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素养的培养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lo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文素养的认识层面
  1、什么是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人们看法不一。比较有代表性的,当是人教版“实验修订本”的顾问、华东师范大学巢宗祺教授的观点。巢教授曾在由苏教版小语教材编辑部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组织召开的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总结研讨会上说:“语文素养,指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文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这些都涵盖在语文修养的范围内。”应当说,这种提法与著名教育家华特所说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但又是对语文素养的更深层次的微观的思考。
  2、语文素养是如何逐步被人们重视的?应当说,社会对语文素养的重视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它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语文素养”最早见于2000年版的初中、高中大纲,但是在这两大纲中只各出现一次,而且与“语文素质”“人文素养”“语文能力”并列使用,意义不明确,地位不突出。这应是人们所说的大纲的“过渡性”的一个体现。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的刘贞福老师说:真正在语文教学思想上起革命性变化的,是200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它对语文素养的认识,在初中、高中新大纲的基础上大大推进了,那就是将语文素养视为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中的核心理念、第一理念。2003年颁发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再次将“语文素养”放在了重要地位,放在了瓶课程标准提到的四个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新形势下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二、语文素养的操作层面
  1、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我们或许还记得小时候听到的关于周总理“对牛弹琴”的故事。周总理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巧妙地变被动为主动,不就靠的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吗?若没有这么敏感,我们很难想像,所谓的知识会起什么作用。我觉得这种敏感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智慧。还有,大大小小的语文考试,前几个题基本上都是注重对字词的考查。我倒不是说这些考试所考的就一定都是符合新大纲的精神的。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些内容都是平日里经常见到或听到或用到的词语,可就是有些人,拿不准它。说白了,还是对语言文字不敏感所致。像现金收讫的“讫”字,到底是言字旁的,还是走之旁的?对文字敏感的人,很可能在平日的生活的中就能注意到。这些都是关于“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的例子。
  2、培养学生对生活事件的敏感。我们都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反映亲情,尤其是父子之情的美文,不就是由对父亲为我送行时给我买桔子时的背影的敏感而触发作者的写作激情的吗?还有,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和《祝福》,这些文章也都是作者对生活事件敏感而又巧于为文的结果。这些生活事件往往会成为“触发作家作意的激活点”,也是我所说的关于“对生活事件的敏感”的例子。在如何培养学生对生活事件的敏感这个问题上,我主张,第一,要教育学生注意自己亲历的。注意亲历,就是关注自我。第二,要教育学生注意自己读书时看到、想到的。注意所读、所想,就是关注社会。也就是说,要注意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这两个方面。
  3、培养学生对心灵涟漪的敏感。我们都有过感激、冲动、悔悟等复杂的心理情感变化,我把它们总结命名为心灵的涟漪。大家还记得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吧?我揣测,从心理的角度分析,毛主席很有可能是结合对当时的革命形势的认识,在看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等自然现象的同时,对这种生活的自然事件产生了心灵的涟漪,一下子勾起了他对“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想。于是,便有了这篇大气磅礴的诗文。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者开篇不就写出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被人们称为“文眼”的句子吗?这样的例子很多,不仅写诗歌、写散文需要这种敏感的触发,写小说、即兴演讲等很多语文活动都需要这种对心灵涟漪的敏感。在如何培养学生对生活事件的敏感方面,我觉得,还是主要引导学生注意对生活事件的及时反思和深刻体验,并且要有理性的思考,而不要仅仅停留在感知的层面。正如古人讲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这个意思。
  4、培养学生对生活之美的敏感。我们还记得《冬天之美》这篇文章吧?这篇文章流露出的就是对生活之美的敏感。前文是对自然环境之美的敏感,后文是对人文环境之美的敏感,最终,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冬天的美。乔治•桑就应算是对生活之美敏感的人。那么,我们在这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呢?第一,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也就是要善于发现生活之美,培养对生活之美的敏感。第二,就是要引导学生注意美的多层次性。不要将美简单的理解为壮观、漂亮等。自然景物是美的,人文景物也是美的。第三,就是要引导学生特别注意悲剧美。不要将生活之美理解得太狭隘了,要放到文学和美学的角度来审视生活。应当说,高层次的美应该是丰富的。留心生活,处处皆有美,处处皆是美。
  总之,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美感体验。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养就可以逐渐丰厚起来,语文之根就可以四处生发。
其他文献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更具技巧性。如何让学生爱上体育课,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需要教师对于教学艺术的掌控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体育教师的语言艺术。首先要做到口齿清晰,字正腔圆。体育教师的口令要准确、清晰、果断、节奏感强。洪亮的口令能使人精神振奋,动作协调整齐
期刊
背诵课文是熟记知识,提高文言文学习质量和文言文阅读水平的重要手段。在文言文学习中,背诵对于掌握和巩固文言词语、句式、形成良好的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促进记忆力的发展,均有着积极的作用。高中语文各册教材所选人的文言散文,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是文质兼美、适合教与学的典范之作。把这些文章学好,识记一些名句名段名篇,不但能够提高个人文学修养,更能够受益终生。多数文言散文的一般特点是篇幅较长、结构复杂、句型
期刊
升入高中之后,许多同学发现高中和初中的数学课有很大的区别。如何快速适应高中数学的快节奏,大容量成为摆在同学们面前的一个问题。除了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因素等外部因素外,同学们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和改进学法。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毅力,要有足够的学习信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
期刊
如何构建高级技工院校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一直是高级技工教育管理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与难点。教学管理观念的改革和创新是对常规管理的提升,是办学品位的追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高级技工教育,它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必然会促进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目前很多高级技工学院在教学管理模式上没有充分考虑到高级技工教育的特点,仍沿袭了普通高级技工的一些管理模式,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我们要
期刊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与否,百分之二十取决于智商,百分之八十取决于情商。智力落后,并不一定就一事无成。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教授通过研究,得到这样的论断:“平庸之辈往往是由于人格的缺陷,而非智力的平庸。”实践也证明,许多有成就的人除了有较高的智商外,其所拥有的乐观积极的人生观、坚忍不拔的毅力、良好的压力调试技巧及人际关系等都是不可缺少的成功因素,而这些成功因素基本上都属于情商的范畴。由
期刊
新教材的编排打破了旧教材的体系,着力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自立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同样需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因为数学思想在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起着观念性的指导作用,数学思想产生并作用于数学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解决复杂的综合题时,数学思想的合理运用更是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的工具,因此在教学中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
期刊
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但目前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分离、知识与能力脱节,地理素养仍然不高,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难以高效展开教学活动。因此,很有必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优化、活化以及高效使用高中地理新教材。  一、新课改的理念  1、在目标定位上,新课改的根本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一是倡导全人教育的思想。二是促使学生的个性发
期刊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历来的教育都把“传道”放在培育人才的首位,即所谓德育,表明了培育品德的重大意义。而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情感的艺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感情的纯洁是形成高尚道德的基础,而这种感情正是音乐和歌曲培养出来的。”音乐教育更为培育人的品德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培育品德应贯穿和渗透于整个音乐课程教学中,并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发挥音乐特有的作
期刊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为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
期刊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坚持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而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照本宣科进行知识讲解或理论演绎,必然会给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带来一定的困难。举例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巧举例不仅能通俗易懂地讲授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举例不但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还是一项教学艺术。本人试就这一问题提出拙
期刊