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农村教育的发展也突飞猛进。留守儿童不仅长期存在,而且还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留守儿童”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指父母出国留学或工作而留在国内的孩子。当前的“留守儿童”概念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这些孩子的生活模式,有隔代监护、同辈监护、自我监护等不同类型。与非留守儿童相比,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存在极大的差异性。因此,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值得关注,对其持续研究,才能采取适宜的帮扶措施。
关键词: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
引言
结合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来说,随着农民进城务工人数的增多,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日益体现。留守儿童多数心理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存在一定的行为偏差,且学习成绩较差。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从国家层面来说,要为留守儿童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学校角度来说,要强化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怀和帮助。从家庭角度来说,要保持和留守儿童的密切沟通,积极配合学校提升留守儿童教育效果。通过多方面努力,更好解决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留守儿童群体的特殊性
留守儿童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每一个个体都有着不尽相同的个人情况,但是总的来说这个特殊群体是当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时期的必然存在。
1.1留守儿童的出现
留守儿童的形成:1)如今农村普遍是人口多土地少,农业机器化现代化生产水平提升了农村劳动的效率,节省了很多人力,闲置人员越来越多。2)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很多领域需要劳动力,于是让农民有了想农闲时节外出打工多赚一份收入的想法和行动。3)随着国家土地集约化导向,合作化道路引领着农村的土地经营新走向,青壮年农民流入城市人口加快,留守儿童群体自然扩展。
1.2留守儿童给教育带来的问题
1)留守儿童行为习惯不好。这个群体的孩子由于不在父母关照的环境中,所以养成了随便、懒散、任性的习惯,加上祖辈们溺爱孩子,不会管理,造成他们自私、野蛮、不听话,调皮捣蛋,很难管理。2)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不好。留守在家的孩子,回家就野马一样,放任自由久了,他们不爱看书学习,更不爱完成作业,玩耍成性。在家不学习,来学校也是不爱听课,精神恍惚溜号严重,久而久之学习后进就成了必然。3)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严重。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够在健康的路上成长,所以他们多数都有心理问题,比如:孤独、无助、自卑、彷徨、无奈、恐怖、焦虑等等,让这样的孩子很难融入学校群体和班集体,他们有的抑郁无语难以开朗热情,有的行为过激不想受人约束,有的破罐破摔难以管理管教,所以教育会棘手,教育难题显而易见。
2优化措施分析
2.1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管理
学校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应担当“主角”,要给这些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爱,多关注他们,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最大限度地弥补由于亲子关系的缺失而给他们带来的问题。建立完善的家庭教育信息反饋制度,学校和村委会应联合成立“村教育委员会”,定期、不定期地走访家长,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思想,使学校的各种“家长会”“家长培训”等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加贴近农村家长。开通家校互通热线,方便家长及时、快捷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联合村委会开展“学习型家庭”“健康型家庭”等评选活动,形成一股“重视家教、支持教育”的良好气氛。任课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班级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留守儿童与班级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关怀与温暖。组建帮扶小组,优先进行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成果。每个留守儿童由教师牵头确定一名学习帮手。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激发学习欲望。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健康地学习成长。
2.2立足政府视角,要重视农村教育环境的优化
要想改善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要求政府必须重视自身作用的发挥,进一步优化农村教育环境。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上,政府应该充分实现主导作用的发挥,立足政府视角,积极改善农村教育环境,强化对农村教育工作的关注,为推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首先是要通过户籍改革,消除城乡差异,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和广大城市儿童一样,享有优势教育资源。而且基于户籍制度改革,也可以为更多留守儿童进入城市学习提供实现的机会,让留守儿童能够跟随在父母身边,享受父母的关爱。这也是解决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可见,从政府角度来说,积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对于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现状有直接作用。其次政府还要强化农村教育的关注力度,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投入。一方面为农村教育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借助政府资金支持改善农村既有的校舍环境,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舒适的学习环境。其次是强化农村师资力量建设,增加思想政治以及心理辅导教师在农村教师群体中的占比,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必要的师资力量支持。
2.3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意见》,制定了到2020年的总体目标,其中在儿童留守方面是此类群体数量明显减少和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健全。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难题,涉及多种法律关系,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优化户籍制度,有序推进落户工作,使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享受到均等的社会资源。通过设立专门的权益保护机构,由教育部牵头,联合各部门有力推动农村留守儿童保护事务。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不仅应保障孩子生存,还应承担照顾、保护和教育等职责,可通过立法明确作为父母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建立监护档案,一人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发挥国家的监护监督职责,对责任不落实的监护人启动问责。通过立法促进社会力量整合,有效发动社会参与,保障留守儿童基本权益,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新时代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结语
总之,从目前社会发展的现状来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上,需要政府、学校以及家长三方面作用的共同发挥,各司其职,为合理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保障,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推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汪茫.浅析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政府职责[J].人口与经济,2009(S1):7-8.
[2]王大江.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1,27(9):93-94.
[3]朱敏.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J].科学咨询,2016(26):36.
[4]乔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6.
