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而为否的是非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c0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见必有反应,反应产生念想,念想成为行为,行为产生结果,结果决定人生。因此,一个名不经传的人的一次经见易举,很可能成为他的定身之举。见义勇为的英雄,或见死不救的狗熊,这种身份或身价的定位,是非常时期的缘分现象,是可遇不可求的。也就是说一个有义举基因英雄情结的人,瞬间完成反应到行为的转变,成就英雄之举,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一个胆小如鼠自私唯我的人,在瞅见危险的瞬间,逃躲成为他的第一选择,自然在众人心中留下一个不齿的狗熊形象。当然,这两种形象的赋予,唯社会和人群。目的也很明确,扬英雄贬狗熊,以盼社会正气广大。
  见而为之与见而不为,是一个人的本能反应,为与不为,是人的必然反应和自然选择,二者必居其一。他人及社会对人的本能的反应的态度是什么呢,褒或贬,扬或抑,称赞鼓励或批评斗争。弘扬有为者,搞臭不为者,高举有为者,脚踏无为者。有为者高尚,无为者卑鄙,有为者道德楷模,无为者人类垃圾。谁叫他不为呢,活该!两种分明的态度,像两把利器,把为者捧上天,把不为者踩人地,大有兴为灭不的感觉,令不为者不寒而栗。从此不敢不为,见而勇为。可惜,这样的效果似乎没有达到,从典型暴料,到普遍感觉,不为的人仍不见少,不为的事不断出现,形成一种心因性的恐惧一一为不得。你见而为之,社会只是舆惠而实不至,人群只是面赞而背窃笑。有些被为的人并不感恩,为出的麻烦事还得自己兜着,外誉而内烦。不为呢,事不彩则人无事,那看似凶猛的铺天盖的所谓谴责、批评、声讨,只对事,不对人,人何忧之呢1
  1964年3月。在纽约克尤公园里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一男子将凌晨3点回家的酒吧女经理杀死。在作案的过程中,公园附近住户中有38人看到或听到女经理被刺的情况和反复的呼叫声,但没有一人勇为相救或报警。事后,美国媒体同声谴责纽约人的异化与冷漠。但有两位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并不认同这些说法,他们要从心理上对旁观者的无动于衷进行研究,为此他们进行了一项试验。找来72名参试者,让他们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与一假扮的癲痫病患者保持距离,使用对讲机通话。在交谈过程中,当那个假病人大呼救命时,闻而有为的情况出现了:一对一中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报告有人发病;四对一中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
  相对于谴责,研究要好得多,相对于道德良心的上纲上线,分析试验更切实际。这就是两位心理学家对这起旁观事件的态度给我们的启发。试验研究的结果使我们看到,这不单纯是道德品质问题,更是心理反应问题。使我们明白了基本的人心和事理,所谓旁观者及旁观群体,并不单纯是坏了良心缺乏道德,甚或连同情怜悯心都成问题,只是在事发的瞬间,出现了“旁观者效应”:旁观者观察旁观者,旁观者自量旁观者,有这么多人在场,肯定有人出手,即便自己不動,也少不了相助者,于是形成群体的无动于衷。如果把这个试验的结果和事件的恶果公布,不用谴责,旁观者会自责,那天那事由于自己的错误判断(相信有人相助),造成那样的不良后果,都怨自己迟疑自负啊!他会汲取这沉痛的教训,以后见事,不管人多人少,都有可能要第一个第一时间站出来相助。
  回过头来再看看常规的处事方法,先是曝光,接着舆论跟进,评家剖析解说,众人哗然生怒,群情激奋声讨,道德上纲上线,定为良心泯灭殆尽,要让旁观的无为者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无处藏身,露出原形。似乎很过瘾很解气,又似乎通过这样的呐喊和谴责,自己突然提高很多,站在了道德的高位,成了良心的卫士。其实是空谴一场,遭谴者不但不服,且感委屈,更被这声势浩大的场面弄得莫名其妙。在一片喊打声中,不时出现“精彩”镜头,被助者反诬,反诬者上诉,上诉者胜诉,助者与被助者激烈论辩,精彩绝伦,闻者震撼,心灵颤动。传播者要达到什么目的,告诉人们防骗呢还是少助呢,效果是自然的,谁还甘愿把不疼的指头往磨眼里塞!多一助不如少一事,说他们是寡助的教唆者一点都不冤!
  有人肯定会反问,难道对这样的见死不救、麻木不仁、冷若冰霜的看客不能声讨批判斗争谴责吗!我就无话可说了。我倒要反问一句,难道要唯一如此,一贯如此,永远如此吗!药不对症,症不见效,屡用屡加重,难道不能另起思路,另开药方,重新施治吗!效果是唯一的鉴定,在鉴定的结果面前仍不思悔变,一意孤行,才是最可怕的!
