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小学体育运动会赛制改革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egoflyw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学体育运动会是学校教育和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集中型体育运动会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要求,必须加以改革,必须以现代分散型运动会比赛模式取代之,以克服学生参赛率低、项目设置单调且不切实际、比赛时间不合理、组织难度大、效率不高等运动会诸缺点。
  [关键词]运动会 赛制 改革
  中小学校的体育运动会作为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历来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颇受上级领导的重视。譬如一年一度的校田径运动会,不仅学校提前准备,而且经常邀请上级领导光临观摩,场面隆重、热烈,它的确在传统的教育及体育活动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在新形势下对学校教育和体育的新要求,传统的学校体育运动会模式越来越凸现出许多弊端,着实让人感到改革的必要。
  那么,传统的学校体育运动会模式存在哪些不适时宜的弊端呢?又怎样改革呢?本文对此进行一些分析与同行们商榷。
  一、评价学校体育运动会的优劣的标准
  评价学校体育运动会的优劣应具备什么样标准?这是对学校体育运动会赛制改革的关键。目前的中小学教育形势已逐渐从过去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国家教委在制定中小学体育工作目标时,在过去的基础上,也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健康第一的思想,着重培养在校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生体育奠定良好基础的思想,以及结合当地实际灵活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思想等等,这些新思想、新要求也正体现了现代中小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所以,在举办和评价中小学体育运动会时,应遵循什么样的思想原则,能达到怎样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往往体现着体育运动会的价值和效应。笔者认为,评价中小学体育运动会的优劣应遵循以下三条标准:第一,体育运动会能否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的全面素质;第二,体育运动会能否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习惯和能力,以及会影响其一生的体育意识和品质;第三,体育运动会的完成能否更体现出高效性和经济性。
  显然,从以上的几条标准看,传统的学校运动会在很大程度上难以达到这样的标准。具体地说,传统的学校体育运动会比赛模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二、传统的学校体育运动会比赛模式存在的不足
  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参赛人数过少。传统的中小学体育运动会一般都限定参赛人数和项目,每个班只有那些身体素质较好的少数几个学生能参加。据统计,一般参赛运动员人数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比例不超过20%,这是极不适应当前素质教育对中小学教育的要求,明显有悖于“面向全体”这一标准的。
  学校体育运动会项目设置比较单调且不切实际。学校体育运动会的传统比赛项目多以田径为主,几十年来无多大变化。田径运动固然有其不可否认的运动价值和效果,但其比赛形式很死板,相对其它体育项目而言,其趣味性不强,且不少项目对场地规格和技术要求较高,与相对条件比较落后的中小学校来说,这些自然对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不利,也显得脱离实际。
