两个条例”,落实“三贴近
期刊
一个作家的散文要比他的小说更能体现这个作家的精神实质,散文往往是通往作家心灵最直接的一条通道。张爱玲的散文数量不多,其总量有60多篇,其中尤以散文集《流言》最受推崇。本文试从勾画世俗的特异美、世俗生活的情趣美、超越世俗的孤独美三个方面解析张爱玲散文,力图把握其散文独特鲜明的审美特征。    勾画世俗的特异美    张爱玲的散文很少涉猎时代的重大政治主题,她用独特的审美视角去感知市民阶层的世俗生活。
期刊
创新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力所在。新时期要搞好典型报道,其出路即在于创新。因为创新是新闻报道改革的不竭动力。创新,就是要大胆摒弃、否定旧的新闻报道模式,勇于在内容、形式上出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将典型报道写深写细,从而实现“可读”。媒体宣传典型,是要吸引读者、引导舆论、教育群众的,但是有些典型报道动辄板起面孔说教,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典型形象离读者太远,仅靠干涩乏味的数字来说明成绩,让人看过第
期刊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界“报喜不报忧”的思维定势,让几乎所有主流媒体对灾难报道讳莫如深,即使面对灾难新闻,也多着眼于“灾难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①这种有救少灾的原则进行报道和处理。然而,这次汶川大地震,媒体没有刻意用大量篇幅来唱英雄主义赞歌,反而更多地以被救者为主体,及时、真实、全面地报道了灾区群众的生活状况。媒体不仅成功地通过议程设置引导舆论,还从被救者的视角,充分挖掘其背后鲜活的人和事,进行
期刊
省委领导同志最近指出,新闻宣传以追求影响力的最大化为诉求。特别是正面典型报道,能不能做出影响力,是考验一个新闻工作者、一家媒体政治水平、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近两年来,《今日安报》结合我省政法工作实际和依法治省工作需要,以做出正面典型报道的影响力为基本追求,先后策划推出了《平安河南巡礼》、《走百县看平安》、《法治建设五年回眸》、《记者基层蹲点日记》等典型系列报道,通过创新报道思路、创新写作手法、
期刊
Web2.0时代的网络“把关人”    伴随着网络中的信息传播者和信息传受模式的转变,网络“把关人”也由单一转向了多元。总的来看,Web2.0时代网络“把关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政府,它们通过制定一些国家政策法规来规范网络传播秩序,通过限制或者禁止某些不良信息的传播为社会公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言论环境。第二类是各大网络媒体,这些网络媒体是职业“把关人”。网络媒体的工作人员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