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摘要: 对于军校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为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文化教育的功能,提升其在學员人文素质和战斗精神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力,是该课程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对此,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与体会。
关键词:军校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教改
【分类号】G122
军队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对学员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其根本任务是帮助学员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和人文精神,掌握中国传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就,提高学员的人文修养和对文化现象的自主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和创新先进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作用,必须正视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以提高该课程的育人效果。作为一名《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授课教员,笔者认为紧紧抓住本门课程的教改着力点,可以明显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有机整合教学内容,强化战斗精神培育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广泛,涵盖思想、宗教、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技、服饰、饮食、民俗等领域,目前出版的针对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可谓汗牛充栋,绝大多数超过20万字,有的理论性、专业性较强,内容偏深,份量过重;有的包罗万象,浮光掠影、面面俱到。这就导致了教员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往往要么晦涩难懂,学员难以承受;要么片面、单薄地截取内容,对学员而言真正内化于心的知识和道理并不多。而且任何文化遗产,往往都是良莠杂陈,精华和糟粕并存,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如此,所以教员在授课过程中必须科学合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应当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深入揭示中国文化的内在价值体系,并运用唯物辩证法加以反思,明辩良莠,引导学员自觉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正面的文化价值观,而剔除其负面的因子,从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可以说应当肩负起理性启蒙的使命。譬如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权力崇拜思想、唯心主义宿命论等内容教员既要提醒学员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也不必过于展开,占用太多课时。尤其对于军校来说,培育学员战斗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教学目标之一,因此要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观点对学员的战斗精神等产生着不良影响,例如中国传统文化所主张的“中庸而为”,推崇自然无为、消极宿命的人生态度不利于学员形成积极的进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血缘伦理”关系,注重血缘情感、伦理道德的规范不利于学员形成团结合作、纪律严明的集体氛围;中国传统文化所尊崇的圣贤人格、君子人格等泛道德化的理想人格,不利于学员血性的锻造;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竞于德”而“不竞于兵”和“非攻”等“仁战”思想不利于学员形成科学的战争观等等。对这些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员战斗精神形成的内容和观点,教员要采用正反对比的教学方法,加以透彻的分析讲解,以防学员因为理解不清而受到消极影响,产生错误的“不以兵强天下”的战争观、“消极宿命”的人生态度、“血缘伦理”的情感要求等。所以军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建设和改革要在组织教员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讨的基础上,优化整合有利于战斗精神培育的教学重点内容,尤其要突出有利于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忧患意识、顽强意志等战斗精神内涵培育的内容。那些集中体现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气节情操的历史人物、历史传统,经典的诗词文章和著作,是人文课程培育战斗精神最生动的教材。
二、注重思维启迪,发展学员思辨能力
凡是成熟的理论学科没有不重视思维方式、方法的,强化学员思维方式训练对“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程来说具有独特的意义,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外在显现,如《周易》强调“观其会通”,即观察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统一关系;《孙子兵法》字里行间渗透着整体思维的烙印,如其开篇《计篇》里即指出只有道、天、地、将、法这五种军事领域的相关要素都符合要求,才可以出战,哪怕一项不符,就不应出战,即使出战也难以取胜,这无疑与现代系统论里的木桶原理异曲同工;《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对立统一辩证观……教员要积极利用这些哲学理念启发引导学员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将来的任职需要之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就非常突出地显示了转变、变革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能只是为了记住往日民族的荣光,更是为了创造今天和明天的民族新文化,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丰厚遗产的同时也带来了因袭的重负,只有深入剖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今日中国的影响,才能准确把握创新文化的方向,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教学在知识层面的介绍可以历史为主,但在思维层面上则要教会学员用当代人的眼光和精神去审视过去,启发学员思考如何学习和借鉴前人伟大的文化创造力来创建和发展当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一定要克服“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防止把该课程教学变成简单的文化说教,那样就不仅不能实现教学目标,反而会造成学员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逆反心理,要采用比较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来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员的多种能力,比如无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哪个领域的学习都可以运用中