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里有“三十而立”的说法,这个“立”指的是成家立业。这里的“三岁而立”,当然不可能是成家立业,那么,“三岁而立”是“立”什么呢?
一是指在孩子三岁左右,父母必须帮助他建立起规矩意识。民间有“三岁看老”的说法,即一个人终老能达成什么成就,在三岁左右就可以看出端倪。民间的这个说法,只能是来自经验的总结,没有太多的科学依据。本人对“三岁而立”的高度认同,来自儿童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的一段讲演视频。
李玫瑾教授的看法是:“必须在三岁左右,给孩子建立规矩意识,即有的事情可以做,有的事情绝对不可以做。天真的孩子是没有规矩、敬畏等这些意识的,你对他进行教育,他可能会有反抗。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反抗的手段顶多就是哭闹和耍泼打滚。如果等到十岁左右,他的反抗就可能是离家出走;再大一点,他可能跳楼、喝农药。这样的代价,是一个家庭所无法承受的。”
二是指在三岁左右,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建立自立意识。人大附中数学老师王金战,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教师,而且是一个成功的父亲。他带的一个55人的班,37人考进清华、北大,10人进入剑桥、耶鲁、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并获全额奖学金,其他考入复旦、南开等大学。不仅如此,校足球冠军、校运动会总冠军、校网页设计大赛总冠军等6项文体冠军,都被这个班夺走;音乐才子、辩论高手、电脑奇才、跆拳道高手在这个班比比皆是。他自己的女儿,则以优异成绩被北大录取。
在王老师总结的教育经验中有一条: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凡是孩子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孩子应该做的,应当尽力去做。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最先是完全无知的。孩子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通过与这个世界发生联系才能取得的。他的自信心,是在成功地完成一项又一项的事情中建立起来的。当孩子完全没有行为能力时,他应该得到最好的照拂;当他开始具有某种行为能力的时候,就是他认识这个世界的机遇的开始。父母代替他完成他能够完成的事情,就是剥夺了他的机遇。孩子应该做到的事情,是他的人生责任与义务,努力去完成,是他的本分。父母代替得了一时,能够代替他一世吗?不能!那就必须让他自己增长能力和才干。
三岁而立。如果你以“他还是个孩子”而溺爱驕纵他,他将失去一次次助他而“立”的机遇,结果可能会是他一辈子难以傲然而“立”。
一是指在孩子三岁左右,父母必须帮助他建立起规矩意识。民间有“三岁看老”的说法,即一个人终老能达成什么成就,在三岁左右就可以看出端倪。民间的这个说法,只能是来自经验的总结,没有太多的科学依据。本人对“三岁而立”的高度认同,来自儿童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的一段讲演视频。
李玫瑾教授的看法是:“必须在三岁左右,给孩子建立规矩意识,即有的事情可以做,有的事情绝对不可以做。天真的孩子是没有规矩、敬畏等这些意识的,你对他进行教育,他可能会有反抗。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反抗的手段顶多就是哭闹和耍泼打滚。如果等到十岁左右,他的反抗就可能是离家出走;再大一点,他可能跳楼、喝农药。这样的代价,是一个家庭所无法承受的。”
二是指在三岁左右,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建立自立意识。人大附中数学老师王金战,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教师,而且是一个成功的父亲。他带的一个55人的班,37人考进清华、北大,10人进入剑桥、耶鲁、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并获全额奖学金,其他考入复旦、南开等大学。不仅如此,校足球冠军、校运动会总冠军、校网页设计大赛总冠军等6项文体冠军,都被这个班夺走;音乐才子、辩论高手、电脑奇才、跆拳道高手在这个班比比皆是。他自己的女儿,则以优异成绩被北大录取。
在王老师总结的教育经验中有一条: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凡是孩子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孩子应该做的,应当尽力去做。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最先是完全无知的。孩子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通过与这个世界发生联系才能取得的。他的自信心,是在成功地完成一项又一项的事情中建立起来的。当孩子完全没有行为能力时,他应该得到最好的照拂;当他开始具有某种行为能力的时候,就是他认识这个世界的机遇的开始。父母代替他完成他能够完成的事情,就是剥夺了他的机遇。孩子应该做到的事情,是他的人生责任与义务,努力去完成,是他的本分。父母代替得了一时,能够代替他一世吗?不能!那就必须让他自己增长能力和才干。
三岁而立。如果你以“他还是个孩子”而溺爱驕纵他,他将失去一次次助他而“立”的机遇,结果可能会是他一辈子难以傲然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