  学校体育运动会比赛时间不合理。传统的学校体育运动会多在学期中间确定2—3天停课进行(一般安排在期中考试前),这在当前学校每学期有效授课时间普遍减少的情况下,尤其显出有侵占正常文化课教学时间之嫌,对各科的教学计划都有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由于集中比赛,不仅比赛和准备时间受到限制,而且更限制到了学生的参赛人数和运动会的比赛项目数。极有限的比賽时间使运动会在参赛人数、比赛项目及形式上很难有阔绰的想象空间。因此,比赛时间(既指比赛开始时间,也指有效比赛时间)的确定,制约着当前中小学体育运动会的其他因素。
  学校体育运动会集中组织,工作繁杂,难度大,经费开支大,效率偏低。虽然全校学生的参赛率低,但总的比赛人数仍不少,需要的工作人员也多,这就增加了组织难度和经费开支,况且一般中小学体育专业师资人员较少,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比赛的公平性也较难以得到保证,从而导致运动会效率不高,也不够经济。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传统的中小学校体育运动会比赛模式(暂称之为集中型比赛模式)确实已经落后于当前学校教育新形势及对体育的要求,必须采取措施。
  三、分散型体育运动会的概念和优点
  学校体育运动会的集中型比赛模式从对其构成因素(时间、项目、人员等)分析中,我们知道其根源在比赛时间上,是较集中的比赛时间束缚了我们的想象力,那么我们何不把集中的运动会分散开来组织呢?改集中型竞赛模式为分散型竞赛模式。具体地说,就是在不停课的前提下,把比赛时间和项目分散工,分别安排在课外活动时间里进行。因为学校体育运动会目的就是要检查和促进体育工作的开展,尽量扩大竞赛本身及其外延效应。分散型竞赛模式比集中型竞赛模式,更能达到中小学体育运动会的目的,其主要的根据有以下几点:
  不占用学校正常的文化课授课时间,相对延长学期中有效的教学时间,有利于学校更好的完成各科的教学计划(也包括体育学科)。
  学校体育运动会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不仅绝对增加了比赛所能使用的时间,为增加比赛人数和调整比赛项目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氛围。目前许多中小学课外活动都是名存实亡,用分散比赛方式充实课外活动的内容,这是行之有效的。笔者曾利用这种方式开展过多届单项体育运动会比赛,如足球、长跑、跳绳、乒乓球等,效果很好。每天安排一场比赛,不仅有学生看,而且其他年级的学生为迎接自己的比赛,在旁边或其它地方也都积极练习和准备,结果在几乎贯穿整个学期的比赛中,每天课外活动时间里(特殊天气除外),大操场上都拥满了出来活动的学生,有的观看,有的练习,有的比赛,甚是热闹。那种局面是传统的集中型比赛模式所达不到的。把学生引到运动场上来,把体育活动内容溶于日常生活当中去,这是分散型体育运动会比赛模式最大的优势。
  分散型体育运动会比赛模式由于延长了比赛期限,且都安排在课外活动时间里,如此就延长了学生的比赛准备时间,观众、练习者和比赛者也都相应明显增多,因此,这对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兴趣和能力非常有利。   由于比赛项目和场次的灵活和分散,比赛的内容和形式更容易贴近实际,而且每次比赛要求的工作人员也少,工作人员的素质相对也较整齐,比赛的组织效率及公正性也相应得到提高,相对减少了经费开支。
  四、分散型体育运动会的实施
  鉴于以上优点,笔者认为分散型体育运动会比赛模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灵活性、高效性等特点,是完全可以在条件不一的广大中小学里推广的。当然在实施过程中,有二点要求要特别注意:
  一是比赛的参赛人数要尽量放开,至少要让那些愿意参加比赛的学生都能参与,以使他们都能在比赛中得到快乐、体验、教育等。多少年来,一批批走向社会的学生中,不知有多少一生中没参加任何一次体育运动会,没有尝试过面对面的竞争,他们缺乏对竞争的深切体验,也自然就削弱了体育给予他们的教育影响。他们面对竞争的社会真不知有何感想?
