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 焦作 454000)
【摘要】:眼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电力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电力系统的装置和类型都有了明显的改变,但是无论怎样,系统工作原理上都没没有太大的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电力系统慢慢已经演变成了极具自动化性质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为电力企业的供电安全性、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对于眼下的发展情况来说,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加大对电力系统设备的调控,适当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系统更好的实现自动化发展。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研究,探讨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现状;发展
引言
电力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供电系统、发电系统、用电系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们对于电力系统也有了更新的认识。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眼下我国的电力系统正处于一个改革阶段,正逐渐朝着自由化、自动化的方向转变。对于目前现状,电力企业应该予以高度重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新方法新策略创新经营理念,促进电力系统的健康发展。由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是当下时代的发展现状,因此以下主要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做了深入研究。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形成
1 .電网调度自动化
电网调度自动化对于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是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运行的基础。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电网调度自动化具体表现为收集收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判断电网运行可靠性等几方面,可以准确的评估电力系统工作状态,并根据实际需要给出最合理的调控。电网调控的规模和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具有一定的不同,尤其是在调控功能和调控范围上表现的最明显。国家电网规模相较于地方电网来说显然更大,因此在自动化程度方面也就更强。
2 .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和输电线在电厂供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绝大多数的电网在变电站方面都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利用新装置换掉了旧设备,以往人工操作都被自动化设装置所替代,不仅降低了工作强度,也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消耗,缩短了工作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人员的工作完全可以由自动化设备代替,不仅能够实时进行监控,还能准确记录运行信息,工作人员在电脑终端就可以了解到现场的实际情况。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意义
眼下电力系统已经逐渐发展成了以自动化为主要特点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重要意义具体如下:
1 .保证供应电能的优质性
电能质量因素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例如电压是否正常、电流是否存在偏差、用电设备质量等都会影响到电能质量。以往传统的旧设备很难发现电能中存在的问题,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发现并解决。由此可见,电力自动化系统在这方面极具优势,相较于以往传统的设备来说明显提高了电能质量。
2 .保证电力系统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合理的安装足够的自动化装置,可以通过保证输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促进电力系统实现安全、稳定的运行。一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立即发出警报,以便及时予以有效的解决措施。由此可见,只有保证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正常工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才得以提高。
3 .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将自动化装置安装在电力系统中,不仅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电网运行的经济模式,转变了供电企业的管理理念,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眼下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高科技盛行,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电力系统中依然是如此,这样一来,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的信息量也明显增多,难免会存在很多因素影响到电力系統运行的经济性。而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用有效控制了这种问题的出现,不仅避免了电网设备的损坏,也减少了各项费用的支出。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重点项目分析
1 .检测电力系统中一次设备
电力系统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繁琐性,每个设备之间都有密切的关系,连接紧密。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必须要对一次设备进行在线实时监测,工作人员要及时的、准确的掌握其运行情况,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在故障出现时可以及时发现并予以有效的解决,这样电力设备才不会遭到损坏,提高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电力自动化系统因为具有很多高科技自动化装置,可以对一次设备进行实时监测,省去了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证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近几年来有了明显进步,相较于世界水平还具有一定的距离。
2 .智能化提高一次设备
提高智能化电力系统一次设备,指的是在设计电力系统的过程中对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之间的电缆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安装,尽可能在保证一次设备功能实现的同时实现二次设备的功能,所有电缆数量越少越好。但是电子智能控制部件比较容易受到电磁的影响,对此可以利用电磁兼容技术能够有效抗干扰。
3 .利用特高压电网中的二次设备
眼下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在逐年在增高,为了更好的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电力系统的改革势在必行。眼下供电企业最大的任务就是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增加电能输出,近几年来在此方面先后取得了多项成果,例如特高压实验的成功等。特高压电网相较于普通电网来说对于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要求有着很大不同,对技术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和需要。对此,电力企业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加大对特高压设备的研究和开发,保证二次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控制电网的运行,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电网运行的安全风险。
四、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也会得到越来越大的进步和改变,具体发展趋势如下:
1 .目前国家对科技研发力度不断加大,科技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大面积的推广,电力系统供电设备与供电技术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 .随着新技术的引进,电力企业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都有了明显进步,自动化进程越来越快,并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3 .科技的发展将会使得电网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有效降低,不断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
4 . 特高压电网二次设备将会逐渐取代普通的传统电网设备,有助于提高电网的工作效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国电网建设将会发展的更加迅速,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也会因此不断加深,对此,电力企业必须要加强管理力度,创新管理观念,适当研发供电新设备、新技术,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系统实现稳定、安全的运行。从而促进国家电网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宏图,袁越.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05).
[2]左国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与发展[J].中国科技博览,2011(11).
[3]胡克俭.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实现与应用[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07).
[4]许林冲.浅论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J].中国城市经济,2011(18):181 .
[5]刘子福.新形势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及研究方向[J].科学之友,2011(20):56-57 .
[6]杨星.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及其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1(35):42 .
