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盘县城关镇为例综述了小城镇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间存在的主要矛盾,结合实际针对性的提出了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间的协调措施。
关键词:小城镇 经济 环境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b)-0144-01
1 盘县城关镇经济发展现状
盘县城关镇现城区面积8.1 km2,人口7.3万,其古城部分始建于明洪武22年,作为盘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610年。境内有多处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美食文化远近闻名。但自1999年盘县党政机关搬迁红果新城后,整个老城区经济发展逐渐困难,社会管理的燃点、爆点不断增多。盘县老城区属于群山怀抱的谷地、发展空间狭小。县委县政府当时作了“建新城、保老城,两轮驱动、比翼齐飞”的公开承诺。然而多年来地处盘县几何中心的百年城关却因累计投入不到十亿元而逐渐衰退。城关镇群众的诉求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反映基础设施老化,影响城市功能发挥;二是反映公共服务滞后,影响城市生活质量。
在该情况下城关镇明确了长远发展的战略定位。首先,结合城关镇“非工非农、亦城亦乡”的实际,决定了服务业是主要出路,该想法已形成共识;其次,是启动古城修复与旧城改造,利用机关单位和当地企业闲置资金划拨用于古城修复与旧城改造,将来以置换、拍卖等方式盘活资源,撬动市场资本投入,为改造建设提供土地、资金支持;再次,请政府倾斜財力,支持城关镇实施好老城区三一溪河道景观建设和环城绿化带建设,将城关镇建设贵州西部的“文化服务区、旅游集散地”,打造“文运胜地、美食之乡、休闲之都、商汇之城”名片,树立经济转型发展的典型为整体的建设改造工程奠定基础;最后,加大基础设施的项目扶持。尽快投资建设红果至城关快速通道和城关环城公路改造工程,争取开工建设城关北郊狮子河水库,减缓用水紧张,增强生态效果。
2 盘县城关镇经济发展同环境间主要矛盾
2.1 水环境污染
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决定以服务业为主要出路的发展思想,过程中由于工业废水就近排放和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均会对当地水环境带来影响,虽然目前该类水排放量较小,但长此以往该类污废水不经处理则会给当地水环境带来较大危害,甚至会对河道景观水体带来影响。
2.2 大气环境危害
在启动古城恢复与旧城改造以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均会带来大量的人力和机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并会带来大量扬尘、粉尘以及毒害气体等污染,该类污染尤其集中于交通较为便捷的区域,因而越来越多的大气污染物势必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质量。
2.3 有机废物污染
当前该区域内有机废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人畜禽类粪便以及工企业内所排放的有机废物等,该类废物的存在不仅对可利用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尤其是在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卫生状况及镇容镇貌。
2.4 生态环境影响
随着当地城镇化的推动,势必吸收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发展动力,同时也会相应占用大量农田作为场所,并会对当地原有自然景观等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随时间延长其必然对当地生态平衡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同时在现代农业种植过程中施加的越来越多的化肥农药,以及大棚薄膜和有机废物等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带来极大危害并存在潜在威胁。
3 盘县城关镇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协调措施
3.1 科学认证,总体规划
在盘县城关镇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将其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融为一体,即将经济—城镇—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和同步实施,在建设过程中务必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关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人民得到包括环境质量在内的实惠,在制定着力发展产业时应经经济同环境相协调及“双赢”纳入开发、创新和经营战略中,当地人民则应树立同环境相协调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以有力推动市场向经济和环境相融合的方向发展,同时应统筹安排各项建设工作,最终实现城镇建设中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携手共进,最终实现经济合理、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工作、社交等提供良好条件。
3.2 因地制宜
在城关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并时刻将环境保护配合到小城镇经济发展中,在制定各项发展规划时应充分结合自己的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的制定主要产业及主导产品,但应保证同国家及当地政府长期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并逐步向专业化靠近,最终营造出一个资源互补、优势互补、需求互补等一体化经济结构,最终将其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绿色家园。
3.3 加强环境保护中的经济手段
在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应政府部门应严查环境违法违纪行为,并加大对该类现象的处罚力度,严格执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来执行排污收费制度,尤其应结合当地乡镇工业对环境的污染现状加强排污收费管理;应逐步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实行排污总量有价分配制度,以及排污许可证制度等,并在今后应将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物品价格中能够反映出其所带来的环境代价,充分利用经济杠杆来激励加强污染的治理,最终实现城关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
3.4 着力发展环保产业
在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环保投资总量、资金来源及使用方向以及环保产业的发展数量及规模对当地环境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城关镇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结合建立公共财政需求,在财政预算中设置足够的环境保护和建设经费,并且在财政允许的条件下逐步扩大污染防治费用规模;当地乡镇政府也应努力创建同市场经济机制相适应的投融资及运营管理机制,并通过完善的投资环境和经济政策引导、鼓励多元化资金投资环保产业,逐步实现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多元化、企业化和市场化。
4 结语
在当前国内重经济工作的阶段,生态环境治理及保护也应视为不可忽视的工作,尤其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经济与环境充分融合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小城镇的必由之路,也只有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融为一体,方可实现以较低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来换取较高的经济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
参考文献
[1] 冷御寒.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韩玉荣,陆飞,郑连合.浅谈小城镇环境保护[J].河北水利,2005(2).