  二是比赛项目和规则要进行试验性调整和改革,而项目和规则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增加趣味性和普及性比赛项目,以使大多数学生(指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愿意且都能够参赛,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如在传统运动项目中渗透一些游戏,降低一些比赛强度和技术难度等。
  增加集体项目。体育运动会中集体项目的教育意义比个人项目更大,讲究团结、合作,讲究竞争的公平性也是社会对人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要求,学校体育运动会更应体现以“育人”为目标,以协作和公平竞争为重点的思想。
  設置的项目尽可能地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并积极创新,以使项目多样化,这样可以让学校体育运动会真正和体育教学内容融和在一起,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总之,举办中小学体育运动会一定要把质量和效果放在第一位,分散型体育运动会竞赛模式是在传统的集中型体育运动会竞赛模式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思想,它更灵活,更符合实际,其宗旨也是为了提高广大中小学体育运动会的质量,扩大和深化其教育效应,以更好地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和体育工作。这也要求和启示我们在实践工作中,一定要解放思想,要敢于实践和实验,大胆改革,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摆脱束缚,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安徽人民出版社P1—10
  [2]《体育教学大纲》[M]人民教育出版社P1—4
  [3]《中国学校体育》[J]2002年第二期P9
  [4]《中国学校体育》口]2003年第二期P74
  [5]《中国学校体育》[J]2004年第二期P52—P53
  [6]金钦昌主编《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P30
其他文献
【摘要】 实效性高的语文课堂,我认为必然是如水般灵动多姿的。课堂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乐园,课堂教学也是师生人生长河中一段特殊而丰富的经历。如何让课堂为师生彼此的人生打底奠基、增色添彩呢?我想没有比构建如水般灵动的课堂更能吸引我们的了。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实效性 探索  作为培养学生基本交际能力,滋润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语文课堂,更需要师生共同用心去经营和呵护。
重新修订的中学语文课本,就拿初中教材来讲,修订前说明文不到20篇,修订后增到40篇。在各种文体中增长率最高,这样加大说明文的教学量,它符合了语文科工具性和实用性原则的要求。同时也清楚表明了说明文在整个教学中与记叙文、议论文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说明文教学不受重视,甚至被忽略,这是因为说明文一般平平实实,缺乏形象性。老师上课时,再那么一肢解,抽血去肉,剩下“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几块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一直是高中课程中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学生高考成绩的好坏。笔者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在不断尝试更加有效的应用教学方法基础上,总结了任务教学法。在此将对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任务教学法进行系统论述。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 任务教学法  教育部新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倡导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逐步达
对于数学学科来说,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线教师,就应该向课堂要效率,要质量。随着新课改革教育理念不断地渗入,很多老师纠结课堂到底该给学生什么?根据学生和学校教学实际,我不断探讨教学方法,致力于优化常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精心设计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电影宣传片总是让您产生强烈观看欲望。课堂也是如此,我们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
我校是中职类院校,本着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的考核方式,采用的是四四二的考式模式。即:笔试占40分,答辩占40分,平时成绩占20分,总分100分,通过历年的学生考试表现,总结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笔试)死记硬背。在考试中,大多数班级普遍都存在这种现象。例如:机械基础中有一道题是这样出的:简述机器的五部分构成?并举例说明?在举例中,学生的答案完全一致,都是课堂讲授的例子,没有新的突
教材分析: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设计以“童年趣事”为主题,列举名家名作,展示了一幅幅童年的生活画卷。这些作品选取的角度多样,除了表现童年的“酸甜苦辣”也唤起了我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而诵读欣赏中“黄纱巾”这篇文章的选取安排,主要想表现的是人世间美好心灵的存在,为我们的孩子们拓展了生活的视野,它告诉我们,除了关注自己的人生,还可以将关注别人的人生,重视别人的存在,因为这世界上还有更多美好的东西等待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赞美胡杨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品性,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 发现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对胡杨的崇敬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选取新疆民乐和胡杨的图片。  学生:搜集有关胡杨的资料
【摘要】任务型教学因其任务的真实性并把解决问题作为任务设计的重点而成为具有广泛意义的“交际教学法”的最好注脚,并已成为英语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任务的确定、编排和评价在教学实践中始终是个难点,尤其是如何创设真实任务、如何创设符合学习和运用语言需要的任务更是重点和难点。本文试图通过教学实践和范例探讨真实任务设计的策略和一般方法。  【关键字】任务型教学 设计真实任务 策略  任务型教学始于
开始旅程  我乘着飞机,来到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那时我就纳闷:内蒙怎么会有机场呢?  我一下飞机还真给我来了个晴天霹雳---这儿的路是柏油路而不是草地;这儿的路上是喷着烟雾的车而不是飞奔而过的骏马;这儿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而不是帐篷式的蒙古包;这儿……这儿跟我想象中的完全不是一个样呀!我失望到了极点。  “咳,嗯”导游清了清嗓子说道:“明天,我们要去希拉穆仁大草原,那儿的蒙古人给我们安排了豪华的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