[5]黄娟.云南省施甸县布朗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研究——以木老元民族中学和摆榔民族中学为例[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6]杨东升.留守儿童数学学习问题研究——以凯里市第二小学为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3):156.
关键词: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
引言
结合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来说,随着农民进城务工人数的增多,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日益体现。留守儿童多数心理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存在一定的行为偏差,且学习成绩较差。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从国家层面来说,要为留守儿童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学校角度来说,要强化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怀和帮助。从家庭角度来说,要保持和留守儿童的密切沟通,积极配合学校提升留守儿童教育效果。通过多方面努力,更好解决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留守儿童群体的特殊性
留守儿童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每一个个体都有着不尽相同的个人情况,但是总的来说这个特殊群体是当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时期的必然存在。
1.1留守儿童的出现
留守儿童的形成:1)如今农村普遍是人口多土地少,农业机器化现代化生产水平提升了农村劳动的效率,节省了很多人力,闲置人员越来越多。2)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很多领域需要劳动力,于是让农民有了想农闲时节外出打工多赚一份收入的想法和行动。3)随着国家土地集约化导向,合作化道路引领着农村的土地经营新走向,青壮年农民流入城市人口加快,留守儿童群体自然扩展。
1.2留守儿童给教育带来的问题
1)留守儿童行为习惯不好。这个群体的孩子由于不在父母关照的环境中,所以养成了随便、懒散、任性的习惯,加上祖辈们溺爱孩子,不会管理,造成他们自私、野蛮、不听话,调皮捣蛋,很难管理。2)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不好。留守在家的孩子,回家就野马一样,放任自由久了,他们不爱看书学习,更不爱完成作业,玩耍成性。在家不学习,来学校也是不爱听课,精神恍惚溜号严重,久而久之学习后进就成了必然。3)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严重。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够在健康的路上成长,所以他们多数都有心理问题,比如:孤独、无助、自卑、彷徨、无奈、恐怖、焦虑等等,让这样的孩子很难融入学校群体和班集体,他们有的抑郁无语难以开朗热情,有的行为过激不想受人约束,有的破罐破摔难以管理管教,所以教育会棘手,教育难题显而易见。
2优化措施分析
2.1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管理
学校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应担当“主角”,要给这些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爱,多关注他们,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最大限度地弥补由于亲子关系的缺失而给他们带来的问题。建立完善的家庭教育信息反饋制度,学校和村委会应联合成立“村教育委员会”,定期、不定期地走访家长,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思想,使学校的各种“家长会”“家长培训”等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加贴近农村家长。开通家校互通热线,方便家长及时、快捷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联合村委会开展“学习型家庭”“健康型家庭”等评选活动,形成一股“重视家教、支持教育”的良好气氛。任课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班级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留守儿童与班级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关怀与温暖。组建帮扶小组,优先进行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成果。每个留守儿童由教师牵头确定一名学习帮手。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激发学习欲望。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健康地学习成长。
2.2立足政府视角,要重视农村教育环境的优化
要想改善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要求政府必须重视自身作用的发挥,进一步优化农村教育环境。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上,政府应该充分实现主导作用的发挥,立足政府视角,积极改善农村教育环境,强化对农村教育工作的关注,为推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首先是要通过户籍改革,消除城乡差异,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和广大城市儿童一样,享有优势教育资源。而且基于户籍制度改革,也可以为更多留守儿童进入城市学习提供实现的机会,让留守儿童能够跟随在父母身边,享受父母的关爱。这也是解决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可见,从政府角度来说,积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对于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现状有直接作用。其次政府还要强化农村教育的关注力度,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投入。一方面为农村教育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借助政府资金支持改善农村既有的校舍环境,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舒适的学习环境。其次是强化农村师资力量建设,增加思想政治以及心理辅导教师在农村教师群体中的占比,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必要的师资力量支持。
2.3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意见》,制定了到2020年的总体目标,其中在儿童留守方面是此类群体数量明显减少和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健全。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难题,涉及多种法律关系,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优化户籍制度,有序推进落户工作,使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享受到均等的社会资源。通过设立专门的权益保护机构,由教育部牵头,联合各部门有力推动农村留守儿童保护事务。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不仅应保障孩子生存,还应承担照顾、保护和教育等职责,可通过立法明确作为父母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建立监护档案,一人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发挥国家的监护监督职责,对责任不落实的监护人启动问责。通过立法促进社会力量整合,有效发动社会参与,保障留守儿童基本权益,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新时代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结语
总之,从目前社会发展的现状来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上,需要政府、学校以及家长三方面作用的共同发挥,各司其职,为合理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保障,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推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汪茫.浅析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政府职责[J].人口与经济,2009(S1):7-8.
[2]王大江.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1,27(9):93-94.
[3]朱敏.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J].科学咨询,2016(26):36.
[4]乔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6.
[5]黄娟.云南省施甸县布朗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研究——以木老元民族中学和摆榔民族中学为例[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6]杨东升.留守儿童数学学习问题研究——以凯里市第二小学为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