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与吹牛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三只老鼠比本事。第一只說:“我拿老鼠药当糖吃。”第二只说:“我天天在街上晒太阳。”第三只道:“走,去我家,看看我养的宠物——大花猫!”
  有人说,这三只老鼠说话真夸张,不对,它们是在吹牛!
  写作时,许多同学分不清“吹牛”与“夸张”。下面,就给大家讲讲“夸张”这种修辞手法吧。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夸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如果“夸张”到让人不信的地步,那就是“吹牛”了。夸张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一、扩大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典型的扩大夸张。再如《我能行》中的描写:
  我捋起袖口,将锅凑到水龙头下,盛满水,然后张开“如来神掌”,先给它来一招“倒转乾坤”,再来招“天昏地暗”,最后是“荡气回肠”。一番折腾,累得我“气喘如牛”。
  这是动作的扩大夸张。
  二、缩小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落”“弱”“浅”……如成语“寸土必争”“滴水不漏”“寸步难行”,就有这样的表达效果。再如人们常说的“她的心眼儿比针眼儿还小”,也是缩小夸张。
  三、超前夸张
  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讲出来。如农民伯伯说:“看见这鲜绿的麦苗,我嗅出了白面包的香味。”有时,也可以让不可能出现的事物出现,比如:“闭上眼睛,就看到春姑娘来到我面前。”
  正确运用夸张修辞,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形象夸张
  即夸大事物的特点,使形象更加突出、鲜明。这种方法适用于人、物、景。例如《盘古开天地》中的夸张描写:
  他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他的肌肉变成田土……就连那最没有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这段文字,对盘古身体的每个部位都进行了夸张描写,使之形象鲜明。
  二、情节夸张
  即夸张具体的情节,但这种情节是虚构的,是不真实的,甚至是奇特怪异的,吸引读者沿着夸张的情节,不断向纵深处迈进。这种夸张往往体现在整篇文章中,过程性极强,阅读效果最佳。
  例如《皇帝的新装》采用了这种夸张手法,设计了“骗子织新装”“大臣看新装”“皇帝穿新装”三个情节。而实际上,骗子的织布机上什么都没有;大臣什么也没有看到,但仍然赞不绝口;皇帝身上明明什么都没穿,却觉得自己穿了最漂亮的新装在巡游。按照这样的情节发展,处处有夸张,情节夸张的效果得到了充分展示。
  值得注意的是,夸张并不代表说大话、吹牛,而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夸大或者缩小,让事物的本质更加突出,让文章变得更加有趣。如果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那夸张就不合理了。比如“他高兴得蹦到了月球上”,就不是夸张,而是吹牛;而“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是夸张。
其他文献
中华服饰种类繁多,服饰不仅有御寒、遮羞的基础功能,而且承载了历史文化的思想与传统文明的记忆。服饰类别中的马甲是较为常见的一类,侗族儿童马甲融入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具有精湛的工艺。该文作者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检索等方式,分析侗族儿童马甲的纹样、工艺,探寻侗族儿童马甲的形与美,并从美学角度进行了总结。
状物,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的文字陈述和描摹出来。一般来说,状物文章善于以物喻理,一般可分为“状静物文”“状动物文”“状植物文”。品读状物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住事物的特点  1.“状静物文”一般指描写工艺品、玩具、文具等静物的记叙文,读后可以对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构造、用途等有较详细的了解,有特色的地方不妨多读几遍。如《威尼斯的小艇》片段: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
期刊
20世纪中叶,欧洲正处在变革的时代,在设计方面,也是处于新旧时代的更迭之际,制造方式的改变和产品需求的增加是设计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在那个时代,也出现了众多设计师、艺术家、建筑师、设计流派,他们为寻求设计出路而努力探索,都有着自己的主张和宣言。该文分析1901至1949年的欧洲设计宣言,以了解20世纪初的欧洲设计状况。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中深度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努力方向。随着新时代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为推进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条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块“硬骨头”,学生感觉写作文如同榨油,经常使出浑身力气也写不好作文,教师感觉作文教学如同缘木求鱼,经常也是使尽浑身力气,效果还是不佳。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学生个体而言,一个人闭门造车是很难有突破的;对于教师而言,由于应试的需要,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踩点”,强调一些所谓的作文技巧(实际上是拿分技巧),这看起来很有针对性,但实际上却容易让学生的思维变得碎片化,自然难以起到可持续性的作用。
2020年,在中国杭州西湖大学内,一场由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和西湖大学研究生联合创作的展览实现了传统艺术在“科艺融合”上的探索。在这次展览中,虽然新媒体艺术仍然是亮眼的创作媒介,但是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传统艺术学科国画、书法在此次“科艺融合”创作中的呈现。该文以展览中的一组国画艺术家与科学研究者联合创作的作品为例,说明在科艺融合视角下,如何实现传统艺术的当代作为,并为传统艺术的当代发展提出建议。
日式传统纹样题材广泛,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其内涵丰富,深受大众喜爱。纵观日本文化发展史可发现,日本传统纹样的出现并不是绝对的本土文化符号化的表现,而是在早期文化交流背景下,日本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接纳、吸收、融合,最终达到本土化。该文以日本传统纹样的发展为切入点,分析日本本土文化的发展脉络,探究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日本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
我喜欢夜晚,因为它给人迷人而又神秘的感觉。  月亮升起来了,金黄金黄的,徐徐地穿过一缕缕轻烟似的云,向上,再向上。突然,月亮高高地升了起来。那圆圆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静谧地望着我的窗台,并与我在窗台前相會,金灿灿的月光洒进卧室,窗和床都染上了月亮的颜色,我称它们为“月亮窗”和“月亮床”。慢慢的,它的颜色由金黄变成浅黄,越来越淡,竟连招呼都不打,悄悄地走了,丝毫不顾及我的不舍和挽留。  夜空中,
期刊
琉璃咯嘣不仅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是中原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该文以近二十年国内公开发布的学术著作、新闻宣传以及地方志为基础,试从琉璃咯嘣的起源、琉璃咯嘣的工艺和造型、琉璃咯嘣的发展现状以及琉璃咯嘣的保护传承问题四个方面述评琉璃咯嘣的研究现状,以展示琉璃咯嘣研究的相关成果。
什么是作文的温度?笔者的理解是为文不造作,不虚饰,不浮躁,有人情味,笔能触抚摸到人内心的柔软,有时又不失沉着冷静、坚忍勇毅。诚然,“为文”即“为人”,那些有血气、有脊梁、有灵性的文章就是“有温度”的文章。作文本应“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