外文化比较法,只有在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了解其本身区别于其它文化的特点,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真正的了解,所以要引导学员对中外文化异同进行分析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经过比较可以使学员较为全面地掌握中国文化的特点和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要抓住其横跨文理,包容性、涵盖性极强的特点,积极拓宽学科口径,开阔学员的眼界,发展学员的逻辑、抽象、辩证等思维能力,使学员在认识客观世界、分析具体问题时,自觉地把它放在整个学术、文化背景下加以审视和关照,在纵向和横向联系中开拓比较研究的思路,既高屋建瓴,又深刻透辟,这对于学员的通识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采用教员交叉授课方式,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跨文越理,纵横交错,教员因为自身专业及能力所限,在教学过程中势必产生此生彼熟,甚至现炒现卖,穷于应付的现象,以致形成了教员原有的单一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庞大的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按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名教员独立担任一个班次的授课任务,意味着一个人要精通哲学、伦理、科技、美学、文学、艺术、民俗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应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几个领域都有精深造诣的不乏其人,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层面都有深入研究的实属罕见,目前的实际状况是,担任军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多是中文或政治教员,单一的知识结构与该门课程多学科交融的特点产生了不小的冲突,导致不同的教员因自身知识结构的不同,对该门课程讲授的重点就不同,往往是对自己精通的环节大加发挥,而对自己知识储备较弱的部分则一掠而过,影响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虽然通过培训、交流、集体备课以及自学等方法可以完善教员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员的理论素养,实现每名任课教员都能够驾驭该门课程的目标,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鉴于目前任课教员知识结构的状况,可以利用专题式教学法的实施,采取教员交叉授课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水平。即授课教员组合为多元化人才团队,不同的教学专题由擅长相应内容的教员讲授,例如中国传统思想这一专题,由哲学专业的教员讲授;中国传统艺术这一专题,由相对擅长这些内容知识的教员讲授等等,这样的分工协作,使得优势互补,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必须引起注意的是,较少课时内的频繁更换授课教员,教学方法、教学风格的差异往往容易造成学员眼花缭乱、思维断裂的难以适应感,不利于学员对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性、统一性形成清晰的认识,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可以采取优势组合的方式,即一位教员选择两三个专题作为自己的专攻方向,这样一个班次的授课任务由两三位教员共同承担,这种“互助组”式的教员配备,既摆脱了因教员更替频率快而造成授课内容产生断裂感的弊端,又可以使教员有针对性地对自己所担专题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深入探究,从而可以从容顺利地进行教学。这种授课方式效果颇佳,富有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介永强.关于中国文化史教学的一些思考.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 06
[2]叶岗.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体系和重点探讨.台州学院学报,2004, 12
关键词:军校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教改
【分类号】G122
军队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对学员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其根本任务是帮助学员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和人文精神,掌握中国传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就,提高学员的人文修养和对文化现象的自主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和创新先进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作用,必须正视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以提高该课程的育人效果。作为一名《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授课教员,笔者认为紧紧抓住本门课程的教改着力点,可以明显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有机整合教学内容,强化战斗精神培育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广泛,涵盖思想、宗教、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技、服饰、饮食、民俗等领域,目前出版的针对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可谓汗牛充栋,绝大多数超过20万字,有的理论性、专业性较强,内容偏深,份量过重;有的包罗万象,浮光掠影、面面俱到。这就导致了教员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往往要么晦涩难懂,学员难以承受;要么片面、单薄地截取内容,对学员而言真正内化于心的知识和道理并不多。而且任何文化遗产,往往都是良莠杂陈,精华和糟粕并存,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如此,所以教员在授课过程中必须科学合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应当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深入揭示中国文化的内在价值体系,并运用唯物辩证法加以反思,明辩良莠,引导学员自觉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正面的文化价值观,而剔除其负面的因子,从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可以说应当肩负起理性启蒙的使命。譬如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权力崇拜思想、唯心主义宿命论等内容教员既要提醒学员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也不必过于展开,占用太多课时。尤其对于军校来说,培育学员战斗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教学目标之一,因此要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观点对学员的战斗精神等产生着不良影响,例如中国传统文化所主张的“中庸而为”,推崇自然无为、消极宿命的人生态度不利于学员形成积极的进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血缘伦理”关系,注重血缘情感、伦理道德的规范不利于学员形成团结合作、纪律严明的集体氛围;中国传统文化所尊崇的圣贤人格、君子人格等泛道德化的理想人格,不利于学员血性的锻造;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竞于德”而“不竞于兵”和“非攻”等“仁战”思想不利于学员形成科学的战争观等等。对这些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员战斗精神形成的内容和观点,教员要采用正反对比的教学方法,加以透彻的分析讲解,以防学员因为理解不清而受到消极影响,产生错误的“不以兵强天下”的战争观、“消极宿命”的人生态度、“血缘伦理”的情感要求等。所以军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建设和改革要在组织教员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讨的基础上,优化整合有利于战斗精神培育的教学重点内容,尤其要突出有利于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忧患意识、顽强意志等战斗精神内涵培育的内容。那些集中体现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气节情操的历史人物、历史传统,经典的诗词文章和著作,是人文课程培育战斗精神最生动的教材。