作者简介:王璐萌(1994.11.19—),河南人,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杨 帅(1995.04.21—),河南人,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任娇龙(1993.09.16—),河南人,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万泽文(1994.05.10—),安徽人,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摘要】:眼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电力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电力系统的装置和类型都有了明显的改变,但是无论怎样,系统工作原理上都没没有太大的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电力系统慢慢已经演变成了极具自动化性质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为电力企业的供电安全性、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对于眼下的发展情况来说,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加大对电力系统设备的调控,适当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系统更好的实现自动化发展。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研究,探讨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现状;发展
引言
电力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供电系统、发电系统、用电系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们对于电力系统也有了更新的认识。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眼下我国的电力系统正处于一个改革阶段,正逐渐朝着自由化、自动化的方向转变。对于目前现状,电力企业应该予以高度重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新方法新策略创新经营理念,促进电力系统的健康发展。由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是当下时代的发展现状,因此以下主要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做了深入研究。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形成
1 .電网调度自动化
电网调度自动化对于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是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运行的基础。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电网调度自动化具体表现为收集收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判断电网运行可靠性等几方面,可以准确的评估电力系统工作状态,并根据实际需要给出最合理的调控。电网调控的规模和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具有一定的不同,尤其是在调控功能和调控范围上表现的最明显。国家电网规模相较于地方电网来说显然更大,因此在自动化程度方面也就更强。
2 .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和输电线在电厂供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绝大多数的电网在变电站方面都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利用新装置换掉了旧设备,以往人工操作都被自动化设装置所替代,不仅降低了工作强度,也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消耗,缩短了工作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人员的工作完全可以由自动化设备代替,不仅能够实时进行监控,还能准确记录运行信息,工作人员在电脑终端就可以了解到现场的实际情况。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意义
眼下电力系统已经逐渐发展成了以自动化为主要特点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重要意义具体如下:
1 .保证供应电能的优质性
电能质量因素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例如电压是否正常、电流是否存在偏差、用电设备质量等都会影响到电能质量。以往传统的旧设备很难发现电能中存在的问题,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发现并解决。由此可见,电力自动化系统在这方面极具优势,相较于以往传统的设备来说明显提高了电能质量。
2 .保证电力系统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合理的安装足够的自动化装置,可以通过保证输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促进电力系统实现安全、稳定的运行。一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立即发出警报,以便及时予以有效的解决措施。由此可见,只有保证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正常工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才得以提高。
3 .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将自动化装置安装在电力系统中,不仅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电网运行的经济模式,转变了供电企业的管理理念,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眼下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高科技盛行,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电力系统中依然是如此,这样一来,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的信息量也明显增多,难免会存在很多因素影响到电力系統运行的经济性。而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用有效控制了这种问题的出现,不仅避免了电网设备的损坏,也减少了各项费用的支出。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重点项目分析
1 .检测电力系统中一次设备
电力系统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繁琐性,每个设备之间都有密切的关系,连接紧密。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必须要对一次设备进行在线实时监测,工作人员要及时的、准确的掌握其运行情况,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在故障出现时可以及时发现并予以有效的解决,这样电力设备才不会遭到损坏,提高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电力自动化系统因为具有很多高科技自动化装置,可以对一次设备进行实时监测,省去了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证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近几年来有了明显进步,相较于世界水平还具有一定的距离。
2 .智能化提高一次设备
提高智能化电力系统一次设备,指的是在设计电力系统的过程中对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之间的电缆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安装,尽可能在保证一次设备功能实现的同时实现二次设备的功能,所有电缆数量越少越好。但是电子智能控制部件比较容易受到电磁的影响,对此可以利用电磁兼容技术能够有效抗干扰。
3 .利用特高压电网中的二次设备
眼下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在逐年在增高,为了更好的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电力系统的改革势在必行。眼下供电企业最大的任务就是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增加电能输出,近几年来在此方面先后取得了多项成果,例如特高压实验的成功等。特高压电网相较于普通电网来说对于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要求有着很大不同,对技术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和需要。对此,电力企业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加大对特高压设备的研究和开发,保证二次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控制电网的运行,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电网运行的安全风险。
四、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也会得到越来越大的进步和改变,具体发展趋势如下:
1 .目前国家对科技研发力度不断加大,科技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大面积的推广,电力系统供电设备与供电技术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 .随着新技术的引进,电力企业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都有了明显进步,自动化进程越来越快,并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3 .科技的发展将会使得电网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有效降低,不断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
4 . 特高压电网二次设备将会逐渐取代普通的传统电网设备,有助于提高电网的工作效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国电网建设将会发展的更加迅速,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也会因此不断加深,对此,电力企业必须要加强管理力度,创新管理观念,适当研发供电新设备、新技术,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系统实现稳定、安全的运行。从而促进国家电网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宏图,袁越.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05).
[2]左国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与发展[J].中国科技博览,2011(11).
[3]胡克俭.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实现与应用[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07).
[4]许林冲.浅论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J].中国城市经济,2011(18):181 .
[5]刘子福.新形势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及研究方向[J].科学之友,2011(20):56-57 .
[6]杨星.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及其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1(35):42 .
作者简介:王璐萌(1994.11.19—),河南人,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杨 帅(1995.04.21—),河南人,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任娇龙(1993.09.16—),河南人,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万泽文(1994.05.10—),安徽人,单位:河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