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教学在初中科学课程中推广的实践研究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f657094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活动教学模式,在初中很多课程教育中,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初中科学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实践学习的能力,因此活动教学在这门课程中的推广,也有一定的必要性。文章将以初中科学课程为例,深入研讨活动教学在课程中的推广实践方法。
  关键词:活动教学;初中科学;课程推广
  一、活动情景的创设
  科学知识必然隐藏于某种具体的情景当中,对于活动情景的创设,要围绕待教授的科学知识点,然后创设各种活动情景,以此调动科学课程的学习氛围。关于活动情景的创设,笔者认为有两种值得推荐:
  第一种是情景故事化:将科学知识点融入到趣味性的故事当中。譬如“二氧化碳性质”的课程学习,笔者引用了“死狗洞”:意大利有一“死狗洞”,游客牵小狗进入洞内,小狗会晕倒死亡,而人却能自由出入。后来,科学家波曼尔发现洞内湿漉漉的泥土中冒着气泡(经检验是二氧化碳),由此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难道是二氧化碳有毒?为什么狗进入会死而人没事?笔者以故事作为噱头,设置了课程科学知识点学习的悬念。
  第二种是情景生活化:借助日常生活动常见的事物,作为素材引出科学问题。譬如在了解流体性质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压强”的基础知识,笔者引用“乒乓球中上旋球和下旋球的路径原理”作为案例解释,引出了流体压强与流速成反比的结论。将知识与日常生活现象相结合,有利于训练学生自主观察和动手探究的能力。
  按照以上的方法,结合具体的科学知识内容,灵活地让课程情景故事化和生活化,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程的科学知识点,让原本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形象化和具体化。
  二、活动方案的设计
  在创设活动情景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活动方案的设计。方案设计的原则为合理性、简便性和安全性。
  (1)为学生量身定制。学生是科学课程的学习主体,课程开展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因此科学活动方案的设计,务必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一方面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选择学生周围最为熟悉的事物,另一方面是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将科学知识循序渐进地融入方案当中。
  (2)保持活动形式的灵活性。活动教学方法,讲究的是因地制宜,即没有一成不变的活动形式,比方说:实验、游戏、故事、调查、讨论、体验等,都可以作为活动的形式之一,具体要结合科学知识的内容,以及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而定。但总体的原则,要求能够有效为学生营造新奇感,这样才能保持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初中科学课程的教学目的,除了提高学生的知识涵养,还要求让学生的观察能、和动手能力、价值观等都得到锻炼。在活动教学当中,学生可进行活动形式之间的优势互补,充分调动学生的“五官”。譬如“太阳系”课程的学习,笔者以自由分组的方式,以“太阳”、“地球”、“水星”、“土星”、“木星”、“土星”等进行小组的命名,然后每个小组自由推选一位组长,全组进行各种资料的收集、加工和整理,并制成课件,譬如“太阳组”的成员,负责收集与太阳相关的资料。最后在课堂上,每个小组进行互动性讨论,以此全方位了解“太阳系”中的各种科学知识。这种方式,既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程序,而且能够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主动性。
  三、活动的灵活指导
  尽管活动教学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但教师在活动教学中的主体位置,依然需要加以强调。在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强调教师在活动教学中的灵活指导:
  (1)提问。在传统教学中,提问是必要的教学环节,活动教学的提问,不同于以往的自问自答方式。以往的提问,问题都是提前设计,并有“标准”的答案。活动教学的问题,不需要进行提前设计,而是在活动进展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活动需求,进行灵活的提问,并且每个问题的答案,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学生根据所提问的问题,在活动中进行深入研究,随后自主总结答案,适时教师针对答案进行规范性指导,使该答案趋向于完整。
  (2)间接“点拨”。活动教学属于自主性的教学模式,在没有标准教学预案的情况下,由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活动期间,难免会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适时,教师不需要即刻为学生提出解决方案,而是在活动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和启发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获得攻克困难的具体方法。
  (3)师生交流的加强。活动过程中,无论是问题的解答,还是气氛的调节,都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以“物质的分离”为例,笔者拿出一瓶水提问:“去除水中的杂质,首先我们需要分析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回答:“分析水中有哪些杂质。”我继续提问:“那大家分析下,水中有哪些杂质呢?”大家传递水瓶观察后总结:“水中有泥土、头发、纸屑、叶子。”我按照这种层层推进的交流方法,逐渐引出了沉淀分离法、过滤分离法等。
  四、活动总结与评价