其他文献
传统里有“三十而立”的说法,这个“立”指的是成家立业。这里的“三岁而立”,当然不可能是成家立业,那么,“三岁而立”是“立”什么呢?   一是指在孩子三岁左右,父母必须帮助他建立起规矩意识。民间有“三岁看老”的说法,即一个人终老能达成什么成就,在三岁左右就可以看出端倪。民间的这个说法,只能是来自经验的总结,没有太多的科学依据。本人对“三岁而立”的高度认同,来自儿童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的一段讲演视频。
期刊
几十年来,读杂文、写杂文,对杂文多少有了点认识。但不敢长篇大论,只能零星地说点感想。虽然其中有些是常识,但经我吸纳再吐出,也便带了个人色彩,如有不妥,恭请方家匡正。一  何谓杂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主要的,不外乎两种说法:一是广义说,内容杂,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草木虫鱼,无所不包;形式杂,议论、寓言、对话、感悟,灵活多样。或批评,或赞颂,顺其自然。这样的文章,均可称为杂文。二是狭义说,杂文是批
期刊
你问我怎么行贿,行贿也是个技术活呢,也要动点脑子,不能“硬塞”,既要使受贿者乐于接受,还不显山露水,还不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要说我的经验,其实也谈不上什么经验,就是一点体会吧,我就是采取银行储蓄的四种办法,分轻重缓急,随需而定。   一是“活期”。随存随取,急需办的事常采用这种办法,依所办事的大小而决定投“资”多少。投“资”对象,针对的是那些贪得无厌,来者不拒,大钱要,小钱也要,不送礼
期刊
长假游好玩,可成本不低。先别说花钱多少,愿跑远路的,都不怕“撒币”。但有一条是铁定的:景区、旅店、铁路、大巴、旅行社、航空公司赚得盆满钵满,游客则一定有个大损失——“体验打折”。旅游,要的就是一个快乐体验,体验大打折扣,那“汗珠子落地摔八瓣”的长途奔袭还值不值,就成了一个问题。  我先说说旅游快乐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您就会明白,人山人海的扎堆游,游客损失了啥?  首先,人丁密度,关乎风景优劣。你
期刊
朋友本是豪饮之辈,肝肾问题告急之后,喝酒改为喝水。一个人枯坐在一群酒友之间,有如置身浴室,人皆坦诚相见,你衣冠整齐,不别扭吗?   朋友的见解独到:上半场,我是呆子,看你们起起落落,喝得尽兴;下半场,你们是疯子,众人皆醉我独醒,看我神清气爽。   “呆子”“疯子”,用词粗俗,却精准到位。转念一想,对应“呆子”的,该是一个什么“……子”?对应“疯子”的呢?搜肠刮肚,“子”虚乌有。   古时候,
期刊
一  小学故事课上,老师给我们说了个《父子骑驴》。他说有对父子,赶了条驴进城。路上有人笑话他们:这父子真笨,有驴子不骑?于是,父亲让儿子骑上了驴背。很快又有人说了:这不孝儿子,居然自己骑驴,让父亲走路。父亲赶紧让儿子下来,自己骑上驴背。之后还是有人说:这个父亲狠心,也不怕儿子累坏?父亲连忙让儿子也骑上驴背。心想这样一定所有人满意了,想不到仍然有人说话:两个人骑一头驴,还不把驴子压死?怎么办,父子两
期刊
我想秦始皇焚书是个历史偶然,他刚统治一个大中国,还没来得及了解品味儒家经典的妙处。秦始皇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把儒家的书捧为经典,官方的思想高度一致。  儒家书为什么受到官方如此器重?儒家的書对治国安民或“治民安国”有帮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足见官方态度明确。儒家的书中,充斥着驭民术,这便是“经典”的精妙所在。法家的书《韩非子》的驭民术远远高明于儒家,但封建统治者不推崇法家的书,原因是法家的书太露
期刊
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显然是要得罪烟民了,但考虑到吾等“屁民”身份,也就感到无所谓和无所畏了。   近几年来,随着雾霾的出现,就有了许多雾霾成因论,于是就有人开玩笑地说其中有屁的因素在里面。实际上,屁的因素有多大,无法证明,就如想去证明里面烟的因素有多大一样。   平时,作为一个有点修养,或者说有点羞耻感的人,一般都不会当众放屁,觉得当众放屁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所以就有一个笑话,说是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孩
期刊
《水浒传·第七回》:“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得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原来高俅新发迹,不曾有亲儿,因此过房这高阿叔高三郎儿子做干儿子。”   文中“螟蛉之子”者,即俗语所谓的“干儿子”。《诗·小雅·小宛》有“螟蛉有子(幼虫),蜾蠃(guǒ luǒ)负(背)之”。螟蛉是桑叶上的小青虫,蜾蠃是一种细腰蜂。古人误以为蜾蠃有雄无雌,无
期刊
一说“文艺青年”,扑面而来的是网上的痛贬,那统统是“比较装,不接地气”的,在网络小说界“文青”更是个贬义词,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一些“思想”“哲理”之类的东西,总是表现出强烈的反商业性,故意不讨好读者……   总而言之,志大才疏、眼高手低似乎成了“文青”脱不掉的标签。   “文青”就这么不遭人待见,甚至很反感?我们“50后”“60后”作为“文青”,曾经很是自豪——记忆中的“文青”,曾经与文明、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