二、注重思维启迪,发展学员思辨能力
凡是成熟的理论学科没有不重视思维方式、方法的,强化学员思维方式训练对“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程来说具有独特的意义,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外在显现,如《周易》强调“观其会通”,即观察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统一关系;《孙子兵法》字里行间渗透着整体思维的烙印,如其开篇《计篇》里即指出只有道、天、地、将、法这五种军事领域的相关要素都符合要求,才可以出战,哪怕一项不符,就不应出战,即使出战也难以取胜,这无疑与现代系统论里的木桶原理异曲同工;《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对立统一辩证观……教员要积极利用这些哲学理念启发引导学员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将来的任职需要之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就非常突出地显示了转变、变革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能只是为了记住往日民族的荣光,更是为了创造今天和明天的民族新文化,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丰厚遗产的同时也带来了因袭的重负,只有深入剖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今日中国的影响,才能准确把握创新文化的方向,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教学在知识层面的介绍可以历史为主,但在思维层面上则要教会学员用当代人的眼光和精神去审视过去,启发学员思考如何学习和借鉴前人伟大的文化创造力来创建和发展当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一定要克服“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防止把该课程教学变成简单的文化说教,那样就不仅不能实现教学目标,反而会造成学员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逆反心理,要采用比较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来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员的多种能力,比如无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哪个领域的学习都可以运用中外文化比较法,只有在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了解其本身区别于其它文化的特点,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真正的了解,所以要引导学员对中外文化异同进行分析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经过比较可以使学员较为全面地掌握中国文化的特点和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要抓住其横跨文理,包容性、涵盖性极强的特点,积极拓宽学科口径,开阔学员的眼界,发展学员的逻辑、抽象、辩证等思维能力,使学员在认识客观世界、分析具体问题时,自觉地把它放在整个学术、文化背景下加以审视和关照,在纵向和横向联系中开拓比较研究的思路,既高屋建瓴,又深刻透辟,这对于学员的通识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采用教员交叉授课方式,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跨文越理,纵横交错,教员因为自身专业及能力所限,在教学过程中势必产生此生彼熟,甚至现炒现卖,穷于应付的现象,以致形成了教员原有的单一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庞大的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按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名教员独立担任一个班次的授课任务,意味着一个人要精通哲学、伦理、科技、美学、文学、艺术、民俗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应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几个领域都有精深造诣的不乏其人,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层面都有深入研究的实属罕见,目前的实际状况是,担任军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多是中文或政治教员,单一的知识结构与该门课程多学科交融的特点产生了不小的冲突,导致不同的教员因自身知识结构的不同,对该门课程讲授的重点就不同,往往是对自己精通的环节大加发挥,而对自己知识储备较弱的部分则一掠而过,影响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虽然通过培训、交流、集体备课以及自学等方法可以完善教员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员的理论素养,实现每名任课教员都能够驾驭该门课程的目标,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鉴于目前任课教员知识结构的状况,可以利用专题式教学法的实施,采取教员交叉授课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水平。即授课教员组合为多元化人才团队,不同的教学专题由擅长相应内容的教员讲授,例如中国传统思想这一专题,由哲学专业的教员讲授;中国传统艺术这一专题,由相对擅长这些内容知识的教员讲授等等,这样的分工协作,使得优势互补,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必须引起注意的是,较少课时内的频繁更换授课教员,教学方法、教学风格的差异往往容易造成学员眼花缭乱、思维断裂的难以适应感,不利于学员对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性、统一性形成清晰的认识,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可以采取优势组合的方式,即一位教员选择两三个专题作为自己的专攻方向,这样一个班次的授课任务由两三位教员共同承担,这种“互助组”式的教员配备,既摆脱了因教员更替频率快而造成授课内容产生断裂感的弊端,又可以使教员有针对性地对自己所担专题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深入探究,从而可以从容顺利地进行教学。这种授课方式效果颇佳,富有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介永强.关于中国文化史教学的一些思考.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 06
[2]叶岗.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体系和重点探讨.台州学院学报,200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