  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可以看出初中科学课程中,应用活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按照以上的方法开展活动教学,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是保持教学的生动性和活泼性,并思考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即强调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尊重。至于以上活动教学的总结和评价,笔者认为可归纳为两点:一方面是活动教学兼顾学生的个体性、独立性和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起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另一方面是活动教学的实践性特征,直接贯穿于整个课程,正面要求教师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科学问题,鼓励学生设计出更多的活动方案,让活动教学更加彰显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文章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活动教学在初中科学课程中的实践方法,其他学科在参考借鉴的同时,务必紧扣本身的课程要求和条件,予以灵活地应用。
  参考文献:
  [1]毛冬珍.初中科学活动教学的有效策略[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1):98-100.
  [2]车镒峰.浅谈初中科学课堂中的活动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4,(20):125-126.
  [3]陈亦堪.浅探当前初中科学课堂小组活动教学之策略[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上旬),2012,(10):237-238.
  [4]吴晓雯,孙可平.初中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10):57-61.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向来是百花齐放,不拘一格;课堂教学更是声情并茂,起伏跌宕;而优化课堂教学,则是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却不太容易。情感是语文教学中课堂活跃的重要因素。要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就必须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现在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贯穿情感教育作些探讨。  一、情感教育要求语文教师应有正确地学生观,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应带着微笑走进课堂  首先,语文教师应树立正确的
高中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过程也是以客观的实验结果和研究为基础.要想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高中物理中的基础知识和现象,就要给学生最直观的最清晰的感知.虽然现在许多高中学校给学生配备了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物理概念和定理并没有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进行讲解.因为学校的物理实验条件有限,针对某些物理现象学生不能得到完整的感性认知,导致学生因为缺乏感性上的认识而影响物理的学习过程.
在中国5000余年的文明历史中,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它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
听力作为学习英语方面的一个重要技能,它是为了输入外来信息,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与此相对应的英语听力教学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只有一个好的教学方
期刊
摘 要: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中职教学作为具有强烈的目的性的和职业化的特殊性教学,其各个专业的教学也必须符合职业发展要求和现实实践的需要。但是在中职学校当中,由于受到学习基础、理解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中职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则极具有困难性。本文对互动教学法的概念及中职数学课堂开展互动式教学的策略
【摘要】近年来虽然也曾经有过方块芽接和子苗嫁接的报道,但都因单宁和伤流问题没有较好解决,导致成活率低而不稳,失去了其有的生产价值。为此我苗圃于2005年——2011年在下属两个苗圃地开展了解决伤流和单宁物质对优质核桃嫁接成活影响的综合技术措施研究,采用香玲、鲁光、薄壳香、辽核、中林1号、中林5号等16个早熟良种为试材,共嫁接441370株,平均成活率93.1%,此项技术具有理论上可行,操作简便、成
化学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检测学生化学学习的重要标准,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的、封闭的、僵化机械的化学作业
摘 要: 演示实验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课型,是实施化学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本文结合化学演示实验教学实例,总结了几个演示实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小问题。  关键词: 化学课堂 演示实验 学生主体  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同时,通过直观的化学实验现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等,因此,化学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上的每一次演示实验活动,努力做好每
经典的集中不等式描述了基于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的函数与其数学期望的偏离程度,并且这些不等式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理论中都有许多重要的应用.在本文,我们超出了独立同分布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