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之我见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ism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播信息,而且要培养学生摄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然而,在大谈课程资源的多元开发与利用的今天,我们更应重视语文阅读,以一种最具审美优势和情感优势的态度去钻研教材,甚至是去透视教材。
  
  一、我的教学认识
  
  1 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树立服务与学生的观念
  2 诱发问题,探索新知,帮助学生形成认知框架
  3 带给学生理智挑战,通过问题解决进行学习
  4 创设学生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
  
  二、阅读是什么
  
  阅读是读者的个性化行为,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读书——感悟——表达”的过程。教师的价值就是给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情景氛围、提供充足自由的学习时空、引导学生自己解读、自己理解、自己感悟,使学生在阅读中丰厚语言、信息的储存量,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在人文熏陶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生命的亮点,进而提升生命的质量。
  学校是一个读书的场所,是书籍的王国。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工作的经验使我深信: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
  新课程标准给语文的定位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人文性则指要使学生通过语文之一载体,体会更多的文化魅力。要使学生真正理解语文的实质,就要让学生走近语文,深入感悟。这其中的首要环节是阅读。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教学。
  
  三、真正的阅读教学
  
  高尔基说:“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诗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因此,阅读是一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如果没有感悟交流,那么贫乏的思想和淡薄的情怀,是任何再高明再新潮的教学技巧也无法替代或掩盖的缺陷。
  传统阅读教学中则存在以下几点偏见:
  1 学生阅读浅显,教师分析过快。
  2 学生讨论不足,分歧消除太快。
  3 学生咀嚼欣赏不足,理性说理太快。
  4 入情不够,情感交流太少。
  5 强调学生如何发现和“正确”领悟作品的“原意”,忽视学生作为读者所具有的自由联想,进行创作想象的力量。
  
  四、我的阅读教学理念
  
  俄国作家鲁巴金所言,“阅读就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一种成功的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在寻找作品潜在含义、教师所理解的含义和学生所能接受的含义这三者的交点。而寻找的过程,远比寻找的结果更有意义。
  
  (一)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关注学生“活动”
  1 关注学生兴趣激活
  兴趣决定阅读效果,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本前设计一段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优秀传统,我们不能借口把一切空间都还给学生而放弃这一有生命力的东西。当然仅靠激趣是远远不够的,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告诉我们,他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如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练幽默,并适当辅之以形体语言;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经常性地让学生品尝发现的快乐;教师要能灵活运用变式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要灵活多变等。总之,教师要能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力求让学生在亢奋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
  
  2 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课堂不仅是语文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因素,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使阅读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连接、比较、延伸,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帮助学生读出韵味。阅读教学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培养人文关怀、高尚人性、健全人格的重要载体作用,我们不能简单的将阅读材料题目化,将它简单的看作是学生考分高低的标尺,并以此来衡量学生的阅读水平。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更应帮助学生入戏,揣摩情节中的情感缘由,尊重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让他们畅所欲言。
  