关键词:小城镇 经济 环境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b)-0144-01
1 盘县城关镇经济发展现状
盘县城关镇现城区面积8.1 km2,人口7.3万,其古城部分始建于明洪武22年,作为盘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610年。境内有多处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美食文化远近闻名。但自1999年盘县党政机关搬迁红果新城后,整个老城区经济发展逐渐困难,社会管理的燃点、爆点不断增多。盘县老城区属于群山怀抱的谷地、发展空间狭小。县委县政府当时作了“建新城、保老城,两轮驱动、比翼齐飞”的公开承诺。然而多年来地处盘县几何中心的百年城关却因累计投入不到十亿元而逐渐衰退。城关镇群众的诉求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反映基础设施老化,影响城市功能发挥;二是反映公共服务滞后,影响城市生活质量。
在该情况下城关镇明确了长远发展的战略定位。首先,结合城关镇“非工非农、亦城亦乡”的实际,决定了服务业是主要出路,该想法已形成共识;其次,是启动古城修复与旧城改造,利用机关单位和当地企业闲置资金划拨用于古城修复与旧城改造,将来以置换、拍卖等方式盘活资源,撬动市场资本投入,为改造建设提供土地、资金支持;再次,请政府倾斜財力,支持城关镇实施好老城区三一溪河道景观建设和环城绿化带建设,将城关镇建设贵州西部的“文化服务区、旅游集散地”,打造“文运胜地、美食之乡、休闲之都、商汇之城”名片,树立经济转型发展的典型为整体的建设改造工程奠定基础;最后,加大基础设施的项目扶持。尽快投资建设红果至城关快速通道和城关环城公路改造工程,争取开工建设城关北郊狮子河水库,减缓用水紧张,增强生态效果。
2 盘县城关镇经济发展同环境间主要矛盾
2.1 水环境污染
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决定以服务业为主要出路的发展思想,过程中由于工业废水就近排放和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均会对当地水环境带来影响,虽然目前该类水排放量较小,但长此以往该类污废水不经处理则会给当地水环境带来较大危害,甚至会对河道景观水体带来影响。
2.2 大气环境危害
在启动古城恢复与旧城改造以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均会带来大量的人力和机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并会带来大量扬尘、粉尘以及毒害气体等污染,该类污染尤其集中于交通较为便捷的区域,因而越来越多的大气污染物势必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质量。
2.3 有机废物污染
当前该区域内有机废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人畜禽类粪便以及工企业内所排放的有机废物等,该类废物的存在不仅对可利用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尤其是在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卫生状况及镇容镇貌。
2.4 生态环境影响
随着当地城镇化的推动,势必吸收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发展动力,同时也会相应占用大量农田作为场所,并会对当地原有自然景观等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随时间延长其必然对当地生态平衡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同时在现代农业种植过程中施加的越来越多的化肥农药,以及大棚薄膜和有机废物等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带来极大危害并存在潜在威胁。
3 盘县城关镇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协调措施
3.1 科学认证,总体规划
在盘县城关镇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将其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融为一体,即将经济—城镇—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和同步实施,在建设过程中务必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关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人民得到包括环境质量在内的实惠,在制定着力发展产业时应经经济同环境相协调及“双赢”纳入开发、创新和经营战略中,当地人民则应树立同环境相协调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以有力推动市场向经济和环境相融合的方向发展,同时应统筹安排各项建设工作,最终实现城镇建设中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携手共进,最终实现经济合理、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工作、社交等提供良好条件。
3.2 因地制宜
在城关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并时刻将环境保护配合到小城镇经济发展中,在制定各项发展规划时应充分结合自己的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的制定主要产业及主导产品,但应保证同国家及当地政府长期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并逐步向专业化靠近,最终营造出一个资源互补、优势互补、需求互补等一体化经济结构,最终将其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绿色家园。
3.3 加强环境保护中的经济手段
在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应政府部门应严查环境违法违纪行为,并加大对该类现象的处罚力度,严格执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来执行排污收费制度,尤其应结合当地乡镇工业对环境的污染现状加强排污收费管理;应逐步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实行排污总量有价分配制度,以及排污许可证制度等,并在今后应将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物品价格中能够反映出其所带来的环境代价,充分利用经济杠杆来激励加强污染的治理,最终实现城关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
3.4 着力发展环保产业
在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环保投资总量、资金来源及使用方向以及环保产业的发展数量及规模对当地环境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城关镇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结合建立公共财政需求,在财政预算中设置足够的环境保护和建设经费,并且在财政允许的条件下逐步扩大污染防治费用规模;当地乡镇政府也应努力创建同市场经济机制相适应的投融资及运营管理机制,并通过完善的投资环境和经济政策引导、鼓励多元化资金投资环保产业,逐步实现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多元化、企业化和市场化。
4 结语
在当前国内重经济工作的阶段,生态环境治理及保护也应视为不可忽视的工作,尤其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经济与环境充分融合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小城镇的必由之路,也只有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融为一体,方可实现以较低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来换取较高的经济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
参考文献
[1] 冷御寒.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韩玉荣,陆飞,郑连合.浅谈小城镇环境保护[J].河北水利,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