  3 关注学生语言探究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口语交际并不只服务于日常应用,在阅读教学中也应关注学生的语言探究,适宜学生阅读的文章,往往在语言上有独到之处,因此教学中,我们应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二)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关注老师“下水”
  刘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阅读教学中所有的关注,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理解赏析上。在这种阅读教学中,老师的下水就不可缺少。这个下水首先要关注两点:一是教师“下水”与“教学有效性”之间的关系;二是语文教师该如何“下水”。
  叶圣陶先生很早就提倡:中学语文教师应该下水。下水方能“深知作文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不假思索而左右逢源。阅读亦然,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情感“下水”,教师要学生沉浸文本,必须自己先充分进入文本。当阅读课文熟悉得像自己写的文章一样,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体会和感悟,那些平时板板的文字也生动了许多,变得有立体感了。这时老师有了自己的见解,课堂上就更愿意倾听学生的声音,对学生的观点有了更多的包容,更容易和他们沟通、“争鸣”。即使遇到难点需要讲解,因为自己已经深入理解体会过了,点拨也变得有的放矢了。其次要活动“下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绝不做一个旁观者,也不仅做一个指挥者或评价者,而是一个与学生一样的参与者。
其他文献
暑假当然是快乐的,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培训、会议、座谈、研讨……却不会再为学生、班级的各种各样的事情烦恼。还能有时间到自己心仪已久的地方转一转,有的老师去漂流感受激流勇进,有的去西藏让自己的心灵接受洗礼,有的则去了凤凰古城体会旧时的光阴。当然,也可以毫无目的在网上逛逛,更可以舒舒服服地睡几个大觉或者与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天凉快起来了,在知了虽不甘心
期刊
或许,你已经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十多年、二十多年,经历了很多个“开学第一次”,但最难忘的仍然是第一次登上讲台时的战战兢兢、嗓音颤颤吧!从“第一次”不断反思与提升,人才能成长。    教书十多年,与新班级、新学生第一次见面的情形历历在目。这些第一次,不论圆满、遗憾,不论平淡、精彩,它们都是独一无二的。  记得刚上班那年,我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晚读时间,当时校园书声琅琅,这琅琅书声像是战场的厮杀声,我
期刊
一、慧眼拾珠——准确把握第二学段词语教学的目标  第二学段处于整个小学语文学习的中间环节,也是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是学生学习积累和运用词语的关键时期。这个学段的词语教学绝对不等同于第一和第三学段。那么第二词语教学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呢?让我们看看《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目标中与词语教学相关的内容:  从上表,清楚可见词语相关的要求共有五条,是三个学段中涉及词语教学要求最多的一个学段。无疑说明第二学段的
期刊
诗词语言凝练,内容浓缩,意蕴丰富,需要反复朗读,才能了解诗意、体会诗情、领略诗境。因此要将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精讲多读、以读代品、领略诗境。在现当代语文教学论的语境下,朗读在诗文赏析中有着重要作用。朗读中融入自己的体会,倾听诗人的心声,可以体现个人对诗文内涵的自我诠释,可以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可以调节课堂的教学节奏,可以营造和谐动情的学习气氛。朗读能净化情感,陶冶情操。那么,朗读在
期刊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代教学理论中的一个热点。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教育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促其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的教育。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只有实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素质化,才能确保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作为小学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素质化呢?我认为可以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扎实、有效的探索。
期刊
图书馆是中小学校装备的重要内容之一,生均图书要达到一定量的要求,每年还需有一定量的新书充实到图书馆中,并以此作为考核学校办学条件是否标准的重要依据。  但实际上不少农村中小学在学校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着以下现象:  一、在学校装备中图书馆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轻视图书馆的管理。建立是为了达标,管理没有专职管理员,兼而不管的现象普遍,图书登记不规范,陈旧图书多,不重视添置新书;  二、重形式,轻应用。
期刊
教育家哈里?麦克多斯认为课堂讨论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新的看法和动力,会使学习任务完成得更自然更有效。开展学生之间的课堂讨论,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实现多向信息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课堂讨论在调动主体参与、激活主体思维、加深主体体验、培养合作意识、锻炼合作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事与愿违,收效甚微,使讨论流于形式,导致“有讨无论”、“启而
期刊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远。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手段,将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逐渐走向成熟;随着计算机技术与语文教育互相交互、互相整合的“一体化”历程的逐步深入,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一个绚丽的前景。下面就计算机技术与语文教育一体化的前景作粗线条的描绘。    一、以计算机技术为“课堂”拓宽语文的学习领域    1 课堂时空
期刊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这是古人对教师职业的诠释。教师主动的去讲解,学生被动的听,被动的接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新课标的开展,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却发生了变化,下面浅谈一下新课标背景下的教与学:  第一:让语文课堂上的读书声美起来  现在的语文新课堂,学生读得少了,读书声似乎已不再是校园里该存有的独特风景了;读的形式少了,读书似乎已不再是一种美好的享受。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叶圣陶先生指出:“阅
期刊
电化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各科教学当中。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能力。声、图、像、文、情、境与看、思、读、写等诸多手段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立体化、多方位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电化教学手段的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优势,大大提高了课堂有效时间的利用率,增大了教学传播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